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16)
- 2023(18164)
- 2022(14947)
- 2021(13823)
- 2020(11692)
- 2019(26555)
- 2018(26109)
- 2017(50206)
- 2016(26922)
- 2015(29952)
- 2014(29300)
- 2013(28920)
- 2012(26266)
- 2011(23445)
- 2010(23436)
- 2009(22300)
- 2008(21674)
- 2007(19638)
- 2006(16805)
- 2005(15086)
- 学科
- 济(113940)
- 经济(113820)
- 业(100742)
- 企(89783)
- 企业(89783)
- 管理(89659)
- 方法(52504)
- 数学(43070)
- 数学方法(42522)
- 财(35167)
- 农(34824)
- 业经(34591)
- 中国(32171)
- 融(28468)
- 金融(28464)
- 银(26981)
- 银行(26948)
- 行(25953)
- 务(25379)
- 财务(25327)
- 财务管理(25285)
- 制(24808)
- 农业(24675)
- 企业财务(23986)
- 技术(22979)
- 地方(22837)
- 理论(20972)
- 贸(20304)
- 贸易(20289)
- 易(19752)
- 机构
- 学院(378513)
- 大学(372128)
- 济(159082)
- 经济(155979)
- 管理(152553)
- 理学(131232)
- 理学院(129978)
- 管理学(127940)
- 管理学院(127237)
- 研究(117893)
- 中国(97241)
- 京(76377)
- 财(74715)
- 科学(70266)
- 农(62786)
- 财经(59493)
- 所(57822)
- 中心(57750)
- 江(57541)
- 业大(54788)
- 经(53902)
- 研究所(52200)
- 农业(49376)
- 经济学(48620)
- 北京(47351)
- 州(45922)
- 范(44810)
- 师范(44319)
- 经济学院(44152)
- 财经大学(43946)
- 基金
- 项目(251066)
- 科学(199956)
- 研究(184851)
- 基金(183013)
- 家(157898)
- 国家(156505)
- 科学基金(137047)
- 社会(119209)
- 社会科(113246)
- 社会科学(113213)
- 省(100779)
- 基金项目(96926)
- 自然(87877)
- 自然科(85957)
- 自然科学(85934)
- 教育(85062)
- 自然科学基金(84447)
- 划(82636)
- 编号(74569)
- 资助(73991)
- 成果(58551)
- 创(57428)
- 重点(56201)
- 部(55257)
- 发(54946)
- 创新(52980)
- 课题(51123)
- 国家社会(49499)
- 业(48829)
- 科研(48311)
- 期刊
- 济(173653)
- 经济(173653)
- 研究(106181)
- 中国(71532)
- 财(61828)
- 管理(60458)
- 农(57935)
- 学报(52973)
- 科学(51075)
- 融(45292)
- 金融(45292)
- 大学(41369)
- 学学(39430)
- 农业(38998)
- 技术(36614)
- 教育(35478)
- 业经(30573)
- 财经(29510)
- 经济研究(27216)
- 经(25434)
- 业(23381)
- 问题(22713)
- 技术经济(21491)
- 统计(19071)
- 财会(18645)
- 策(18558)
- 商业(18107)
- 现代(17934)
- 科技(17856)
- 贸(17671)
共检索到559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晶
本研究构建了绿色创业导向分析框架,通过对绿色技术产业中节能灯企业的案例研究,揭示了新企业与在位企业绿色创业的路径差异和融合趋势。研究发现:新企业与在位企业绿色创业路径在不同维度的水平高低和选择方向上各有不同,基于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的演进态势,并随着产业成熟可以实现有效的融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毛蕴诗 王婧
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商业模式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利害相关者理论视角,着重研究企业如何把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模式融合进行绿色产品创新,打造可持续商业模式。通过对老板电器提供单一绿色产品、提供绿色解决方案、打造绿色产品生态系统,持续绿色产品创新的案例研究,本文发现:①企业对利害相关者的关注范围从市场利害相关者向非市场利害相关者扩张,利害相关者关注范围的扩大能触发企业持续绿色产品创新;②企业对利害相关者的整合能力不断扩展是企业持续绿色产品创新的重要支撑;③企业关注客户需求,持续改进,实现渐进式绿色产品创新;企业关注政府、媒体以及社会大众等非市场利害相关者,会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实现突变式绿色产品创新。和传统产品创新相比较,绿色产品创新对于产品创意获取能力的要求更高,企业整合社会公众的绿色创意能力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尤为重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超 刘泽斌 古玉芳
资源与制度在企业创新中承担了重要角色,但企业融资状况的不断恶化使人们对金融生态产生了深刻反思。我国已出台诸多碳交易市场、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等政策,这些政策能否通过资源与制度驱动绿色创新值得研究。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要求绿色金融能直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通过公司治理、绿色产品市场化间接促进企业创新;要求绿色金融政策直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通过拓宽消费市场、辅助企业竞争倒逼企业创新。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企业创新 影响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树华 方鹏飞 毕福芳
绿色创新效率是影响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企业2011~2022年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分析,并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三重分解,探讨了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环境关注和劳动投入是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贡献者;(2)从全要素生产率(TFP)分解结构看,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改进(TEC)和技术进步(TC),而规模效率(SC)的持续恶化却弱化了两者的作用;(3)异质性实证检验表明,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最高,其次是东部,中部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最弱,分行业检验结果则表明重污染行业效率高于非重污染行业,高科技行业高于非高科技行业。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树华 方鹏飞
企业绿色创新是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由组织条件、环境条件与政策条件组成的条件组态是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论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上市企业绿色创新相关数据,构建三大条件框架指标体系,基于组织条件、环境条件与政策条件运用fsQCA方法探讨导致相同结果的不同组态之间的协调组合作用机理。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区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有环境—组织型、环境—组织—政策和组织—政策型三类组态作用路径,其中企业信息公开、区域市场化水平与绿色金融政策条件在促进高水平企业绿色创新多数组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经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企业注意力分配与绿色金融政策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方面效果更好,因此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路径上有不同选择。在此基础上,针对促进区域绿色创新以推动国家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树华 方鹏飞
企业绿色创新是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由组织条件、环境条件与政策条件组成的条件组态是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论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上市企业绿色创新相关数据,构建三大条件框架指标体系,基于组织条件、环境条件与政策条件运用fsQCA方法探讨导致相同结果的不同组态之间的协调组合作用机理。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区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有环境—组织型、环境—组织—政策和组织—政策型三类组态作用路径,其中企业信息公开、区域市场化水平与绿色金融政策条件在促进高水平企业绿色创新多数组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经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企业注意力分配与绿色金融政策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方面效果更好,因此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路径上有不同选择。在此基础上,针对促进区域绿色创新以推动国家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屹然 胡晓 张博
为推动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向融合,采用调研数据结合主观指标评分的方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3092家专精特新类企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潜在融合路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快速识别新知识与技术、快速融合新技术与自身技术、快速处理合作技术问题、快速感知合作伙伴技术变化四个维度形成创新链;通过增强核心技术自有率、增强核心技术先进性、提升市场认可度三个维度转化创新链;最终通过提升行业影响力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比两个维度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创新链 产业链 结构方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屹然 胡晓 张博
为推动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向融合,采用调研数据结合主观指标评分的方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3092家专精特新类企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潜在融合路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快速识别新知识与技术、快速融合新技术与自身技术、快速处理合作技术问题、快速感知合作伙伴技术变化四个维度形成创新链;通过增强核心技术自有率、增强核心技术先进性、提升市场认可度三个维度转化创新链;最终通过提升行业影响力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比两个维度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创新链 产业链 结构方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张浩 王辉
基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和驱动力转换介质的分析,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本要素模型,并给出要素的内涵特征及所遵循的准则,阐述了市场导向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生于系统环境中,并以系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市场化机制是其驱动力转换的重要介质。基础知识突破、企业社会资本积累、产品市场需求、企业创新网络、消费主体意识、市场准入时机及政府政策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要素模型的重要构成。构建和优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本要素模型必须遵守适合性准则、动态性、干预性及系统性准则,而释放绿色技术创新要素供需信号,促进创新所需要素协同,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交易成本,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是市场导向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美灵
本研究基于创业过程相关理论及文献,构建了绿色农业创业者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40个绿色农业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发现:创业能力能显著提升创新导向;创新导向与企业绩效呈现正相关,在创业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探索了创业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机理,为提升绿色农业创业者创业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创业能力 创新导向 企业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秀峰 李华晶 李永慧
基于创业导向及绿色创业理论提出绿色创业导向是一个多维度构念及维度构成,利用中关村地区13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数据,验证了构建的绿色创业导向维度的有效性;使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绿色创业导向各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业导向由创新导向、先动导向、环境导向、社会导向四个维度构成;这四个维度对企业绩效均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方面却存在差异。
关键词:
绿色创业导向 企业绩效 高新技术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晶 姚琴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创业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兼顾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的新课题。通过对国外绿色创业研究的梳理和提炼,本文依据经济机会和社会环境两个维度,结合内外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绿色创业者的区别模型,并在四类绿色创业者的划分基础上,对中国企业践行绿色创业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绿色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肖肖 贾梦雨 赵鑫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绿色金融是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金融制度安排,探索其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决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对于践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企业异质性,构建“银行—污染企业—非污染企业”三方主体的演化博弈动态模型,刻画了绿色金融激励下污染企业和非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差异化行为的决策机制。基于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前后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和演化路径,并分析了政策的作用机制和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够有效激励企业选择绿色技术创新策略,相对于非污染企业,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表现更加突出,但绿色创新质量提升不明显,原因在于绿色信贷差异化影响银行主导的外部融资约束。机制分析发现,绿色信贷主要通过增加流动性债务融资和企业利润来促进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但不利于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绿色创新发展。本文有助于全面理解绿色金融制度设计的微观作用机理和差异化影响效果,为优化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有效助推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