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29)
2023(19876)
2022(16874)
2021(15544)
2020(12864)
2019(29815)
2018(29239)
2017(56044)
2016(30090)
2015(33844)
2014(33645)
2013(33038)
2012(30629)
2011(27553)
2010(28043)
2009(25927)
2008(24280)
2007(21319)
2006(18851)
2005(16587)
作者
(86329)
(71781)
(71334)
(67556)
(45658)
(34424)
(32476)
(28098)
(27411)
(25701)
(24480)
(24279)
(22691)
(22623)
(22332)
(22036)
(21252)
(21013)
(20591)
(20587)
(17883)
(17680)
(17507)
(16430)
(16136)
(15934)
(15917)
(15815)
(14496)
(14145)
学科
(127164)
经济(127038)
管理(85803)
(84313)
(69091)
企业(69091)
方法(57738)
数学(50742)
数学方法(49966)
中国(38881)
(35702)
(31753)
地方(30884)
业经(29598)
(29478)
金融(29476)
(28224)
银行(28181)
(27142)
(24907)
农业(24441)
(24160)
(21977)
贸易(21955)
理论(21382)
(21233)
(20233)
财务(20138)
财务管理(20092)
环境(19810)
机构
学院(423621)
大学(422098)
(169855)
管理(166893)
经济(166173)
理学(144452)
理学院(142880)
研究(140549)
管理学(140028)
管理学院(139275)
中国(109833)
(89641)
科学(86272)
(78341)
(69569)
(69076)
中心(65935)
研究所(63277)
业大(63008)
财经(62638)
(62201)
(56960)
北京(56712)
(55813)
师范(55250)
农业(53672)
经济学(51633)
(51419)
(51177)
财经大学(46708)
基金
项目(290177)
科学(228439)
研究(211751)
基金(209809)
(182568)
国家(181014)
科学基金(156414)
社会(133352)
社会科(126527)
社会科学(126493)
(114382)
基金项目(110261)
自然(101804)
自然科(99513)
自然科学(99492)
教育(98503)
自然科学基金(97665)
(95778)
资助(87884)
编号(86611)
成果(69249)
重点(64985)
(64144)
(63451)
(60525)
课题(60101)
创新(56379)
科研(55451)
国家社会(54855)
教育部(54743)
期刊
(183662)
经济(183662)
研究(123489)
中国(84083)
学报(65990)
(63626)
管理(61605)
科学(60693)
(58833)
大学(50889)
教育(49245)
(48242)
金融(48242)
学学(47915)
农业(43627)
技术(39344)
业经(31619)
财经(30225)
经济研究(29814)
(25785)
问题(23515)
(22231)
图书(21534)
统计(21173)
技术经济(20612)
理论(20099)
科技(19772)
(19489)
(19412)
商业(19253)
共检索到626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辛金国  张虹虹  
本文在梳理绿色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理基础上,收集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出绿色发展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并进行描述分析,利用PVAR模型对绿色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构建绿色发展门槛模型对其非线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地区发展并不均衡,有从长江经济带东部向中部、西部辐射的态势;(2)各地区城乡融合水平整体波动上升,但局部存在较大差异,且该差异可能有扩大趋势;(3)绿色发展对城乡融合发展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存在阶段差异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辛金国  张虹虹  
本文在梳理绿色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理基础上,收集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出绿色发展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并进行描述分析,利用PVAR模型对绿色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构建绿色发展门槛模型对其非线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地区发展并不均衡,有从长江经济带东部向中部、西部辐射的态势;(2)各地区城乡融合水平整体波动上升,但局部存在较大差异,且该差异可能有扩大趋势;(3)绿色发展对城乡融合发展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存在阶段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建军  赵丹玉  
本文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评价体系,使用熵权法进行测度,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是否存在促进作用,运用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和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非线性作用。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门槛效应,且正向影响随门槛值的提高逐渐增加;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融合发展间存在显著门槛效应,随着传统金融不断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出“倒U型”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大为  黄秀丽  罗永华  
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高端制造业面板数据,应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并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引入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应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升态势显著,呈“东-中-西”依次递减状态,空间上具有正相关性;数字经济发展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通过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得出,数字经济发展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全国及东部地区显示为线性特征,中部地区表现为“N”型影响特征,西部地区则为“U”型影响特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焱林  陈青青  
本文从企业角度测度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利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建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和技术进步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绿色金融发展尚未有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据此,本文建议继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强支持绿色业务开展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黎明  李洄旭  肖沁霖  张润婕  
运用中国1997—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绿色创新和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协同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行考察,进而运用PVAR模型对其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区域绿色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度呈上升趋势,但协调度总体偏低,出现以濒临失调为中心、向良好协调与中度失调两边扩散的态势。就二者的动态关系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绿色发展对其绿色创新冲击的响应更大,经济次发达地区的绿色发展对其绿色创新形成了正向冲击,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却不是很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爱萍  徐君超  
金融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为此,笔者基于Hansen门槛模型,以金融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对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2)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非线性关系的表现形式在区域上存在差异。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促进作用却更为明显;东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但促进作用却较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静  陈佳睿  杜震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城乡融合的内在要求。数字普惠金融能否引导金融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呢?基于城乡融合内涵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利用2011—2020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TOPSIS法测算城乡融合水平,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与门槛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城乡融合且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城乡要素流动、农村产业发展与地区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3)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融合发展均存在空间集聚;(4)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提升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带动邻近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长期来看有利于城乡融合的区域协调发展;(5)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地城乡融合发展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需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对城乡融合产生显著影响,且该影响程度伴随数字普惠金融的提升而递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彤晖  肖延玉  
文章基于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政府行为等视角,系统剖析了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理论逻辑,并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4—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揭示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数字经济亦能通过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政府行为等变量的中介效应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间接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经济增长水平提高,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据此,本文从厚植乡村“数字土壤”、统筹多维因素综合施策、重视中微观层面差异化特征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荣增  何春  
文章在梳理分析财政支出影响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财政支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从空间差异上来看,东北地区财政支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最大,而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财政支出能够通过促进城乡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配置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间接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荣增  黄月霞  何春  
基于我国2004~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能促进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控制变量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显著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政府干预程度及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负,外商投资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城乡产业结构、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要素流动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影响土地利用效率过程中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中要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  
文章聚焦科技创新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于空间计量及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能够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溢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来自科技创新的一个标准差冲击表现出持续的正响应,但整体反应并不大;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差贡献率偏小。文章进而从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增强要素流动与集约化配置机制、强化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对接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  
文章聚焦科技创新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于空间计量及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能够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溢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来自科技创新的一个标准差冲击表现出持续的正响应,但整体反应并不大;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差贡献率偏小。文章进而从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增强要素流动与集约化配置机制、强化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对接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玉环   张冬雪   梁雨萩   丁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7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体系并结合熵值法衡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明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流程,在此基础上,考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仍然稳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各系统层面融合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主要基于环境效应和就业效应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东部和中部板块城乡融合发展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西部板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晨阳  何江新  
本文基于2006-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城乡融合发展和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对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具有显著驱动作用,但存在异质性影响,对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更强,对东部和中部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弱;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乡融合发展在数字经济对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城乡经济融合、城乡空间融合和城乡市场融合的中介作用影响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它们三者的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44.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