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4)
- 2023(12154)
- 2022(10249)
- 2021(9169)
- 2020(7346)
- 2019(16646)
- 2018(16397)
- 2017(30475)
- 2016(16304)
- 2015(17970)
- 2014(17958)
- 2013(17524)
- 2012(16486)
- 2011(14964)
- 2010(15347)
- 2009(14416)
- 2008(14227)
- 2007(13005)
- 2006(11766)
- 2005(11005)
- 学科
- 济(68816)
- 经济(68722)
- 管理(55908)
- 业(53730)
- 企(44743)
- 企业(44743)
- 中国(24120)
- 地方(20814)
- 农(20680)
- 方法(19849)
- 业经(19185)
- 技术(19058)
- 制(18478)
- 财(17572)
- 数学(16041)
- 数学方法(15855)
- 银(14373)
- 银行(14355)
- 行(13947)
- 融(13939)
- 金融(13937)
- 农业(13935)
- 技术管理(13383)
- 环境(12958)
- 学(12645)
- 体(12486)
- 发(12447)
- 贸(11360)
- 贸易(11344)
- 地方经济(11244)
- 机构
- 学院(233799)
- 大学(230471)
- 济(97744)
- 经济(95609)
- 管理(88920)
- 研究(83361)
- 理学(74974)
- 理学院(74106)
- 管理学(73024)
- 管理学院(72567)
- 中国(64206)
- 京(49584)
- 科学(48524)
- 财(47933)
- 所(41521)
- 江(38295)
- 中心(37678)
- 研究所(36935)
- 农(36782)
- 财经(36076)
- 经(32440)
- 北京(31778)
- 业大(31651)
- 范(31396)
- 师范(31078)
- 院(30662)
- 州(30510)
- 经济学(29345)
- 农业(28039)
- 省(27149)
- 基金
- 项目(150898)
- 科学(120682)
- 研究(114672)
- 基金(107688)
- 家(92947)
- 国家(92080)
- 科学基金(79895)
- 社会(74417)
- 社会科(70587)
- 社会科学(70576)
- 省(62068)
- 基金项目(56809)
- 教育(52188)
- 划(50853)
- 自然(48837)
- 自然科(47728)
- 自然科学(47719)
- 自然科学基金(46869)
- 编号(45501)
- 资助(41941)
- 发(38305)
- 成果(37748)
- 创(37393)
- 重点(34493)
- 创新(34066)
- 课题(33782)
- 制(33495)
- 部(32656)
- 发展(31225)
- 国家社会(30713)
- 期刊
- 济(122040)
- 经济(122040)
- 研究(76078)
- 中国(58786)
- 管理(38637)
- 财(37160)
- 农(36169)
- 科学(32847)
- 学报(32420)
- 教育(31083)
- 融(26345)
- 金融(26345)
- 大学(25832)
- 农业(24226)
- 学学(24111)
- 技术(22188)
- 业经(21590)
- 经济研究(18690)
- 财经(18148)
- 经(15722)
- 问题(15168)
- 科技(13906)
- 业(12832)
- 技术经济(12288)
- 坛(11419)
- 论坛(11419)
- 贸(11245)
- 现代(11134)
- 商业(11074)
- 世界(10595)
共检索到377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培 陈浩
绿色创新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在明确绿色创新型制度内涵的基础上,依据绿色创新型制度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政策背景,将绿色创新型制度发展划分为主要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78—1999年)、初级阶段(2000—2011年)、形成阶段(2012年—至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度变迁下城市绿色创新发展体系的形成过程。绿色创新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为城市经济增长、环境治理、能源转型、生态宜居和高品质生活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培 陈浩
绿色创新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在明确绿色创新型制度内涵的基础上,依据绿色创新型制度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政策背景,将绿色创新型制度发展划分为主要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78—1999年)、初级阶段(2000—2011年)、形成阶段(2012年—至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度变迁下城市绿色创新发展体系的形成过程。绿色创新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为城市经济增长、环境治理、能源转型、生态宜居和高品质生活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大伟
制度设计决定绿色农业生产者、相关生产、经营企业的行为和绩效结构;政策激励可以促进要素市场完善,推动绿色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按照绿色农业产业特性,研究产业内外各种关键动力因素的作用机理和作用途径;根据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构建完善的绿色农业发展系统动力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绿色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制度变迁的根源及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进行研究,分析适合现阶段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制度因素,充分发挥关键动力因素的作用,优化制度设计促进绿色农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动力机制 制度变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时鹏 张春霞 李扬裕
绿色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企业的经营行为直接受社会制度的约束,制度的变迁更为重要和根本。绿色制度变迁具有外部性强、效益多样且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强等特点,它在实质上是政府和社会向企业传递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的过程。文章在介绍制度变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按政府与企业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将绿色制度变迁分为强制供给型、政府导向型和需求诱致型三种模式,并分别对它们的特点与应用作了具体阐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泾源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理论涵义是,微观层面上的资源配置是经济当事人经由平等自愿的交易过程实现的。只要完备的信息即没有交易费用的经济或“科斯的世界”尚不存在,那么,人们就只能通过明确界定产权来克服外部效应,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理论上的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固然可以得到产权因素退出的结论,即无论产权归属何方,通过当事人协商交易的途径可以达到同样的最佳效果,但这种理论命题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的逻辑关系,而在于交易费用是经济生活的基本现象。它的存在表明,任何意义上的经济效率,总是与一定的产权形式相关联的。包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在内的整个产权制度及其演进状况,是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颖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居民的消费行为特征是不同的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 ,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 ,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对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分析我国消费者行为特征入手 ,提出了加快制度变迁 ,治理通货紧缩的思路。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消费者行为 政策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詹小颖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着"金融"本质与"绿色"社会责任、理论上"市场驱动"与实践上"政府主导"两大矛盾悖像。在绿色金融发展实践当中,主要面临以下四个困境:一是绿色金融领域资金价格信号扭曲,市场化定价机制难以形成;二是绿色金融制度有效供给与保障缺失,绿色投资者群体尚待培育;三是环保政策的监管约束力不强,绿色金融有效需求亟待转化;四是绿色金融供给主体较为单一,供需缺口较大。为此,要探索适合于绿色金融特点的商业模式,促进绿色金融领域资金价格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形成;要构建绿色认证、环境信息披露、风险防控等绿色金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詹小颖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着"金融"本质与"绿色"社会责任、理论上的"市场驱动"与实践上的"政府主导"等两大悖谬,以及绿色金融面临供给主体单一、环保政策监管约束力不足、绿色资金市场定价机制难以形成、有效制度供给与保障缺失、绿色投资者群体亟待培育等诸多现实困境。基于此,必须完善环保监管约束机制,构建绿色金融制度体系,探索适配于绿色金融的商业模式,促进绿色资金市场化价格机制形成,引导绿色消费,培育多元化的绿色投资者等。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社会责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宏亮
中国的规制政府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崛起的。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使得关于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比较经济学和制度移植论对其崛起逻辑的解释都值得商榷。事实上,中国的规制政府是中央政府考虑不同利益集团约束和外部竞争压力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信念和认知能力,对原有治理制度进行边际改进的一个供给主导型过程。该过程的路径依赖特征既是引发规制失灵的根本原因,也为提高规制效率提供了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任燚
财政制度是政府与社会之间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因此财政制度的变迁也就自然成为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两者之间关系演化的脉络,本文首先从国家起源的角度指出了国家的本质是财政收入最大化,然后描述了几种财政制度及与之相应的国家特征,并分别阐述了与之对应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在国家预算体制下,公民的权利才真正得以完全实现,政府权力才真正得以受到限制。
关键词:
财政 国家 权力 公民 权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泾源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艰难跋涉。其间不乏土地产出的戏剧性增长为世瞩目。同时也曾因农业徘徊而引起人们的迷惘、忧虑和关注。这场经验和教训都极为丰富的历史性变革,不仅以其变动不居的制度形态张扬着中华民族尤其是农民大众的创造精神,而且以制度变迁的特殊约束条件和历史轨迹启迪着人们的理论思考。本文试图对我国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类型及约束条件作出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庄子银 邹薇
中国经济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始终渗透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影响。中国经济改革路径的性质应界定为"帕累托改进"过程,"改革过程会是非帕累托改进"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将静态描述与动态优化分析结合起来考察改革的调整成本,中国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改革过程中,应适时地将边际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推进;较一低层次的局部改革应尽可能一步到位;要尽可能扩大有利于改革的政治支持,减少不利于改革的寻租行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卫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熊伟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信托投资公司熊伟(中国证监会100032)随着几家全国性的信托投资公司相继被关闭,信托投资公司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显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我国实行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背景下,由于我国的信托业务一直没有真正地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申嫦娥
财政风险在目前呈现急剧扩大的趋势 ,其直接原因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度缺陷。因此 ,本文通过分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度缺陷寻找产生财政风险的根源 ,并提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财政制度、企业制度、金融制度的改革 ,应依靠市场的力量来防范与化解财政风险。
关键词:
财政风险 金融风险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