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5)
2023(10284)
2022(8621)
2021(7774)
2020(6452)
2019(14279)
2018(13773)
2017(26677)
2016(14398)
2015(15747)
2014(15362)
2013(15012)
2012(13806)
2011(12288)
2010(12044)
2009(11472)
2008(11672)
2007(10471)
2006(9251)
2005(8659)
作者
(42975)
(35916)
(35878)
(33878)
(22760)
(17354)
(16104)
(13787)
(13750)
(12829)
(12393)
(11897)
(11655)
(11567)
(11303)
(11026)
(10792)
(10727)
(10332)
(10286)
(8928)
(8756)
(8652)
(8121)
(8118)
(8064)
(8021)
(7878)
(7193)
(6963)
学科
(51818)
经济(51720)
管理(49867)
(45011)
(38520)
企业(38520)
方法(23354)
(22701)
(21305)
数学(20724)
数学方法(20579)
(20342)
银行(20196)
(18808)
(14233)
财务(14214)
财务管理(14186)
(14100)
金融(14098)
中国(14005)
(13979)
企业财务(13625)
业经(12730)
(12622)
制度(12616)
(12049)
环境(10866)
(10457)
(10402)
贸易(10393)
机构
大学(205420)
学院(203233)
(85590)
经济(83917)
管理(78470)
研究(67967)
理学(67669)
理学院(66965)
管理学(65984)
管理学院(65623)
中国(59001)
(45150)
(42026)
(40818)
科学(40572)
财经(35159)
(34369)
业大(33066)
农业(32497)
中心(32137)
(32057)
研究所(31026)
(30804)
经济学(27173)
财经大学(26497)
北京(25962)
(24816)
经济学院(24657)
(24320)
(24172)
基金
项目(138036)
科学(109094)
基金(103764)
研究(94581)
(92388)
国家(91651)
科学基金(78732)
社会(63709)
社会科(60612)
社会科学(60595)
基金项目(55382)
(53051)
自然(52302)
自然科(51133)
自然科学(51115)
自然科学基金(50282)
(45039)
教育(42806)
资助(41469)
编号(34782)
重点(31304)
(30915)
(30324)
(29670)
(28234)
创新(27950)
成果(27432)
国家社会(27401)
科研(27129)
教育部(26622)
期刊
(90403)
经济(90403)
研究(61682)
中国(40577)
学报(37299)
(37297)
(36356)
金融(36356)
(36275)
科学(32128)
管理(28754)
大学(28143)
学学(27237)
农业(22096)
财经(18518)
(15595)
经济研究(15028)
业经(14122)
技术(13839)
教育(13779)
问题(11890)
(11513)
(10772)
理论(10225)
业大(9947)
财会(9773)
科技(9753)
(9638)
国际(9393)
实践(9120)
共检索到308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重润  郭江山  郑晓慧  
绿色债券是优化银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以《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中国180家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绿色债券对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发行绿色债券能够显著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2)发行绿色债券通过降低经营成本和业务多元化来实现对盈利能力的提升,且经营成本的降低为主要传导渠道;(3)政策效果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之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建议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绿色债券业务,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激励政策与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凡  
基于15家A股上市银行2014—2019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债券承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早期,商业银行开展绿色债券承销业务会对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业务发展早期,国有大型银行和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绿色债券承销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上不存在异质性;在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程度较高的银行,绿色债券承销业务开展会对其盈利性造成更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文伟  刘英迪  
本文运用2008-2017年我国1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投放会削弱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通过成本收益效应路径来增强大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实证研究表明,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大于中小商业银行,因而其实施绿色信贷的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低于中小商业银行,从而使得大型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边际成本明显低于中小商业银行,进而导致绿色信贷对大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得以更快地展现;二是大型商业银行由于从事企业信贷的经验以及获取优质绿色信贷客户资源的能力相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更有优势,因而扩大绿色信贷供给对大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弱。由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政策启示:一是要通过定向降准、调整风险权重、优化信贷规划调节等差异化配套激励措施,针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实施更加精准的绿色信贷引导政策;二是要鼓励地方政府完善政策性绿色信贷信用担保安排,设立绿色信贷风险补偿专项基金,为绿色信贷提供财政贴息,针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构建差异化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调动各类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的积极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娟霞  盛悦  王明浩  
随着绿色金融理念在中国市场的提出,多家商业银行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本文以国内A股上市银行中筛选出从事绿色信贷业务的16家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作为研究样本,选取衡量绿色信贷发展状况的绿色信贷比例(GLR)与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报酬率(ROA)作为主要研究指标,通过面板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对其整体经营盈利的影响,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与改进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宁  朱广印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和污染企业的行为,得出结论:商业银行并不是一定会贷款给节能环保产业,是否贷款取决于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相对大小。然后运用20092015年1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两高一剩"贷款清退比和绿色信贷比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比的估计系数为正,但是该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贷款进行清退会降低盈利能力,但是实施时间越长,负向作用越小。主要因为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不大,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现仍是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宁  朱广印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和污染企业的行为,得出结论:商业银行并不是一定会贷款给节能环保产业,是否贷款取决于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相对大小。然后运用2009~2015年1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两高一剩"贷款清退比和绿色信贷比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比的估计系数为正,但是该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贷款进行清退会降低盈利能力,但是实施时间越长,负向作用越小。主要因为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不大,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现仍是银行贷款的主流,但是从长期预测来看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会提高盈利能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勤淮   温梦瑶  
流动性是反映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银行间绿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水平较低,“漂绿”风险的降低有助于提升绿色债券流动性。本文根据《共同分类目录》定义深绿债券,使用银行间债券市场2023年2月份的双边报价数据,构建买卖价差指标,对绿色债券和深绿债券的流动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债券类别中,绿色债券、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低于利率债劵和信用债券,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也明显低于绿色债券;在同一债券类别中,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仍低于绿色债券。实证分析发现,绿色债券的流动性主要与其发行规模有关,债券发行规模越大,发债主体融资能力越强,二级市场交易对手方越多,则流动性越好;绿色债券流动性较差,主要是因为绿色债券尤其是深绿债券本身比较少,并缺乏国内责任投资者群体。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从统一国内外绿色债券界定标准、鼓励交易平台和市场成员共同推进绿色债券产品创新、增大绿色债券的国内外推广力度等方面完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平   许玥玥  
文章运用2015—2022年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相关面板数据,从绿色债券、资本配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三者相关性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绿色债券与资本配置、绿色债券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绿色债券对资本配置与环境治理的影响机制以及其作为中介变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对资本配置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与发行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净利率、销售毛利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在绿色资本配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峰娟  李日强  
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是国内绿色金融领域的积极实践者和市场领先者。2016年1月,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分别获准5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额度,并先后以簿记建档方式在境内银行间市场完成200亿元和100亿元的首期发行,获得国内大型银行、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的超额认购,实现了国内绿色金融债券产品的正式落地。截至2016年8月,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峰娟  李日强  
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是国内绿色金融领域的积极实践者和市场领先者。2016年1月,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分别获准5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额度,并先后以簿记建档方式在境内银行间市场完成200亿元和100亿元的首期发行,获得国内大型银行、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的超额认购,实现了国内绿色金融债券产品的正式落地。截至2016年8月,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邹冉   郑晓宇   阮琳槟   许庆锋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绿色信息披露日益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拟从债券发行定价视角探讨债券绿色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以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非绿色信用债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软件对其债券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的绿色项目文本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绿色项目信息披露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绿色“机会型”项目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债券发行定价,而绿色“监管型”项目信息披露将提高债券发行定价。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绿色“机会型”项目信息披露通过传递企业价值提升的积极信号降低了债券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价,导致债券发行定价下降;绿色“监管型”项目信息披露则传递出企业违约风险增加的消极信号而导致债券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进而提高债券发行定价。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机会型”和“监管型”项目信息披露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绿色创新能力以及是否属于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中均存在异质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希雅  石宝峰  
本文以银行间及沪深两市交易所发行的170只绿色债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绿色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发行方式、绿色政策支持力度、第三方绿色认证、发债主体的财务状况对绿色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募绿色债券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绿色政策支持是影响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第三方绿色认证的存在对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发债主体的财务状况不是影响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显著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桂霞  于丽洁  张尧  
运用2013—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商业银行发行或有资本债券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进而考察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发行或有资本债券显著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且存在以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为渠道的显著中介效应。进一步按银行规模分组研究发现,中小规模银行发行或有资本债券通过加大杠杆率而提高了系统性风险,大规模银行发行或有资本债券对系统性风险则无显著影响,因此全样本分析中发行或有资本债券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主要源于中小规模银行。基于银行盈利能力和银行关联性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盈利性更强的银行发行或有资本债券倾向于提高系统性风险;银行间负债更多的银行发行或有资本债券则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更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雪莹  吴多文  王缘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绿色债券成为国家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但“漂绿”风险的存在,使绿色债券是否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和助力企业绿色转型而存疑,为此以上市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为研究契机,深入研究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债券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透明度来提升公司的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外部舆论关注强度大、委托代理问题较严重的公司中,绿色债券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显著;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投资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表现(ESG)都有显著改善。据此建议加快推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培育与建设;多渠道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增强国内绿色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透明度,提升企业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公信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育辉  田亚男  陈韫妍  徐倩  
以2009~2019年我国发债企业为样本,本文研究了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行业溢出效应、作用机理以及产生的环境和财务绩效。首先,我们发现,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会显著降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其作用机理是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会带动同行业其他企业采取更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动。这些行为得到了市场投资者的认可,从而降低其融资成本。其次,异质性检验显示:生态友好型企业以及非污染型企业会强化这种行业溢出效应。同样,行业领导型企业和密切竞争型企业也会增强绿色债券的溢出效应。最后,本文发现,同行业其他企业采取的绿色环保行为可以提升其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本文研究表明,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产生良好的行业溢出效应,有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