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9)
- 2023(12833)
- 2022(10561)
- 2021(9554)
- 2020(7515)
- 2019(16777)
- 2018(16467)
- 2017(30991)
- 2016(16339)
- 2015(18228)
- 2014(17909)
- 2013(17676)
- 2012(16940)
- 2011(15468)
- 2010(16152)
- 2009(15064)
- 2008(14792)
- 2007(13555)
- 2006(12693)
- 2005(11699)
- 学科
- 济(88212)
- 经济(88051)
- 管理(49872)
- 业(46510)
- 企(39190)
- 企业(39190)
- 中国(26803)
- 地方(26091)
- 方法(24560)
- 业经(22010)
- 农(21726)
- 数学(18521)
- 数学方法(18352)
- 技术(17020)
- 学(16065)
- 地方经济(16025)
- 制(15860)
- 财(15214)
- 理论(14664)
- 农业(14339)
- 银(14257)
- 银行(14240)
- 融(14224)
- 金融(14222)
- 行(13893)
- 和(13724)
- 环境(13717)
- 发(13227)
- 贸(11855)
- 贸易(11842)
- 机构
- 学院(240088)
- 大学(236394)
- 济(106398)
- 经济(104187)
- 研究(88308)
- 管理(87887)
- 理学(73301)
- 理学院(72418)
- 管理学(71350)
- 管理学院(70878)
- 中国(67534)
- 京(50879)
- 科学(49724)
- 财(48849)
- 所(44016)
- 中心(39257)
- 研究所(39099)
- 江(38937)
- 财经(37135)
- 农(34846)
- 范(34474)
- 师范(34185)
- 经(33344)
- 北京(33194)
- 经济学(33145)
- 院(31574)
- 州(31260)
- 业大(29500)
- 经济学院(29213)
- 师范大学(27065)
- 基金
- 项目(147509)
- 科学(116625)
- 研究(114533)
- 基金(103500)
- 家(88620)
- 国家(87774)
- 社会(76088)
- 科学基金(75395)
- 社会科(71175)
- 社会科学(71148)
- 省(59956)
- 基金项目(53727)
- 教育(51951)
- 划(48764)
- 编号(46500)
- 自然(43355)
- 自然科(42324)
- 自然科学(42316)
- 自然科学基金(41524)
- 资助(40590)
- 成果(39214)
- 发(38302)
- 课题(34082)
- 重点(33728)
- 创(33281)
- 发展(31746)
- 部(31690)
- 创新(31252)
- 国家社会(31226)
- 展(31212)
- 期刊
- 济(137510)
- 经济(137510)
- 研究(81604)
- 中国(59036)
- 管理(37699)
- 财(37624)
- 农(34688)
- 教育(33741)
- 学报(31905)
- 科学(31903)
- 融(27182)
- 金融(27182)
- 大学(25450)
- 技术(23711)
- 学学(23513)
- 农业(23433)
- 经济研究(22423)
- 业经(22229)
- 财经(19609)
- 经(17131)
- 问题(16728)
- 技术经济(13758)
- 贸(12410)
- 世界(12401)
- 业(12347)
- 商业(12193)
- 坛(11918)
- 论坛(11918)
- 科技(11876)
- 图书(11704)
共检索到395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建洪
进入新时代,社会实践结构的重大变化引发了对国家治理的新范式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对这种新范式需要的系统性思考和战略性回答。面向绿色经济社会构建或走向"绿色现代化",该理念代表了党和国家对新阶段"为什么要实现绿色发展,实现什么样的绿色发展和怎样实现绿色发展"重大命题的新探索。围绕人民之治引领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了完整的内涵体系,达成了对超大规模社会的经济社会关系绿色化变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何以实现这一大国治理发展路径的规律性认识。从文化-文明、理论-实践和现代化-后现代化的多重逻辑审视,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导引现代化发展新范式、拓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新境界、发展面向未来新政治经济学以及供给全球合作治理新机制的时代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征程上的这一新认识论、新发展观和新实践论,通过党领导下的体制创新与机制优化等制度路径及协同实践,必将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辜胜阻
"十三五"发展纲要提出,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发挥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其中,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命题。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兼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辰昕
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节能工作,要求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节能优先方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绿色转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英明 徐倩倩 董现垒
绿色贸易是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和路径,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构建包含生态文明、社会创新、经济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结合31省(区、市) 2006—2015年的绿色贸易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测算绿色贸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区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呈沿海内陆、南北方和东西方差异。我国31省(区、市)的绿色贸易发展不平衡,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三大经济区囊括了我国80%以上的绿色对外贸易量,而西北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受到环境、交通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绿色贸易相对薄弱。未来,需更加重视环境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环境产品竞争力,加快环境产品贸易发展。并以绿色贸易为重要抓手,提高我国相关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进一步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产业发展,进一步助推经济社会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人类社会相继经历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四种文明形态,对应着无色(虚无)发展、黄色发展、黑色发展、绿色发展四种发展范式。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下以低消耗、低排放与高效率为特质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面对全球经济危机、资源短缺危机和环境气候危机的必然选择。从黑色发展范式到绿色发展范式的转换,需要实现"五位一体"的转型:发展主体由"单一理性经济人"向"双重理性经济人"转型;发展目标导向由"只注重经济发展数量,不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向"优先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数量"转型,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武成
2002年至2007年,是维西县第十四届人民政府任期的五年,是经济建设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的五年,是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五年,是民主法制取得新进步的五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德凤 臧正 孙才志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损失日益增长,地球生态系统承受的负荷逐渐加大,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然资源及环境容量制约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作用。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有关绿色经济以及有关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研究成为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应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总结了有关绿色经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及其驱动/制约因素、绿色转型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研究等,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并展望了我国未来相关研究的关键和热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孔德新 黎泽潮
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而绿色广告则通过代言绿色产品、推进绿色生产、传播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减少"广告冲突",彰显了现代广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本文即从绿色广告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出发,探析绿色广告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绿色广告 内涵 特征 功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11月1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30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11月1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30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葛玉御
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对我国税制的调整提出了"绿化"要求。近些年我国税制"绿化"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应以培育纳税人绿色意识为基础,以建立"三足鼎立"的约束性绿色税制为主,以完善多渠道的激励性绿色税制为辅,以"互联网+税务"提升税收征管水平为保障,"绿化"我国税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庄贵阳
不同的文明范式特征借由特定的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理念、科技功能、价值观念、运行方式等表现出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提出,是对工业文明发展范式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涉及价值理念、目标导向、生产和消费方式等全方位的发展转型。本文比较了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两种发展范式特征的不同,分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学内涵,论述了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指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以城市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体作用,推动全社会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化转型。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发展范式 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正>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指导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理念。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保护环境为宗旨,追求低投入、低污染、低能耗的投入产出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元分割的瓶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对此,如何通过绿色金融创新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生态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连国
绿色经济学有三种范式:主流经济学范式中的"浅绿色"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范式,生态阈限为前提、保护生态资本的生态主义的"深绿色"生态经济学范式,以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为前提、根本改造资本制度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经济学的红绿结合的范式。第一种范式是改良主义的范式,后两种属于"革命范式"。
关键词:
范式 生态阈限 生态资本 生态社会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