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6)
2023(10949)
2022(8965)
2021(8034)
2020(6788)
2019(15231)
2018(14856)
2017(29272)
2016(15780)
2015(17061)
2014(16803)
2013(16568)
2012(15175)
2011(13319)
2010(13737)
2009(13086)
2008(13142)
2007(11922)
2006(10815)
2005(9990)
作者
(44673)
(37365)
(37155)
(35192)
(23977)
(17715)
(16810)
(14229)
(13996)
(13580)
(12723)
(12381)
(12094)
(11838)
(11816)
(11405)
(11195)
(10995)
(10760)
(10693)
(9235)
(9212)
(9112)
(8486)
(8401)
(8344)
(8287)
(8254)
(7535)
(7319)
学科
(80878)
(74553)
企业(74553)
(69761)
经济(69684)
管理(64440)
方法(30103)
业经(27264)
(25435)
(24899)
数学(22510)
数学方法(22280)
(19538)
财务(19522)
财务管理(19509)
企业财务(18495)
农业(18464)
(17282)
技术(16838)
中国(15355)
(14697)
(14685)
(12936)
理论(12866)
(12524)
贸易(12519)
(12227)
企业经济(12070)
经营(11754)
(11457)
机构
学院(229195)
大学(220014)
(101485)
经济(99678)
管理(96251)
理学(82379)
理学院(81684)
管理学(80680)
管理学院(80265)
研究(70866)
中国(59736)
(48085)
(44997)
(41934)
科学(40362)
财经(37524)
(36797)
(35077)
(34054)
业大(33734)
中心(33648)
农业(32910)
研究所(31325)
经济学(29730)
(28289)
北京(27855)
财经大学(27388)
商学(27336)
商学院(27094)
经济管理(27008)
基金
项目(146397)
科学(118350)
研究(109324)
基金(108179)
(92681)
国家(91772)
科学基金(81557)
社会(71594)
社会科(68130)
社会科学(68111)
(59109)
基金项目(56717)
自然(52482)
自然科(51384)
自然科学(51373)
自然科学基金(50564)
教育(49332)
(47722)
资助(44143)
编号(43551)
(35759)
(34189)
成果(33684)
(32516)
重点(32258)
(32248)
创新(30977)
课题(29737)
国家社会(29436)
(29435)
期刊
(117249)
经济(117249)
研究(67314)
中国(42723)
管理(40882)
(40331)
(39520)
科学(29695)
学报(28770)
(27814)
金融(27814)
农业(26864)
大学(23055)
技术(22515)
学学(22264)
业经(22009)
财经(18841)
教育(18807)
经济研究(18056)
(16732)
(16271)
技术经济(14650)
问题(14642)
现代(12382)
财会(12059)
(11874)
世界(11518)
商业(11355)
(10680)
统计(10558)
共检索到348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红凤   魏淑影   何旭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将为推进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利用2003—2020年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高污染高耗能工业企业生产率及生产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向高污染高耗能工业企业施加信贷融资约束,抑制企业的可支配资本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短期内造成其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但长期而言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其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对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的高污染高耗能工业企业具有非对称性影响。本文结论为我国进一步采用金融手段助推“双碳”目标达成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小运   黄婉  
如何更好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是引导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切入,借助2012年颁布实施《绿色信贷指引》这一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绿色企业,绿色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具有积极的生产率促进效应,且这一效应在企业所处地区经济发展压力小、金融契约执行效率高以及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贷政策缓解了绿色企业的融资约束,使其获得了更多长期借款,同时也降低了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绿色信贷政策还有助于绿色企业实施实质性创新活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创新专利质量。本文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政策引导资金流向资源节约的环境保护型产业,有利于促进绿色企业生产率提升,从而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卓  
金融资源作为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血液”支持,其配置效率至关重要,金融资源错配会引致诸多问题,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本文基于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检验绿色信贷、金融资源错配与实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资源错配显著抑制实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绿色信贷显著促进实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绿色信贷显著削弱金融资源错配对实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朋吾  
文章通过选取2011—2020年工业行业的重污染企业和轻污染企业数据,分析了企业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盈利能力和竞争水平两个行业特征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异质性,在轻污染企业中,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影响,在重污染企业中,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影响。行业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水平对轻污染企业绿色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负相关关系存在逆向调节效应。行业盈利能力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负相关阶段、正相关阶段均存在逆向调节效应,行业竞争水平对二者负相关阶段存在逆向调节效应,对二者正相关阶段存在同向调节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秋艳   刘浩冬  
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测算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门槛模型研究绿色信贷、产业结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空间传染”特性,其提升主要源于绿色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变化;绿色信贷有助于提高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抑制作用;产业结构优化显著提升了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中,高级化和生态化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前者会抑制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后者促进了其增长;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后,绿色信贷对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将显著增强,而对于不同维度,这一作用效果只存在高级化和合理化的门槛特征;空间门槛模型显示,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提高会减小绿色信贷对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颖   吕明俐   刘双丰  
本文以碳交易市场中交易规模最大的电力行业为例,基于超效率SBM方法对样本省份和城市2010—2019年电力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测算,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碳交易政策对高碳产业GTFP的影响。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试点地区电力行业GTFP,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对外开放程度均不利于电力行业GTFP的提升;使用基准线法进行碳配额分配的地区电力行业GTFP明显提升,但历史法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碳交易政策通过推动电力行业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来提升GTFP;地区数字化水平对碳交易政策推动电力行业GTFP提升有正向调节作用;碳交易政策的效果在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碳交易政策提升电力行业GTFP的效果突出,而在中部与西部地区短期内政策效果尚不明显。为推动高碳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应加快建立和完善配额分配体系、健全碳交易市场信息披露体系、加强数据统计与核算、推进高碳产业绿色能源结构改革、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旭   侯杰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在《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背景下,试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及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业融合”政策主要是通过市场示范机制和结构优化机制引导试点企业“精准”融入重点领域,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促进创新投入结构优化,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新能源和制造业、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等试点领域提升更明显;西部、东部地区提升效果相对优于中部地区但整体差异并不明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尹瑞成  
火力发电占据我国电力生产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在中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减弱和低碳试点城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火电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试点政策对火电企业的影响值得研究。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火电上市企业数据,采用SBM模型非径向非角度ML指数法测算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等方法,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不同规模和不同所有制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抑制了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短期内并不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火电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反而会通过缩减企业规模、降低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增大能源消耗等带来负面效应。目前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未显著降低火电上市企业的能源投入与污染排放,是其未能促进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不同规模和所有制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政府应科学合理地制定火电行业环境规制强度,持续推动火电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要为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实现火电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尹瑞成  
火力发电占据我国电力生产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在中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减弱和低碳试点城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火电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试点政策对火电企业的影响值得研究。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火电上市企业数据,采用SBM模型非径向非角度ML指数法测算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等方法,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不同规模和不同所有制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抑制了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短期内并不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火电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反而会通过缩减企业规模、降低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增大能源消耗等带来负面效应。目前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未显著降低火电上市企业的能源投入与污染排放,是其未能促进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不同规模和所有制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政府应科学合理地制定火电行业环境规制强度,持续推动火电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要为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实现火电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海静  周施  
绿色信贷是我国解决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基于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为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考察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两高”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其他企业相比,绿色信贷政策会显著提高“两高”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且投资者信心在该影响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基于产权性质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分组研究发现,非国有性质、发达地区的“两高”企业受该政策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彦希   王渊   王玉  
二十大报告指出将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拓展了波特效应的理论边际,从环境政策的影响程度角度检验了“绿色创新→清洁生产”在“环境政策→企业生产效率”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厘清环境政策对于企业生产效率这一作用结果在企业内部的作用机制。通过将环境政策划分为规制型环境政策与激励型环境政策,分析不同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规制型环境政策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帮助企业实现清洁生产,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激励型环境政策并不利于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但同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绿色生产,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而后在企业性质的异质性检验中,亦得到了新的拓展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劲松  鲁珊珊  
文章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PSM-DID模型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绿色信贷政策可以显著提升绿色信贷限制企业创新绩效;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可以提高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信贷限制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信贷限制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及低融资约束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宁金辉  苑泽明  王晓祺  
本文从企业投资的角度考察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抑制重污染企业过度投资;相对于非国有企业、高环境规制地区企业,绿色信贷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低环境规制地区企业更为显著。作用机理检验表明:绿色信贷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影响企业过度投资。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呈递增的时间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妍妍  俞毛毛  岳中刚  
“双碳”背景下,通过金融手段抑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类产品出口,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绿色声誉,是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以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政策文件为外生冲击,利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分析了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污染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绿色信贷政策抑制了重污染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绿色信贷政策通过“遵循成本”机制,降低企业要素的边际产出,抑制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张;纳入融资约束的三重差分模型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出口规模的抑制作用更大;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规模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研究为绿色金融政策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钟海燕   王江寒   李敏鑫  
环保信用评价是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绿色转型压力下的一种新型环境治理政策工具。以环保信用评价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环保信用评价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信用评价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资源获取对环保信用评价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环保信用评价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政府监管环境严格的地区、市场竞争环境激烈的行业以及社会信任环境良好的地区更加明显。结论提供了环保信用评价政策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丰富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因素的研究文献,对政府部门进一步推广环保信用评价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环境向善行为、助力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建设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