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9)
- 2023(15381)
- 2022(13220)
- 2021(12197)
- 2020(9949)
- 2019(22954)
- 2018(22909)
- 2017(43494)
- 2016(23512)
- 2015(26375)
- 2014(26681)
- 2013(26490)
- 2012(24765)
- 2011(22675)
- 2010(22891)
- 2009(21028)
- 2008(20386)
- 2007(17922)
- 2006(16169)
- 2005(14687)
- 学科
- 济(114679)
- 经济(114583)
- 管理(66177)
- 业(60916)
- 企(49252)
- 企业(49252)
- 方法(42994)
- 数学(36426)
- 数学方法(36064)
- 中国(30467)
- 地方(29526)
- 农(26949)
- 贸(25253)
- 贸易(25236)
- 易(24383)
- 业经(24101)
- 学(23589)
- 财(21558)
- 农业(18291)
- 环境(18043)
- 制(17305)
- 地方经济(16971)
- 理论(16960)
- 和(16477)
- 融(15990)
- 金融(15989)
- 银(15812)
- 银行(15770)
- 技术(15662)
- 行(15239)
- 机构
- 大学(342687)
- 学院(341489)
- 济(145993)
- 经济(142929)
- 管理(132090)
- 研究(122480)
- 理学(113076)
- 理学院(111785)
- 管理学(110004)
- 管理学院(109407)
- 中国(90007)
- 京(74356)
- 科学(73725)
- 财(63316)
- 所(62134)
- 研究所(56250)
- 农(53786)
- 中心(53610)
- 江(50902)
- 财经(50259)
- 业大(48992)
- 北京(47884)
- 范(46633)
- 师范(46225)
- 经(45523)
- 院(44555)
- 经济学(43824)
- 农业(41771)
- 州(41419)
- 经济学院(39156)
- 基金
- 项目(226092)
- 科学(176934)
- 研究(167606)
- 基金(161909)
- 家(140500)
- 国家(139313)
- 科学基金(118913)
- 社会(105481)
- 社会科(100055)
- 社会科学(100030)
- 省(88517)
- 基金项目(85672)
- 教育(76183)
- 自然(75599)
- 划(73969)
- 自然科(73761)
- 自然科学(73748)
- 自然科学基金(72384)
- 编号(68454)
- 资助(67041)
- 成果(56092)
- 发(52445)
- 重点(50698)
- 部(49493)
- 课题(47867)
- 创(46422)
- 创新(43314)
- 国家社会(43035)
- 教育部(42518)
- 科研(42461)
- 期刊
- 济(170259)
- 经济(170259)
- 研究(108718)
- 中国(68723)
- 学报(51691)
- 管理(50510)
- 农(49519)
- 科学(48068)
- 财(45713)
- 教育(40579)
- 大学(39194)
- 学学(36635)
- 农业(34827)
- 融(30828)
- 金融(30828)
- 技术(30664)
- 经济研究(28070)
- 业经(27042)
- 财经(24675)
- 问题(22629)
- 经(21173)
- 贸(20030)
- 图书(18506)
- 业(18044)
- 技术经济(18040)
- 国际(17617)
- 世界(16532)
- 理论(16377)
- 商业(16142)
- 科技(16051)
共检索到524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崔巍
绿色发展理念为不同产业提供了相对应的高质量发展方案。应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绿色发展理念对贸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从服务业、工业以及农业角度分析了绿色发展理念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是服务业,可以应用“3+1+1”布局来实现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融合化发展。另外,“外向型”龙头企业也可以带领服务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工业,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工业可以加强“低碳化”,以此实现自身经济高质量发展,除此之外,工业也可以以RCEP为主来实现自身的绿色外向化发展。最后是农业,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生态农业可以加快农业经济的结构化进程,另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以实现其自身的品牌化发展。基于上述论述,将对绿色发展理念对不同产业贸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 贸易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宇
当前,中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贸易经济绿色发展动能,相关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为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贸易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压力大、绿色发展区域不平衡及绿色发展投入不足等问题。应采取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贸易经济发展各领域,坚持制度管控、将绿色理念融入贸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大力推动贸易行业绿色产业发展,构建支持力度更大的绿色金融体系等措施,真正实现贸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贸易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小芳 张向前
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经济体系是解决我国环境资源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文章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省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下游、中游、上游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总体综合得分区间分别为1.7506~1.8999、0.7122~0.8880和1.0093~1.2286,表明该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等条件存在差异性。(2)五大维度中的绿色经济开放发展差异性显著,共享发展差异性最小。(3)各省市的开放发展指标权重均低于0.20,开放发展是长江经济带省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短板。(4)五大维度指标对长江经济带省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时间和空间异质性。文章将评价研究聚焦于五大发展理念维度,弥补了现有文献对于五大发展理念在绿色经济发展评价研究方面的不足,丰富和完善了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构建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强化林业监管和执法;建立绿色经济合作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共享绿色产业园区,推动绿色技术融合共享,从而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省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壮 林栋
本文研究了“双碳”目标下物流业绿色转型对商贸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重点考察了物流业绿色转型的总体效应与门槛特征。结果发现:从线性层面来看,物流业绿色转型显著抑制了商贸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从非线性的角度来看,物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符合“U”型曲线规律;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居民收入低于第一门槛值时,物流业绿色转型并不利于商贸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当居民收入大于第一门槛值时,物流业绿色转型所表现出的经济动能逐渐显现,并且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有明显的增强趋势。因此,在促进物流业的绿色技术革新的同时,要立足于地方实际,逐步推进物流业绿色转型,坚持适度原则,促进物流业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净 刘玮 王俊然
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消费水平、信贷配置效率和绿色持续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在此基础上,从提高绿色消费水平、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绿色持续创新能力以及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刚
本文选取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各省(市、区)的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省(市、区)的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持续增大,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绿色金融显著地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在产业结构升级约束下,存在单门槛非线性影响;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中国应该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加绿色工艺生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丽 丁涛
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作用。文章以中国2012—2019年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不显著;从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具有非线性递增和空间溢出特征。为此,要通过数字技术升级绿色技术,实施数字化区域差异化和区域协同战略,逐步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差距,释放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郎立魁 郏聚宝 王丰效
为分析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文章基于2012—2021年时间序列数据,从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选取代表绿色技术创新的系统性指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领域选取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根据熵权-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分别计算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的综合得分,基于综合得分构建VAR模型并对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表现出逐步上升的态势,二者存在同步增长趋势;绿色技术创新进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击效应一直为正向效应影响,且短期影响强度更为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丽 丁涛
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作用。文章以中国2012—2019年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不显著;从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具有非线性递增和空间溢出特征。为此,要通过数字技术升级绿色技术,实施数字化区域差异化和区域协同战略,逐步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差距,释放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维林 王艺斌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城市走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是当前亟待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使用2011—2019年中国2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数字经济自身特征的基础上,从边际效应和作用机制两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假说,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数字鸿沟”效应的存在。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创新能力激发效应和公众认知能力提升效应三重机制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些结论在多种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解析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特征,实践上有助于中国政府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赋予的时代机遇,加快中国城市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打造创新、智慧、生态、美丽的新型城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代敏 施晓燕
深入探究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理是引导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基础。本文运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从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证券、碳金融等多个维度定量评价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详细考察了绿色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效应与特征。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二者呈非线性关系,存在门限效应。具体而言,当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绿色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小,且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当绿色金融发展水平高于门限值时,绿色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大多省份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处于门限值之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构建绿色金融理论体系提供参考,也为有重点、分阶段、分区域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宋雪纯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新发展理念包含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考量发现,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较为薄弱,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区域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国土利用空间布局不合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不合理的产业转移给生态环境带来负担;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带来了较大的贸易压力,而我国对外贸易相关制度尚未与新的开放格局相匹配;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等问题突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路径在于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强协调发展的整体性,推进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建设,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轩
面对钢铁行业新常态,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把市场作为推动企业创新变革的最有力推手,从颠覆传统思维定势入手,用全新理念引领企业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深度、广度、力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必须主动彻底颠覆在高增长、高盈利时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用全新理念引领企业改革创新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泗薪 孙敏 秦皓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地经济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在经济萧条却蕴含生机的后疫情时代,韧性经济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元素。以我国长江经济带为研究主体,利用沿江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韧性经济视角构建绿色物流引领功能框架,设计绿色物流引领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和数据处理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差异,计算各指标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贡献度。结果发现,在时间上,2012—2013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较慢,经济增速变化不大;2014—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2016—2020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但始终保持稳步增长的高速发展态势。细观之下,绿色物流引领下的从业企业韧性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持续增加,供应链结构性发展的贡献度保持稳定,物流业绿色发展的贡献度明显偏低,总体呈现出重产业发展、轻绿色发展的特征。在空间上,各区域差异较大,主要呈现出长江下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上游次之、中游相对滞后的不均衡空间格局。为更好地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同行业物流企业及其他从业企业均衡化、绿色化、特色化发展,应基于韧性经济视角,构建包含纵向引领战略、横向引领战略、聚焦引领战略三大核心分战略,供应链全链条采用先进绿色物流技术、加强供应链信息平台与标准化体系建设、树立绿色发展意识、构建绿色制度环境、改进完善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引导物流企业低碳化转型、制定绿色物流发展规划、深化绿色物流人才培养八个具体方面的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引领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珂 张婷 刘江宜 李会琴
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改进效率测算体系,建立纳入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湖北省16个城市1999—2017年的土地利用绿色效率进行测度、对演进特征进行分析、对损失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若不纳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体系会使结果高估,有偏“高效绿色”发展要求;(2)湖北省土地利用绿色综合效率平均水平较高,达0.80,但不同城市间差距大;(3)主导湖北省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产出增长和环境污染降低的关键因素是生产技术;(4)湖北省多数城市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投入过剩,且污染排放过度,需降低幅度平均接近25%。最后提出湖北省城市土地绿色效率改进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