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7)
2023(12445)
2022(10421)
2021(9396)
2020(7740)
2019(18077)
2018(17711)
2017(33581)
2016(18643)
2015(21031)
2014(21326)
2013(21492)
2012(20807)
2011(19253)
2010(19817)
2009(18304)
2008(18575)
2007(16979)
2006(15099)
2005(13915)
作者
(59025)
(49526)
(49483)
(46820)
(31542)
(23817)
(22385)
(19252)
(18730)
(17761)
(17104)
(16724)
(15981)
(15736)
(15634)
(15405)
(15097)
(14672)
(14353)
(14330)
(12479)
(12456)
(12214)
(11352)
(11203)
(11128)
(11048)
(11047)
(10104)
(10097)
学科
(87327)
经济(87241)
管理(47939)
(46215)
(34431)
企业(34431)
方法(32700)
数学(28286)
中国(28111)
数学方法(27979)
地方(25283)
(24743)
(20617)
业经(18481)
(17601)
农业(16858)
环境(15527)
(15112)
贸易(15101)
(14575)
(14484)
(14140)
银行(14100)
(14074)
金融(14071)
(13888)
(13666)
地方经济(13408)
(13325)
理论(12341)
机构
大学(282171)
学院(281963)
(113768)
经济(111070)
研究(106677)
管理(100195)
理学(84724)
理学院(83470)
管理学(81785)
管理学院(81236)
中国(79066)
科学(68488)
(62888)
(56736)
(54573)
(51941)
研究所(51617)
中心(47836)
(45535)
业大(44042)
农业(42980)
(41832)
师范(41415)
财经(40490)
北京(40277)
(38267)
(36506)
(36322)
经济学(34930)
师范大学(33543)
基金
项目(182196)
科学(142104)
研究(130654)
基金(129547)
(114506)
国家(113523)
科学基金(94978)
社会(81592)
社会科(77172)
社会科学(77146)
(72342)
基金项目(68828)
(61866)
自然(61154)
自然科(59674)
自然科学(59652)
教育(59296)
自然科学基金(58534)
编号(52927)
资助(52171)
(45314)
成果(44186)
重点(42400)
(39406)
课题(38382)
(36941)
发展(35826)
(35246)
科研(34760)
创新(34734)
期刊
(134797)
经济(134797)
研究(86896)
中国(60025)
(50449)
学报(48170)
科学(44460)
(38632)
管理(35212)
大学(35194)
农业(34127)
学学(33017)
教育(32724)
(27022)
金融(27022)
技术(23704)
业经(22644)
经济研究(20848)
财经(19635)
问题(19392)
(18430)
(16909)
资源(14600)
(14396)
技术经济(14113)
图书(13923)
(13657)
商业(13367)
(13135)
科技(13060)
共检索到436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梦  李志红  黄宝荣  李颖明  陈劭锋  
绿色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全新理念,是现阶段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能源危机以及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对绿色城市及田园城市、紧凑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目标定位、内涵特征及建设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辨析了绿色城市与其他可持续城市理念的联系和区别。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概括了我国语境下绿色城市的内涵,即兼具繁荣的绿色经济和绿色的人居环境两大特征的城市发展形态和模式,构建起绿色城市的概念框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孔德新  黎泽潮  
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而绿色广告则通过代言绿色产品、推进绿色生产、传播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减少"广告冲突",彰显了现代广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本文即从绿色广告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出发,探析绿色广告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源  黄征学  
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三五"规划五大理念中"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降低区域冲突、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手段。目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以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为重点,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使全社会成员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间差距保持在适度范围内。适度的区域差距是指区域间的差距不至于因差距过小而损害经济效率,又不至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秀蓉  钭晓东  
人类社会正步入"海洋时代",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及其所衍生的"海洋生态破坏与海洋生态补偿、各相关利益主体在海洋生态补偿中的复杂利益关系调整"等方面的问题备受关注,引发各国及学界对海洋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需求。而海洋生态补偿概念及其内涵辨析等基础理论问题无疑就成为其中的首要基础工作。在梳理海洋生态补偿内涵及其特性的基础上,对海洋生态补偿概念及其运行领域的特殊性进行了界定;并对海洋生态补偿的四大特殊性(海洋生态的整体性、海洋水体的流动性、海洋空间的立体性、渔民主体的"强海洋依赖性与弱势主体性")作了系统的梳理;从而为海洋生态补偿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夯实坚实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强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保证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破坏后代人要继承的生存条件。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发展模式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所倡导的原则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协调与平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东波  
绿色发展是有效应对严峻资源环境形势、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及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得失,从理论高度提出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其理论基础,历届党中央生态执政理念是其形成条件,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是其理论源头。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深刻诠释了绿色发展的总体内涵、价值归旨、实现目标、制度基础、践行路径、保障措施以及根本保证等。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范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新境界;回答了新时代中国"为什么实现绿色发展,实现什么样绿色发展和怎样实现绿色发展"等发展先导性问题,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中国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伟  黄大乾  李姿  
内涵发展的理念在职业教育研究界、相关政策文本和技工教育实践中,都广受关注,但众说纷纭。综观技工教育系统对内涵发展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可以发现存在各取所需、以偏概全、畸轻畸重、人云亦云等认识误区。深入的研究表明,内涵发展理念的确立旨在激发技工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优化技工教育发展的内部条件、强化技工教育发展的内部功能、激活技工教育发展的内在效能,进而促进技工教育的良性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爱萍  
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从中国物流发展历程出发,研究了绿色发展理念下中国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完善绿色物流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使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有法可依,加大对实施绿色物流企业的财政补贴力度、鼓励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树立绿色消费及绿色物流理念、促进绿色物流发展,确保物流技术研发资金充裕、进一步促进绿色物流技术研发等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武前波  郭豆豆  接栋正  
回顾梳理城乡社区空间组织模式的演变脉络,对未来社区产生的逻辑、内涵以及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国家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促使社会各领域积极探索城市未来生活场景,未来社区由此产生,科技、生态、人本是其3大关注焦点。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单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科技的多重和谐关系将是未来社区建造的价值观,生态、人文、智慧型社区成为建设目标,社会空间、自然空间和技术空间是其建构基础。最后,将未来社区置于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之中,辨析未来社区、未来城市和未来乡村的相互关系,三者均聚焦于人本化、生态化和数字化,以期推动未来城乡社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海峰  靳小平  贾兴洪  
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凸显的背景下,物流集群表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然而,对物流集群的内涵和特征认识不清,以致严重影响到物流集群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回顾产业集群理论入手,结合物流产业的自身属性,揭示了物流集群的内涵,明确了其独有特征,分析了在物联网环境下物流集群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碧霞  李菁  匡兵  
将绿色发展理念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结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分析方法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5—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区域差异上,绿色发展理念下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三大区域之间、各省级行政区之间均存在差异,平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表现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高效率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少数西部地区,中低值区主要位于中部地区与部分西部地区;(2)在演进特征上,绿色发展理念下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密度曲线整体表现出右移趋势,不同的时间段内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发展速度,在位置、峰度、形状等方面存在差异,并始终存在两极分化现象;(3)在影响因素上,政策、城市化、规模、社会、结构和环境因素是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计量分析结果来看,绿色发展理念下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与传统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有所不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广耀  
城镇化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系列论述,剖析了为什么要推进绿色城镇化,阐释了城镇化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指明了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路径。习近平城镇化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明确的实践指向以及扎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城镇化绿色发展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要义,以提高民生的环境福祉为根本宗旨,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强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其实践路径包括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提高城市规划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加大城市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内容。深刻认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于在城市领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创新城镇化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广耀  
城镇化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系列论述,剖析了为什么要推进绿色城镇化,阐释了城镇化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指明了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路径。习近平城镇化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明确的实践指向以及扎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城镇化绿色发展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要义,以提高民生的环境福祉为根本宗旨,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强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其实践路径包括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提高城市规划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加大城市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内容。深刻认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于在城市领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创新城镇化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长琼  
绿色物流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它具有学科交叉性、多目标性、多层次性、时域性和地域性等特征。文章认为,绿色物流战略不仅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潇  聂晓潞  纪若雷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现代服务业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高速发展,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在各国政府积极发展服务业背景下,我国政府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情况与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了"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国内外学者就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近年来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研究做出了初步的梳理,对"现代服务业"这一我国独有概念进行了辨析,结合我国经济特点与服务业国际发展趋势对我国现代服务业进行了分类。同时总结归纳了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先进经验,以期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