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3)
2023(7893)
2022(6640)
2021(5720)
2020(4872)
2019(10969)
2018(10660)
2017(21096)
2016(11264)
2015(12844)
2014(12639)
2013(12613)
2012(11756)
2011(10682)
2010(10727)
2009(10359)
2008(10267)
2007(9206)
2006(8147)
2005(7522)
作者
(31335)
(26531)
(26381)
(25197)
(17137)
(12626)
(12071)
(10062)
(10054)
(9556)
(9209)
(9032)
(8503)
(8449)
(8437)
(8225)
(7862)
(7655)
(7610)
(7578)
(6647)
(6434)
(6433)
(6005)
(5998)
(5952)
(5874)
(5691)
(5229)
(5091)
学科
(52744)
经济(52648)
管理(43727)
(39958)
(34140)
企业(34140)
方法(26785)
数学(24273)
数学方法(24132)
(17946)
(14776)
中国(14695)
(12556)
业经(11384)
(11187)
财务(11169)
财务管理(11140)
企业财务(10702)
(10306)
(9909)
金融(9907)
(9735)
银行(9727)
环境(9517)
(9229)
(8872)
贸易(8870)
体制(8828)
(8616)
(8607)
机构
大学(170623)
学院(168259)
(77494)
经济(76134)
管理(68134)
理学(59203)
理学院(58678)
管理学(58025)
管理学院(57682)
研究(52808)
中国(41557)
(40549)
(33858)
财经(31907)
(29076)
科学(26843)
经济学(25806)
(25498)
中心(24730)
(24546)
财经大学(23895)
经济学院(23464)
(22271)
研究所(21563)
业大(21250)
北京(21056)
商学(19906)
商学院(19747)
(19398)
(19168)
基金
项目(110783)
科学(90269)
基金(84843)
研究(83129)
(71939)
国家(71371)
科学基金(63521)
社会(57823)
社会科(55074)
社会科学(55063)
基金项目(44246)
(41787)
自然(39020)
教育(38991)
自然科(38162)
自然科学(38154)
自然科学基金(37543)
资助(34953)
(34739)
编号(31159)
(27893)
(26619)
成果(26182)
国家社会(25094)
重点(24673)
教育部(24142)
(23983)
人文(23455)
(22743)
创新(22338)
期刊
(82840)
经济(82840)
研究(52601)
中国(33733)
(33200)
管理(26986)
学报(22377)
科学(20914)
(19803)
(19689)
金融(19689)
大学(18752)
学学(17690)
财经(17561)
教育(15601)
(14929)
技术(13577)
经济研究(13475)
农业(12524)
业经(12178)
问题(11124)
(9420)
技术经济(8414)
理论(8123)
统计(8090)
(7770)
财会(7504)
国际(7488)
商业(7393)
会计(7327)
共检索到253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雯秦   王建玲  
以工信部绿色工厂评定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绿色制造对企业劳动力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色工厂评定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力规模;产出扩大效应、创新效应和环境风险机制是绿色工厂评定促进就业的潜在渠道;上述影响在劳动密集型行业、非重污染行业、地区环境规制力度薄弱和财务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中更为突出,且随绿色工厂特征存在异质性变化。研究结论揭示了绿色工厂评定在稳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双碳”背景下实现生态与社会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实践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琴   刘成奎   王浩  
实现城市绿色转型是“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之一,以中国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城市绿色转型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非试点地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试点地区的就业水平,这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就业创造效应。机制分析显示,城市绿色转型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居民绿色消费理念等渠道发挥就业创造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城市绿色转型的就业创造效应主要存在于服务型行业以及非资源型、新型基础设施较好、政府创新偏好较强和经济禀赋较好的地区。本文从就业角度丰富和拓展了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不仅为破解“低碳”与“发展”的悖论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对新时期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与就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峰  宋晓娜  
促进高端制造业绿色发展是新时期推动国内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基于环境规制作用机理研究视角,通过分析其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影响机制,引入松弛因子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2006—2017年高端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别就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高端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现稳定提升趋势的背景下,环境规制对其直接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为非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市场激励型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则分别表现为"U"型和倒"U"型显著性直接影响;间接效应检验中,环境规制能够引发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效应。其中,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弘媛  丁一兵  
本文基于2001~2014年中国17个制造业的数据,从理论机制和实证研究层面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双向嵌入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制造业基于后向参与的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存在污染转移效应和低端锁定效应,会抑制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第二,中国制造业基于前向参与的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存在规模效率效应、技术进步效应、环境规制效应和生产转移效应,会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正U型影响。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早日突破"低端锁定"的困局,有效提高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绿色环保的"双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编者  
"绿色、健康、可持续"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企业实施绿色生产、提供低碳产品,是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工业企业正在"由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与资源型、节能环保型产业转型"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力图构建健康、有机、开放的生态系统,营造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进辉   巫奕龙   刘海潮   邹维佳  
文章基于2012—2020年中国A股工业企业的并购数据,从绿色并购的视角研究了亲清政商关系的绿色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绿色并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寻租依赖程度较大的企业中和环境治理压力较大的地区更加明显,这凸显了亲清政商关系的绿色治理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亲清政商关系的“亲而有度”和“清而有为”分别通过优化企业环保注意力配置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强了企业开展绿色并购的动机和能力。此外,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实施本地绿色并购的促进作用更强,而且与非绿色并购相比,绿色并购事件公告得到了更加积极的短期市场反应。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亲清政商关系驱动下的绿色并购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绿色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具有长期的绿色并购协同效应。文章还发现,亲清政商关系有助于抑制企业绿色并购的脱耦行为。文章从绿色并购视角厘清了新时代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绿色治理效应,为我国“十四五”时期持续提高亲清政商关系水平、加快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进辉  戴芷歆  巫奕龙  
在当前国家持续推进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构建和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亲清政商关系是否能够发挥绿色治理效应从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这一问题尚待深究且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2016~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10129个年度观察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城市的亲清政商关系水平越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越高,即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了“增量提质”效应。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亲清政商关系通过强化高管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加政府补助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的动机和能力,具有“意识效应”和“资源效应”。进一步,本文发现亲近和清白的政商关系均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亲近政商关系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亲清政商关系的绿色创新效应在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高和经济注意力低的地区、媒体关注度高的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表现得更强。最后,绿色创新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绩效和财务绩效。总之,本文丰富了亲清政商关系微观经济后果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等领域的研究文献,能够为我国“十四五”时期持续提高亲清政商关系构建水平、推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巧芝   田雪琪   张力晖  
提升绿色发展韧性是中国制造业面对动荡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采用敏感性指数法测算制造企业绿色发展韧性,利用核密度分布与马尔科夫链法评估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韧性的动态趋势与收敛状态。结果发现:(1)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处于“发展水平与发展韧性”双重下降时期。其中,绿色发展水平下降态势趋缓,绿色发展韧性则经历了“上升→下降”、“正向→负向”阶段转变;(2)高端装备制造业是绿色发展水平变化的主导力量,传统制造业在绿色发展韧性变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3)根据绿色发展韧性的马尔科夫链结果,低水平和高水平的状态锁定概率较高,状态跃迁与状态退化主要发生在相邻状态间。制造业中收敛于高水平与较高水平类型企业占半数左右,其中,传统制造业为55%,高端装备制造业为45%。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制造业促进绿色发展韧性提升和高效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毛桃   方徐兵   应望江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税法》是税制绿色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作为税制绿色化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税制绿色化如何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吸引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这一促进效应在外部信息环境、融资环境较好、拥有环保背景高管、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样本企业中更为明显。降低政府环保补助、强化媒体监督与关注、增加企业环境投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环境保护税法》促进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进入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ESG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为探究税制绿色化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文献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研究,同时也从绿色投资者视角为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毛桃   方徐兵   应望江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税法》是税制绿色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作为税制绿色化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税制绿色化如何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吸引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这一促进效应在外部信息环境、融资环境较好、拥有环保背景高管、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样本企业中更为明显。降低政府环保补助、强化媒体监督与关注、增加企业环境投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环境保护税法》促进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进入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ESG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为探究税制绿色化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文献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研究,同时也从绿色投资者视角为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毛桃   方徐兵   应望江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税法》是税制绿色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作为税制绿色化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税制绿色化如何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吸引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这一促进效应在外部信息环境、融资环境较好、拥有环保背景高管、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样本企业中更为明显。降低政府环保补助、强化媒体监督与关注、增加企业环境投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环境保护税法》促进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进入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ESG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为探究税制绿色化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文献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研究,同时也从绿色投资者视角为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祖鹏   刘冰洁  
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了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强化技术积累和提升研发效率促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行业清洁度、行业层次等维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诱发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提出不断壮大生产性服务市场规模,加快培育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华锡  封亦代  余泳泽  
文章从“水平—效率—福利”维度评估绿色发展绩效,并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检验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发展绩效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稳健。此外,绿色发展绩效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典型的“滚雪球”效应,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在集聚模式、地区差异和发展阶段异质性约束下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机制检验发现,制造业集聚会通过劳动力蓄水池效应、中间投入共享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显著影响绿色发展绩效。当三大作用机制均处于低水平门槛区间时,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绿色发展绩效,一旦越过门槛值,其效果由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性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飞  
选取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考察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考虑一系列内生问题以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对于出口企业、民营企业、拥有绿色实用型专利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价值链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带来的技术扩散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激活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分解结果显示,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主要归因于资源再配置,且资源再配置是价值链数字化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又一重要渠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志祥   李兴  
采用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结合文本分析方法识别绿色低碳转型企业,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渐进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实证检验绿色低碳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低碳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转型成本,同时有效缓解了融资约束问题和促进行业竞争,从而助力转型企业实现经济和环境目标双赢;绿色低碳转型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国有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绩效提升作用明显,而对非国有企业、其他行业企业的财务绩效提升作用更强,相较于其他地区,对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提升效应稍弱。因此,需加快完善相关政策体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制定差异化财政政策和规制措施,引导更多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