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5)
- 2023(8773)
- 2022(7073)
- 2021(6363)
- 2020(5375)
- 2019(11627)
- 2018(11519)
- 2017(22175)
- 2016(11515)
- 2015(12493)
- 2014(11605)
- 2013(11602)
- 2012(10304)
- 2011(8810)
- 2010(9034)
- 2009(8795)
- 2008(9009)
- 2007(8387)
- 2006(7369)
- 2005(6845)
- 学科
- 业(76232)
- 企(73632)
- 企业(73632)
- 管理(57270)
- 济(52689)
- 经济(52632)
- 业经(25742)
- 财(21539)
- 方法(20941)
- 农(19143)
- 技术(18811)
- 务(17918)
- 财务(17906)
- 财务管理(17895)
- 企业财务(16925)
- 农业(14485)
- 数学(13368)
- 技术管理(13318)
- 数学方法(13284)
- 制(13099)
- 划(12667)
- 策(12639)
- 企业经济(12067)
- 中国(11796)
- 和(11529)
- 理论(11493)
- 经营(11320)
- 体(11271)
- 体制(10270)
- 决策(9006)
- 机构
- 学院(164965)
- 大学(156224)
- 管理(74123)
- 济(73424)
- 经济(72293)
- 理学(63458)
- 理学院(62992)
- 管理学(62464)
- 管理学院(62147)
- 研究(45638)
- 中国(39114)
- 财(34701)
- 京(31526)
- 财经(27014)
- 江(26373)
- 农(25239)
- 科学(24769)
- 经(24472)
- 商学(22599)
- 商学院(22418)
- 业大(21698)
- 所(21338)
- 中心(21311)
- 经济学(20805)
- 州(20553)
- 经济管理(20248)
- 农业(19661)
- 财经大学(19589)
- 北京(19495)
- 经济学院(18729)
- 基金
- 项目(103951)
- 科学(85501)
- 研究(79656)
- 基金(76735)
- 家(64491)
- 国家(63832)
- 科学基金(58726)
- 社会(53738)
- 社会科(51153)
- 社会科学(51140)
- 省(43721)
- 基金项目(41027)
- 自然(36765)
- 自然科(36045)
- 自然科学(36038)
- 自然科学基金(35513)
- 教育(34457)
- 划(33560)
- 编号(30922)
- 业(30708)
- 创(29950)
- 资助(29084)
- 创新(26705)
- 发(23223)
- 制(22832)
- 成果(22655)
- 重点(22488)
- 国家社会(22180)
- 部(22161)
- 课题(20656)
共检索到251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茜 陶瑶
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企业通过向外部进行绿色并购和从内部进行绿色创新谋求绿色发展,而由外至内是否有显著影响目前尚未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鉴于此,使用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企业2006~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并购显著正向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即绿色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下期的绿色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并购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研发强度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即产权性质和研发强度显著调节绿色并购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该结论丰富了绿色并购经济后果与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为企业通过绿色并购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提供了思路与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维娜 袁天荣
向外进行绿色并购和从内进行绿色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研究发现,绿色并购能够促进绿色创新,且具有持续性,绿色并购通过获得政府、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支持,从而促进绿色创新;进一步地,当企业融资约束较大、所处行业研发密集度较高时,利益相关者支持的促进效应更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文华 沈嘉敏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并购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青睐,但对绿色并购与企业环境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有待深化。本文基于2012—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发生过并购交易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绿色并购与企业环境绩效间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绿色并购能改善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绿色技术创新在这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与非高新技术企业和低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研发投入强度企业实施绿色并购后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因此建议:积极宣传绿色并购,推动绿色转型升级;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协同效应;适当放宽融资约束,助力企业实现企业效益与环境绩效“双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朝晖 林雯 曾爱民 胡英杰
如何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以促进制造业的整体绿色转型升级已成为环境规制政策和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绿色工厂”认定这一自愿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PSM-DID模型考察其绿色创新引导效果的研究发现,在获得“绿色工厂”认定后,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创新质量而非数量的突破。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工厂”认定能有效地协同政府补贴与绿色信贷政策工具,助力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环保补助,缓解长期信贷成本与规模约束;同时,发挥信号作用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以提升绿色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获得多次认定、环境信息更透明、未发生过环境违规的“绿色工厂”,其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而重污染行业“绿色工厂”的绿色创新质量提升效果较弱。这些发现表明,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结合行业属性加强认定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同性以提升激励效果;完善“绿色工厂”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信号作用;强化事前资格审查、事后考核监督及认定名单动态调整,以持续提供绿色创新动力。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认定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作用机制提供经验证据,还对我国多元政策体系构建、充分发挥政府与资本市场在绿色转型升级中的互补作用、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师奕 武威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背景下,发展预期不稳与绿色转型动力不足成为制约企业绿色创新变革的根本阻碍。本文立足于企业绿色转型的现实制约,实证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发现,政府采购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主要通过改善企业正向发展预期、强化融资扩张发展偏好、降低经营业绩波动等机制,发挥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支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采购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异地采购、非重污染行业、内部控制完善及环保违规程度较高的企业。本文研究结论对政府采购政策的推行完善和企业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政府采购 绿色创新 稳预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江鑫 胡文涛 许文立 李光龙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方法识别出2015~2021年政府对上市公司的绿色采购来探究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绿色采购显著提升了被采购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有效激励企业进行实质性绿色创新,创新方向偏向源头管控绿色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绿色采购通过提高企业市场盈利能力、推动内部绿色治理和改善融资约束来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活力。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绿色采购对规模较大和行业属性为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显著。外部制度环境对政府绿色采购实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企业所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好、公众环保关注度高时,政府绿色采购对其绿色创新激励效果更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政府优化并科学运用绿色采购政策来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活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侯林岐 蔡书凯 马卫刚 王雅莉
政府采购“向绿而行”是引导企业发展“追智逐绿”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2003-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手工收集中国政府采购网站公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数据,评估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的政策效果、作用路径与边界条件。研究发现:第一,基础结论方面,政府绿色采购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水平提升,进入政府绿色采购清单的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水平相对于整体平均水平提升了64.83%,该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作用路径方面,政府绿色采购能够提升企业高管绿色认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振企业市场回报预期,通过创新认知、创新投入与创新收益3个层面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提升。第三,边界条件方面,高管能力因素、金融市场因素和市场竞争因素是影响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效应发挥的关键。企业管理层的决策能力越强和短视程度越低、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越高和绿色信贷获取难度越低、市场化水平越高和市场集中度越低,则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的政策效应越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继承 朱光顺
绿色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加速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本文利用2015-2020年上市公司获得的政府采购订单和绿色专利数据,研究政府采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采购显著提高了获得采购订单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作用机制上,政府采购强调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通过中断采购威胁、提高政府督查和提高政府支持力度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采购主要促进了企业绿色发明类创新,并且绿色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政府采购通过引导绿色创新来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证据,对政府采购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政府采购 绿色消费 绿色创新 绿色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利敏 廖菁华 谢振
基于绿色产业视角实证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资源配置机制和需求拉动机制,且信贷资源配置机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有效驱动了绿色产业中的小规模、公司治理水平较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相较于无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有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绿色发明创新的影响在两组样本中则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挖掘和培育市场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引导实质性绿色创新,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程敏 王乃合
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纳入供应链评估体系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数据研究发现,下游客户的ESG优势可以激励中游企业进行绿色创新,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强化企业绿色意识、加大商业信贷支持以及绿色技术溢出等渠道实现。通过区分企业—客户关系特征发现,当中游企业更依赖大客户以及企业—客户的股权性质一致时,更有助于中游企业推进绿色创新,且在高环境不确定性下,“机会导向效应”发挥主导作用,企业更倾向于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揭示了ESG绿色溢出的非对称传导效应和双重角色的抵消作用,说明了供需协调成本和供需关系平衡的重要性。本文也证实了下游客户ESG优势通过促进中游企业绿色创新能帮助企业实现碳减排和提升碳绩效。本文揭示了供应链ESG管理对于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的重要作用,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建词 姜广省
本文以CEO绿色经历为研究视角,基于2002—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CEO绿色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绿色经历有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并且在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CEO绿色经历发挥的作用更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扩展性研究发现,CEO绿色经历能够通过促进绿色创新改善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实证结论不仅为企业高管与绿色创新研究提供重要补充,而且为政府部门制定绿色创新相关政策提供微观经验支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钰 张卓 宋敬
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背景下,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企及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低的分样本中这种正向关系更为显著,同时绿色信贷政策在较长时间序列中均保持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第三,吸收能力和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效应。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澜飚 任可歆
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我们研究了《绿色信贷指引》发布所引起的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不受绿色信贷限制的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对绿色信贷限制性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指引》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主要渠道包括降低融资约束以及提升企业环保关注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处于环境规制力度较大地区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加。因此,政府应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降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以此营造能够引导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的金融市场环境,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白福萍 黄宇杰 王京 商梦亭
企业绿色文化如何发挥非正式制度优势,促进生产方式低碳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本文基于企业文化的非正式制度视角,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有效识别“绿色”导向的企业文化,并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了绿色文化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绿色文化是孵化和培育绿色创新的“芝兰之室”,并通过提升资源集聚和强化高管绿色认知分别发挥“资源虹吸”和“战略引导”机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文化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影响存在着非对称性,主要表现为:高管受教育水平越高、社会责任压力越大、受环境规制约束较低的企业其绿色创新绩效更易受绿色文化影响。本研究丰富了绿色文化理论研究范畴,为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新焕 陈雨枫 蔡彬清
在绿色信贷支持企业绿色创新的情境下,比较分析绿色产出补贴政策和绿色信贷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建立政府与企业间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求得均衡解,探究不同补贴政策下企业和政府的最优决策,并通过数值仿真比较不同补贴政策的效应。研究表明:(1)在绿色产出补贴政策下,绿色研发努力随着环境损失系数的增大而减少;而在绿色信贷补贴政策下,绿色研发努力随着环境损失系数的增大而增加。(2)当环境损失系数在特定阈值范围时,绿色信贷补贴政策下企业绿色研发努力、绿色信贷额、企业产量、企业收益、污染物排放量和社会总福利均大于绿色产出补贴政策下企业绿色研发努力、绿色信贷额、企业产量、企业收益、污染物排放量和社会总福利。(3)当环境损失系数小于某阈值时,政府应选择绿色产出补贴政策;当环境损失系数大于该阈值时,政府应选择绿色信贷补贴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