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31)
2023(20982)
2022(17937)
2021(16491)
2020(14056)
2019(32322)
2018(31981)
2017(61267)
2016(33778)
2015(37914)
2014(37774)
2013(37206)
2012(34299)
2011(31030)
2010(30995)
2009(28790)
2008(28382)
2007(25253)
2006(21843)
2005(19013)
作者
(100857)
(84351)
(83971)
(79777)
(53306)
(40820)
(38094)
(33220)
(31866)
(30117)
(28526)
(28392)
(26881)
(26463)
(26147)
(26103)
(25852)
(25076)
(24274)
(24221)
(21262)
(20775)
(20639)
(19008)
(18972)
(18760)
(18740)
(18588)
(17121)
(16828)
学科
(132709)
经济(132565)
管理(98492)
(94628)
(79407)
企业(79407)
方法(65158)
数学(56938)
数学方法(56067)
(35673)
(34591)
中国(34123)
(30889)
业经(29742)
地方(25806)
(24717)
贸易(24706)
(23948)
技术(23912)
农业(23861)
(23612)
理论(23488)
(22515)
财务(22423)
财务管理(22374)
企业财务(21176)
环境(20914)
(20808)
(19941)
银行(19848)
机构
大学(484894)
学院(484413)
管理(187481)
(187477)
经济(183378)
理学(163459)
理学院(161605)
研究(160167)
管理学(158255)
管理学院(157407)
中国(117392)
科学(104756)
(102527)
(88433)
(84874)
(82169)
业大(79612)
研究所(75501)
中心(73395)
(70982)
农业(70240)
财经(68969)
北京(64027)
(62699)
(62667)
师范(61880)
(57962)
(57252)
经济学(56523)
技术(53903)
基金
项目(335724)
科学(261618)
基金(241714)
研究(235777)
(214437)
国家(212680)
科学基金(181119)
社会(146389)
社会科(138725)
社会科学(138685)
(133512)
基金项目(127827)
自然(122043)
自然科(119276)
自然科学(119240)
自然科学基金(117101)
(112664)
教育(110266)
资助(101102)
编号(94906)
成果(76081)
重点(75967)
(72631)
(71338)
(70892)
课题(66417)
创新(66325)
科研(65127)
计划(63936)
大学(61922)
期刊
(196430)
经济(196430)
研究(132657)
中国(89337)
学报(87356)
(78946)
科学(75940)
管理(67769)
(65566)
大学(64702)
学学(61286)
农业(53916)
教育(53368)
技术(43337)
(37691)
金融(37691)
财经(33329)
业经(33171)
经济研究(31933)
(29129)
(28544)
问题(25851)
科技(25065)
(24994)
统计(24231)
技术经济(24080)
图书(23681)
业大(22963)
(22813)
商业(21490)
共检索到689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朝均  呼若青  杨红娟  
文章利用2005—2014年30个省份的工业面板数据,从技术、市场和环境管制三方面研究了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生性研发、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国内市场需求、排污收费制度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而国内技术购买、技术改造、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制度和企业规模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内生性研发、外商直接投资、国内市场需求、"三同时"制度、污染治理成本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而技术改造、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制度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具有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毕克新  杨朝均  黄平  
在将绿色工艺创新分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运用2003-2009年27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 I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FD I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产生了正向的直接影响,而对两种绿色工艺创新产生了负向的间接影响。总体来看,FD I对我国制造业两种绿色工艺创新均产生了负向的综合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毕克新  杨朝均  黄平  
对于处在经济成长期的中国而言,绿色工艺创新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促使地区间绿色工艺创新绩效的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的绿色转身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三个方面构建了绿色工艺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2004—2010年30个省级单位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进行实证评价,分析了中国绿色工艺创新绩效的地区差异;然后,从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和环境管制推动三个方面对中国绿色工艺创新绩效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缩小中国绿色工艺创新绩效地区差异的对策。结果表明,绿色工艺创新绩效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朝均  呼若青  
本文利用30个省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将绿色工艺创新分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与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两种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环境管制工具对工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同时制度、排污费制度、研发投入、市场需求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均具有积极作用;地区居民环保意识、市场制度均产生了负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行政处罚案件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市场竞争仅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环境政策法规具有负向影响;而工业环境治理成本、环境投诉处理率仅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污染治理投资制度仅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企业规模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来看,除工业环境治理成本外,其余环境管制工具对两种绿色工艺创新模式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朝均  呼若青  
本文利用30个省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将绿色工艺创新分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与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两种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环境管制工具对工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同时制度、排污费制度、研发投入、市场需求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均具有积极作用;地区居民环保意识、市场制度均产生了负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行政处罚案件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市场竞争仅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环境政策法规具有负向影响;而工业环境治理成本、环境投诉处理率仅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炳成  李洪伟  
目前大部分关于绿色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探讨都是定性的,对于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产品创新的步伐。通过由20位制造企业的总经理与技术经理参加的焦点小组访谈,形成了绿色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初步问卷。然后对220家制造企业进行了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09份。用SPSS13.0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了7个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因子,分别是企业、国家法规、消费者意识、政府资助、消费者收入、市场和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7个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AMOS7.0检验了相关因子间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市场因子与国家法规因子对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作用显著,消费者收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胜岳  李耀龙  马晓杰  刘红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数字技术革命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SDM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以及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呈现明显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增长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效益,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欠佳。数字化水平与农业绿色发展间呈倒U形关系,提升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但过度的数字化投入并不能持续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省份数字化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起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重点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地区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完善数字化建设规划,确保资源投入合理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胜岳  李耀龙  马晓杰  刘红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数字技术革命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SDM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以及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呈现明显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增长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效益,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欠佳。数字化水平与农业绿色发展间呈倒U形关系,提升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但过度的数字化投入并不能持续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省份数字化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起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重点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地区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完善数字化建设规划,确保资源投入合理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锋  李紧想  张芳  吴艳杰  
本文测度2004~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发展(GGDP)水平,研究金融集聚对GGD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GGDP均值的绝对量与相对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省份间的差异分别具有扩大与缩小的趋势;GGDP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金融集聚对本省GGDP具有正向影响,并对临近省份GGD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最终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锋  李紧想  张芳  吴艳杰  
本文测度2004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发展(GGDP)水平,研究金融集聚对GGD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GGDP均值的绝对量与相对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省份间的差异分别具有扩大与缩小的趋势;GGDP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金融集聚对本省GGDP具有正向影响,并对临近省份GGD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最终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翠珍  冯娇龙  
冗余资源为企业绿色创新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但鲜有研究同时聚焦于二者。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对绿色创新模式选择的双重影响机制,并从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规制两个层次,进一步论证了环境规制对于冗余资源和绿色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来自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已吸收冗余资源对于两种绿色创新都具有消极影响,而未吸收冗余资源对于企业绿色协同式创新具有积极作用,但对于绿色平衡式创新具有消极作用。(2)过于严苛的命令型环境规制会强化冗余资源与绿色创新的负相关关系;相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会逆转未吸收冗余资源对于绿色平衡式创新的负向影响。(3)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也会明显弱化已吸收冗余资源对于绿色协同式创新的负向影响,在高市场激励型规制下,虽然正向效应不明显,但是已经大大削弱了消极负面的影响。(4)两类环境规制在未吸收冗余资源和绿色协同式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中都具有强化的调节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欣  陈松  
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1~2010年间的专利分类为工艺专利和产品专利,并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工艺创新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年龄、规模、出口及吸收能力对工艺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国有企业对工艺创新存在抑制作用,且金融约束越少,越有利于工艺创新,没有证据支持资本的密集度对工艺创新存在显著影响,并且工艺创新影响因素的行业间差异很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朱晓亚  
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会根据政府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模式做出合理选择。以企业产品具有可替代性、不同绿色创新模式资本投入具有差异性为前提,构建了政府绿色创新投入补贴与征收碳税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影响机理进行理论与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政府行为下的企业通过突破式绿色创新获得的最低额外净收益为正值时,企业群体才会向全部选择突破式绿色创新模式的"理想状态"演化;绿色创新投入补贴与征收碳税均能提升企业开展突破式绿色创新活动的可能性,并能诱导企业加速向突破式绿色创新演化;征收碳税的激励作用较为显著,应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使其发挥最大促进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朱晓亚  
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会根据政府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模式做出合理选择。以企业产品具有可替代性、不同绿色创新模式资本投入具有差异性为前提,构建了政府绿色创新投入补贴与征收碳税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影响机理进行理论与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政府行为下的企业通过突破式绿色创新获得的最低额外净收益为正值时,企业群体才会向全部选择突破式绿色创新模式的"理想状态"演化;绿色创新投入补贴与征收碳税均能提升企业开展突破式绿色创新活动的可能性,并能诱导企业加速向突破式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王若怡  霍佳阁  
已有绿色工艺创新研究存在"黑箱",忽视了绿色工艺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的情景因素。本文整合资源基础观和高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7年共五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和《年度报告》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探究绿色工艺创新的前因后果,检验财务约束和高管团队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绿色补贴是推动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因素;(2)绿色工艺创新对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正向影响;(3)绿色工艺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4)财务约束在绿色工艺创新和财务绩效、环境绩效关系中没有显著调节作用;(5)高管团队异质性正向调节绿色工艺创新和财务绩效、环境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全面地了解绿色工艺创新理论,深化绿色工艺创新的调节机制,为政府和企业的绿色工艺创新实践提供建议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