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63)
2023(19863)
2022(16898)
2021(15724)
2020(13147)
2019(29650)
2018(29532)
2017(56876)
2016(30932)
2015(34385)
2014(33983)
2013(33548)
2012(30588)
2011(27373)
2010(27710)
2009(26369)
2008(25916)
2007(23209)
2006(20879)
2005(18941)
作者
(87202)
(72228)
(72184)
(68495)
(45946)
(34501)
(32694)
(27994)
(27255)
(26101)
(24578)
(24376)
(23081)
(22888)
(22335)
(22050)
(21480)
(21212)
(20756)
(20685)
(17960)
(17760)
(17317)
(16476)
(16278)
(16208)
(16146)
(16126)
(14507)
(14147)
学科
(125812)
经济(125638)
(108206)
管理(104402)
(95555)
企业(95555)
方法(54220)
数学(43864)
数学方法(43391)
(39700)
(38164)
业经(36681)
中国(35152)
(29904)
(26513)
财务(26439)
财务管理(26400)
农业(26036)
企业财务(25006)
技术(24281)
地方(23869)
理论(23061)
(22929)
(22642)
贸易(22623)
(21995)
(21953)
(21763)
银行(21712)
(21027)
机构
学院(438424)
大学(435263)
(179044)
经济(175264)
管理(174360)
理学(149117)
理学院(147561)
管理学(145327)
管理学院(144508)
研究(142085)
中国(110839)
(92657)
(88682)
科学(84245)
(70306)
财经(69151)
(68374)
(66641)
中心(64409)
研究所(62942)
(62611)
业大(61865)
北京(58698)
(55255)
师范(54779)
经济学(53730)
农业(53277)
(53262)
(51776)
财经大学(50979)
基金
项目(285496)
科学(225874)
研究(214705)
基金(206308)
(177528)
国家(175958)
科学基金(152594)
社会(136173)
社会科(129024)
社会科学(128992)
(112793)
基金项目(108768)
教育(98192)
自然(96639)
自然科(94362)
自然科学(94340)
(93062)
自然科学基金(92687)
编号(88468)
资助(83884)
成果(72266)
重点(63319)
(62758)
(62697)
(61281)
课题(60854)
创新(57906)
(55986)
国家社会(55639)
项目编号(55133)
期刊
(205948)
经济(205948)
研究(134479)
中国(87725)
(71327)
管理(70381)
(63887)
学报(62821)
科学(59210)
教育(50432)
大学(48839)
学学(45935)
农业(43709)
(42444)
金融(42444)
技术(39816)
业经(35668)
财经(34505)
经济研究(32505)
(29630)
问题(26752)
(24505)
技术经济(22950)
现代(21208)
科技(20977)
理论(20952)
(20798)
商业(20717)
图书(20168)
财会(19390)
共检索到663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茜  吴利华  张平  
基于绿色增长视角,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1-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大型制造企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1)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我国大型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影响较大;(2)调整后的我国大型制造企业整体创新效率不高,规模效率成为制约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3)东部地区大型制造企业平均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4)多数省(市)大型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地区相应的创新效率提升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菲菲  张在旭  马莹莹  
本文构建了包含工艺和产品两阶段创新的中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框架,基于中国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和Malmquist-Lunenberger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绿色创新效率的行业差异及增长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在2011-2015年绿色创新效率平均值为0.68,平均绿色创新效率增长率为10.45%,重度污染行业的绿色创新效率低于制造业平均值,中度污染行业和轻度污染行业效率相差不大。绿色产品创新效果明显好于绿色工艺创新,半数行业的节能潜力大于50%,制造业节能压力较大。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增长由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驱动,出现技术效率下降和技术退步的行业较少,不同污染物排放强度行业平均绿色创新效率都保持增长趋势。并且提出了加大重度污染行业的科研投入力度与创新政策激励,细分行业绿色创新目标,关注绿色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成果转化率等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江雪  朱磊  
本文基于绿色增长对技术创新的方向进行约束,将资源生产率和环境负荷视作产出,运用四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9年各省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有利于各省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全国平均技术创新效率有所提高,纯技术创新效率上升,而规模效率下降;东部地区的平均纯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平均纯技术创新效率偏低,并且低于平均规模效率;经济越发达的省份越容易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则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陈毅  黄灿  王上  
在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及其有效性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2015—2019年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关注绿色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中普遍被忽视的非线性问题。研究表明:(1)绿色创新与制造企业价值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2)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和产品竞争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在二者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绿色创新对制造企业价值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区间效应;(3)相较于国有制造企业,非国有制造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敏感性更高。研究结论旨在为新发展理念下引领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和价值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大为   张林   黄秀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可有效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影响企业绿色治理水平。基于2010—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有利于推动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提升,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行业以及地区层面均存在一定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在数字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深挖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优势、激发全要素生产率活力、加快金融资源流动、制定柔性数字技术发展战略的可行建议,以期提高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谷城  张树山  
智能制造的实施是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手段,亦是兼得企业绿色创新的关键。借助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总体上能够实现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且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效率、强化内部控制水平以及缓解融资约束三条路径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行为。从企业、行业、地区异质性因素来看,当企业的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行业属性为低碳行业、位于胡焕庸线东侧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地区时,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存在显著的绿色创新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智能制造的实施对同行业非试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具有溢出效应,而提高行业内实施智能制造的企业数量能够强化这种作用效果;另外,智能制造的实施对企业发展存在经济后果,企业可以借助智能制造的实施来提高绩效水平。研究结论验证了智能制造可以激励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对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畅  潘慧峰  李珮  冯雅欣  
不同于以往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市公司实际资金投向构造了新的数字化转型的度量指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2)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媒体监督、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两个渠道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本文从绿色创新效率视角为理解数字化如何引领绿色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鑫鑫   汤小华  
选用沪深A股上市的2039家制造企业2010—2021年的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主要通过加大创新资源投入、缓解融资约束的方式来发挥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企业社会责任正向调节了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非国有、有政治关联、东部地区的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促进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奇  苗建军  李敬银  王文华  
本文突破传统技术创新理论,引入绿色增长理念,在综合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测算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人力资本水平、开放度、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均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贾建锋  刘伟鹏  杜运周  赵若男  蒋金鑫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协同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制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同时兼顾“绿色”和“创新”内涵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体系,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制度组态视角分析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在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方面发挥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首先,单个制度因素并不构成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但社会监督在促进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上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其次,存在“市场-社会推动型”“政府-社会监管型”和“政府-市场-社会协同促进型”三种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制度组合。最后,在缺少社会监督的情况下,即使政府充分发挥了监管和支持的作用,也不能导致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说明政府制度发挥作用存在限制条件。这些发现对于推进我国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莉  
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有必要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系统地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其他形式的技术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因此不利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但是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其他技术创新实现互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入快速发展期。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趋于成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入低速稳定期。与此同时,相对于对大气污染的环境规制,提高对水污染的环境规制水平更有利于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志军  杨朝均  康鑫  
以广东省"十二五"期间为例,基于其2011—2015年2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DEA-SBM模型和DEA方法中投入导向的BCC模型测算其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绩效(GGP)、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GIE);在此基础上,建立随机效应的T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绿色创新等因素对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绩效和绿色创新效率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平均值分别为0.811和0.714),且不同区域及地市间差异较大;绿色创新、产业升级和环境规制对广东省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玲玲  张悦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目前全球制造业进入新一轮技术升级周期,创新促进制造业重新洗牌。然而,制造企业在创新质量的提升方面仍然面临极大挑战。本文基于TOE框架构建了驱动制造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多因素模型,并应用fsQCA方法对收集到的382家制造企业进行了组态路径的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因素并不足以构成驱动制造企业达到高水平创新质量的必要条件;驱动制造企业实现高水平创新质量的组态路径有3条,即数字技术驱动下的组织韧性和IP管理路径、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政府主导型路径及产业链整合能力驱动下的组织韧性和IP管理路径。造成低水平创新质量的组态结果有2条,与实现高水平创新质量的组态结果是不对称的;在一定的情境下,前因条件之间存在相应的替代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制造企业实现高水平创新质量背后的复杂成因,以期为制造企业根植于自身情景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创新质量提升路径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超  刘泽斌  古玉芳  
资源与制度在企业创新中承担了重要角色,但企业融资状况的不断恶化使人们对金融生态产生了深刻反思。我国已出台诸多碳交易市场、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等政策,这些政策能否通过资源与制度驱动绿色创新值得研究。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要求绿色金融能直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通过公司治理、绿色产品市场化间接促进企业创新;要求绿色金融政策直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通过拓宽消费市场、辅助企业竞争倒逼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晶  宋涛  陈超凡  曲歌  
文章从绿色增长的视角出发,运用包含空间计量的四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010年各省份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DEA方法测算的区域创新效率值被明显低估,经过四阶段DEA调整后,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居多;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环境、环保规制对基于绿色增长的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中国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域数量远远少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效率呈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创新效率"高—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创新效率"低—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