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0)
2023(12526)
2022(10757)
2021(10149)
2020(8335)
2019(19422)
2018(19266)
2017(37422)
2016(19994)
2015(22342)
2014(21973)
2013(21660)
2012(19688)
2011(17462)
2010(17612)
2009(16300)
2008(14739)
2007(12947)
2006(11326)
2005(9788)
作者
(55387)
(45744)
(45449)
(43068)
(28930)
(21924)
(20761)
(17955)
(17493)
(16378)
(15826)
(15208)
(14245)
(14239)
(14199)
(13908)
(13620)
(13581)
(13002)
(12975)
(11176)
(11168)
(10975)
(10276)
(10252)
(10137)
(10115)
(10099)
(9216)
(8926)
学科
(73961)
经济(73883)
管理(57656)
(54588)
(46729)
企业(46729)
方法(34184)
数学(29464)
数学方法(29130)
(26616)
金融(26614)
中国(25492)
(24761)
银行(24727)
(23878)
(20560)
(19412)
业经(18765)
地方(17670)
(16234)
(15894)
(14290)
理论(14262)
财务(14226)
财务管理(14201)
(13628)
贸易(13615)
企业财务(13525)
环境(13321)
农业(13265)
机构
学院(268825)
大学(268103)
管理(109530)
(103452)
经济(100997)
理学(94814)
理学院(93832)
管理学(92252)
管理学院(91790)
研究(85721)
中国(69505)
(56394)
科学(53148)
(48113)
(41827)
中心(41501)
(40521)
业大(39865)
财经(38846)
研究所(38316)
(37749)
北京(35706)
(35257)
(34309)
师范(33969)
(32243)
农业(31655)
(31377)
经济学(30637)
财经大学(29114)
基金
项目(188597)
科学(147452)
研究(139920)
基金(135171)
(116434)
国家(115412)
科学基金(99978)
社会(86413)
社会科(81947)
社会科学(81923)
(75211)
基金项目(72607)
自然(64873)
教育(63593)
自然科(63341)
自然科学(63328)
(62263)
自然科学基金(62138)
编号(58238)
资助(55398)
成果(46607)
重点(41618)
(40461)
(40052)
(39984)
课题(39542)
创新(37167)
项目编号(36586)
科研(35988)
大学(35309)
期刊
(110507)
经济(110507)
研究(77779)
中国(49742)
学报(40968)
管理(39091)
科学(37229)
(36579)
(36024)
金融(36024)
(35908)
大学(31001)
教育(30165)
学学(29177)
农业(25120)
技术(23626)
业经(18482)
财经(18002)
经济研究(17276)
图书(15190)
(15173)
理论(14912)
实践(13976)
(13976)
问题(13625)
科技(13376)
(12646)
技术经济(12169)
现代(12149)
商业(11709)
共检索到389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朝霞  
我国正处在绿色建筑发展的初级阶段,绿色建筑面临外部性和高成本投入的发展障碍,难以被广泛接受并实现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通过绿色建筑互联网融资平台设想以及主体搭建,构建出平台框架并设立资金和信息运行规则。但平台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比如绿色建筑生产者的主动性、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以及增量成本的具体分摊等问题,文章尝试从将绿色建筑外部收益量化和短期化、利用公用绿色建筑的宣示效应以及将绿色建筑纳入城市规划等措施来保障平台的顺利运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正强  白利利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国创新经济的主力军,融资难是其面临的主要障碍。文章构建新常态下政府、国有企业、第三方托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以及行业资深咨询专家等多方参与的互联网融资平台,以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融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正强  白利利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国创新经济的主力军,融资难是其面临的主要障碍。文章构建新常态下政府、国有企业、第三方托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以及行业资深咨询专家等多方参与的互联网融资平台,以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融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正强  白利利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国创新经济的主力军,融资难是其面临的主要障碍。文章构建新常态下政府、国有企业、第三方托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以及行业资深咨询专家等多方参与的互联网融资平台,以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融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苗雨君  刘晓晨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也是互联网+绿色建筑发展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互联网+绿色建筑"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设计思想、管理制度滞后、环境污染严重。文章提出,应贯彻环境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实施绿色设计、健全绿色建筑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废弃物管理,以促进互联网+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柱  
企业融资方式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受企业盈利能力及积累的影响,融资规模受到较大制约,外源融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很难获得资金供给,特别是经营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的广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长期困扰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选择互联网平台融资可有效发挥金融科技作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文对国内50家小微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小微企业选择互联网平台融资行为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销售额和互联网融资成功率对小微企业使用互联网平台融资具有正向影响效应,企业资产越少越倾向于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企业内部资金、互联网因素和企业规模因素对选择互联网融资具有显著影响,且得出各因素正负评价概率,而融资平台类型、贷款年利率、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融资行为、互联网借贷是否成功、企业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弥补资金缺口情况和企业资产总额没有显著影响。对此,提出以精准化需求为定位导向,扩大融资吸引力;从顶层设计出发,优化融资模式;从简化审批流程入手,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此吸引小微企业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露  邓伟升  
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贷款融资,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为融资带来风险。为理解风险下的融资运作机理,本文借助期望效用理论及优化博弈方法刻画融资风险下借款方、投资方、融资平台、担保平台的期望效用函数,运用主从博弈分析方法对需求风险发生时的最优融资额度、借款利率等均衡策略进行分析。通过解析和数值分析方法明确借款者初始资金持有量、担保机制等关键因素对融资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需求风险下,融资开展越深入,对平台、投资者、担保方越有利,对于借款者来说,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其攫取更高利益,而是否依赖融资应取决于投资者期望利率大小;平台参与担保对融资各方均是不利的,应当实施"平台去担保化";而介入第三方担保机制有助于实现融资各方共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肖  骆建文  
互联网融资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信用评级,提供融资服务已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形式。文章首先分析了这一形式在技术上和规模经济上的优势所在,然后介绍了互联网融资平台信用评级的模式以及实施路径,最后对互联网融资平台在进行大数据信用评级时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瑞婷  熊学萍  
互联网融资是当前小微企业的新兴筹资渠道,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企业的融资满足率差异较大。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利用18个互联网平台的612家企业项目融资数据,分析了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满足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项目信息质量、企业质量、不确定性对融资满足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且信用在注册资本与融资满足率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本文建议互联网平台要积极引导和规范企业的信息发布工作,企业在发布融资计划时应多突出自己的企业代表人及团队优势,并制定合理的计划融资额。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鸣  任亮  
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是长期以来制约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作为应收账款的持有主体有强烈的融资需求,但当前商业银行、保理公司的资金供给有限,应收账款融资交易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不同于现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论文提出我国应该建立基于互联网信息及电子商务技术的应收账款投融资交易平台,实现应收账款投融资全市场化。基于互联网的应收账款直接交易融资模式对于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及提高融资效率、建立多层级资本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国  熊向阳  曲昳  张福生  
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合理分担是项目融资的实现有限追索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激发绿色建筑各个参与方的积极性促使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成功。并对确保资金安全,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从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特点出发,分析其项目融资的风险类别和利益相关者,探讨如何将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分配给最适合承担该风险的参与方的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及最优分配原则。根据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度量与数据灰的特性,利用灰色系统分析法,建立灰色线性模型,利用GM(1,1)时间相应式得到该项目风险分配的预测值,可按灰色0-1规划求解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伟腾  
旨在缓解绿色建筑推广所面临的庞大资金压力,借鉴项目为导向的融资模式。首先分析项目融资模式的特征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阐述项目融资模式在绿色建筑中的适用性及关键点,最后介绍其在绿色建筑中的实际操作程序:系统严谨的投资分析与评估、科学的融资决策、有效的模式设计和执行过程。绿色建筑项目融资,各参与方即要相互协作,又要注意风险分担,以实现融资活动顺利进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吕雪娇  孙文建  吕晔  
针对绿色建筑节能建设资金筹集压力与节能设施运营困境,提出将EMC引入我国绿色建筑节能项目建设,构建绿色建筑建设单位、ESCO和贷款银行结合的项目融资模式。在分析其互补性与优势的基础上,明确构建原则与目标,设计基于EMC的绿色建筑节能项目融资运作流程,分析此模式下各主体的责任与作用,并就新模式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可  周亚拿  
本文分析了金融产品的线上交易对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及其替代性债务融资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平台中的金融产品交易能够异质性地影响企业贷款获得,并相应带来企业商业信用行为的变化。本文在已有互联网金融活动改变传统商业银行行为结论的基础之上,从投资理财类业务进行切入,将研究延伸至互联网金融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对于理解我国数字金融实践下的企业债务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素红  方洁  蔡韡  
通过充分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从互联网金融角度出发,创新性地加入区域创投机构,构建多方参与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平台;通过博弈论证明,互联网融资平台能够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成功率;最后从培育指导机制、加强风控机制和完善信用机制方面对建设科技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平台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