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8)
2023(15948)
2022(13299)
2021(12237)
2020(9962)
2019(23154)
2018(22490)
2017(42987)
2016(22716)
2015(25337)
2014(24961)
2013(24766)
2012(23110)
2011(21027)
2010(20788)
2009(18962)
2008(18258)
2007(15358)
2006(13497)
2005(12096)
作者
(62968)
(52764)
(52426)
(49589)
(33628)
(25217)
(23823)
(20539)
(20155)
(18395)
(18119)
(17755)
(16547)
(16404)
(16385)
(16266)
(15619)
(15133)
(15072)
(15033)
(12904)
(12657)
(12622)
(12022)
(11908)
(11838)
(11441)
(11133)
(10486)
(10359)
学科
(109774)
经济(109670)
管理(62042)
(59909)
方法(48085)
(46302)
企业(46302)
数学(43674)
数学方法(43248)
中国(33707)
(27739)
地方(26720)
(23281)
业经(21906)
(20548)
贸易(20533)
(19895)
农业(18953)
环境(18088)
(17501)
(17151)
(16930)
金融(16929)
(16344)
银行(16315)
(15802)
(15626)
技术(15207)
(14414)
地方经济(14187)
机构
大学(321112)
学院(320755)
(145564)
经济(143029)
管理(126155)
研究(113098)
理学(109384)
理学院(108162)
管理学(106551)
管理学院(105954)
中国(86997)
(67958)
科学(65170)
(63459)
(54541)
中心(51650)
财经(51189)
研究所(49581)
(48807)
(46968)
经济学(46384)
(45456)
业大(44209)
北京(43103)
(42060)
经济学院(41936)
师范(41669)
(41436)
财经大学(38401)
农业(38031)
基金
项目(220743)
科学(177608)
基金(164903)
研究(161285)
(142994)
国家(141891)
科学基金(123860)
社会(108038)
社会科(102865)
社会科学(102842)
基金项目(86625)
(83528)
自然(78271)
自然科(76575)
自然科学(76558)
自然科学基金(75215)
教育(73252)
(71127)
资助(67533)
编号(62150)
(51992)
(50144)
重点(49865)
成果(48756)
国家社会(46473)
(46184)
教育部(43726)
创新(43395)
课题(43307)
人文(42273)
期刊
(153650)
经济(153650)
研究(97519)
中国(61642)
管理(46601)
(46308)
科学(44621)
学报(44079)
(43831)
大学(34930)
学学(33011)
(31978)
金融(31978)
农业(30743)
教育(29940)
技术(28310)
经济研究(26300)
财经(25223)
业经(24562)
问题(21781)
(21756)
(17940)
(17444)
统计(17026)
世界(16609)
技术经济(16089)
国际(15566)
(15501)
资源(15137)
商业(14637)
共检索到476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八大城市群13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测度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及其动态演化趋势,运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从绝对差异视角识别八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分布动态演进,构建动态空间SDM模型从相对差异视角揭示八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收敛机制。研究发现:八大城市群整体及各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年度均值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规模变化等四类分解对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贡献程度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八大城市群整体及各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均呈现出波动性上升态势,并表现出空间差异趋于缩小和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的动态演进趋势;八大城市群中仅有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微弱的发散趋势,八大城市群整体及其余七大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均呈现显著的条件β收敛特征。为此,应在强化技术创新对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功能,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贡献程度,缩小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等方面做好工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玉洲  
通过在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引入物流能力来考察其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对城市群经济的贡献仍然最大,当前城市群经济发展对投资仍然有较强的依赖性;劳动力投入的贡献最小,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物流能力对城市群经济的贡献高于劳动力投入但低于资本投入,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新常态下,城市群经济发展将从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等传统红利转向制度红利,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张晓萌  刘玉鑫  仲崇阳  
随着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的日益增大,提升绿色TFP已经成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2003—2016年城市数据采用DEA的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五大城市群的绿色TFP指数,并使用Kernel密度估计、传统马尔科夫链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城市群绿色TFP增长的分布动态演进和趋势预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显示:(1)五大城市群整体及各城市群绿色TFP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大部分城市群的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也呈现上升趋势。城市群绿色TFP差异均呈整体扩大趋势,技术效率差异的扩大是其主要原因。五大城市群整体及各城市群分布都呈现出右拖尾和极化趋势。(2)除成渝城市群外,其他城市群绿色TFP增长均存在俱乐部趋同效应。金融发展、要素禀赋、技术进步均没有显著拉动低水平城市绿色TFP提升,导致低水平趋同现象显著。随着绿色TFP指数的提高,各影响因素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大。(3)城市群绿色TFP指数转移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低水平的邻域会阻碍本地区绿色TFP增长,而高水平的邻域对本地区绿色TFP具有明显的正向拉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妍妮  魏守华  郑建锋  
本文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两城市指数和四城市指数,并利用十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资源配置对城市群集中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集中度整体上呈现出依次上升的趋势,即东部最低,中部次之,西部最高。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群集中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政府资源配置的大城市偏向与城市群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促进城市群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需要各城市群顺应发展规律,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改变资源分配向大城市集中的现状,促进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合理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城市群能否通过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为群内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正的外部性,关系到城市群能否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基于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三个维度,对2009—2019年中国10个城市群1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融入所在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对其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商品市场和产业结构一体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非线性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三个维度的一体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利用空间误差模型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基准回归结果。从政策层面来看,城市提升融入城市群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的一体化水平,对于改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传明  王卉彤  魏晓敏  
研究目标:揭示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等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方法:利用2014年3月2015年12月蚂蚁金服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城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月度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分解,采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进行检验。研究发现:2014年3月2015年12月,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区域差异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传明  王卉彤  魏晓敏  
研究目标:揭示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等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方法:利用2014年3月~2015年12月蚂蚁金服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城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月度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分解,采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进行检验。研究发现:2014年3月~2015年12月,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区域差异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珠三角城市群内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差异最大,地区间差异是导致互联网金融区域差距的主要来源,互联网金融发展呈现出典型的σ收敛。研究创新:揭示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来源,对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进行经验检验。研究价值:对于缩小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促进城市群互联网金融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杰  李倩倩  钟朋舒  
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八大城市群13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其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方法考察八大城市群经济韧性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表明:考察期内八大城市群经济韧性均显著提升,但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八大城市群经济韧性的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城市群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各城市群均呈现两极或多极化特征;中国城市经济韧性向高水平方向转移趋势明显,经济韧性高的城市呈自我强化状态且对周边城市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杰  景一佳  
绿色发展效率是衡量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以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及时空分异特征。首先,从时间维度出发,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7—2016年中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整体绿色发展水平不高,2016年绿色发展效率的均值仅为0.809,10年间技术进步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较大。其次,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利用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在空间上呈现"西北外围高,南部较低"的特征,各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偏弱,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城市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晔   陈奕延   李群  
文章利用S-型云模型评价方法和全局SBM超效率模型,从水平与效率双维视角测度中国19个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并揭示其绿色发展模式。结果表明:2003—2018年中国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大多数城市群得分的增幅在后期明显放缓;反之,大部分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值未明显变化,甚至有少数出现了下降态势。综合来看,只有5个城市群实现了“高水平-高效率”发展模式,其余城市群均属于“高水平-低效率”发展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晶   徐志超  
本文以2003~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为样本构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探究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效应与传导机制。结果显示:(1)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非都市圈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显著,但都市圈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有所减弱且溢出效应不显著;非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显著;(3)技术创新通过节能减排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对城市绿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宜在鼓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建立地区协作机制、发挥都市圈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方面重点发力,以促进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天籽  韩沅刚  
在长江经济带构筑高水平开放高地战略与绿色转型背景下,如何发挥FDI质量对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助推作用至关重要。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2010~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74座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基于环境规制门槛效应构建PSTR模型,实证考察FDI质量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平滑转换效应。结果表明:(1)FDI质量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发展效率,其中FDI出口与外资规模作用最为显著;(2)FDI质量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关系受环境规制调节,随着规制强度提高,FDI质量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弱化;(3)分区域层面,环境规制弱化效应体现在长三角城市群,强化效应体现在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郝伟伟  高红岩  刘宗庆  
城际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骨干力量,对引导和带动城市群经济、人口和资本紧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本文全面界定了紧凑型城市群的内涵,并对中国十大城市群2001—2016年紧凑发展程度进行测算;通过构建城际轨道交通—城市群紧凑度模型、城市群紧凑度—经济效率模型和城际轨道交通—城市群紧凑度—经济效率模型,分别探究了城际轨道交通对城市群紧凑发展及其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际轨道交通变量对城市群紧凑度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这一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性;城市群紧凑度变量与经济效率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这意味着城市群紧凑发展要有一定限度;城际轨道交通既对城市群经济效率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又通过影响城市群紧凑度对经济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应大力发展城际轨道交通,使其实现网络化,才能充分发挥对城市群紧凑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促进城市群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毛晓蒙   王仁曾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检验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北方城市和中小城市,数字金融对南方城市和大城市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较强;人力资本在数字金融影响绿色发展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市场化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调节效应不明显;机制检验得出,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环境认知能力,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尚英仕  刘曙光  
基于2009—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34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厘清其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障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三大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水平均保持平稳增长状态,且呈相似空间特征,指数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发展存在显著不均衡,其中深圳处于领跑地位,而惠州、江门、肇庆及河北多数城市相对落后。(2)三大城市群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关系不断改善,但整体表现仍为失调型;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处于磨合阶段,所有城市均摆脱低水平耦合关系,而京津冀城市群尚处于拮抗耦合阶段,仅有北京、天津和秦皇岛进入高水平耦合阶段,"强更强"的发展态势使城市间两系统协调发展差距进一步增大。(3)各指标因素对三大城市群两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呈趋同性,创新投入、产出、储备及绿色生活建设是主要制约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三大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对策建议,包括制定差异化科技创新策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与互动政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增强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促进城市群内绿色协同发展、深入绿色生活理念培育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