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2)
- 2023(14906)
- 2022(12960)
- 2021(12084)
- 2020(10168)
- 2019(22964)
- 2018(22752)
- 2017(43786)
- 2016(23885)
- 2015(26357)
- 2014(25387)
- 2013(25068)
- 2012(22795)
- 2011(20413)
- 2010(20033)
- 2009(18355)
- 2008(17875)
- 2007(15661)
- 2006(13519)
- 2005(11663)
- 学科
- 济(87153)
- 经济(87058)
- 管理(74593)
- 业(73169)
- 企(63491)
- 企业(63491)
- 方法(42352)
- 数学(36489)
- 数学方法(36125)
- 财(26857)
- 农(22859)
- 中国(22693)
- 业经(20884)
- 学(19917)
- 技术(19796)
- 务(19069)
- 财务(19009)
- 财务管理(18983)
- 企业财务(18148)
- 地方(16987)
- 制(16257)
- 贸(16116)
- 贸易(16105)
- 易(15631)
- 农业(15576)
- 环境(15145)
- 理论(15049)
- 和(14404)
- 银(13703)
- 划(13687)
- 机构
- 大学(328875)
- 学院(327322)
- 管理(133538)
- 济(126541)
- 经济(123924)
- 理学(116885)
- 理学院(115632)
- 管理学(113680)
- 管理学院(113102)
- 研究(106738)
- 中国(79174)
- 京(69202)
- 科学(68822)
- 财(58310)
- 农(57115)
- 业大(53542)
- 所(53479)
- 研究所(49122)
- 中心(48269)
- 财经(47233)
- 江(46112)
- 农业(45243)
- 北京(43245)
- 经(43118)
- 范(40494)
- 师范(39974)
- 院(38777)
- 州(37720)
- 经济学(37026)
- 商学(35891)
- 基金
- 项目(232384)
- 科学(182050)
- 基金(168794)
- 研究(164442)
- 家(149223)
- 国家(147970)
- 科学基金(127187)
- 社会(103411)
- 社会科(98100)
- 社会科学(98074)
- 省(92016)
- 基金项目(91104)
- 自然(85655)
- 自然科(83680)
- 自然科学(83655)
- 自然科学基金(82183)
- 划(77410)
- 教育(74702)
- 资助(68387)
- 编号(65317)
- 创(52403)
- 重点(51789)
- 成果(51229)
- 部(49997)
- 发(48665)
- 创新(48270)
- 科研(44954)
- 课题(44577)
- 计划(43765)
- 大学(42820)
- 期刊
- 济(131656)
- 经济(131656)
- 研究(91369)
- 中国(59681)
- 学报(58018)
- 科学(50745)
- 农(50353)
- 管理(48974)
- 财(45090)
- 大学(42934)
- 学学(40840)
- 农业(34762)
- 教育(33241)
- 融(28059)
- 金融(28059)
- 技术(26526)
- 财经(22555)
- 业经(22458)
- 经济研究(21551)
- 经(19055)
- 业(18868)
- 科技(18779)
- 问题(16770)
- 版(16033)
- 技术经济(15958)
- 图书(15799)
- 理论(15560)
- 业大(15357)
- 商业(14752)
- 现代(14347)
共检索到462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雪莹 吴多文 王缘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绿色债券成为国家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但“漂绿”风险的存在,使绿色债券是否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和助力企业绿色转型而存疑,为此以上市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为研究契机,深入研究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债券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透明度来提升公司的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外部舆论关注强度大、委托代理问题较严重的公司中,绿色债券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显著;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投资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表现(ESG)都有显著改善。据此建议加快推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培育与建设;多渠道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增强国内绿色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透明度,提升企业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公信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倩 李昕达
绿色债券为绿色项目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可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绿色债券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仅关乎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更关乎着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间是否形成良性循环。本文从与传统债券对比的视角,运用MM定理、自由现金流假说与优序融资理论分析绿色债券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基于2016—2021年发行绿色债券的40家上市公司混合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债券的发行与公司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绿色债券融资占总债券融资比重越大,越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绿色债券占比对提升公司价值的作用存在时间叠加效应,在债券发行后的第二年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更大;融资约束在绿色债券提升公司价值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融资约束越高绿色债券提升公司价值的作用越大。因此,应加强绿色债券市场建设,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以提高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积极性。
关键词:
绿色公司债券 公司价值 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羽 陈晓琦
绿色债券作为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其创新理念贯穿于不同发展时期。我国绿色债券虽然发展速度迅猛,但由于起步较晚,较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丰富实践经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其标准体系、项目认定、激励机制、产品创新、监管制度、信息披露等关键要素暴露出了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开展绿色债券发展与创新的国际比较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绿色债券的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发展 创新 国际比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计含 代玉
绿色债券为国民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2016年以来我国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基于当前清洁能源产业存在的资金短缺与技术发展两大难题,文章选取2016—2021年的A股清洁能源上市公司数据,通过DEA模型与多元回归的方法探究绿色债券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债券与企业研发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大部分企业的绿色债券占比位于曲线左侧上升区间。引入融资效率后发现,融资效率能够缓和绿色债券与研发创新之间的关系,使“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效率的提高会放大绿色债券对研发创新的积极作用。文章旨在揭示绿色债券对清洁能源产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为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沈悦 郑金麟 蒋耀辉
绿色债券能否以直接融资方式有效发挥绿色金融市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是重要的现实议题。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主板上市公司研究数据,构建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债券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债券能够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作用机理分析发现,绿色债券通过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改善债务期限结构,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具有显著的信号传递效应;(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高水平企业环境责任、高强度政府补助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债券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4)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债券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研究结论表明,应该不断健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绿色债券融资机制,提供绿色技术创新配套服务,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郭栋
文章以绿色主权债券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银行间绿色金融创新的"驱动力"因素(即气候变化风险和债务危机)入手,发现绿债创新对于债务治理的新策略:一是在"碳中和"战略驱动下,绿色主权债券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新趋势;二是国际债务治理正处于改革转型中,绿色主权债券互换是发展中国家债务减免和实践"碳中和"战略的创新模式。文章就此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小可 张居营
绿色金融在引导资金重新配置、促进绿色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巨大作用,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重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为有效识别绿色金融影响绿色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本文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将融资约束效应作为影响路径进行机制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债券发行能够显著促进绿色企业技术创新,且主要促进发明型和实用型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发行绿色债券有助于企业缓解资金约束和流动性压力,促进企业进行创新。以上结论为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政策启示,相关政策应充分发挥绿色债券资源配置功能,提高绿色债券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绿色信息鉴别与披露工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炜 蒋露露
绿色债券政策是激励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的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绿色债券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微观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债券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改善融资渠道实现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债券政策对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企业的绿色发明专利具有更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为绿色债券政策差异化推进及完善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朝晖 林雯 曾爱民 胡英杰
如何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以促进制造业的整体绿色转型升级已成为环境规制政策和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绿色工厂”认定这一自愿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PSM-DID模型考察其绿色创新引导效果的研究发现,在获得“绿色工厂”认定后,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创新质量而非数量的突破。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工厂”认定能有效地协同政府补贴与绿色信贷政策工具,助力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环保补助,缓解长期信贷成本与规模约束;同时,发挥信号作用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以提升绿色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获得多次认定、环境信息更透明、未发生过环境违规的“绿色工厂”,其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而重污染行业“绿色工厂”的绿色创新质量提升效果较弱。这些发现表明,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结合行业属性加强认定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同性以提升激励效果;完善“绿色工厂”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信号作用;强化事前资格审查、事后考核监督及认定名单动态调整,以持续提供绿色创新动力。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认定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作用机制提供经验证据,还对我国多元政策体系构建、充分发挥政府与资本市场在绿色转型升级中的互补作用、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尤志婷 彭志浩 黎鹏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作用机理分析,以绿色信贷、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债券为例,使用2009—2019年30组省级数据从整体与区域两方面对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果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整体分析中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都有显著减排效果,但在交互项中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组合表现出负调节效应,其余组合为互补效应。区域分析中,西部地区绿色产业投资减排效果较强,绿色信贷偏弱;中部地区绿色债券对区域碳排放未产生显著影响,互补效应也只存在绿色信贷与绿色产业投资间;东部地区单一或交互项与区域碳排放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减排效果最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温来成 王若讷
绿色政府债券市场作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保障其功能发挥的基本前提。本文围绕中国绿色政府债券制度发展的现状、亟须解决的问题和制度体系创新展开研究,并借鉴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绿色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从律法体系建设、政府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项目筛选与评估、募集资金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绿色政府债券制度的规范与创新思路。本文建议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文件规范主权债券和地方政府绿色债券的发行、管理与监督,制定符合不同层级、不同阶段气候战略目标要求的绿色政府债券认定标准,创新组建跨部门绿色政府债券工作组,基于现有政府债券管理体制完善绿色债券的资金管理、信息披露以及绩效管理,搭建贯穿绿色政府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审核机制。
关键词:
绿色政府债券 绿色主权债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向东 周心怡 朱晟君 黄海峰
绿色金融是金融创新的重点,旨在调控资本供给,实现环境向好发展。以绿色债券为例,基于2016—2019年中国142个地级以上城市,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政策激励、金融基础、环境污染对绿色金融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西部地区引入绿色金融的城市数目较多,东部地区是绿色金融规模增长的承载区域。(2)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显著提升绿色金融规模,而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3)不同区域的政策措施都能与金融基础协同,促成绿色金融发展。仅在东部地区,政策激励能够缓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是在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推动下的顺势转型,中西部地区则需应对环境污染造成的阻力。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债券 环境污染 空间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向东 周心怡 朱晟君 黄海峰
绿色金融是金融创新的重点,旨在调控资本供给,实现环境向好发展。以绿色债券为例,基于2016—2019年中国142个地级以上城市,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政策激励、金融基础、环境污染对绿色金融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西部地区引入绿色金融的城市数目较多,东部地区是绿色金融规模增长的承载区域。(2)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显著提升绿色金融规模,而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3)不同区域的政策措施都能与金融基础协同,促成绿色金融发展。仅在东部地区,政策激励能够缓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是在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推动下的顺势转型,中西部地区则需应对环境污染造成的阻力。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债券 环境污染 空间格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文钦 王遥
《中国绿色债券支持项目分类目录》体现了重点支持环境效益显著、共识度高、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的原则2015年12月24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公布了《中国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2015年版)》。这个目录是构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将成为绿色债券审批与注册、第三方绿色债券评估、绿色债券评级和有关信息披露的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遥 曹畅
绿色债券鲜明的概念性将更受责任投资者青睐,许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在寻求更具有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投资渠道我国需大量资金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以缓解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绿色债券是近年来绿色金融领域大力发展的融资工具,其兼具"债券"的基本功能,同时又对"绿色效益"提出了要求。近两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也给我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绿色债券兼具"债券"和"绿色"特点绿色债券首先是债券,其具备普通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