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3)
2023(17003)
2022(14509)
2021(13525)
2020(11037)
2019(24984)
2018(24931)
2017(47222)
2016(25904)
2015(28921)
2014(28579)
2013(28126)
2012(26014)
2011(23632)
2010(23684)
2009(21681)
2008(20820)
2007(18400)
2006(16399)
2005(14554)
作者
(74395)
(61702)
(61283)
(58185)
(39377)
(29570)
(27830)
(24146)
(23459)
(22182)
(21108)
(20884)
(19563)
(19482)
(19066)
(18853)
(18385)
(18257)
(17646)
(17549)
(15361)
(15263)
(14947)
(13994)
(13980)
(13867)
(13853)
(13757)
(12399)
(12222)
学科
(103684)
经济(103586)
管理(71443)
(68873)
(55596)
企业(55596)
方法(40196)
数学(33796)
数学方法(33361)
(31251)
中国(31121)
地方(28779)
业经(25452)
(22949)
(22834)
农业(21267)
(18648)
贸易(18632)
环境(18573)
(18555)
(17976)
理论(17371)
(17275)
技术(16953)
(16670)
银行(16624)
(16100)
金融(16097)
(16010)
(15594)
机构
学院(358256)
大学(354975)
管理(138638)
(137384)
经济(134080)
研究(124809)
理学(118904)
理学院(117499)
管理学(115368)
管理学院(114732)
中国(92355)
科学(79008)
(76759)
(63381)
(61947)
(60829)
研究所(57684)
中心(56155)
(55222)
业大(54559)
(51255)
师范(50775)
北京(48661)
财经(48638)
农业(47277)
(45820)
(44933)
(44011)
师范大学(40655)
技术(40073)
基金
项目(243408)
科学(190272)
研究(180835)
基金(172105)
(149857)
国家(148482)
科学基金(126795)
社会(110978)
社会科(104885)
社会科学(104855)
(99011)
基金项目(91511)
教育(83042)
自然(81874)
(81839)
自然科(79863)
自然科学(79842)
自然科学基金(78324)
编号(76095)
资助(69756)
成果(61804)
(56106)
重点(54941)
课题(53359)
(51818)
(50645)
创新(47089)
项目编号(45984)
科研(45829)
发展(44712)
期刊
(161448)
经济(161448)
研究(106454)
中国(74831)
(57162)
学报(56822)
科学(52849)
管理(52170)
教育(47475)
(45132)
大学(42676)
学学(39927)
农业(39789)
(32330)
金融(32330)
技术(32056)
业经(29320)
经济研究(24704)
财经(22323)
图书(20805)
问题(20481)
(20454)
(18991)
科技(18384)
资源(17487)
理论(16885)
技术经济(16729)
(16716)
现代(16665)
商业(16556)
共检索到541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陶  李浩  
湖北地处长江之"腰",绿色发展空间和前景巨大,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仍面临巨大挑战。为此,以水生态、水民生、水经济、水文化和水效益的相互关系为视角,分析湖北省的水资源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探讨实施"五水联动"的可能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熊巧  石君  王遥飞  余家祥  周颖  毛忠勤  
在湖北省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背景下,通过分析目前湖北省交通物流发展环境,探讨湖北省交通物流中长期发展思路,并提出推动交通物流枢纽建设、畅通国际国内物流通道网络、优化交通物流运输组织方式、提升智慧绿色物流发展水平、推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等实施路径,以期推动湖北省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成  高红贵  
首先阐述了粮食安全与农业生态的内在联系。然后采用熵权法对湖北省2005—2014年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对影响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得分值偏低,但整体呈上升的趋势。最后对如何保障农业生态安全,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成  高红贵  
首先阐述了粮食安全与农业生态的内在联系。然后采用熵权法对湖北省2005—2014年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对影响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得分值偏低,但整体呈上升的趋势。最后对如何保障农业生态安全,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媛媛   张瑞   陈慧媛   李星明  
推动乡村产业绿色转型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重要途径。论文以湖北省大冶市为案例区,探究其2015—2020年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时空特征和障碍因子并进行问题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类型分区和空间优化,最后从新内生发展视角提炼出促进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调控路径。结果表明:(1)大冶市乡村产业绿色转型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17、2018年间提升最为明显,但内生转型动力不足,外生转型动力难以持续。各乡镇乡村产业绿色转型水平差异显著,城郊乡镇和农业优势乡镇转型效果突出,山区乡镇和街道的转型普遍缓慢。(2)产业转型维度是制约乡村产业绿色转型的主要维度,反映出乡村产业链延伸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和农户融入不深的问题。绿色转型维度的阻碍相对较小,表明研究区乡村已经实现了从末端污染治理到产业源头绿色发展的阶段性转变。(3)研究区乡村产业绿色转型类型区可划分为高水平—高速度型、高水平—低速度型、低水平—高速度型和低水平—低速度型4类,针对各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4)基于新内生发展视角,应在优化调控乡村内部人、地、业要素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的政策、资本、市场和技术等要素,同时促进内外部要素动态互动和有机整合,以激发上下联动、内外共生的新内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动力。研究结果可为乡村转型研究提供有益视角,并为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瑜  
绿色低碳发展观念近年来成为各地区的首选发展模式,绿色低碳发展是首要目标之一是实现低碳排放,为更好地制定碳减排策略,研究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尤为关键。为深入研究湖南地区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协整分析等计量研究方法,以湖南地区1995-2011年数据作为样本,对湖南省碳排放及其诸多影响因素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路径及机理,以据此提出相应的碳减排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伍鹏  景思江  
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对实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县域以绿色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形成的绿色竞争优势称为县域经济绿色竞争力。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低能耗产业产值比重高,环境治理情况好是具备强县域经济绿色竞争力的县域的普遍特征;第二,湖北县域经济绿色竞争力整体水平呈中等偏弱的态势,区域之间绿色发展不平衡;第三,县域产业的绿色转型是湖北县域经济提升绿色竞争力的短板。针对实证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即: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县域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以县域工业园区为重点,重塑县域绿色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县域绿色发展政策;深化新理念,培育县域绿色社会体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推进农业农村的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欢  罗畅  成金华  王鸿涛  
发挥绿色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检测、评估和导向作用,从绿色美丽家园、绿色生产消费、绿色高端发展三个方面构建了湖北省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评价方法和熵权法,测度湖北省2004—2013年各地市州绿色发展水平,运用Moran’s I指数及其散点图分析湖北省绿色发展空间关系。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包括:1湖北省2004—2013年各地市州绿色发展水平排序为随州、十堰、武汉、襄阳、宜昌、咸宁、黄冈、荆门、恩施、荆州、鄂州、孝感、黄石,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排序为襄十随城市群、荆荆宜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湖北省各地市州要有重点地改善绿色生态环境,推进绿色清洁生产,践行绿色消费,促进绿色高端发展。2湖北省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空间关联效应,但时空关联性趋于降低,存在离散现象。湖北省绿色发展需在武汉城市群、襄十随城市群和荆荆宜城市群的框架下,发挥随州、十堰、宜昌、武汉等城市在湖北省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作,推进协同发展,防止绿色发展的分化风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媛  
“双碳”目标是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与双碳目标的契合进程,以实现“双碳”为目标,以人民健康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政策体系为支撑,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新型方式,优化绿色金融资金的投资结构,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结合钻石模型分析得出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绿色主体合作意识以及碳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缺陷,为实现低碳目标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应当制定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应对外部环境风险能力。强化生产要素投入,加大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世磊   任宇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发展和保护两方面的途径。当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的不断健全,需要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本文从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和技术创新五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杰  
绿色信贷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对湖北辖内银行机构调查显示,银行普遍树立起了绿色发展理念,但绿色信息不对称成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从推动绿色信息征信的视角来看,协调政府部门加强绿色信息公开,明确绿色项目认定标准,推动政府部门和银行加强绿色信息共享,将对绿色信贷发展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杰  
绿色信贷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对湖北辖内银行机构调查显示,银行普遍树立起了绿色发展理念,但绿色信息不对称成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从推动绿色信息征信的视角来看,协调政府部门加强绿色信息公开,明确绿色项目认定标准,推动政府部门和银行加强绿色信息共享,将对绿色信贷发展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翔   邹莎  
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绿色金融秉持环境保护的理念,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基于2009~2020年湖北省12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9~2020年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绿色金融表现为波动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本超前于绿色金融。(2)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度发展水平较高。从时间维度看,12市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系统耦合水平在不断发展;从空间维度看,12市耦合水平发展分布较均匀。(3)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并表现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在湖北省12个地市中,武汉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领先。(4)2009~2020年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负自相关,以武汉为中心表现出“高-低”聚集,表明湖北省各地级市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最后,为进一步提升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促进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雯洁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湖北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湖北省绿色金融指标体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其中使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并求得两个指标体系的指数。建立VAR模型研究两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使用耦合协调模型来探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协调程度。研究发现,湖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互相影响关系,良性耦合程度不断提高直至达到优质协调状态。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即让绿色金融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以此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强化市场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