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83)
2023(17994)
2022(15145)
2021(14024)
2020(12025)
2019(27532)
2018(27341)
2017(53461)
2016(28945)
2015(32355)
2014(32343)
2013(31811)
2012(29398)
2011(26249)
2010(26387)
2009(25057)
2008(25122)
2007(22795)
2006(20067)
2005(18369)
作者
(82620)
(69013)
(68928)
(65792)
(44033)
(32979)
(31539)
(26688)
(26084)
(24898)
(23567)
(23278)
(21987)
(21787)
(21779)
(21365)
(20757)
(20603)
(19946)
(19897)
(17039)
(17032)
(16921)
(15773)
(15537)
(15494)
(15468)
(15416)
(13913)
(13672)
学科
(119407)
经济(119246)
(104888)
管理(98444)
(92652)
企业(92652)
方法(55043)
数学(45595)
数学方法(45031)
(39244)
(37219)
业经(34355)
(32762)
中国(29070)
(26756)
财务(26691)
财务管理(26641)
(26377)
银行(26231)
农业(25318)
企业财务(25277)
(24743)
(22199)
贸易(22185)
(21614)
技术(21470)
(21047)
金融(21042)
(20857)
地方(20747)
机构
学院(413806)
大学(408819)
(173745)
经济(170189)
管理(165609)
理学(141467)
理学院(140095)
管理学(137905)
管理学院(137144)
研究(131423)
中国(109352)
(85927)
(84552)
科学(77516)
(71574)
财经(66977)
(65502)
(65086)
中心(63710)
(60661)
业大(60210)
研究所(58686)
农业(56200)
经济学(52669)
北京(52390)
(51059)
财经大学(49379)
(48776)
师范(48270)
经济学院(47656)
基金
项目(268443)
科学(213326)
研究(196912)
基金(196751)
(169550)
国家(168069)
科学基金(146711)
社会(126057)
社会科(119689)
社会科学(119652)
(105984)
基金项目(103894)
自然(95227)
自然科(93071)
自然科学(93047)
自然科学基金(91451)
教育(91123)
(87911)
资助(80659)
编号(79802)
成果(64341)
(60061)
重点(59792)
(58072)
(57075)
课题(54606)
创新(53766)
(52858)
教育部(52007)
国家社会(51999)
期刊
(194743)
经济(194743)
研究(121406)
中国(80448)
(71143)
(65967)
管理(64815)
学报(59011)
科学(56205)
(53308)
金融(53308)
大学(45997)
学学(43825)
农业(43401)
技术(38197)
教育(38055)
财经(33949)
业经(33102)
经济研究(29952)
(29041)
问题(25485)
(24875)
技术经济(22262)
(20432)
理论(20174)
财会(20030)
统计(19729)
现代(19661)
(19056)
商业(18836)
共检索到626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葛志苏  
本文通过银行与企业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从两方面总结绿色信贷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对污染企业惩罚较轻,导致企业宁愿被监管部门查处,也不愿主动减轻污染,使得本能获取绿色信贷的企业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二是银行没有建立完整的绿色信贷评估与监督体系,使得绿色信贷的贷款质量得不到保证,利润空间较小,从而导致银行面临较高政策风险、环境风险与声誉风险,因此绿色信贷的规模发展并不迅速。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党银侠  杨改河  
鉴于我国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扶持力度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宣传引导绿色消费意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全程化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打造边远山区及丘陵地区原生态绿色农业基地建设等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申立银  龙志简  张震宇  
通过文献综述识别出房地产企业进行绿色采购的制约因素,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邀请业内人士对各制约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判断评分;通过聚类分析,将各制约因素按其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房地产企业绿色采购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市场利润和相关激励政策,以及绿色建材市场发展不完善等。基于此,提出促进绿色采购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松波  宋华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众多环节中,绿色采购是减少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和根源,并直接影响到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环境绩效提高。为了有效地实施绿色采购,必须认清并解决制约其发展的各个因素。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实施绿色采购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缺乏绿色采购的价值认识,绿色需求信息传播障碍以及政府相关法规缺失或监管不严等。通过深入分析各因素间相互影响关系,本文绘制了绿色采购制约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图以及归类分析图,并据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泽巍  俞雅乖  
本文以国内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领头羊"——兴业银行为例,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兴业银行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结果显示:总体上,我国绿色信贷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从个体来看,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开展最好,最为迅速。目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的宏观政策都倡导可持续发展,为绿色信贷发展和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但是发展初期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体制不完善,相应人才空缺,缺乏内部动力。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绿色信贷发展水平,商业银行需要从组织管理、政策制度、流程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控制绿色信贷风险,发展绿色信贷技术,加快人才培养,与政府合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庆华  
当今绿色供应链管理日益成为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中国企业已经有压力和动机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但还没有真正转化为实践。探讨中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制约因素,为政府推动和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获得289份问卷的基础上,识别出制约中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意识与能力、财务绩效和成本、供应链影响及政府法规等。进一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关联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政府法规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制约影响最大,而企业内部的意识和能力是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因此,中国政府必须加强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激发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而企业只有主动提高意识和能力,才能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菊香  何丽君  
发展绿色信贷的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分析商业银行客户基础良好,可以通过更多渠道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开发和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为绿色信贷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风险管理经验丰富,已形成完备的风险调查、控制、管理和处置流程。劣势(Weaknesses)分析对环保理念认识不足,过度依赖环保部门界定"绿色度",缺乏主动识别、跟踪、监督、服务意识;缺乏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尚成  
1983年国务院决定实行中央银行制度,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这标志着我国银行制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而确立了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性质。然而,到目前为止,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制约专业银行企业化主要有以下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妮笛  伍格致  周鲜  
利用湖南三县的134家农村小微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基本特征、企业财务状况及社会宏观因素对企业获得正规金融信贷支持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固定资产、企业信用等级、企业净利润、当地金融支持力度、银企关系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6因素对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具有正向影响,企业营业收入对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具有负向影响,是否为家族企业、企业成立时间对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没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农村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艳红  张忠健  
目前制约邮储银行涉农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产品设计不科学、内部管理薄弱、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缺失、信用与执法环境较差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发展邮储银行涉农信贷业务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洪伟  王炳成  马媛  
绿色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联结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但是,绿色产品开发技术的日趋成熟,不再是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和绿色设计就能够完成的简单问题,而受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方面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文章从上述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绿色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及其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借助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定量地揭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综合相互影响程度,找出了制约绿色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为绿色产品开发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玉宇  
绿色信贷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对传统金融观念的改变和发展,是金融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制定的必要性,从尝试采用"赤道原则"确立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信贷产业指导目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制定的实施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民  
发展消费信贷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而目前 ,消费信贷受消费者个人、社会保障机制、消费信贷市场及银行方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要使我国消费信贷健康、快速发展 ,就必须突破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亚伟  
自2007年11月"绿色信贷"政策提出以来,各商业银行逐步调整贷款投放方向,将贷款资金从"两高一剩"行业转入促进环保事业的企业与项目中。本文从绿色信贷制度体系演进和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概况入手,总结当前商业银行落实绿色信贷政策的具体情况,分析商业银行和污染企业之间的收益博弈,探讨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与其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执行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有效地提高财务绩效。最后从落实绿色信贷的内在动力、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及执行力度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我国商业银行更好地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财务绩效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娆  
本文采用中国31个省市区2005~2013年环境治理投入与银行不良贷款的数据,研究环境治理投入与银行资产质量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随着环境治理投入的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银行资产质量得到提升。这表明工业污染的治理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而且与银行切身利益相关,加大对绿色经济领域的信贷投放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