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64)
- 2023(21445)
- 2022(18372)
- 2021(17049)
- 2020(14458)
- 2019(32827)
- 2018(32485)
- 2017(62872)
- 2016(34421)
- 2015(38245)
- 2014(37429)
- 2013(36756)
- 2012(33782)
- 2011(30223)
- 2010(30378)
- 2009(28347)
- 2008(27887)
- 2007(24749)
- 2006(21771)
- 2005(19096)
- 学科
- 济(137569)
- 经济(137420)
- 业(113651)
- 管理(108238)
- 企(99552)
- 企业(99552)
- 方法(64886)
- 数学(54371)
- 数学方法(53548)
- 农(40556)
- 财(40071)
- 业经(37474)
- 中国(35011)
- 农业(27834)
- 务(27590)
- 财务(27502)
- 财务管理(27458)
- 学(26764)
- 制(26378)
- 企业财务(26043)
- 地方(25715)
- 贸(25433)
- 贸易(25421)
- 理论(25267)
- 技术(25053)
- 易(24688)
- 和(22756)
- 策(21897)
- 划(21325)
- 银(21011)
- 机构
- 学院(483142)
- 大学(478884)
- 济(192997)
- 管理(192128)
- 经济(188988)
- 理学(166116)
- 理学院(164346)
- 管理学(161212)
- 管理学院(160344)
- 研究(156878)
- 中国(120859)
- 京(101240)
- 科学(98337)
- 财(90245)
- 农(85692)
- 所(78597)
- 业大(75350)
- 江(72543)
- 中心(72512)
- 财经(71960)
- 研究所(71480)
- 农业(67475)
- 经(65589)
- 北京(63318)
- 范(60066)
- 师范(59374)
- 州(58049)
- 经济学(57678)
- 院(57267)
- 财经大学(53359)
- 基金
- 项目(328204)
- 科学(257978)
- 基金(237953)
- 研究(235696)
- 家(208799)
- 国家(207015)
- 科学基金(178375)
- 社会(148091)
- 社会科(140444)
- 社会科学(140407)
- 省(129653)
- 基金项目(125137)
- 自然(118411)
- 自然科(115758)
- 自然科学(115727)
- 自然科学基金(113685)
- 教育(109178)
- 划(108614)
- 资助(99210)
- 编号(95355)
- 成果(75972)
- 重点(73621)
- 部(71371)
- 创(70470)
- 发(69802)
- 课题(65909)
- 创新(65371)
- 科研(62965)
- 教育部(61075)
- 大学(60871)
- 期刊
- 济(209970)
- 经济(209970)
- 研究(137532)
- 中国(90783)
- 学报(78637)
- 农(77927)
- 管理(74610)
- 财(71492)
- 科学(70947)
- 大学(59769)
- 学学(56861)
- 农业(52848)
- 教育(51416)
- 融(46354)
- 金融(46354)
- 技术(44418)
- 业经(36491)
- 财经(35295)
- 经济研究(33615)
- 经(30321)
- 业(30011)
- 问题(27110)
- 技术经济(25035)
- 科技(23725)
- 版(23379)
- 统计(23370)
- 商业(22155)
- 策(22152)
- 现代(22033)
- 理论(21565)
共检索到707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焱林 施博书
绿色信贷政策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我国企业环保升级。文章利用2008—2017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绿色信贷政策有助于绿色生产经营企业通过获取信贷资金促进企业研发创新;(2)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东部地区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最强,对西部地区企业的正向影响次之,对中部地区企业创新影响不显著;(3)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正向影响最强,外资企业次之,国有企业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果平 姜铭哲 王卫星
从企业创新出发,将2012年正式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作为基本事件进行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两高”(即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在一定层面上抑制了“两高”行业的债务融资,压缩了“两高”行业的创新空间。同时,在股权性质分样本检验中,绿色信贷政策对非国有“两高”企业的创新影响更显著而对国有“两高”企业创新影响并不明显;在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的约束效应中,国有企业的抑制成效更为显著。将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创新、债务融资结合起来,拓宽了绿色信贷政策的研究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澜飚 任可歆
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我们研究了《绿色信贷指引》发布所引起的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不受绿色信贷限制的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对绿色信贷限制性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指引》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主要渠道包括降低融资约束以及提升企业环保关注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处于环境规制力度较大地区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加。因此,政府应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降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以此营造能够引导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的金融市场环境,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利敏 廖菁华 谢振
基于绿色产业视角实证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资源配置机制和需求拉动机制,且信贷资源配置机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有效驱动了绿色产业中的小规模、公司治理水平较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相较于无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有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绿色发明创新的影响在两组样本中则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挖掘和培育市场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引导实质性绿色创新,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劲松 鲁珊珊
文章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PSM-DID模型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绿色信贷政策可以显著提升绿色信贷限制企业创新绩效;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可以提高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信贷限制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信贷限制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及低融资约束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钰 张卓 宋敬
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背景下,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企及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低的分样本中这种正向关系更为显著,同时绿色信贷政策在较长时间序列中均保持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第三,吸收能力和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芳 于海婷
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下,实施精准化的绿色信贷政策对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绿色信贷指引》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7—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数据,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信贷对制造业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路径及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挤出效应,且其作用路径存在差异性。具体地,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影响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抑制了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通过影响融资约束和资本投资作用于成熟期的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此外,企业所有权、企业环保社会责任能够负向调节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效果,而银企污染信息对称程度则可以正向调节绿色信贷政策的抑制效应。本研究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验证了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对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华 孙嘉琦 陈之璇 刘馨允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供应链领域政策的制定与发布,如何更好地评估既有政策带来的绩效成为政府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相关政策的关键。本文选取商务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商建函[2018]142号)作为研究对象,并构建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模型,将试点企业经营绩效中的盈利能力指标ROA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Stata15.0对2015~2019年5年间覆盖3494家样本企业的面板数据,共15278个样本进行处理计算,以此对该政策实施对试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开始实施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对试点企业的经营绩效ROA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企业规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托宾Q值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率都对ROA有显著影响。其中企业规模和托宾Q值对ROA有正向影响,资产负债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比率对ROA有负向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程 白唯 王野 李玉善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商业银行是否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因素,并根据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评价绿色信贷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商业银行是绿色信贷的主体,提高绿色信贷收益、降低绿色信贷成本、加大不实施绿色信贷的惩处成本(如不实施绿色信贷所带来的声誉风险),均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积极性;绿色信贷政策目前对商业银行绩效在某种程度上有负向的影响,说明绿色信贷政策落到实处还有一定困难,但随着政策的实施和完善,这种负面影响正在减弱。基于上述结论,推动绿色信贷政策可持续实施,应当建立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给予积极实施绿色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理惠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非重污染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资本密集型企业环境绩效对绿色信贷政策变动的反应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企业环境绩效提高”的传导机制成立。对此,提出双管齐下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因企制宜实施针对性绿色信贷政策、双线并进推动关键性低碳技术创新,以此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理惠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非重污染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资本密集型企业环境绩效对绿色信贷政策变动的反应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企业环境绩效提高”的传导机制成立。对此,提出双管齐下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因企制宜实施针对性绿色信贷政策、双线并进推动关键性低碳技术创新,以此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宁 任亦侬 左颖
#N/A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妍妍 俞毛毛 岳中刚
“双碳”背景下,通过金融手段抑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类产品出口,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绿色声誉,是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以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政策文件为外生冲击,利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分析了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污染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绿色信贷政策抑制了重污染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绿色信贷政策通过“遵循成本”机制,降低企业要素的边际产出,抑制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张;纳入融资约束的三重差分模型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出口规模的抑制作用更大;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规模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研究为绿色金融政策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于波
基于外部商业信用与内部环境关注的视角,利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2012年颁布的《绿色信贷指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受限制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量显著上升,且外部商业信用增加与内部环境关注提升是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两条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较之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绿色创新效果提升更明显;较之于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绿色创新效果更显著;与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企业相比,供应商集中度较低的企业绿色创新的积极性更高。总体而言,绿色信贷政策发挥了较强的“波特效应”,促进了受限制企业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强 陈山漫
绿色信贷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检验。以2012年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为自然实验,使用2007—2021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影响机制来看,绿色信贷政策通过提高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以及降低权益融资成本渠道影响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内部控制对绿色信贷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绿色信贷 融资成本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撤县设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新兴市场企业跨国并购促进技术创新了吗——基于PSM-DID的实证研究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PSM-DID模型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对试点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及溢出效应——基于PSM-DID和S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DID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
创新人才集聚、“内循环”结构升级与工业经济质量——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研究
FDI如何影响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和PSM-DID的实证分析
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抑制作用——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
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漂绿”行为治理——基于国家金融学框架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