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93)
- 2023(17074)
- 2022(14170)
- 2021(13312)
- 2020(11230)
- 2019(25943)
- 2018(25450)
- 2017(49307)
- 2016(26690)
- 2015(30091)
- 2014(29918)
- 2013(29672)
- 2012(27811)
- 2011(24926)
- 2010(24875)
- 2009(23220)
- 2008(22880)
- 2007(20171)
- 2006(17257)
- 2005(15600)
- 学科
- 济(112896)
- 经济(112783)
- 管理(77211)
- 业(74702)
- 企(60350)
- 企业(60350)
- 方法(54429)
- 数学(49102)
- 数学方法(48529)
- 中国(31771)
- 财(30638)
- 农(30262)
- 贸(23818)
- 贸易(23810)
- 易(23250)
- 业经(23142)
- 制(21942)
- 学(21208)
- 地方(20444)
- 农业(19853)
- 银(19573)
- 银行(19544)
- 务(19126)
- 财务(19071)
- 财务管理(19029)
- 行(18603)
- 融(18541)
- 金融(18538)
- 企业财务(18117)
- 环境(17589)
- 机构
- 大学(378945)
- 学院(378482)
- 济(165660)
- 经济(162594)
- 管理(148344)
- 研究(129066)
- 理学(128094)
- 理学院(126767)
- 管理学(124724)
- 管理学院(124012)
- 中国(101949)
- 京(78827)
- 财(76199)
- 科学(75715)
- 所(64150)
- 农(62258)
- 中心(60843)
- 财经(60823)
- 研究所(58122)
- 江(55799)
- 经(55529)
- 业大(54491)
- 经济学(52028)
- 北京(49625)
- 农业(49036)
- 范(47456)
- 经济学院(47125)
- 师范(46981)
- 院(46670)
- 财经大学(45363)
- 基金
- 项目(253703)
- 科学(201904)
- 基金(187991)
- 研究(184307)
- 家(163586)
- 国家(162288)
- 科学基金(140253)
- 社会(119608)
- 社会科(113666)
- 社会科学(113638)
- 基金项目(98067)
- 省(96734)
- 自然(90605)
- 自然科(88578)
- 自然科学(88553)
- 自然科学基金(87037)
- 教育(85395)
- 划(82323)
- 资助(78417)
- 编号(72806)
- 成果(59211)
- 部(58032)
- 重点(57065)
- 发(54619)
- 创(52754)
- 国家社会(50589)
- 课题(50366)
- 教育部(50178)
- 创新(49424)
- 科研(49245)
- 期刊
- 济(173558)
- 经济(173558)
- 研究(111715)
- 中国(71106)
- 财(59180)
- 学报(56750)
- 农(55349)
- 管理(53704)
- 科学(53412)
- 大学(43635)
- 融(42210)
- 金融(42210)
- 学学(41314)
- 农业(37057)
- 教育(35941)
- 技术(32945)
- 财经(30241)
- 经济研究(29517)
- 业经(27090)
- 经(25983)
- 问题(22874)
- 贸(21204)
- 业(20545)
- 统计(20069)
- 技术经济(19137)
- 国际(18371)
- 策(18167)
- 理论(17690)
- 世界(17635)
- 版(17246)
共检索到559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梅 曹亚婷 卢菲菲 廉梦露
基于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构造准自然实验,构建工业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2006—2017年36个工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进行测算分析,采用合成控制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证检验在行业异质性的角度下绿色信贷政策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2006—2017年,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均值稳步上升且行业间绿色转型效率差异呈扩大趋势,清洁生产型行业绿色转型效率值普遍较高且呈不断上升,但污染密集型行业绿色转型水平较低;绿色信贷政策对各工业行业影响效果不一,污染密集型行业中,对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黑色金属矿采业、有色金属矿采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绿色转型发展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梅 曹亚婷 卢菲菲 廉梦露
基于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构造准自然实验,构建工业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2006—2017年36个工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进行测算分析,采用合成控制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证检验在行业异质性的角度下绿色信贷政策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2006—2017年,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均值稳步上升且行业间绿色转型效率差异呈扩大趋势,清洁生产型行业绿色转型效率值普遍较高且呈不断上升,但污染密集型行业绿色转型水平较低;绿色信贷政策对各工业行业影响效果不一,污染密集型行业中,对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黑色金属矿采业、有色金属矿采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绿色转型发展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国华 朱培灵 邬昶俊
以绿色信贷为主的绿色金融是我国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实现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助力。运用熵值法测算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绿色转型水平,并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是否促进区域工业绿色转型。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其工业绿色转型完成较好。绿色信贷对工业绿色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地区存在异质性,在资源型地区其促进作用不明显。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绿色信贷有助于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向清洁化和高技术化方向发展,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最终促进工业绿色转型,而数字经济政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充分激励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绿色信贷规模;精准识别信贷投放目标,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推进地区数字化建设。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工业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毕明 徐晓东
绿色信贷政策在发挥金融资源市场配置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将2012年原银监会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作为一项外部冲击事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并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更显著;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长期的积极效应,并且该政策的实施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对投资不足的缓释作用,且在抑制新增投资的同时能够产生积极溢出效应,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申晨 李胜兰 黄亮雄
本文运用包含非合意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了1997—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工业环境效率值以期考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而探索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方式对工业环境效率的作用效应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环境效率水平整体偏低,时间上呈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空间上呈"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特征;命令-控制型规制手段、基于经济激励方式下"利用市场"、"建立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与区域工业环境效率分别呈"U"型、正向促进和不显著的关系;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两种渠道促进区域工业环境效率优化,对生产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影响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效应特性,且不同规制工具的影响机制渠道存在差异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利敏 廖菁华 谢振
基于绿色产业视角实证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资源配置机制和需求拉动机制,且信贷资源配置机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有效驱动了绿色产业中的小规模、公司治理水平较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相较于无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有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绿色发明创新的影响在两组样本中则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挖掘和培育市场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引导实质性绿色创新,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于波
基于外部商业信用与内部环境关注的视角,利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2012年颁布的《绿色信贷指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受限制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量显著上升,且外部商业信用增加与内部环境关注提升是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两条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较之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绿色创新效果提升更明显;较之于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绿色创新效果更显著;与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企业相比,供应商集中度较低的企业绿色创新的积极性更高。总体而言,绿色信贷政策发挥了较强的“波特效应”,促进了受限制企业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喻旭兰 周颖
加快推动高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是中国政府落实“双碳”承诺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促进经济社会行稳致远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以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政策出台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减排和发展的视角评估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高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后,高污染企业减排成效提升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影响渠道分析表明,政策约束下高污染企业减排成效提升源于前端污染产生减少,而非末端污染去除增加;在前端治污实践中,企业倾向于减少煤炭使用和提高煤炭转化效率,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动力不足。政策约束下高污染企业环境投资将挤出创新性投资,造成创新产出减少,最终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替代性融资方案和金融市场发展有利于缓释绿色信贷政策对高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冲击,而高强度的环境规制政策将加剧这种不利影响。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本文研究为客观评价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施行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未来绿色金融政策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绿色转型 高污染企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琪
以原银监会2012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17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企业视角考察了中国商业银行是否落实了绿色信贷政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指引》出台后,相比其他企业,"两高一剩"企业的贷款规模显著降低了,同时贷款成本显著提高了。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两高一剩"企业受《绿色信贷指引》的抑制作用更大;在市场化水平越低的地区,"两高一剩"企业的贷款规模受《绿色信贷指引》的抑制作用更大;融资需求越高的企业,《绿色信贷指引》对其贷款规模的抑制作用越大,但削弱了对贷款成本的提高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静
在新能源革命的推动下,我国工业能源结构已逐步从化石能源主导向多元能源互补阶段过渡,非化石能源主导将是未来新能源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探析新能源革命能否促进我国工业绿色转型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修正的Laspeyres分解法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进行解析,鉴于工业行业耗能的异质性特征,将38个工业行业分为传统能源组和新能源组两个组别,研究发现:新能源革命对我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率显著,尤其是对新能源工业行业的绿色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提升作用十分明显,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成效。从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新能源革命因素分解结果来看,能源技术改革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能源结构调整以及新能源环境效应。
关键词:
新能源革命 工业绿色转型 因素分解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静
在新能源革命的推动下,我国工业能源结构已逐步从化石能源主导向多元能源互补阶段过渡,非化石能源主导将是未来新能源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探析新能源革命能否促进我国工业绿色转型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修正的Laspeyres分解法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进行解析,鉴于工业行业耗能的异质性特征,将38个工业行业分为传统能源组和新能源组两个组别,研究发现:新能源革命对我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率显著,尤其是对新能源工业行业的绿色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提升作用十分明显,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
关键词:
新能源革命 工业绿色转型 因素分解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焱林 施博书
绿色信贷政策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我国企业环保升级。文章利用2008—2017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绿色信贷政策有助于绿色生产经营企业通过获取信贷资金促进企业研发创新;(2)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东部地区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最强,对西部地区企业的正向影响次之,对中部地区企业创新影响不显著;(3)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正向影响最强,外资企业次之,国有企业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钰 张卓 宋敬
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背景下,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企及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低的分样本中这种正向关系更为显著,同时绿色信贷政策在较长时间序列中均保持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第三,吸收能力和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效应。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澜飚 任可歆
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我们研究了《绿色信贷指引》发布所引起的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不受绿色信贷限制的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对绿色信贷限制性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指引》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主要渠道包括降低融资约束以及提升企业环保关注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处于环境规制力度较大地区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加。因此,政府应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降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以此营造能够引导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的金融市场环境,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馨 王营
绿色金融是促进绿色创新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双重背景下,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检验了《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前后、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的绿色创新表现,以此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的绿色创新表现更加活跃,但绿色创新质量提升不明显。这得益于绿色信贷政策的代理成本降低作用和投资效率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地区环境执法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的作用增强。最后,绿色创新既能够显著提升环境和社会绩效,也能够显著提升财务绩效,但对后者的改善具有迟滞性。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的有效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本文最直接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出口是否促进了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对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研究:促进还是抑制?
绿色信贷政策对城市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279个城市的经验分析
绿色信贷政策驱动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了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检验
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绩的异质性影响——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
绿色信贷政策能否改善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基于重污染行业的经验数据
绿色信贷政策变迁与企业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绿色信贷指引》出台前后的实证比较
绿色信贷促进了节能减排吗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分析—基于区域异质性信贷渠道的实证研究
绿色信贷政策的溢出效应——基于审计定价决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