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0)
2023(12171)
2022(9517)
2021(8610)
2020(6801)
2019(15244)
2018(15055)
2017(29499)
2016(15811)
2015(17894)
2014(17715)
2013(17459)
2012(16067)
2011(14387)
2010(14824)
2009(13591)
2008(13320)
2007(12506)
2006(11453)
2005(10170)
作者
(44541)
(37252)
(37183)
(35403)
(23906)
(17475)
(17104)
(14398)
(14253)
(13725)
(12674)
(12329)
(12057)
(11845)
(11716)
(11643)
(11141)
(10911)
(10718)
(10682)
(9511)
(9158)
(9075)
(8519)
(8432)
(8424)
(8326)
(8276)
(7587)
(7412)
学科
(67537)
经济(67481)
(46731)
管理(45702)
(34839)
企业(34839)
中国(22927)
(22905)
方法(21150)
地方(19781)
业经(18679)
数学(17611)
数学方法(17387)
农业(14936)
(14373)
(14137)
(13083)
产业(13060)
环境(12034)
(11993)
贸易(11984)
(11722)
(11584)
(11218)
技术(11179)
(11057)
银行(11049)
(10707)
(10452)
(10035)
机构
学院(223601)
大学(220012)
(95681)
经济(93306)
管理(86748)
研究(78410)
理学(73028)
理学院(72227)
管理学(71098)
管理学院(70661)
中国(59460)
(47434)
科学(44910)
(43722)
(37826)
(37162)
中心(36542)
(34098)
研究所(33788)
财经(33382)
(31012)
师范(30754)
(30135)
北京(29858)
业大(29702)
(29377)
(29229)
经济学(28434)
农业(25920)
经济学院(25545)
基金
项目(145625)
科学(115843)
研究(112191)
基金(103556)
(88716)
国家(87935)
科学基金(76300)
社会(72685)
社会科(68964)
社会科学(68948)
(58544)
基金项目(54102)
教育(49866)
(47848)
编号(46658)
自然(46070)
自然科(44968)
自然科学(44960)
自然科学基金(44139)
资助(40817)
成果(38606)
(34655)
课题(33376)
重点(32664)
(31106)
(30736)
国家社会(29970)
发展(29167)
(28694)
创新(28659)
期刊
(118343)
经济(118343)
研究(69931)
中国(50111)
管理(33984)
(32829)
(31570)
科学(28560)
学报(28005)
教育(27088)
(23921)
金融(23921)
大学(22402)
农业(21964)
技术(21142)
业经(20711)
学学(20409)
经济研究(18022)
图书(16097)
财经(16080)
问题(15607)
(14155)
(12180)
书馆(12148)
图书馆(12148)
现代(11757)
(11742)
论坛(11742)
(11241)
技术经济(11173)
共检索到355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继新  张浩南  
实现绿色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义和深层意涵。本文基于当前城镇化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困境,从"双重脱嵌"发展处境、生态环境与建筑业样态、绿色发展制度保障体系等方面,探析了绿色建筑产业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因应;结合绿色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产业拉动效应、资源整合及集聚组织形态、独特与推广优势、文化与科技重构功能、就业关联促进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了绿色建筑产业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多维嵌入空间;进而在利益主体、理念内涵、价值诉求、功能效用、文化导向5个层次上,提出并诠释了绿色建筑产业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选择策略,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提供可行、现实和创新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浩  张峰  梁俊强  
城镇化是现阶段推动我国实现内向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尽快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为迫切要求。文章通过分析绿色建筑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关系,指出绿色建筑产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绿色建筑集中建设及其产业的集聚发展是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有效途径,并重点阐述了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在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中的独特优势。然后将绿色建筑产业新城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概念进行全面解析,并详细回答了为什么建设、如何建设、是否可以推广、如何推广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绿色建筑产业新城作为重要模式为全国不同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对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的非  
流通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是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流通产业的高就业、高关联、高牵引和高保障作用,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结构、规模都将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在分析了流通产业亟需解决的新型城镇化问题后,提出了嵌入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并提出完善流通体系、加大机制改革,梳理流通政策、完善法规制定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同现代流通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淑婧  张赢丹  毕爱琦  高楠  李馨怡  王旭  
文章以住建部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通过对北方新型城镇化试点进行的实地调查研究,结合北方地域特色确定出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了北方新型城镇化中绿色建筑的评价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杨春玉  吴琼  高玲  葛察忠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绿色城镇化,绿色城镇化是我国传统粗放、无序式城镇化发展模式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转型与变革。在评述总结我国及国际上典型国家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战略框架应包括普及生态文化、维护和保育健康安全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型人居、推行绿色低碳生活、加速产业生态化以及建设运营绿色基础设施六大重点领域。指出绿色城镇化进程需解决好发展质量与速度,空间格局优化等六大关键问题。建议绿色城镇化要以建设成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为根本目标,推进实施城镇生态环境总体规划,重视科研创新对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功能,积极在浙江、贵州等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靖霞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城镇化建设已刻不容缓。通过分析绿色信贷支持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指出绿色信贷支持生态城镇化建设需要政府、环保部门、银行、企业共同努力,而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是提高绿色信贷运行效率的关键,因此,探寻合适的绿色信贷支持路径对于加快生态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勒系琳  陈云川  
文章在论述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逻辑关系基础上,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嵌入理论,构建了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概念框架模型,并分别从职业嵌入、社区嵌入和组织嵌入三个层面探讨了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的理论路径,同时,提出了江西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举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轮  
推进兵团城镇化建设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署。文章在分析兵团城镇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所需人才类型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应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培养各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保障机制;实施多元化资金筹措办法,改善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的办学实力;整合兵团内外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实施集团化办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服务兵团城镇化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齐云  许文静  
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计算我国各省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采用EBM-Window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绿色经济效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本省的绿色经济效率影响为负,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但由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撇开地域性,从总体上看,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各地不能单打独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齐云  许文静  
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计算我国各省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采用EBM-Window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绿色经济效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本省的绿色经济效率影响为负,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但由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撇开地域性,从总体上看,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各地不能单打独斗,而应多地联动、协同发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崔凯  郭静利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该文从社会分工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层面来剖析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总结其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和未来趋势;进一步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以及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三个层面分析和总结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弊端,得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性;最后综合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在推动策略中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与建设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军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3年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则明确指出,要"保障城镇化建设合理用地"。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与改革的策略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城镇化中存在的土地问题从2000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36.2%提高到52.57%,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新型城镇化建设课题组  
未来10~20年,我国快速增长的城镇人口及其生产消费需求,与有限的资源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宜居、充满活力的绿色城镇化道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昌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已势不可挡,然而在生态文明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转变传统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已迫在眉睫,建构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与生态发展相适应的格局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文章主要研究如何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寻找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可行举措,为未来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仁伟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质量提升是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在归纳我国当前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典型质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更新观念思路、完善城乡体制、强化产业支撑、关注农民发展以及推进职业教育的策略和建议,以求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