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51)
2023(21543)
2022(18477)
2021(16988)
2020(14478)
2019(33324)
2018(32716)
2017(61648)
2016(33865)
2015(38177)
2014(38051)
2013(37725)
2012(34852)
2011(31745)
2010(31544)
2009(29400)
2008(28794)
2007(25442)
2006(22201)
2005(19658)
作者
(102491)
(86105)
(85103)
(81111)
(54333)
(41397)
(38784)
(33754)
(32447)
(30455)
(29259)
(28844)
(27279)
(27076)
(26635)
(26538)
(26053)
(25461)
(24700)
(24438)
(21573)
(21109)
(20786)
(19388)
(19343)
(18953)
(18909)
(18839)
(17498)
(17024)
学科
(147732)
经济(147581)
管理(95373)
(89154)
(73293)
企业(73293)
方法(64664)
数学(56623)
数学方法(55896)
中国(37398)
(36721)
(34780)
(33849)
业经(30698)
地方(30230)
(26818)
贸易(26806)
(26014)
农业(24683)
(24511)
环境(22762)
(21869)
(21735)
财务(21649)
财务管理(21600)
理论(21537)
(20572)
技术(20517)
银行(20475)
企业财务(20444)
机构
大学(493830)
学院(490917)
(200889)
经济(196750)
管理(187178)
研究(173373)
理学(162369)
理学院(160460)
管理学(157348)
管理学院(156492)
中国(127268)
科学(111243)
(105590)
(90794)
(89795)
(88170)
研究所(82615)
业大(79896)
中心(77635)
农业(71991)
财经(71489)
(70991)
北京(66663)
(65016)
(63645)
师范(62885)
(62458)
经济学(61162)
(57056)
经济学院(55028)
基金
项目(337947)
科学(262949)
基金(244602)
研究(236509)
(217649)
国家(215922)
科学基金(182547)
社会(148710)
社会科(140933)
社会科学(140890)
(131827)
基金项目(129217)
自然(121747)
自然科(118918)
自然科学(118878)
自然科学基金(116723)
(112157)
教育(108343)
资助(101882)
编号(93975)
重点(76781)
成果(75722)
(73546)
(72337)
(69306)
科研(65631)
课题(65519)
创新(64949)
计划(64289)
大学(62045)
期刊
(216795)
经济(216795)
研究(139658)
中国(90070)
学报(89333)
(81403)
科学(77952)
(67258)
管理(66878)
大学(65696)
学学(62286)
农业(55879)
教育(47584)
技术(41670)
(38709)
金融(38709)
经济研究(35886)
财经(34966)
业经(33604)
(30206)
(30087)
问题(28231)
(24819)
技术经济(24698)
统计(24530)
科技(24048)
图书(24034)
(23257)
业大(22957)
资源(22347)
共检索到714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琪  马晓钰  张思思  
文章使用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采用EBM—GML方法测度了八大经济区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使用Tobit模型探讨影响能源效率水平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经济区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不高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与技术效率相比,技术进步是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呈“U”型关系;第二产业占比、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程度、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中国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相关研究,可为高质量发展区域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琪  马晓钰  张思思  
文章使用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采用EBM—GML方法测度了八大经济区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使用Tobit模型探讨影响能源效率水平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经济区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不高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与技术效率相比,技术进步是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呈“U”型关系;第二产业占比、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程度、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中国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相关研究,可为高质量发展区域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国泉  刘则渊  
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是能源消费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值。本文采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比较了1998~200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东南向西北逐步下降,并且与区域发展水平呈“U型”的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开明  李泗娥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贯彻落实,科学测算与解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直接完整测度区域层面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本文构造聚合环境广义Luenberger-Hicks-Moorsteen生产率指标及分解子项,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检验该指标测算结果的有效性,发现其相对于聚合L指标更具优势。本文根据2003—2019年地级以上城市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测算八大综合经济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动力来源。结果表明,八大经济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增长,但增速呈现分化特征。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技术层面的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增长,在要素层面主要源于期望产出效率增长与非期望产出治理效率增长。技术进步和期望产出效率增长是八大经济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主要成因。本文结论对于有针对性地提升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赢  
研究目标: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发展技术效率、绿色TFP增长及其空间差异、绿色发展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运用US-SBM-Malmquist模型、Dagum基尼系数、FGLS与PCSE。研究发现: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发展绩效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鲜明非均衡态势,绿色发展区域总体协同性比较弱;超变密度贡献是总体区域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缩小区域间差异是破解绿色发展区域不均衡问题的关键;各项社会经济因素对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发展绩效的差异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区域发展的协同性。研究创新:以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发展绩效作为研究视角,综合运用US-SBM-Malmquist模型、Dagum基尼系数以及面板数据模型,全面揭示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发展绩效现状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价值:传统经济发展绩效的测评忽略了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刚性约束以及经济新常态下"绿色GDP"与"绿色生产率"的新诉求;为缩小综合经济区绿色发展区域差距及加快推进我国区域绿色可持续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贤凤  武博  王建华  
本文以中国八大经济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为研究对象,应用SE-DEA视窗分析和计量分析技术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八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在2001—2011年期间的均值存在区域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北地区、黄河中游、西北地区;从长期趋势看,效率值变化不稳定,忽高忽低;政府创新资金资助、国有产权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负面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企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涛  杨洁  宋平凡  
基于空间技术差异和时间技术进步的双维异质性视角,构建了全局共同前沿生产技术集下的IDA-PDA综合分解框架,探究了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05-2018年的碳排放特征与九种驱动因素,在数量上明确了时空技术追赶效应对碳排放变动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经济活动是碳排放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强度效应对碳排放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追赶效应对碳排放增长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区层面,除了西北综合经济区之外,其余各个综合经济区均实现了碳排放增幅放缓,绩效效应对八大经济区的碳排放变动的影响均不大;在省级层面,大部分省份或地区的潜在碳排放因子效应、经济活动效应和碳排放空间追赶效应促进了碳排放,潜在能源强度效应和碳排放时间追赶效应抑制了碳排放,而经济产出的时间和空间追赶效应在不同省份的作用方向不同。据此,提出了转变增长方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行总量控制策略和实行区域协同减排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姚惠泽  
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水平。通过研究能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关系,可以较好分析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从而为全国节能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将知识存量纳入生产函数,使用1995-2008三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选取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三大经济区域的能源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回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的各指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能源效率普遍要高于环渤海区域;2007年经济危机导致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效率降低,同时却迫使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增长较快。另外,能源效率的改善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都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付华健  蒋兵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而提高其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GTFEE)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区、市)2004—2020年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评价,并结合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ESDA)和Tobit回归分析探究其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偏低,下、上、中游依次呈递减态势,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但是技术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空间集聚性,主要以H—H集聚和L—L集聚为主,且较为稳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环境规制会推动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以上发现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唐利  张浩  
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04—2019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了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差异来源,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2004—2019年,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值呈波动下降趋势,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区域间净差异是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东北、西北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σ收敛;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并呈现出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经济区"高—高"集聚以及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低—低"集聚的分布格局;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显著,并弱化了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协同性。因此,应缩小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促进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治理的协同,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唐利  张浩  
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04—2019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了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差异来源,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2004—2019年,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值呈波动下降趋势,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区域间净差异是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东北、西北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σ收敛;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并呈现出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经济区"高—高"集聚以及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低—低"集聚的分布格局;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显著,并弱化了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协同性。因此,应缩小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促进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治理的协同,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淑敏  窦筱艳  韩丽媛  
以全国及八大经济区域工业SO_2为研究对象,运用LMDI模型将SO_2排放强度变化分解为人口效应、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能源产污效应和污染治理效应。结果表明:1995—2012年,经济规模效应是造成全国工业SO_2排放增加的最重要原因,能源强度效应是促进工业SO_2减排的关键因素。影响区域性工业SO_2排放强度变化的因素并不一致,东南沿海经济带显著因素为经济规模效应,工业SO_2排放持续增加;东北地区显著因素为能源强度效应,工业SO_2排放呈下降趋势;中西部经济区显著因素为能源强度效应,但正向累积效应大于负向累积效应,工业SO_2排放显示为小幅增长。建议按照不同区域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适合区域性发展的减排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淑敏  窦筱艳  韩丽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凤朝,潘雄锋  
本文借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划分八大经济区的观点,以八大经济区为分析单元,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并通过对各经济区优劣势的比较,对不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的途径进行了讨论,试图为我国科技力量布局调整和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对策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郁  曾军  
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的角度,将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借助于中国旅游网(www.cnta.com)、《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等资料,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标准差(St)和变异系数(Vt)两个主要指标,来测算我国国际旅游区域经济差异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