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9)
- 2023(7627)
- 2022(6561)
- 2021(5840)
- 2020(5011)
- 2019(11690)
- 2018(11431)
- 2017(21697)
- 2016(11761)
- 2015(12996)
- 2014(12478)
- 2013(12638)
- 2012(11832)
- 2011(10713)
- 2010(10417)
- 2009(9358)
- 2008(9107)
- 2007(7882)
- 2006(7243)
- 2005(6376)
- 学科
- 济(50553)
- 经济(50512)
- 管理(27516)
- 业(26106)
- 方法(21042)
- 数学(18767)
- 数学方法(18415)
- 企(18067)
- 企业(18067)
- 农(16225)
- 地方(15029)
- 学(12557)
- 中国(11328)
- 农业(11192)
- 环境(10659)
- 业经(10352)
- 财(8268)
- 贸(7364)
- 贸易(7356)
- 划(7151)
- 易(7035)
- 地方经济(6960)
- 理论(6938)
- 制(6829)
- 技术(6797)
- 和(6604)
- 发(6365)
- 资源(6197)
- 融(5553)
- 金融(5550)
- 机构
- 大学(161762)
- 学院(161349)
- 济(63734)
- 经济(62252)
- 研究(61293)
- 管理(58705)
- 理学(50460)
- 理学院(49782)
- 管理学(48510)
- 管理学院(48221)
- 中国(44599)
- 科学(41600)
- 农(37365)
- 京(35827)
- 所(32531)
- 业大(31030)
- 研究所(29980)
- 农业(29481)
- 中心(28023)
- 江(26636)
- 财(26526)
- 省(23236)
- 范(22958)
- 院(22717)
- 师范(22706)
- 北京(22122)
- 财经(20890)
- 州(20534)
- 农业大学(19889)
- 科学院(19316)
- 基金
- 项目(116504)
- 科学(90375)
- 基金(82846)
- 研究(80482)
- 家(74951)
- 国家(74353)
- 科学基金(62436)
- 社会(50197)
- 省(48886)
- 社会科(47565)
- 社会科学(47545)
- 基金项目(44296)
- 自然(42032)
- 自然科(41036)
- 自然科学(41023)
- 自然科学基金(40252)
- 划(39880)
- 教育(35740)
- 资助(34139)
- 编号(31255)
- 重点(26852)
- 发(26431)
- 部(24276)
- 成果(24229)
- 创(23572)
- 计划(23331)
- 课题(22606)
- 科研(22587)
- 创新(22156)
- 科技(21222)
共检索到246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陈俊先
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生产系统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指标,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劳动和资本的产出效率,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考虑了能源和资源消费的投入产出效率。利用引入势效系数的方法来测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河北省11个设区市规模以上工业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方法测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可体现各单要素生产率在绿色生产率中的作用,既能体现资本和劳动力的节约,又考虑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科建 马璐璐
广义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复杂系统,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是为城市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该文对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改进,建立组合权重计算公式,以河北省11设区市为例,利用新建体系进行了实际计算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出,工业化对城市化作用较弱、工业集约化水平低、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等都是造成河北省城市广义生态系统较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广义城市生态系统 安全性 评价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耿艳楼 姚连宵
科学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引导企业健康成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动性决策理论,运用势分析方法,将势效系数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导出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及分析框架,即全要素生产率等于单要素生产率的加权几何平均数;在此框架下,对河北省2018—2022年连续在册的5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概况还是基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呈现增长趋势,而资本产出率增速较低是限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编制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建立京津冀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法规范资本行为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臻 倪艳 孙亚杰
文章选取了2000—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中部地区六省2000—2016年的GTFP和传统TFP,对GTFP和传统TFP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湖北省绿色技术进步指数和绿色技术效率指数水平均较低。湖北省的GTFP值在中部六省中处于较低的水平,但TFP值处于较高的水平。然后选取了湖北省2000—201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各变量对GTFP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能源结构优化和科技创新均对GTFP增长有促进作用,且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大于城镇化率和能源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毛林
一、引言常用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形式为:Y=AXβ11Xβ22…Xβnn(1)其中,Xi(i=1,2,…,n)为第i个要素投入量,Y为产出量,βi(i=1,2,…,n)为要素Xi的产出弹性,A为效率系数。在不变规模报酬下,生产函数具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凯风 李子豪
文章采用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黄河流域2008—2017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测度,对其影响因素归纳梳理并基于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2008—2017年黄河流域GTFP整体提升2.32%,上游地区提升最为明显(8.32%);GTFP提升原因不仅来自技术进步,还来自技术效率提升。(2)环境规制强度每增加1%,GTFP平均提高12.93%,FDI能够显著促进GTFP的增加,要素结构与GTFP呈“倒U”型关系。(3)科技进步对GTFP的影响方向在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依次呈现“N”型分布;财政分权与GTFP的关系在中游地区与下游地区分别为“倒U”型与“U”型关系,分位数回归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戴魁早 王思曼 温晓华
基础研究能推进工业绿色增长吗?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研究对工业绿色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算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衡量工业绿色增长,并利用中国2005—2018年数据对理论预期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基础研究显著促进了中国地方工业绿色增长,而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地方工业绿色增长的影响存在协同效应,该结论在进行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量、各个城市2002年研发机构数量和1958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量作为工具变量和“省部共建实验室”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基础研究的促进作用不仅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而且长期效应也很明显。而且,基础研究的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提高工业产品技术含量等途径和机制实现的。基础研究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对省会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来说,基础研究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对重污染工业行业和低技术密集度行业来说,基础研究的作用效果较弱。本文验证了基础研究对地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创新发展理念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这对中国正在推进的工业绿色发展和正在加强的基础研究的政策措施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应用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新蜀 李梦洁
本文选用方向距离函数和ML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能源环境约束下2003~2015年我国省际层面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并借助面板模型分析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力度较高的地区对应较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OFDI和环境规制均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符合"波特假说",同时环境规制能够促使OFDI发挥技术溢出与结构优化效应来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间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效应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政府应合理把握环境规制力度并向中等标准组看齐;门槛检验显示,OFDI的作用效应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门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玮 谭林 刘希章
研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规律和演化趋势对我国未来工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是实现我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基础。本文基于Malmquist-Lunberger指数和Bootstrap纠偏估计方法测算了全国29个省区1998-2014年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分析了全国和分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演变特征,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丽文 宋德勇 黄璨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13.55%的速度增长,城市经济处于良性扩展阶段;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贡献在2011年以后正逐步降低;绿色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大部分城市都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现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中部塌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丽文 宋德勇 黄璨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13.55%的速度增长,城市经济处于良性扩展阶段;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贡献在2011年以后正逐步降低;绿色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大部分城市都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现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中部塌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东江 胡士华
现代工业绿色转型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整体上正向促进了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经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度量指标、改变被解释变量的测算方法和增加控制变量等稳健性检验以后,结论依然成立。分时段回归发现,绿色金融能正向促进2012—2019年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能正向促进2003—2011年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能显著提高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二,绿色金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三,绿色金融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次之,对东北地区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绿色金融对大型城市的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中小型城市。第四,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发现:绿色金融能显著促进城市工业技术进步,不能显著促进城市工业规模效率和城市工业纯技术效率。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助力高耗能、高排放工业项目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海玲 叶少波
文章尝试从相对量的角度探讨绿色GDP的核算方法,以避免核算技术上的困难,即:在假设各种自然资源消耗量或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同GDP成正比和各种自然资源或环境污染物对GDP的影响程度与其在经济中的地位相对应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相对量的调整系数法——以各类自然资源耗减量或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实际值比上临界值,如果此比值小于1,则调整系数就等于此比值,否则等于1;通过赋权,探讨了自然资源或污染物综合调整系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绿色GDP的计算公式;借用金融学中的"利率年金"模型,确定了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物的临界值,并提出了加强我国绿色GDP核算制度建设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荻 尹恒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传统方法(DEA、SFA方法、指数方法和OLS、固定效应、工具变量和动态面板等参数方法)都具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视野局限在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很少关注这些数据背后的企业行为。自OLLEy&PAkES(1996)开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结构方法迅速发展。这一新方法尝试打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黑箱,将微观经济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中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结构方法迅速扩展到企业需求估计、溢价估计和国际贸易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结构估计 广义矩估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旦珍
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省域面板数据,借助区位熵和DEA指数法分别测算旅游产业聚集水平及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一带一路”沿线省域旅游产业聚集水平与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区、对外窗口区、开放先行区旅游产业聚集对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呈促进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业产业聚集短期内抑制了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溢出效应来看,旅游产业聚集对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旅游资源的共享性将促进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投入要素的充分利用,当过度聚集出现时,旅游产业聚集对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也由正向转向负向。总体上,“一带一路”沿线省域旅游产业聚集对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效应明显高于短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