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7)
- 2023(18633)
- 2022(15824)
- 2021(14649)
- 2020(12194)
- 2019(27849)
- 2018(27409)
- 2017(51439)
- 2016(27756)
- 2015(31106)
- 2014(30409)
- 2013(29729)
- 2012(27439)
- 2011(24855)
- 2010(24829)
- 2009(22835)
- 2008(22101)
- 2007(19044)
- 2006(16821)
- 2005(15075)
- 学科
- 济(117873)
- 经济(117759)
- 管理(76252)
- 业(71893)
- 企(58048)
- 企业(58048)
- 方法(50824)
- 数学(44917)
- 数学方法(44150)
- 中国(35511)
- 农(31603)
- 财(26626)
- 地方(26322)
- 业经(25842)
- 学(23537)
- 贸(22538)
- 贸易(22520)
- 易(21882)
- 农业(21143)
- 制(20222)
- 环境(19519)
- 银(18266)
- 银行(18222)
- 理论(18177)
- 融(18022)
- 金融(18020)
- 技术(17876)
- 和(17618)
- 行(17597)
- 发(16587)
- 机构
- 学院(386844)
- 大学(385081)
- 济(159754)
- 经济(156594)
- 管理(146041)
- 研究(136911)
- 理学(125552)
- 理学院(124144)
- 管理学(121523)
- 管理学院(120849)
- 中国(104227)
- 科学(85036)
- 京(83487)
- 财(70911)
- 所(69390)
- 农(67476)
- 研究所(63254)
- 中心(62193)
- 业大(58895)
- 江(57414)
- 财经(56266)
- 农业(53125)
- 北京(52992)
- 经(51303)
- 范(51257)
- 师范(50628)
- 院(50194)
- 经济学(48938)
- 州(45851)
- 经济学院(43956)
- 基金
- 项目(264387)
- 科学(208196)
- 基金(191660)
- 研究(190202)
- 家(169430)
- 国家(168099)
- 科学基金(143450)
- 社会(120802)
- 社会科(114626)
- 社会科学(114595)
- 省(103620)
- 基金项目(99612)
- 自然(93506)
- 自然科(91441)
- 自然科学(91416)
- 自然科学基金(89750)
- 教育(88457)
- 划(88097)
- 资助(80045)
- 编号(75949)
- 发(60674)
- 重点(60571)
- 成果(60493)
- 部(58083)
- 创(55661)
- 课题(53827)
- 创新(52124)
- 科研(50966)
- 国家社会(50620)
- 教育部(49450)
- 期刊
- 济(175214)
- 经济(175214)
- 研究(112985)
- 中国(81626)
- 学报(62778)
- 农(61431)
- 科学(58534)
- 管理(55934)
- 财(53882)
- 大学(47703)
- 教育(45230)
- 学学(44849)
- 农业(42980)
- 技术(36623)
- 融(34741)
- 金融(34741)
- 经济研究(29626)
- 业经(29232)
- 财经(27442)
- 业(24314)
- 经(23743)
- 问题(22340)
- 统计(20275)
- 技术经济(19357)
- 贸(19333)
- 策(18380)
- 图书(18240)
- 科技(18128)
- 资源(18113)
- 版(18100)
共检索到580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颖 刘凡
再生水利用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又能避免生态环境破坏,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是坚持绿色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结合动态SBM法和Meta-frontier模型,构建中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2019年间再生水利用的效率评价模型,动态测算并分析各省份的共同边界技术效率、组群技术效率和组群之间的技术落差。研究发现:无论在共同前沿还是在群组前沿下,中国再生水利用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群组前沿下的再生水利用效率值比共同前沿下有所改善,共同前沿下的再生水利用效率反映出其潜在的提升空间;造成中国东、中、西部区域各省份再生水利用无效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无效和管理无效。坚持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道路,提高中国再生水利用水平,应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加强再生水利用的区域交流并因地制宜制定污水治理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市类型分异特征。(2)比较共同前沿与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其他类型城市与区域综合型城市相差较小,分别为0.082、0.106,其次工业主导型城市,为0.118,排在末位的是资源型城市,达到0.267,共同前沿下的差异与群组前沿下的无分异,恰恰印证了本文从城市类型异质性视角下考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在将环境污染作为一种非期望性产出的情况下,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效率均值不超过0.6,说明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据此提出:在改善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时,不能简单"一刀切",应考虑城市类型异质性,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土地管理方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静 马潇璨
我国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资源瓶颈。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对共同前沿与群组前沿下各省区工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各省区工业用水技术水平的异质性,不同前沿下工业用水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工业水污染的工业用水效率普遍较低,存在较大的效率改善空间。进一步研究发现,现行水价存在很大程度的扭曲,没有起到应有的提高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政策含义表明,工业用水效率不仅与地区工业发展的技术异质性有关,也和工业水污染及治理效果有关;应逐步提高现行工业水价,可仿照居民用水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平 罗艳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平 罗艳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东"依次递减的格局;生态全要素能源利用无效率均值分解来看,东部群组能源利用无效率是因为管理无效率造成的,中部群组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同时显著存在,而西部群组技术无效率最为明显,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政府干预对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显著而有差异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明
采用方向距离函数分别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测算2005~2012年中国各省市区的能源效率,分析技术缺口比率,并将能源无效率分解为技术水平差距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结果表明:东部区域各省市区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能源效率差异小,中西部各省市区在两种前沿下差异显著;西部地区技术缺口比率与全国潜在最优水平有扩大趋势;东部区域各省市区应通过提高管理能力提高能源效率,而中西部各省市区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高能源效率。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方向距离函数 共同前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贞成 王济干 张婕
基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减排政策目标,同时考虑到行业碳排放的异质性,建立了非参数共同前沿DDF动态分析模型;并以近三年的截面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分别在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对首批纳入2017年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39个细分行业的边际碳减排成本进行了测算,并对两种前沿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前沿下估测的减排成本有所不同,且差异程度与各行业的碳强度呈负相关;计算所得的加权平均边际减排成本分别为0.052和0.091万元/吨,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对行业异质性的考虑,就碳价格和定价机制问题提出相关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贞成 王济干 张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莉娜 刘军 张江峰
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2000-2022年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并系统分析其动态演进及区域差异特征。结论表明: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效率逐步提高,整体保持向上增长态势;从具体空间分布来看,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呈现以拉萨为核心向外围六个区域扩散的分布特征;从泰尔指数变化趋势来看,空间差异相对较小且呈现缩小态势;Global Moran’s I指数统计结果表明,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在统计上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形成了相邻区域的空间聚集现象。
关键词:
西藏 旅游经济 绿色发展效率 时空演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玉海 武鹏
针对以往效率测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跨国研究中制度的异质性问题,本文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这一综合分析框架,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约束条件下,测算了APEC地区17个成员1980-2007年期间的经济增长效率,并对双重约束下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除了发展中国家群组之外,发达国家群组和东亚新兴经济体群组中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个别年份位于潜在最佳生产技术的共同边界上;各群组的共同技术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平均值从高到低的排序均依次为发达国家、东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工业化水平、人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蕊 张宁静
运用考虑区域技术异质性的Meta-Frontier DEA框架下的MML指数测度了2003—2014年30个省份的绿色技术进步,并将其分解为创新效应和技术领导效应,从两个层面上研究了环保投资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1)东部地区是我国绿色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西部地区与技术前沿的差距比中部地区小;(2)全国及三大地区绿色技术进步均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东部地区的绿色技术进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3)环保投资对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由东向西逐步增强;(4)环保投资对创新效应在不同地
关键词:
环保投资 绿色技术进步 MML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皓天 马骥
采用Meta-frontier方法,将不同规模蛋鸡养殖户在共同生产前沿面下比较其近十年技术效率的变化。结果显示:2005—2015年,小规模养殖户的技术效率基本持平;中规模养殖户技术水平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技术效率仍存在短期波动,最终趋于更高的技术效率,这也说明这段时期我国小规模养殖户向中规模养殖户演进较为成熟;大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仍较低,说明我国中规模蛋鸡养殖户向大规模养殖户演进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梦杰 李义华 吴露青 黄文静 曾学武
【目的】将环境规制纳入冷链物流效率分析框架,对我国冷链物流绿色低碳发展效率展开综合测度,为促进冷链物流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方法和Global Malmquist-lunberger指数法对2012—2020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冷链物流绿色发展效率进行静态测度与动态分析,并构建“绿色发展效率-全要素生产率GML指数”矩阵,综合比较各省份冷链物流绿色发展效率的优势与不足。【结果】我国的冷链物流绿色发展效率水平整体不高,2020年达到有效的仅有河北、山西、辽宁、上海4个省份,并且省份之间差距逐渐拉大。分区域看,我国东中西3大区域冷链物流绿色发展效率整体上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态势。东中部地区冷链物流绿色发展效率呈小幅波动上升趋势,西部地区呈显出小幅波动下降趋势;现阶段各省份冷链物流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技术进步,不同的效率水平对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依赖程度不同;通过矩阵分析,全国30个省份被分为稳定型、活跃型、低谷型、潜力型4类。【结论】降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碳排放,提升冷链物流绿色发展效率,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快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冷链物流业绿色转型;2)统筹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3)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各环节落实;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冷链物流网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林汉 岳一飞
采用我国2012—2016年30个省份的数据,构建四阶段DEA模型,测算我国2012—2016年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发展效率,同时借用Tobit模型对绿色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均值聚类分析和Malmquist指数对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北京、上海、江苏、广东、青海五省绿色发展处于中国领先水平;从均值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较高的省份共有14个,其中属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有5个,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较低的省份仍然处于西部地区,而且中西部省份仅占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较高省份的35%,远低于东部地区省份所占比重;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动态纵向评价,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效率总体处于每年增长态势,但逐渐放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成熟度动态评价——基于熵值修正G1法和距离协调度改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工业绿色生产与治理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SBM网络模型和全局Malmquist方法
中国工业绿色生产与治理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SBM网络模型和全局MalMquiSt方法
京津冀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超效率SBM和Tobit模型的分析
高质量发展理念下湖北省城市土地利用绿色效率测度及优化
“中四角”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期望产出SBM-DEA和地理探测器模型
基于SBM-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的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变动研究
基于SBM-DEA模型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效率研究
再生水利用配置的基本要素与理论模型研究
中国物流发展历程及其演变——基于绿色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