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59)
2023(19004)
2022(15804)
2021(14402)
2020(11993)
2019(26878)
2018(26388)
2017(51003)
2016(27240)
2015(29951)
2014(29264)
2013(28700)
2012(26306)
2011(23435)
2010(23468)
2009(21609)
2008(21120)
2007(18589)
2006(16341)
2005(14841)
作者
(73880)
(61496)
(61490)
(58149)
(39276)
(29337)
(27890)
(23903)
(23553)
(21905)
(20983)
(20811)
(19377)
(19164)
(19121)
(19094)
(18469)
(17906)
(17857)
(17623)
(15135)
(15022)
(14992)
(14177)
(13927)
(13827)
(13696)
(13434)
(12203)
(12100)
学科
(122898)
经济(122779)
(101625)
管理(91950)
(89257)
企业(89257)
方法(54222)
数学(45017)
数学方法(44569)
(35553)
业经(35149)
(35147)
中国(33095)
地方(26074)
(25343)
财务(25293)
财务管理(25249)
农业(24559)
(24009)
企业财务(24004)
技术(21482)
(21262)
贸易(21249)
环境(20868)
(20618)
(20335)
银行(20317)
(20102)
(19518)
(19470)
机构
学院(379985)
大学(371690)
(162187)
经济(159245)
管理(154507)
理学(132442)
理学院(131218)
管理学(129292)
管理学院(128586)
研究(118459)
中国(97071)
(77629)
(76487)
科学(68271)
财经(61452)
(58584)
(57490)
(56587)
中心(56545)
(55932)
业大(52125)
研究所(50680)
经济学(49743)
北京(47506)
(45854)
财经大学(45553)
农业(45500)
(45097)
经济学院(45052)
师范(44650)
基金
项目(251714)
科学(201941)
研究(187104)
基金(185340)
(158797)
国家(157397)
科学基金(139059)
社会(122797)
社会科(116624)
社会科学(116598)
(99618)
基金项目(97317)
自然(88332)
自然科(86391)
自然科学(86373)
教育(86023)
自然科学基金(84868)
(82109)
资助(75502)
编号(75264)
成果(58586)
(57499)
重点(56291)
(55790)
(55314)
国家社会(51333)
课题(51276)
创新(51076)
教育部(49004)
人文(48649)
期刊
(181272)
经济(181272)
研究(110464)
中国(72295)
(62733)
管理(61993)
(54425)
科学(49967)
学报(49747)
(42155)
金融(42155)
大学(39998)
学学(38285)
农业(37338)
技术(36276)
教育(35199)
业经(32520)
财经(30625)
经济研究(28680)
(26308)
问题(23349)
(21557)
技术经济(20732)
商业(18797)
统计(18524)
(18384)
现代(18210)
财会(17845)
(17769)
理论(16968)
共检索到567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嘉鑫  孙梦娜  
环境规制能否发挥绿色发展的导向作用,有效引导企业治理转型升级?已有研究发现,碳排放收紧引致较高的碳风险会抑制利息税盾的使用,降低财务杠杆,这与经典的环境规制有助于引导企业向资本市场开拓,从而增加财务杠杆的观点并不一致,被称之为绿色发展与治理转型的"波特假说之谜"。本文以2016年我国签署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为背景,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碳风险对企业财务杠杆的影响。研究发现:碳密集型企业在该协定签署后显著降低了财务杠杆,且财务困境风险是影响碳风险降杠杆效应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国有企业和融资约束水平较高的公司,上述效应更加显著;同时,碳排放收紧情境下碳风险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债务期限结构、企业投资,并抑制"短贷长投"现象。以上研究结论表明,为应对绿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应主动寻求治理转型,通过降杠杆来保障可持续发展。本文不仅丰富了环境规制与资本结构的相关研究,还为深化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柿颖   陈维涛  
文章由进口绿色产品视角切入,采用1996~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深入剖析绿色产品进口关税下降将如何以及通过哪些渠道对企业绿色转型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产品进口关税的下降能够提升企业的绿色经济绩效,同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企业的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产品进口关税的下降对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绿色转型进程的推动作用更强;机制检验阐明,绿色产品进口关税的下降将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增加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的绿色经济绩效和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现阶段绿色产品非关税壁垒的下降不仅不会对企业的绿色经济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还会抑制企业绿色技术的研发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志祥   李兴  
采用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结合文本分析方法识别绿色低碳转型企业,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渐进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实证检验绿色低碳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低碳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转型成本,同时有效缓解了融资约束问题和促进行业竞争,从而助力转型企业实现经济和环境目标双赢;绿色低碳转型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国有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绩效提升作用明显,而对非国有企业、其他行业企业的财务绩效提升作用更强,相较于其他地区,对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提升效应稍弱。因此,需加快完善相关政策体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制定差异化财政政策和规制措施,引导更多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世磊   任宇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发展和保护两方面的途径。当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的不断健全,需要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本文从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和技术创新五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梦媛  方厚政  
绿色金融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助推剂,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DID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对高环境风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非高环境风险行业,《指引》实施后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强,促进了其企业绿色专利数量的增加。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绿色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对规范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以及加快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更好地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和旺  向昌勇  郑世林  
在"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期间,中央政府对污染物总量首次实行了"有总量有控制"的政策,并将环保指标纳入对地方官员晋升考核的指标体系中。根据这一政策变动,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省级层面环境规制的合并数据检验了"波特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条件。研究发现,只是在适宜的环境规制强度和规制得到有效实施的2006年之后"波特假说"才适用,并且也只对非国有企业和高污染密集行业中的企业适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浩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战略选择。文章利用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传统杠杆指标的修正结果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结构化去杠杆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驱动企业结构化去杠杆。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非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去杠杆效应更为显著。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最终实现了企业的结构化去杠杆。研究为政府合理确定杠杆率结构性优化方向和力度,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企业结构化去杠杆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畅  蔡海静  刘梅娟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各项环境政策的不断落实,碳排放权交易与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对微观层面的企业财务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了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匹配得分(PSM)与双重差分(DID)方法,从微观层面考察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证据表明: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价值与企业财务绩效。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尚不能促进我国企业增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资收益的影响不够显著,但确实提高了纳入交易体系企业的营业外收入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卿小权   赵雪晴   赵文静   董启琛  
再融资制度修订旨在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但其实施效果如何却有待深入探究。文章以2017—2022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实验组样本,考察了再融资新规对企业杠杆操纵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再融资新规的实施能够降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杠杆操纵程度。机制检验发现,再融资新规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外部监督来抑制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再融资新规对“名股实债”形式的杠杆操纵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且在法治化水平较高、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以及媒体关注压力较大的企业中对杠杆操纵的治理效果更好。文章的研究补充了融资制度变革抑制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经验证据,这不仅有助于报表使用者直观理解股权再融资制度改革成效,也为政策制定者及监管部门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构建有效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继东  
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杠杆率高、债务负担重的问题突出。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主要债权人,在推动企业降杠杆、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这对银行而言毕竟是个新领域,如何在防范好风险的前提下确保企业降杠杆稳健推进成为重要课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韧  
为检视不同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性,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分析4类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对"波特假说"的中国实践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与环境行政处罚、地区环境政策法规相比,排污费征缴、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更有助于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反映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选取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排污费征缴和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均可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来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是4类环境规制工具的效果随着各自实施强度提升呈现出差异化特点,排污费征缴、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由负变正、由不显著变显著,环境行政处罚随着强度提高却更加阻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无论地区环境政策法规的强度如何,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  沈伟  
使用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GML)生产率指数方法测度了中国29个省区1990~2009年包含3种污染物排放的环境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构成,在构造3种污染物环境规制强度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它们对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生产率及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东部地区维持着较高的环境技术效率,全国平均工业绿色生产率年均保持2%左右的增长,且地区差距明显;(2)对3种污染物的检验显示,只有对固体废物的规制满足波特假说"双赢"效果;(3)各地区的检验呈现不同的特点,对西部地区的检验仅能反映较弱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雨柯  
环境规制引致企业技术创新的"弱波特假说"得到诸多研究文献的实证检验,但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绩效以补偿环境遵循成本的"强波特假说"却很少得到相关研究的验证。本文利用2007-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Homamoto的两阶段法对"强波特假说"进行分析,并讨论政府财政分权是否会产生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会促进企业环保研发投入,但会抑制企业非环保研发投入,环保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与竞争力不产生显著影响,非环保研发投入则存在显著正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与强制型环境规制驱使企业将研发资金转向环保创新,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进  
在我国环境规制实现区域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会遭遇污染产业转移、投资领域变迁等规避问题。为检验有关规制措施的有效性,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与环境行政处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相比,收缴排污费和增加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更加有效,这说明依靠环境规制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规制工具的选择。总体而言,财、税、费等市场调控类环境规制工具更适合我国国情。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收缴排污费和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倒逼企业提高研发强度,进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且二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均呈现由弱变强、由不显著到显著的门槛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严厉的行政处罚阻碍绿色技术创新,且不管规制强度如何,地方性法规对绿色技术创新并无显著影响。因此,为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构建市场化环境规制体系、注重环境规制顶层设计的落地,并适当提高环境规制强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秀琳   汪心如   张恬  
文章结合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和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绿色转型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就业率,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使农民工就业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该结果在处理多期双重差分权重异质性后依然成立;(2)绿色转型改变了农民工就业结构,使大量农民工流入到非技能密集型行业;(3)绿色转型在提高农民工就业率的同时恶化了其就业状况,表现为工资水平与劳动合同签订概率均显著下降。文章的结论对兼顾推动绿色转型和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