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8)
2023(10917)
2022(8917)
2021(8121)
2020(6182)
2019(13677)
2018(13145)
2017(23872)
2016(12660)
2015(13566)
2014(13123)
2013(12717)
2012(11750)
2011(10785)
2010(10946)
2009(10227)
2008(9790)
2007(8800)
2006(8040)
2005(7432)
作者
(35702)
(29792)
(29759)
(28070)
(18772)
(14183)
(13395)
(11404)
(11230)
(10622)
(10147)
(9880)
(9366)
(9322)
(9173)
(9099)
(8805)
(8717)
(8550)
(8472)
(7494)
(7332)
(7175)
(6825)
(6792)
(6776)
(6671)
(6591)
(5983)
(5864)
学科
(53307)
经济(53248)
(33892)
管理(33588)
(23174)
企业(23174)
(20979)
中国(20078)
地方(19203)
农业(15394)
业经(15016)
方法(12762)
环境(11754)
(11617)
地方经济(10600)
(10594)
(10590)
银行(10578)
(10574)
金融(10572)
(10338)
数学(10243)
数学方法(10076)
(9979)
(9963)
(9815)
贸易(9804)
(9411)
技术(9031)
发展(8659)
机构
学院(174963)
大学(167505)
(69111)
经济(67483)
研究(63983)
管理(61350)
理学(51147)
理学院(50531)
管理学(49597)
管理学院(49281)
中国(49088)
科学(38773)
(36257)
(32667)
(32290)
(30355)
中心(29335)
研究所(28867)
(28469)
(26242)
师范(25972)
业大(24589)
财经(24405)
(23633)
(23558)
北京(23326)
农业(23300)
(21915)
技术(21304)
(21061)
基金
项目(112971)
科学(88584)
研究(88060)
基金(77485)
(67097)
国家(66417)
科学基金(56443)
社会(55454)
社会科(52484)
社会科学(52478)
(47768)
基金项目(39917)
教育(39657)
(38875)
编号(37443)
自然(32936)
自然科(32108)
自然科学(32102)
(31682)
自然科学基金(31473)
成果(30632)
资助(29994)
课题(27436)
重点(26090)
发展(25784)
(25291)
(24522)
(23560)
(22872)
创新(22859)
期刊
(89784)
经济(89784)
研究(55009)
中国(43069)
(31477)
教育(26503)
学报(25315)
管理(24227)
(24102)
科学(24026)
农业(21774)
(19745)
金融(19745)
大学(19407)
业经(18314)
学学(18166)
技术(16456)
经济研究(14294)
财经(11224)
问题(11078)
(10693)
(9735)
商业(9053)
科技(8902)
图书(8850)
职业(8601)
(8575)
论坛(8575)
(8492)
(8438)
共检索到282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晓燕  
增加精准脱贫的"绿色"含量,能为实现精准脱贫提供根本保障和发展新契机,并能为"三农"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当前我国精准脱贫实践中面临绿色发展原则难以落细落实、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凸显、缺少环境友好型的扶贫产业、精准脱贫规划缺少生态要素等困境。加强精准脱贫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积极整合各项生态资源、牢牢地把握住生态底线、全面推进生态移民工程是我国实现精准脱贫、推进绿色发展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德雨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面临推进精准脱贫与保护自然资本并重的挑战,其绿色减贫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探讨了贵州绿色减贫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内涵,并对贵州绿色发展和精准脱贫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12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调查数据,深入阐述了贵州精准脱贫取得的成效以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莫光辉  
该文立足于绿色发展的生态扶贫理念,分析了绿色减贫并对生态扶贫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了传统生态扶贫发展进程还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严峻、建构生态扶贫体系面临社会阻力、生态扶贫的整体运行机制亟待完善、加快贫困地区生态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等主要问题。从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内涵和绿色减贫定位阐释了绿色减贫是脱贫攻坚战的价值取向,从构建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体系和实现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目标两个维度,提出了脱贫攻坚战进程中绿色减贫的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萍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有助于推进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如果脱离这一理念和原则,将不利于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甚至会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因而,在农村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过程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索农村生态旅游的绿色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地区长期以来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全民富裕目标的短板,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是这些地区政府和老百姓奋斗的目标。如果说以前脱贫大多是以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那么当下的扶贫更加强调绿色,寻求守住青山绿水和实现经济发展之间有效结合的最佳方案。这其中,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选取环保的产业和龙头企业提供精准支持,带动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从而帮助他们建设和谐稳定的绿色家园。本刊记者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立新  
精准脱贫的实效是否可持续,脱贫政策是否符合经济社会的宏观发展,脱贫过程中资源配置和组织管理方式是否符合现实需要,贫困户个体的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这些都需要一个科学而完整的评估体系进行评估。当前社会对精准脱贫成效的评估主要集中在政策、工作、市场、贫困户四个方面,但评估没有体系化,也没有考虑到其中的关联性,导致脱贫评估具有片面性,反映在脱贫结果上就是脱贫的不可持续性,对脱贫工作的指导也不是很合理和全面。对此,应坚持有利于贫困户脱贫增收和可持续发展,遵循脱贫工作合理、有序和可持续开展的原则,建立以贫困户为主体的精准脱贫成效评估体系,同时防止后续可能出现的不良倾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晓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在2020年要实现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目标,并提出"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宾  于法稳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进入了关键期,尤其是对广大的山区,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实现精准脱贫任务重、时间紧。在此背景下,山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更关注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问题,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没有给予关注,由此可能会带来生态环境的安全隐患。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可持续的成效,亟需以绿色发展理念,来引领未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基于此,本文在对重庆市武隆区和石柱县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实现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以绿色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宾  于法稳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进入了关键期,尤其是对广大的山区,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实现精准脱贫任务重、时间紧。在此背景下,山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更关注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问题,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没有给予关注,由此可能会带来生态环境的安全隐患。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可持续的成效,亟需以绿色发展理念,来引领未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基于此,本文在对重庆市武隆区和石柱县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实现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选择适宜区域特征的扶贫模式;在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要素,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避免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区域贫困人口的社会福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名菊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为实现全民小康社会目标所作出的战略部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广大农村地区,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的攻坚工作,党和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部脱贫。返乡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村地区扶贫攻坚的主力军,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援助已经成为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为农村地区脱贫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毋靖雨  
在精准扶贫中,社区教育的区域属性凸显社区的主阵地作用,社区教育的公共属性为社区扶贫走向常态化提供可能,并构成了社区教育精准推进脱贫攻坚的逻辑起点。从社区教育扶贫的实践效能来看,有助于培育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提升贫困群众脱贫的核心素养,构建贫困地区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推进社区教育扶贫,应精准确立社区教育扶贫的目标,精准识别社区教育扶贫的对象,精准采取社区教育扶贫的形式,精准设计社区教育扶贫的课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翟方明  丁一  
分析平台经济理论和"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实践效果,反思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是精准扶贫成功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本文结合平台经济在精准扶贫领域的应用现状,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提出人才培养提高贫困户嵌入能力、政府支持发挥传递和衔接作用、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建设应对优胜劣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景福  董帮国  
民族地区整体贫困的普遍性、特定族群贫困的深度性仍然十分突出,在"后脱贫时代"应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减贫"的原则。政府绿色治理的制度设计、产业循环体系以及公众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共同构成了绿色发展的"三方主体"行为框架,共同构建了"三位一体、多元协同"的治理体系。民族地区绿色发展与减贫路径和对策包括各类生态资源"三权分置"的制度创新,弘扬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态伦理文化及提升生态文化自觉意识,以生态资源、生态资本和文化资本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培育以生态资源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第六产业"增长极,持续实施和完善生态移民、生态修复、生态补偿,以及发展生态循环农牧业,开发和应用清洁能源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封晔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目前的发展方向,也可以称之为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重视资源的节约以及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融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绿色消费与绿色发展相辅相成,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秉承的宗旨就是绿色发展,其涵盖的内容也在绿色发展理念中得到体现。本文就目前我国实行绿色消费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做出总结,并提出几点可行性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