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5)
- 2023(8178)
- 2022(6654)
- 2021(5875)
- 2020(4538)
- 2019(10212)
- 2018(9677)
- 2017(18270)
- 2016(9841)
- 2015(10693)
- 2014(10746)
- 2013(10684)
- 2012(10507)
- 2011(9747)
- 2010(9987)
- 2009(9060)
- 2008(8774)
- 2007(8013)
- 2006(7431)
- 2005(7048)
- 学科
- 济(51219)
- 经济(51180)
- 管理(26721)
- 业(22556)
- 地方(22236)
- 中国(17955)
- 农(15364)
- 企(15036)
- 企业(15036)
- 地方经济(12810)
- 业经(12117)
- 方法(11985)
- 环境(11388)
- 农业(10985)
- 发(10567)
- 数学(10204)
- 数学方法(10124)
- 学(9625)
- 财(9548)
- 融(9505)
- 金融(9503)
- 银(8795)
- 银行(8783)
- 行(8681)
- 制(8051)
- 技术(7975)
- 发展(7537)
- 展(7513)
- 贸(7305)
- 贸易(7294)
- 机构
- 学院(143616)
- 大学(140179)
- 济(60907)
- 经济(59547)
- 研究(57332)
- 管理(51187)
- 中国(43178)
- 理学(42628)
- 理学院(42025)
- 管理学(41403)
- 管理学院(41114)
- 科学(35194)
- 京(31546)
- 所(29775)
- 财(28315)
- 研究所(26747)
- 农(25870)
- 中心(25590)
- 江(23985)
- 范(22068)
- 师范(21861)
- 院(21078)
- 财经(20823)
- 北京(20514)
- 业大(20225)
- 农业(19821)
- 省(19540)
- 州(19293)
- 经(18772)
- 经济学(18519)
- 基金
- 项目(93454)
- 科学(73981)
- 研究(70569)
- 基金(65528)
- 家(57258)
- 国家(56751)
- 科学基金(48041)
- 社会(45689)
- 社会科(43384)
- 社会科学(43377)
- 省(38648)
- 基金项目(34392)
- 划(32048)
- 教育(30224)
- 自然(28419)
- 编号(28396)
- 发(28040)
- 自然科(27691)
- 自然科学(27686)
- 自然科学基金(27131)
- 资助(25388)
- 成果(23193)
- 发展(22956)
- 展(22561)
- 重点(21819)
- 课题(21166)
- 创(19603)
- 部(19411)
- 国家社会(19118)
- 创新(18485)
共检索到237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钦 史策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良性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也是一个经济社会处于良好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综合性标识。县域政府在绿色发展中责无旁贷,举足轻重。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还需跨越职责不同程度缺失、发展责任有时变成软约束与效果衡量标准不够科学三大障碍。跨越这些障碍,需要对绿色发展树立坚定理念,处理好"三大关系",提高评估绩效的合理性,探索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方式,以及对相关职责严格督查,强化监控。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县域政府 任重道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刘育杰
推进雾霾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水平是中国构建现代化绿色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县域数据实证分析雾霾治理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重点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雾霾治理效应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雾霾治理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效应,并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产生作用。雾霾治理的促进效应集中于中低发展地区、非资源型地区和中部地区。政府间策略模仿行为总体上强化了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具有东部“独立促进”、中部“模仿促进”、西部“模仿无效”的区域特征;县域间产业结构相似性并未强化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具有东部地区“独立促进”、中西部地区“模仿无效”的特征。县域资源错配恶化和锦标赛体制抑制了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少敏 智红涛 李景国
所谓“县域环评”是指以县为单位开展农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辽宁省从1997年开始在全省部分县区开展县域绿色食品基地环境检测与环评工作。2003年全省农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被列入《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当年完成1600万亩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任务,力争到2005年底完成全省农业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我省经过几年的规范与发展,现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县域农业生产环境评价体系。截止2004年底,全省开展环评工作的县达到65个。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梦熊 胡朝辉
通山县地处幕阜山脉北麓、长江中游南岸,境内大多数的山脉处于华北平原与鄱阳湖平原间的季风道上,拥有丰富的风电、光伏发电和水电等清洁能源资源。人民银行通山县支行积极谋划绿色金融发展,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工作,结合通山县实际情况和特点,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方式,在增加绿色信贷投入的同时,有效支持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晋珉 孙振均 李维炯
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 ,在调整农业结构中选择适宜的发展战略是区域农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以曲周试验区为例 ,探索县域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发展对策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的思想和方法 ,以期对黄淮海平原乃至全国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区域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 绿色农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荣博 钟昌标
本文选取2007-2019年中国大陆县域数据,以撤县设区改革为切入点,借助计量模型探讨行政区划调整对县域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地方政府官员变更和县域环保部门执法)在其中表现的作用。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增加县域碳排放量,致使其上升约0.202个单位。被撤并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公路密度规模和区域绿色植被覆盖程度减少)、工业转移集聚(污染转移准入与专业化集聚滞后)与政府财政失衡是导致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机制路径。政府经济目标增长硬约束、市(县)长更替和县级环保部门执法监督弱化均能够显著负向影响被撤并县域的绿色低碳质量。研究建议,政府应该注重提升被撤并县域绿色低碳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丰超 时如义
立足效率维度,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三种途径入手,构建广义空间Tobit模型,检验公众诉求、环境规制及其交互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诉求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凸显"自下而上"的推力作用;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率之间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显示"自上而下"中成本与收益并存;较高的公众诉求水平能够促使"波特假说"效应更早来临,体现政府与公众"上下结合"的协同优化效应。另外,公众诉求倒逼政府增加环保支出力度和提高环境监管强度,解释了公众诉求的力量机制来源于政府对环境问题的积极关
关键词:
公众诉求 环境规制 绿色发展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丰超 时如义
立足效率维度,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三种途径入手,构建广义空间Tobit模型,检验公众诉求、环境规制及其交互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诉求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凸显"自下而上"的推力作用;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率之间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显示"自上而下"中成本与收益并存;较高的公众诉求水平能够促使"波特假说"效应更早来临,体现政府与公众"上下结合"的协同优化效应。另外,公众诉求倒逼政府增加环保支出力度和提高环境监管强度,解释了公众诉求的力量机制来源于政府对环境问题的积极关注。
关键词:
公众诉求 环境规制 绿色发展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灵芝 何强 漆雁斌 邓鑫
[目的]基于熵值法从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3个维度测算了2010-2020年沱江流域39个县(市、区)的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方法]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讨论了沱江流域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及差异来源,并采用核密度估计考察了沱江流域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动态研究特征。[结果]第一,2010年到2020年沱江流域整体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了提高。在地区层面的发展速度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格局,在各系统方面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表现为“农业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格局;第二,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基尼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整体基尼系数仍相对较高,表明在此期间沱江流域各地区之间的农业绿色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现象;第三,核密度估计表明,沱江流域整体和上中下游地区整体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高,研究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分散特征。[结论]研究期间内沱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且整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永杰 米文宝 赵莹
基于2013年统计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改进TOPSIS模型与障碍度模型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县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宁夏绿色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明显,其中北部的西夏区、兴庆区、金凤区以及原州区的绿色水平贴近度远优于其他地区;中部的红寺堡区、盐池县和同心县的贴近度最差,绿色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制约宁夏县域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具有地域差异性,黄河沿岸各县(区)、宁夏中部干旱各县(区)、南部六盘山各县(区)的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各有不同,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发展途径与对策,为研究区的绿色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宁夏 县域 绿色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滨辉 罗明忠
创业活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010—2020年2 097个县域样本,在多维度理论剖析返乡创业影响碳排放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劳动力返乡创业的碳减排效应。研究表明:劳动力返乡创业有助于降低县域碳排放水平,促进县域绿色低碳发展,且这一结论在排除多种可能干扰因素后依旧成立;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主要通过降低能源消费规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县域实现碳减排;劳动力返乡创业对县域碳减排的影响具有门槛特征,当县域数字化和市场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碳减排效应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在鼓励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同时,要注重推进县域数字化建设和要素市场化进程,提升县域间资源再配置的合理化程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延哲 张教平 李世杰 董冰
以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为例论述了招商引资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当前全民招商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绿色招商的内涵和主要原则,指出绿色招商和循环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以河南省新郑市和义马市循环经济发展为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县域农业和工业循环经济两大体系构建进行了论述,并对县域绿色招商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市场有效性、招商载体构建、实体虚拟产业循环结合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绿色招商 县域经济 循环经济 河南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伍鹏 景思江
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对实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县域以绿色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形成的绿色竞争优势称为县域经济绿色竞争力。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低能耗产业产值比重高,环境治理情况好是具备强县域经济绿色竞争力的县域的普遍特征;第二,湖北县域经济绿色竞争力整体水平呈中等偏弱的态势,区域之间绿色发展不平衡;第三,县域产业的绿色转型是湖北县域经济提升绿色竞争力的短板。针对实证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即: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县域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以县域工业园区为重点,重塑县域绿色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县域绿色发展政策;深化新理念,培育县域绿色社会体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推进农业农村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县域经济 绿色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功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艳丽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不仅依赖制度性安排,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与支持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县域金融发展进程中政府行为策略,提出了政府参与金融发展和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对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发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县域金融 政府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