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2)
- 2023(18143)
- 2022(15558)
- 2021(14320)
- 2020(12164)
- 2019(27816)
- 2018(27398)
- 2017(53617)
- 2016(28737)
- 2015(31969)
- 2014(31085)
- 2013(30727)
- 2012(28093)
- 2011(24778)
- 2010(24621)
- 2009(22872)
- 2008(22416)
- 2007(19674)
- 2006(17206)
- 2005(15049)
- 学科
- 济(122363)
- 经济(122239)
- 业(104800)
- 管理(95939)
- 企(93275)
- 企业(93275)
- 方法(58643)
- 数学(48704)
- 数学方法(48131)
- 财(35910)
- 农(35447)
- 业经(34955)
- 中国(29464)
- 务(25701)
- 财务(25632)
- 财务管理(25593)
- 农业(25001)
- 企业财务(24285)
- 技术(23610)
- 地方(23113)
- 制(21787)
- 理论(21643)
- 学(21338)
- 贸(20513)
- 贸易(20500)
- 和(20490)
- 易(19868)
- 划(19355)
- 环境(18270)
- 策(18129)
- 机构
- 学院(401644)
- 大学(398159)
- 管理(167080)
- 济(166641)
- 经济(163466)
- 理学(144985)
- 理学院(143566)
- 管理学(141278)
- 管理学院(140541)
- 研究(125020)
- 中国(96279)
- 京(83063)
- 财(76490)
- 科学(75278)
- 农(62744)
- 财经(61730)
- 所(60254)
- 业大(58642)
- 江(58580)
- 中心(57692)
- 经(56348)
- 研究所(54586)
- 北京(51694)
- 经济学(50224)
- 农业(49021)
- 范(48665)
- 师范(48220)
- 州(47393)
- 院(46033)
- 财经大学(45893)
- 基金
- 项目(274793)
- 科学(218721)
- 研究(202266)
- 基金(201533)
- 家(173819)
- 国家(172333)
- 科学基金(151363)
- 社会(129904)
- 社会科(123345)
- 社会科学(123314)
- 省(107991)
- 基金项目(106798)
- 自然(98194)
- 自然科(96016)
- 自然科学(95995)
- 自然科学基金(94331)
- 教育(92494)
- 划(89074)
- 资助(82919)
- 编号(81519)
- 成果(63850)
- 创(60677)
- 部(60569)
- 重点(60560)
- 发(58275)
- 创新(56030)
- 课题(55109)
- 国家社会(53791)
- 教育部(52681)
- 科研(52249)
- 期刊
- 济(179734)
- 经济(179734)
- 研究(115307)
- 中国(72175)
- 管理(66044)
- 财(61669)
- 学报(57482)
- 农(56782)
- 科学(55115)
- 大学(45061)
- 学学(42757)
- 教育(39695)
- 农业(39459)
- 技术(38283)
- 融(33770)
- 金融(33770)
- 业经(31577)
- 财经(30450)
- 经济研究(28634)
- 经(26163)
- 问题(23295)
- 业(22885)
- 技术经济(22398)
- 科技(19743)
- 统计(19208)
- 现代(19154)
- 商业(19002)
- 理论(18479)
- 策(18434)
- 财会(18240)
共检索到581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志军 杨朝均 康鑫
以广东省"十二五"期间为例,基于其2011—2015年2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DEA-SBM模型和DEA方法中投入导向的BCC模型测算其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绩效(GGP)、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GIE);在此基础上,建立随机效应的T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绿色创新等因素对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绩效和绿色创新效率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平均值分别为0.811和0.714),且不同区域及地市间差异较大;绿色创新、产业升级和环境规制对广东省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
关键词:
广东 绿色创新 绿色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江雪 朱磊
本文基于绿色增长对技术创新的方向进行约束,将资源生产率和环境负荷视作产出,运用四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9年各省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有利于各省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全国平均技术创新效率有所提高,纯技术创新效率上升,而规模效率下降;东部地区的平均纯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平均纯技术创新效率偏低,并且低于平均规模效率;经济越发达的省份越容易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则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关键词:
绿色增长 技术创新效率 四阶段DEA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奇 苗建军 李敬银 王文华
本文突破传统技术创新理论,引入绿色增长理念,在综合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测算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人力资本水平、开放度、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均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志军
针对传统的DEA模型没有考虑要素"松弛"和无法合理解决非期望产出存在条件下的效率评价问题,运用DEA-SBM方法建立了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测度新模型,分析比较了中国三十个省级区域及八大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并将其与传统的DEA-CCR模型得到的不考虑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所产生的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只考虑经济效益的传统创新效率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DEA-SBM模型的创新效率测度结果更符合实际;30个省级区域及八大经济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差异显著;绿色创新效率高的地区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大西北、黄河中游地区,绿色创新效率都较低。
[期刊] 改革
[作者]
游达明 欧阳乐茜
对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和财政分权条件下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分析表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存在明显差异,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在"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中尤为显著。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以及与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我国应优化财政分权制度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环境规制工具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制定跨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发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补偿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洪潮 李芳 张静萍
从绿色增长视角出发,依托两阶段技术创新理论,评价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2011—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的区域总体能耗效益在全国均处于劣势地位;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两阶段纯技术效率水十分低下而规模效率比较高,但规模经济特性得以发挥;除青海省工业企业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属于"双高"类型外,其余6个省份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状况亟待改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志勇 辛沛祝 晁玉方 朱晓红
高管绿色认知是企业通过绿色行为获得绿色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已有研究尚未探讨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文章基于绿色行为和绿色绩效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分析,构建了在政策激励调节作用下,高管绿色认知、企业绿色行为和绿色绩效的结构模型。通过对山东轻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产以及末端治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产以及末端治理在高管绿色认知和企业绿色绩效之间起正向完全中介作用;政策激励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产以及末端治理行为向绿色绩效转化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然而还未形成统一的答案,需要进行细化研究。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及区域排污征收费为基础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包括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及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企业各类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反映规制手段的有效性。(2)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工业废水减排的工艺改进能够起到促进作用。(3)区域能源结构能够显著改善环境规制对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能源结构越低碳清洁,排污费用作用效果越显著。(4)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部分绿色技术创新(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降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提高工业废水去除率)之间呈U型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晓燕 吕昕雨
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创新环境规制政策是解决环境和经济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4―2019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对重污染企业异质性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应用情境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显著提升试点地区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但是企业绿色创新仅体现为策略性行为,且其促进效应具有滞后性;中央环保督察的绿色创新效应仅在“回头看”地区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显著;环保投资是中央环保督察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重要渠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朝晖 林雯 曾爱民 胡英杰
如何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以促进制造业的整体绿色转型升级已成为环境规制政策和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绿色工厂”认定这一自愿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PSM-DID模型考察其绿色创新引导效果的研究发现,在获得“绿色工厂”认定后,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创新质量而非数量的突破。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工厂”认定能有效地协同政府补贴与绿色信贷政策工具,助力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环保补助,缓解长期信贷成本与规模约束;同时,发挥信号作用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以提升绿色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获得多次认定、环境信息更透明、未发生过环境违规的“绿色工厂”,其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而重污染行业“绿色工厂”的绿色创新质量提升效果较弱。这些发现表明,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结合行业属性加强认定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同性以提升激励效果;完善“绿色工厂”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信号作用;强化事前资格审查、事后考核监督及认定名单动态调整,以持续提供绿色创新动力。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认定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作用机制提供经验证据,还对我国多元政策体系构建、充分发挥政府与资本市场在绿色转型升级中的互补作用、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利敏 廖菁华 谢振
基于绿色产业视角实证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资源配置机制和需求拉动机制,且信贷资源配置机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有效驱动了绿色产业中的小规模、公司治理水平较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相较于无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有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绿色发明创新的影响在两组样本中则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挖掘和培育市场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引导实质性绿色创新,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晶 宋涛 陈超凡 曲歌
文章从绿色增长的视角出发,运用包含空间计量的四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010年各省份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DEA方法测算的区域创新效率值被明显低估,经过四阶段DEA调整后,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居多;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环境、环保规制对基于绿色增长的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中国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域数量远远少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效率呈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创新效率"高—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创新效率"低—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