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0)
- 2023(7363)
- 2022(5995)
- 2021(5290)
- 2020(4008)
- 2019(8993)
- 2018(8800)
- 2017(16086)
- 2016(8636)
- 2015(9475)
- 2014(9559)
- 2013(9469)
- 2012(9399)
- 2011(8697)
- 2010(8902)
- 2009(8104)
- 2008(8012)
- 2007(7224)
- 2006(6795)
- 2005(6521)
- 学科
- 济(44510)
- 经济(44467)
- 管理(23650)
- 业(22884)
- 地方(18452)
- 中国(16478)
- 企(16447)
- 企业(16447)
- 农(13539)
- 业经(11715)
- 地方经济(10561)
- 方法(10047)
- 发(9933)
- 环境(9754)
- 农业(9622)
- 融(8776)
- 金融(8776)
- 学(8703)
- 银(8539)
- 银行(8525)
- 行(8412)
- 数学(8197)
- 数学方法(8086)
- 技术(7735)
- 制(7454)
- 贸(7292)
- 贸易(7278)
- 发展(7173)
- 展(7148)
- 易(6925)
- 机构
- 学院(128099)
- 大学(124499)
- 济(53086)
- 经济(51878)
- 研究(51335)
- 管理(45069)
- 中国(39276)
- 理学(37332)
- 理学院(36775)
- 管理学(36101)
- 管理学院(35860)
- 科学(31968)
- 京(28460)
- 所(26982)
- 农(24788)
- 研究所(24232)
- 财(23560)
- 中心(22586)
- 江(21759)
- 范(19431)
- 师范(19216)
- 农业(19102)
- 业大(19069)
- 院(18718)
- 北京(18604)
- 州(17888)
- 省(17658)
- 财经(17364)
- 科学院(15875)
- 经(15561)
- 基金
- 项目(80956)
- 科学(63602)
- 研究(60079)
- 基金(55961)
- 家(49096)
- 国家(48611)
- 科学基金(41157)
- 社会(38245)
- 社会科(36226)
- 社会科学(36220)
- 省(34101)
- 基金项目(29309)
- 划(28056)
- 教育(26406)
- 自然(25255)
- 发(24751)
- 自然科(24657)
- 自然科学(24652)
- 自然科学基金(24174)
- 编号(24011)
- 资助(22024)
- 发展(20122)
- 展(19740)
- 成果(19446)
- 重点(18889)
- 课题(18481)
- 创(17487)
- 部(16476)
- 创新(16363)
- 国家社会(15405)
共检索到217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成义
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生活各领域公平协调占主导的健康发展。当前,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可忽视第三方机构的作用。从广义讲,第三方机构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在社会生活中,市场是商品行销场地和区域,形形色色的市场主体相当于"运动员",在"运动员"和市场之间引入第三方强化监督,经济社会生态才能协调健康发展。否则,发展市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范云朋 刘正南 王书灿
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是绿色金融市场规范运行的先决条件,而第三方认证作为绿色债券发行中重要的认证评估环节,对于防范“洗绿”等行为、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我国发行的719只绿色债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将其置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予以讨论。研究发现: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尤其对高信用评级、中西部地区发行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的绿色债券而言,其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揭示了第三方认证通过影响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和流动性风险两个路径来降低绿色债券信用利差。拓展性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期,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为充分发挥第三方认证作用并以此推动绿色债券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钻扩 李宇 徐文虎 蔡莉 李坎勇
研究第三方市场范围内绿色投资动机及关系形成是完善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应有之义,故文章基于2000~2022年第三方市场合作范围内绿色投资企业数据,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第三方市场绿色投资转译网络,通过加权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从内、外两个维度检验绿色投资网络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第三方市场范围内绿色投资多元结构涌现,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优越性有所显现,在企业投资区位选择上趋利性减弱,企业社会责任增强,但模式效用未充分发挥;此外,绿色投资关系的形成与强度还具有空间邻近效应、第三国效应和组织邻近效应。因此,各国政府、企业应注重绿色投资发展趋势,引导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在绿色标准、投资机制及营商环境层面创新完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宝来
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应加强物流政策的宏观指导和引导,形成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加强对物流企业的宏观管理,实行"准入制度";消除地域性、部门性、行业性的保护主义,构建全国性的统一的大物流市场;建立健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消除物流发展的障碍。同时,要建设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适应的第四方物流发展环境,使物流发展更加合理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严锋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将带来巨大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能有效地为顾客提高物流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降低库存,减少成本,随之而来的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将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需求。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市场发展 电子商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柯颖 王述英
第三方物流作为物流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在发达国家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我国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第三方物流仍未得以快速发展。本文旨在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熊维
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研究方式为指导,根据SCP框架模型,主要从市场集中度、产品(服务)差异化、公司的规模经济与行业的进入与退出障碍、价格和并购重组以及资源分配效率、行业获益率与技术发展状况等方面,考察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借助对市场当前状况的考察,进而恰当的评估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
关键词:
SCP分析框架 第三方物流 产业发展分析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兵 宋华
第三方支付近几年发展迅速,而且在互联网金融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三方支付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然而随着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第三方支付自身所暴露出的风险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要促进第三方市场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第三方支付的风险控制。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风险 法律监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素勤
第三方物流,简称3PL或TPL,即以合同的方式承接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专业化企业,通过信息系统与生产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为其提供全程管理控制的物流活动。美国是全球第三方物流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第三方物流在发展速度、增值服务拓展、运输设备、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第三方物流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物流成本高、人才匮乏、物流效率低等问题,成为困扰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从海
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近年来在中国逐步兴起,将对传统的金融服务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考察了中国目前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市场发展的现状、特点与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
独立第三方 理财服务 考察与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2012年的"十一黄金周"带来的不仅是旅游的狂热,也同时催生了网上购物热潮,吃喝玩乐、家电家装以及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的用户数量大增,而这一切都与第三方支付直接相关。从最初的"无证驾驶"到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5月发放首批第三方支付业务许可证(即所谓"牌照"),我国支付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创新的速度以及竞争的程度都在加深。多少"钱景"值得众多机构趋之若鹜?又有多少"险景"隐在其中?而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以"非金融机构"的身份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业务可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洪深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模式 ,更好地适应了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流通的规模性和高效率的需要。在国外 ,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巨大且发展迅速 ,随着中国入世 ,它们开始抢占中国市场 ,对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 ,必须采取措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交易费用 核心能力 电子商务 第三方物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志良 李伟平 曹增和 周俊才 李新耀 张捷 黎明 陈颖 奚波 杨彬
支付服务体系是一国经济金融运行与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之一。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人民银行跨行支付清算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系统为基础、专业清算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为重要补充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支付服务市场体系和专业化分工格局,支付机构在零售支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借助电子商务的兴起,支付机构运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自身机制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