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25)
2023(16420)
2022(13819)
2021(12736)
2020(10575)
2019(24390)
2018(24596)
2017(46306)
2016(26103)
2015(29528)
2014(29932)
2013(28898)
2012(26803)
2011(23891)
2010(23813)
2009(21713)
2008(21222)
2007(18614)
2006(16481)
2005(14317)
作者
(77287)
(64178)
(63609)
(60692)
(41098)
(30962)
(28987)
(25292)
(24803)
(23085)
(22213)
(21790)
(20714)
(20331)
(19984)
(19832)
(19330)
(18944)
(18543)
(18457)
(16174)
(16057)
(15724)
(14850)
(14394)
(14367)
(14340)
(14267)
(13135)
(12964)
学科
(100520)
经济(100402)
管理(71043)
(65560)
(53096)
企业(53096)
方法(43304)
数学(37098)
数学方法(36534)
(30203)
中国(28066)
(25872)
地方(24969)
业经(23551)
(23470)
农业(20179)
(18779)
理论(18156)
环境(17677)
(16584)
(15552)
贸易(15543)
技术(15382)
(15024)
银行(14964)
(14952)
(14643)
金融(14633)
(14543)
(14204)
机构
大学(364291)
学院(363408)
管理(139553)
(133491)
经济(130178)
研究(126294)
理学(120331)
理学院(118842)
管理学(116351)
管理学院(115726)
中国(91789)
科学(83863)
(79567)
(67709)
(65299)
(61008)
研究所(60152)
业大(59676)
(58444)
中心(56982)
农业(53184)
(51894)
师范(51310)
北京(49535)
财经(48579)
(46406)
(45238)
(43914)
技术(41466)
师范大学(41429)
基金
项目(253971)
科学(197225)
研究(183082)
基金(179793)
(158656)
国家(157294)
科学基金(133245)
社会(111506)
社会科(105250)
社会科学(105215)
(103009)
基金项目(95900)
自然(88364)
自然科(86214)
自然科学(86182)
(85900)
自然科学基金(84523)
教育(84038)
编号(75491)
资助(73766)
成果(61701)
重点(57387)
(54600)
(54131)
课题(53377)
(51931)
科研(48624)
创新(48532)
计划(47494)
大学(45854)
期刊
(150700)
经济(150700)
研究(103610)
中国(74111)
学报(65115)
(61950)
科学(57702)
管理(49549)
大学(47775)
教育(46258)
(45616)
学学(44663)
农业(42583)
技术(32942)
(28636)
金融(28636)
业经(25627)
经济研究(22372)
(22119)
财经(22094)
图书(21850)
问题(19814)
(19078)
资源(18805)
(18743)
科技(18657)
业大(17359)
技术经济(17102)
理论(16645)
现代(16079)
共检索到535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慧琳  彭迪云  
我国城镇化发展正处于瓶颈期,绿色城镇化的提出为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绿色城镇化的内涵入手,评述了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评价理论脉络,并借鉴已有文献,构建了以人口转移、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城乡统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一级指标的绿色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以江西省为例,对其11个设区市的绿色城镇化水平做出评价与比较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闵忠荣  徐威  李志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发布,指引了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城镇化太过于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了发展质量,也很少对城镇化发展质量做出系统性的评估。以第三方机构作为评估主体,构建一套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通过收集2014年度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运用Arc Gis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做出第三方评估实践,指出了城镇化发展现状的不足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货币信贷处课题组  张智富  许一涌  
城镇化融资需求巨大,而城镇化融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对江西城镇化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和思考有效解决江西城镇化融资问题的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海生  王晓明  张学玲  金志农  
探讨了区域生态化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生态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生态化指数计算等构建了具有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区域生态化评价模型。选取2000~2010年江西省及其各设区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数据,对江西省生态化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生态化发展建设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江西省生态化指数由0.1077上升到0.2861,总体逐年上升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生态化发展情况比较分析,总体上南昌市、赣州市、抚州市较好,吉安市、宜春市、鹰潭市相对落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兵  魏康霞  宋巍巍  
通过分析1994~2009年16a逐年DMSP/OLS的静态平均灯光数据的DN值分布情况,考虑实际空间格局分布数据需求和数据质量,选择1994、2000、2005、2009年4个年度为代表,进行江西省城镇空间格局分布应用研究,并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4~2009年度江西省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数值尽管与统计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总体扩展趋势基本一致;在城镇化增长速度上,2000~2005年比1994~2000年大29.53%,2005~2009年比1994~2000年大43.57%,说明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正逐步提速,并有加快发展的趋势;景观指数分析表明江西省城镇化扩张过程中,面积越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红燕  邓水兰  
随着新型城镇化逐渐代替传统城镇化,如何定量测评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以及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热点问题。本文以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为例,选取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等多个视角来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研究表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不仅空间上波动较大,而且区域间差异也较大。为此,在中部六省的后续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布局需要有长远和科学的规划;以全面、多元的价值观来管理城市,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红燕  邓水兰  
随着新型城镇化逐渐代替传统城镇化,如何定量测评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以及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热点问题。本文以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为例,选取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等多个视角来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研究表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不仅空间上波动较大,而且区域间差异也较大。为此,在中部六省的后续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布局需要有长远和科学的规划;以全面、多元的价值观来管理城市,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沈宏超  洪功翔  
对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有助于了解城镇化质量的真实水平,有助于发现影响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文章在梳理、解读新型城镇化时代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城乡统筹等6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安徽16个地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并依据指数值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安徽16个地市在社会发展、人口发展两个维度的指数差异最为明显,社会发展指数最高的合肥市是排名最低宿州市的12倍,人口发展指数最高的铜陵市是排名最低亳州市的9.4倍;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值最高的是合肥市,最低的阜阳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在地理分布上存在着东部高而西部低的区域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普秋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的特色城镇化监测指标体系,是引导并推进省域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城镇化水平、质量、效能、城市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从动态的角度更加关注城镇化发展的潜力与能力,并通过城市管理引导与推进城镇化进程。指标体系设计中,兼顾城乡一体、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城市功能提升等城镇化特点。最后以山西省为例,对特色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测算与分析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毅  彭地  宣玲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骆江玲  
城镇化概念涉及多个方面,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其中某一方面,欠缺全面性和完整性。本文从城镇化概念出发,对比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模式,并在分析江西省鄱阳县人口、经济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加快鄱阳县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旭辉  陈熹  
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精神的投融资模式,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效举措。PPP模式有助于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建设资金缺口大"、"融资平台债务高"、"民间资本进入难"、"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等突出问题,被视为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的一种有效制度设计。目前,江西省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和"存量债务怎么化解"是在这个阶段中避不开、绕不过的重大问题。切实抓好PPP模式的推广运用是推进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和现实选择。要准确把握模式适用性、合作伙伴选择、项目定价、财政风险防范等关键问题,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曙晨   罗翔   秦井井   程超  
县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探究县域土地城镇化与碳排放的互动演化机理,对于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栅格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2011~2020年江西省县域土地城镇化与碳排放的互动演化特征,并借助空间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驱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江西省土地城镇化率、碳排放量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均呈持续上升态势,但仍以低耦合协调类型为主。(2)江西省县域土地城镇化和碳排放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以H-H和L-L类型为主,且时空格局较为稳定,其中H-H类型集中分布在南昌市、九江市和景德镇市下辖区县,而L-L类型主要集中于南部山地丘陵区县。(3)两者互动演化的驱动因素中,人口集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治理能力和工业发展水平对二者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生态绿化水平则存在抑制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杰  闫利娜  
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高级模式,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条新出路。本文引入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这种新的旅游业态,探索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构建两者间的耦合度评价模型,以确定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内部结构排序。通过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南昌和九江2个市,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7214、0.7362,处于中级协调阶段;赣州、吉安、上饶和景德镇4个市,耦合协调度都处于0.6-0.69之间,属于初级协调阶段;其余5个市,耦合协调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杰  闫利娜  
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高级模式,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条新出路。本文引入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这种新的旅游业态,探索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构建两者间的耦合度评价模型,以确定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内部结构排序。通过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南昌和九江2个市,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7214、0.7362,处于中级协调阶段;赣州、吉安、上饶和景德镇4个市,耦合协调度都处于0.6-0.69之间,属于初级协调阶段;其余5个市,耦合协调度都处于0.5-0.59之间,属于勉强协调阶段。因此,政府应以旅游业为抓手,推进产业联动发展,进行差异化开发,实现旅游扶贫和就地城镇化,构建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从而进一步加强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