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5)
2023(10350)
2022(8518)
2021(7645)
2020(5794)
2019(13152)
2018(12630)
2017(23991)
2016(13029)
2015(14027)
2014(13705)
2013(13232)
2012(12435)
2011(11092)
2010(11454)
2009(9974)
2008(9811)
2007(8729)
2006(8016)
2005(7176)
作者
(35803)
(30007)
(29711)
(28267)
(19115)
(14245)
(13265)
(11439)
(11339)
(10851)
(10214)
(10021)
(9575)
(9561)
(9371)
(9327)
(8938)
(8846)
(8659)
(8659)
(7458)
(7345)
(7156)
(6926)
(6817)
(6695)
(6648)
(6556)
(6074)
(5963)
学科
(48968)
经济(48909)
管理(42721)
(35393)
(28056)
企业(28056)
环境(20063)
方法(17539)
(16556)
数学(15357)
数学方法(15132)
中国(14982)
(13975)
(11720)
(11712)
业经(11569)
地方(10877)
农业(10804)
(9734)
(9716)
贸易(9711)
(9500)
(9475)
(9015)
资源(8928)
(8910)
银行(8898)
(8789)
金融(8789)
生态(8782)
机构
学院(178159)
大学(174494)
(77423)
经济(75834)
管理(68407)
研究(62791)
理学(58391)
理学院(57782)
管理学(56893)
管理学院(56571)
中国(47606)
(37026)
科学(36261)
(36111)
(30118)
中心(29344)
财经(28621)
(28490)
(27682)
研究所(27187)
(26170)
业大(24628)
(24401)
师范(24183)
经济学(24073)
(23659)
北京(22970)
(21973)
经济学院(21764)
财经大学(21222)
基金
项目(121696)
科学(97334)
研究(92976)
基金(88748)
(78035)
国家(76974)
科学基金(66354)
社会(60174)
社会科(57201)
社会科学(57187)
(47893)
基金项目(45930)
教育(42399)
自然(41081)
(40123)
自然科(40013)
自然科学(40005)
自然科学基金(39267)
编号(36674)
资助(35485)
成果(29274)
重点(27982)
(27862)
(27166)
课题(26261)
(25992)
国家社会(25795)
(24307)
创新(24237)
教育部(23546)
期刊
(87761)
经济(87761)
研究(54707)
中国(38037)
(27249)
管理(25990)
(25098)
学报(24651)
科学(23896)
教育(22982)
大学(19395)
(19082)
金融(19082)
学学(18227)
农业(17417)
技术(16352)
业经(14547)
财经(13686)
经济研究(13676)
(11919)
问题(10760)
(9955)
(9630)
资源(9020)
科技(8735)
世界(8258)
国际(8251)
技术经济(8205)
现代(7947)
(7880)
共检索到273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华岳  叶芸  
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而探索如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碳减排,在区域政策层面揭示碳减排机制则是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基础。本文依托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实践,采用2003~2017年中国区县层面数据,利用双重差分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导致区县层面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约4%,有效促进了地区碳减排,主要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主要通过提高全过程环境规制强度和城市绿色创新水平促进地区碳减排。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高等级城市和高溢出能力城市下辖的园区,以及较晚获批和地处东部的园区,其碳减排效应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特色的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举措,同时为新发展阶段传统开发区的绿色转型和区位导向性政策的合理制定提供了实践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岳  谭小清  
本文利用19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4年的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设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且稳健的负向影响,该效应的大小在城市行政等级、城市经济地位和城市所在区域等层面存在差异;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显著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规制水平,导致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跨城市转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还提高了城市科研投入和绿色创新水平,表明这一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在吸引高技术清洁型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凤秀  温湖炜  
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着集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探索资源利用集约化和工业经济发展生态化的有效结合是城市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要求。作为我国探索绿色发展政策试验田的生态工业示范园,承载着以绿色产业集聚的方式推进资源环境利用集约化与培育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的使命。基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3-2016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绿色产业集聚能否推动城市工业部门高质量转型发展。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工业部门的绿色经济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但呈现出逐步改善的趋势。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政策实施后城市工业部门的绿色经济效率大约提高了9%,说明绿色产业集聚能够推动城市工业部门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产业集聚推动城市工业转型的效果依赖于环境规制、集聚程度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等环境因素,并且其影响具有长期性与时滞性。建议结合强约束的环境规制政策、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以及绿色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以绿色产业集聚推动城市工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飞  陈煦  
实施有效的绿色财政政策是推动节能减排,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文章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切入点,借助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财政政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1)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示范城市的碳排放水平,其碳减排效应在示范城市建设后的第二年后开始逐年显现,并随着年份的推移逐渐增强。(2)机制分析表明,示范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主要是通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能耗、推动产业低碳化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等途径实现的。(3)异质性分析表明,示范城市建设对非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碳减排效应大于老工业基地城市,对非资源型城市的碳减排效应大于资源型城市。(4)成本与收益分析表明,开展示范城市建设虽付出了一定的财政成本,但其在促进非碳指标减排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为中国未来实施更加有效的绿色财政政策,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彦坤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农业进入新阶段 ,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本文在对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的背景、制约因素、运行绩效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政策环境选择的初步构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辉  宋文华  靳美珠  寇蓉蓉  
本文首先介绍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生态工业链网以及现有钢铁企业作为“补链项目”的情况,从钢铁企业自身特点入手,分析了钢铁企业在消纳固体废物和水集成系统中的功用,根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特点,进一步扩展、提升、完善钢铁企业的生态工业链节作用,同时这也为其他生态工业园区提供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克林  
4月中旬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国家水利部将建设成熟、成效突出的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站(广西环江县)等24个园区命名为第二批"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云辉  杨博凯  
本文基于2013―2019年全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能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量,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碳减排效应在中西部城市、高金融水平城市中更加显著。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能够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与环境规制强度来减少碳排放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纯增  顾海英  许源  
低碳农业园区建设是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低碳农业园区发展决策需要对试点低碳农业园区的跟踪研究支持。由于低碳农业园区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因而目前关于如何建设低碳农业园区研究尚属崭新的课题。文章以东滩低碳农业园区的实际运行状况与实际投入产出数据和实际测量数据测算了低碳农业园区的低碳指标绩效指数。结果表明,低碳农业园区建设绩效良好,应当通过加强多种策略来推进低碳农业园区建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淑英  孙磊  许文立  范子英  
本文基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和多期多个体DID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下财政政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城市试点对企业转型升级有促进作用,表现为生产效率优化、技术绿色创新和产品附加值提升。机制检验发现,示范城市试点通过财政激励的“资源配置效应”和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改善企业内部融资环境,加快研发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显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环保重视程度以及企业所有制和所处行业类型会对政策实施产生差异化影响。最后,从促进财政政策与环境政策协同联动、打好激励约束“组合拳”以及政策精准化实施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跃  
企业绿色创新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探讨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综合示范城市试点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逐年增强的动态持续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综合示范城市试点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中表现更强,且综合示范城市试点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改善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因此,重视绿色财政政策的作用,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激发资金配置和创新补偿效应,畅通绿色财政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渠道;提高市场化程度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发挥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制定差异化绿色财政政策,保障政策效果精准发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言   吕丽娟  
准确评估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对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践行绿色低碳道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281个城市的样本数据,以全域非径向距离函数测算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构建异质性动态效应的交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的绿色效率,这一结论在内生性检验、预期效应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果在非老工业基地、大规模城市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示范城市试点通过环境关注度、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创新效应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此外,绿色财政政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能够实现微观企业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以上结论为充分发挥绿色财政的政策效应和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佟孟华  李慧  张国建  
为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了大量的区位导向性政策。作为区位导向性政策的实施载体之一,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设立是新时期推动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尚无研究从微观层面探索示范区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2010—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视角评估了示范区政策的创新驱动效应。研究发现,示范区设立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并且政策效应具有一定持续性,该结论在多种识别假定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示范区政策的创新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其溢出效应显著带动了周边300~400千米范围内城市所辖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同时,示范区政策对邻近城市创新投入具有负向虹吸效用,但是影响范围仅在周边100~200千米范围内。机制分析表明,示范区政策通过提高企业商业信用、提升城市居民消费活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激励企业创新。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区位导向性政策创新驱动效应的相关理论,为未来中国区位导向性政策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与思考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念力  周亚光  苏爱华  李莲花  
为落实中乌合作委员会农业合作分会会议精神,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乌克兰国家农科院建立科技合作机制,共同开展科技合作研究,并在乌克兰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一路一带"经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洪山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辽宁农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高与发展高效优质农业的矛盾凸显。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是解决这一矛盾行之有效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