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7)
- 2023(6465)
- 2022(5197)
- 2021(4820)
- 2020(3858)
- 2019(8497)
- 2018(8457)
- 2017(14632)
- 2016(8634)
- 2015(10158)
- 2014(10036)
- 2013(9494)
- 2012(9259)
- 2011(8543)
- 2010(8764)
- 2009(8262)
- 2008(8296)
- 2007(7997)
- 2006(7304)
- 2005(6395)
- 学科
- 济(29970)
- 经济(29931)
- 管理(22920)
- 业(16712)
- 企(13870)
- 企业(13870)
- 中国(11438)
- 方法(10056)
- 学(9835)
- 教育(8972)
- 农(8858)
- 数学(7905)
- 数学方法(7679)
- 环境(7471)
- 理论(7376)
- 业经(7028)
- 地方(7000)
- 财(6515)
- 制(6040)
- 和(5717)
- 教学(5705)
- 融(5570)
- 金融(5570)
- 农业(5559)
- 划(5488)
- 发(5467)
- 贸(5351)
- 贸易(5346)
- 易(5194)
- 银(5112)
- 机构
- 大学(125232)
- 学院(119114)
- 研究(48613)
- 济(40447)
- 经济(39216)
- 管理(36756)
- 中国(34848)
- 科学(32445)
- 理学(30083)
- 理学院(29596)
- 京(29419)
- 管理学(28557)
- 管理学院(28363)
- 农(26635)
- 所(26056)
- 研究所(23601)
- 中心(21608)
- 农业(21293)
- 江(21227)
- 业大(21119)
- 范(19664)
- 师范(19340)
- 财(19130)
- 北京(19119)
- 院(18336)
- 州(16504)
- 省(16278)
- 技术(16244)
- 教育(16173)
- 师范大学(15409)
- 基金
- 项目(76492)
- 科学(57813)
- 研究(54918)
- 基金(51284)
- 家(46821)
- 国家(46345)
- 科学基金(37451)
- 社会(31632)
- 省(31397)
- 社会科(29553)
- 社会科学(29541)
- 教育(27333)
- 划(27302)
- 基金项目(25693)
- 自然(24952)
- 自然科(24346)
- 自然科学(24334)
- 自然科学基金(23862)
- 编号(22201)
- 资助(21800)
- 成果(20638)
- 重点(18416)
- 课题(18201)
- 发(16900)
- 大学(16231)
- 部(16041)
- 创(15744)
- 计划(15268)
- 年(14852)
- 科研(14839)
共检索到205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国聘
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人类发展的关键问题,要解决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在面对这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上,大学应该发扬先导性、基础性作用,以全球视野审视该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结合区域社会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行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宏法 邹成效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面对着环境社会技术主体的绿色规制和市场上绿色产品和非绿色产品并存的状况,消费者进行"绿色表达"的方式主要有绿色购买、绿色创新、绿色处置和绿色传播。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消费者 “绿色表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肇军
生态文明建设对贵州有着特殊的意义,绿色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在加快,但城镇数量和规模总体仍然落后,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适宜的绿色城镇化路径成为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绿色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与创新,它一方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促进污染治理的空间集中、减少治理成本。贵州应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探索一条适合贵州省情和发展需要的绿色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城镇化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费衍慧 林震
全球气候变化使得"低碳"概念开始风靡全球,与此同时,"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开始为各方所推崇。建筑作为城市赖以存在的载体,其发展模式关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贯彻可持续理念的绿色建筑对低碳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和营造低碳生活两大方面。通过对这些作用的分析,结合目前的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本文认为只有抓住目前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契机,通过对低碳化指标的深入研究、低碳政策的创新、低碳技术的开发以及低碳知识的宣传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为进一步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低碳 低碳城市 绿色建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士刚 邓呈祥 冷木吉 李哲 董海江
本文首先介绍绿色民宿的概念及其设计理念,接着阐述BIM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等。进而探讨BIM技术在绿色民宿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建筑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应用、技术视角、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最后探讨在数据管理和集成、协作和沟通、技术成本和实用性等方面BIM技术在绿色民宿建设应用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BIM技术 绿色民宿 协同设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贵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将发展绿色产业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强调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最大容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把绿色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其以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着力点,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栋梁,所以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育。文章根据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昊
社会是由成千上万的家庭组成的,家庭作为消费领域的基本单元,其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直接影响着环境的变化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前家庭的消费方式仍然存在不科学之处,尤其是家庭对资源型的消费品表现出消耗高、废弃高、浪费高的特征,这种消费模式对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该文从建设家庭绿色精量消费文化入手,着重说明改变家庭消费方式,在合理、科学利用当前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一种能促进社会发展且可持续的绿色精量消费模式,不仅能够较好地满足全社会家庭的合理、适度、健康需要,而且可以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现实。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家庭 绿色精量消费 文化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帅
气候变化、资源危机、环境恶化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面对生态破坏和资源约束,我国政府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从当下来看,各种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问题都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联系紧密,而消费是生产的核心驱动,要从根本上实现绿色生产和绿色发展,关键还在于绿色消费的强力牵引。思想意识是实践行动的前端和先导,要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推行绿色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帅
气候变化、资源危机、环境恶化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面对生态破坏和资源约束,我国政府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从当下来看,各种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问题都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联系紧密,而消费是生产的核心驱动,要从根本上实现绿色生产和绿色发展,关键还在于绿色消费的强力牵引。思想意识是实践行动的前端和先导,要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推行绿色消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万球 丁予聆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走出发展中的困境,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不二选择。绿色技术创新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技术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城镇化的绿色技术创新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走出一条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手段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的这样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绿色技术创新之路。
关键词:
城镇化 绿色技术创新 技术的社会建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清臣
绿色教育在中国既是思想上的探索,又是行动上的创新,是思想与行动相互促进的结果。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一种理解源于世纪之交的环境保护浪潮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的需要,无论是"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还是全国性的"绿色学校"创建都是如此。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二种内涵是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探索与行动创新。随着生命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提出和传播,中国绿色教育又开始了对生命教育思想的交融和借鉴,这构成了第三种中国绿色教育内涵。面向未来,中国绿色教育应该在可能的涵义范围以及国家社会与教育使命中寻找其社会与教育内涵。
关键词:
绿色教育 绿色学校 可持续发展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华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绿色就业已经成为新时代就业发展的新趋势,面对绿色产业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就业潜力,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开发新的绿色项目,开展绿色就业培训,增加绿色就业机会。文章重点分析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绿色就业政策和技能培训现状,为完善和发展我国绿色就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全球视角 绿色就业 技能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辉
创建辽东绿色经济区是十四五时期辽宁省打造“一圈一带两区”的关键一环。作为辽东绿色经济区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丹东市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充分发挥绿色经济区农业资源禀赋突出和产业发展基础扎实的优势,把绿色农业发展成示范、标杆型产业。丹东市推进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中面临智能化水平不高、产业融合不紧密、品牌效益产出不强、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等短板,影响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因此,从“绿色转型、集聚循环、质量安全、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区绿色农业发展新高地。
关键词:
绿色农业 辽东绿色经济区 丹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三林 周键聪 杨菲
"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五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完善绿色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强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中国政府将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