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92)
2023(20193)
2022(16493)
2021(15087)
2020(12218)
2019(27090)
2018(26819)
2017(50561)
2016(27524)
2015(30279)
2014(29495)
2013(28860)
2012(26294)
2011(23334)
2010(23461)
2009(22013)
2008(21766)
2007(19750)
2006(17629)
2005(16223)
作者
(77842)
(64971)
(64902)
(60888)
(41370)
(31189)
(29174)
(24989)
(24701)
(23274)
(22059)
(21703)
(20798)
(20592)
(20053)
(19633)
(19341)
(19299)
(18840)
(18694)
(16243)
(15990)
(15719)
(14907)
(14642)
(14587)
(14543)
(14434)
(12894)
(12809)
学科
(115923)
经济(115794)
(104408)
管理(93217)
(93004)
企业(93004)
方法(42194)
业经(38062)
(36479)
(36206)
中国(34670)
数学(32497)
数学方法(32214)
地方(27759)
(26947)
财务(26911)
财务管理(26879)
农业(25665)
企业财务(25623)
(23970)
技术(23558)
(20495)
贸易(20473)
理论(20084)
(19816)
(19675)
(19233)
(19032)
银行(18982)
(18791)
机构
学院(384102)
大学(376460)
(156402)
经济(153298)
管理(149360)
研究(127977)
理学(127166)
理学院(125789)
管理学(123898)
管理学院(123159)
中国(100879)
(80297)
科学(77443)
(73936)
(67583)
(64036)
(60736)
中心(58692)
财经(57595)
研究所(57536)
业大(56970)
农业(52789)
(52175)
北京(50170)
(48983)
(48520)
师范(48423)
(46693)
经济学(46215)
财经大学(42168)
基金
项目(250893)
科学(198713)
研究(184663)
基金(180742)
(157722)
国家(156240)
科学基金(135252)
社会(118961)
社会科(112756)
社会科学(112728)
(101300)
基金项目(96075)
自然(86346)
自然科(84406)
自然科学(84383)
教育(83496)
(83381)
自然科学基金(82921)
编号(74613)
资助(71098)
成果(59502)
(58304)
(57144)
重点(56406)
(53448)
创新(52621)
课题(51733)
(50112)
国家社会(49053)
科研(47237)
期刊
(185142)
经济(185142)
研究(112163)
中国(81938)
(63574)
管理(61839)
(61773)
学报(58229)
科学(55236)
大学(44427)
农业(43222)
学学(41887)
教育(41541)
(39248)
金融(39248)
技术(34606)
业经(33758)
财经(28852)
经济研究(28606)
(25841)
(24905)
问题(24068)
技术经济(20186)
现代(19162)
科技(19080)
(18757)
商业(18755)
(18587)
财会(17914)
图书(17861)
共检索到592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立坤   王炳刚   邓雷  
本文选取2011—2021年建筑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建筑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外部信贷支持是保障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支持可以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同时,外部法治环境对于创新专利保护、激发创新动机等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较高的法治水平可以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易珈西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报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治理能力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基于文本分析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政府环境关注度和组织冗余资源强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得益于降低绿色代理成本和提升绿色投资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祁怀锦  刘斯琴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背景下,数字经济的蓬勃创新为绿色发展赋予极大动能,绿色数字化发展已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利用2013—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企业数字化发展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与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包括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企业数字化发展能够促进绿色创新,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渠道检验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发展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作用于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环境规制较弱、非国有企业以及重污染企业样本中,数字化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积极开展先进数字化技术应用培训活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政府应出台配套措施为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   郭冠宇   尹俊雅  
为厘清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实现路径,本文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工业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赋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实现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机制分析表明,在创新资源维度,数字化转型在集聚研发资源、促增环保投入的同时,还能够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改善其融资能力,从而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在经营状况维度,数字化转型不仅会通过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来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还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优化企业生产效率,进而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潜能。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在国有企业、清洁型企业以及位于绿色创新分布高端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以上结论有助于理解数字化转型的环境绩效,并为如何引领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宁娟   彭其   舒成利  
数字化转型为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契机,但其对实质性和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差异化影响机制仍模糊不清。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2010—2021年的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实质性绿色创新和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分析企业规模和区域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开展这两种绿色创新活动,但数字化转型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这些结果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规模和市场化程度强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两种类型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而在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更突出,企业规模和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异质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鑫   徐琼   王核成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能否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热点话题。基于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证实,优化人力资本结构、降低信息不对称并强化市场正面预期、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低融资约束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低碳试点城市和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雄标  吴越  严良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绿色发展是必然选择。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对企业的绿色发展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文章总结了数字化时代的基本特征,分析了这些特征对企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以2016—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及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且该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并积极发挥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政府层面应完善补助政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以2016—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及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且该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并积极发挥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政府层面应完善补助政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靳毓  文雯  何茵  
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以2015—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弱化代理冲突、提升成长能力,进而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在非高新技术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霞   王晓   王志伟  
后疫情时代伴随“数实融合”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企业亟需利用资本市场力量改善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资短缺等难题。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资本治理效能视角切入,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实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专利具有提升作用,且表现出明显时滞效应;以上效应影响主要源自数字化转型改善了资本治理效能,具体表现为数字化有助于提升股市信息治理效率、整合供应链资金运营与释放创新资本效率;当所属行业竞争、区域环境规制以及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强烈,但产权性质不会对数字化转型的绿色创新效应产生显著差异性影响。本文基于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理论揭示了“数实融合”的微观机理,对监管部门和实体企业在绿色发展情境下推进数字化转型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世磊   任宇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发展和保护两方面的途径。当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的不断健全,需要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本文从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和技术创新五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明强   许龙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仍是较长时期内的研究重心。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政府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动态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且受到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蕾  文秀  
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近年来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措施,其本质是引导企业积极低碳转型,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选取2010年至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产业类别切入,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立后,对试验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效率影响的差异性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有助于提高试验区内企业的发展效率,并且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扩大企业可获资金规模和优化资金配置结构是该试点政策发挥提高企业发展效率的主要途径。从绿色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转化两阶段来看,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于不同技术资源禀赋的企业会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研究结论不仅为考察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提供了经验数据,并且对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果,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