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9)
- 2023(11008)
- 2022(9184)
- 2021(8147)
- 2020(6449)
- 2019(14353)
- 2018(14052)
- 2017(25458)
- 2016(13880)
- 2015(15263)
- 2014(14896)
- 2013(14751)
- 2012(13974)
- 2011(12767)
- 2010(13209)
- 2009(12411)
- 2008(11950)
- 2007(10750)
- 2006(9941)
- 2005(9365)
- 学科
- 济(65123)
- 经济(65060)
- 管理(36435)
- 业(35572)
- 企(26591)
- 企业(26591)
- 地方(24312)
- 中国(21831)
- 农(21672)
- 业经(18211)
- 方法(16550)
- 农业(14937)
- 地方经济(13530)
- 数学(13439)
- 数学方法(13264)
- 环境(12777)
- 发(12623)
- 学(12500)
- 产业(12088)
- 制(11955)
- 银(11577)
- 银行(11563)
- 融(11464)
- 金融(11463)
- 行(11317)
- 财(11052)
- 技术(11013)
- 贸(10941)
- 贸易(10926)
- 易(10445)
- 机构
- 学院(195622)
- 大学(189034)
- 济(79906)
- 经济(78141)
- 研究(72585)
- 管理(69880)
- 理学(58091)
- 理学院(57387)
- 管理学(56338)
- 管理学院(55984)
- 中国(55251)
- 科学(44199)
- 京(41796)
- 江(38427)
- 所(37016)
- 财(36321)
- 农(34901)
- 中心(33631)
- 研究所(33166)
- 范(28970)
- 师范(28650)
- 业大(28262)
- 州(27678)
- 财经(27068)
- 农业(26889)
- 院(26499)
- 省(26319)
- 北京(25829)
- 经(24065)
- 经济学(23420)
- 基金
- 项目(125131)
- 科学(98367)
- 研究(95578)
- 基金(86173)
- 家(74304)
- 国家(73608)
- 科学基金(62932)
- 社会(60535)
- 社会科(57435)
- 社会科学(57428)
- 省(54482)
- 基金项目(44932)
- 划(42989)
- 教育(42573)
- 编号(39752)
- 自然(37755)
- 自然科(36807)
- 自然科学(36798)
- 自然科学基金(36091)
- 发(34761)
- 资助(34096)
- 成果(32256)
- 课题(29629)
- 重点(29133)
- 发展(28393)
- 展(27892)
- 创(27107)
- 部(25449)
- 创新(25315)
- 年(24621)
共检索到322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平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作为主产区的江西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江西茶业有着辉煌的过去,长期引领中国古代茶产业发展的步伐。从唐至清,近千年间,江西茶产业在全国一直独领风骚,谱写了许多辉煌的篇章。然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江西茶业在全国排名不进反退,在与茶叶强省的竞争中逐渐落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回顾历史,分析了江西发展茶产业独具特色的优势因素,同时指出现阶段江西茶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品牌建设滞后、产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过少等问题尤其突出。本文认为,江西茶业要重现辉煌,必须在生态上做文章,念绿色经、打生态牌,将坚持绿色引领、注重品牌建设、打造龙头企业、创新营销手段等方式,作为重铸江西茶业辉煌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绿色发展 茶叶产业 生态茶叶 江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南生 黄红兰 张露
基于江西省44家龙头企业和40个高级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获取江西省油茶产业经营问题序列进行重要性度量赋值;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质量投资理性模型对驱动不同经营模式的单位实施绿色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绿色油茶产业的经营规模化初具雏形,但优势不突出且面临较大的经营问题差异,居前序列的共同阻力约束分别是资金、技术、林地流传与政策扶持;当实施绿色决策行为时,问题序列依次转变为林地流转、政策扶持、技术和资金;实施绿色决策、质量生产投资均与经营单位的经济实力正相关,中型以上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决策动机和优先实施绿色供应;受经营规模、资金、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多数经营单位采取协同权衡方式锁定次优技术的投资生产,反制于绿色供给的选择期权。这些响应关系可能为促成向绿色油茶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灿 朱玉林
林业既是碳汇产业,又是生态产业,是绿色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关林业行业的发展和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十二五"期间,湖南林业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和较大的潜力。但湖南林业同样面临我国现代林业发展普遍存在的林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结构不优、林业开发利用技术不成熟,创新能力低、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形势严峻等问题。湖南林业要想做好供给侧改革,着力推进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的绿色发展,唯一的出路在于找准改革的着力点,通过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林业资源保护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洁 夏婷
如何深化“两山”转化路径已成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在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资源价值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从而打通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一体化关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本文从我国“两山”建设及转化发展情况和浙江“两山”转化的实践内容、优势成效、转化路径及经典案例中得到相应启发,发现浙江虽然在“两山”转化中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在转化行动中仍然存在几大问题,并进一步从生态资源金融服务中心的五大功能定位出发,从零散资源集中收储、非标资源明确产权、低效资源招商开发、创新产品增信主体、产业培育带动收益等五大方面给出相应建议,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赖竹华 李春根 雍伟宏 徐瑶 熊珺雯 周璟 王雯 李希明
绿色税收在助力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和江西财经大学联合调研组基于针对江西省的调查,从绿色税收促进绿色GDP稳步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源结构调整、企业低碳环保发展、公众绿色出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梳理了新时代以来绿色税收助力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剖析了绿色税收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压力,如调控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绿色税收共治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绿色税收导向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等,并从持续优化绿色税收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多元治理长效机制、积极构建激励约束联动机制等方面提出绿色税收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绿色税收 生态文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智富
在发展绿色金融上,江西将挖掘秀美生态的经济价值,正视经济社会欠发达的省情,对接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新区区域特征,加大金融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标志着绿色金融在五省区正式启动,赣江新区也由此成为江西首个国家级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全国首批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国
一、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新挑战。要理解新情况、把握新趋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必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发展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系统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要求、大趋势和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认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五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岚 刘实根 葛正灿 王斌
近年来,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走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县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市与农村、工业和农业的交汇点。如何通过绿色金融机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江西省新干县为例,分析了该县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模式,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丽琳
本文运用雁形模式理论,通过比较江西与其他地区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差异来探讨江西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思路。本文认为江西软件外包业发展的重点应该立足国内市场,加强同发达地区软件外包企业的分工与合作,通过区域软件外包产业链条的梯度承接和转移来实现软件外包业的发展。
关键词:
雁形模式 软件外包 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舒成 朱沛阳 许波
借鉴国内外绿色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结合江西省绿色发展特色,从绿色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政策等4个维度构建江西省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泰尔指数(Theil Index)、莫兰指数(Moran Index)对2009—2019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空间关系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基于江西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实际提出了促进江西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江西省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鹰潭、南昌、景德镇、新余、吉安、赣州、九江、抚州、宜春、上饶、萍乡;(2)江西省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组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但总体差异近年来正在不断降低,各地级市间绿色发展开始趋于地域均衡;(3)江西省各地级市间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集聚效应,且江西省绿色发展水平相近的地级市空间集聚处于波动状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述斌 陈卫平 朱述红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生态江西,是进一步发挥江西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升江西企业和区域竞争力,尽快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本文提出了打造“循环江西”和“生态江西”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生态 可持续发展 江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力群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之年。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开发性金融实践,在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中勇当金融先锋。
关键词:
国家开发银行 科学发展观 金融先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晔 欧阳婉桦
在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测度体系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收敛分析等方法对2011~2018年江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度和时空演变分析,构建涵盖环境规制综合指标、技术创新、治理转型、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六个维度的网络拓扑结构Tobit模型探究江西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江西各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平稳上升,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领域分别是江西各城市绿色发展提升的关键保障和重要短板,大南昌都市圈、赣东北、赣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依次递减的梯度分布。第二,江西城市绿色发展具有逐渐缩小的空间负相关性,南昌正显著成为热点区域,江西城市绿色发展长期内存在显著收敛趋势。第三,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治理转型、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产业集聚等对江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有不同的显著影响,并验证了波特假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国政
绿色发展理念有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渊源,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内在意蕴和价值规约。在绿色发展框架内,传统资源观面临着消解与嬗变,资源演化观、资源安全观、资源分配观、资源利用观、资源战略观、资源价值观建构并重塑了新型资源观的内涵旨趣,实现了对传统资源观的超越。西藏作为国内政治-经济-生态特殊区域,绿色与和谐应成为其矿业开发的目标逻辑与价值诉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