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97)
- 2023(21098)
- 2022(17891)
- 2021(16746)
- 2020(14160)
- 2019(31970)
- 2018(31412)
- 2017(61239)
- 2016(33279)
- 2015(36705)
- 2014(36103)
- 2013(35686)
- 2012(32782)
- 2011(29091)
- 2010(29263)
- 2009(27826)
- 2008(27377)
- 2007(24509)
- 2006(22000)
- 2005(19974)
- 学科
- 济(129549)
- 经济(129407)
- 业(112925)
- 管理(107510)
- 企(99318)
- 企业(99318)
- 方法(57819)
- 数学(47359)
- 数学方法(46835)
- 财(43021)
- 农(39426)
- 业经(37460)
- 中国(36876)
- 银(35892)
- 银行(35744)
- 行(34066)
- 制(32962)
- 融(32835)
- 金融(32833)
- 务(30660)
- 财务(30582)
- 财务管理(30529)
- 企业财务(28957)
- 农业(27555)
- 地方(26175)
- 学(25619)
- 贸(24811)
- 贸易(24791)
- 易(24127)
- 理论(23974)
- 机构
- 学院(463356)
- 大学(459114)
- 济(187400)
- 经济(183374)
- 管理(183234)
- 理学(156340)
- 理学院(154739)
- 研究(152494)
- 管理学(152242)
- 管理学院(151423)
- 中国(127862)
- 京(97460)
- 科学(93088)
- 财(92595)
- 农(82467)
- 所(77185)
- 中心(72477)
- 财经(72469)
- 江(70941)
- 业大(70015)
- 研究所(69729)
- 经(65766)
- 农业(64766)
- 北京(61289)
- 州(57763)
- 经济学(56291)
- 范(56198)
- 师范(55565)
- 院(54753)
- 财经大学(53618)
- 基金
- 项目(306359)
- 科学(239999)
- 研究(222270)
- 基金(222077)
- 家(193977)
- 国家(192256)
- 科学基金(165268)
- 社会(140296)
- 社会科(133087)
- 社会科学(133052)
- 省(120620)
- 基金项目(117128)
- 自然(108298)
- 自然科(105757)
- 自然科学(105728)
- 自然科学基金(103846)
- 教育(101053)
- 划(100364)
- 资助(92044)
- 编号(90829)
- 成果(73166)
- 重点(68491)
- 部(66574)
- 发(65366)
- 创(65026)
- 课题(61759)
- 创新(60276)
- 科研(58736)
- 国家社会(57499)
- 教育部(56998)
- 期刊
- 济(209288)
- 经济(209288)
- 研究(138234)
- 中国(90165)
- 财(76514)
- 农(75412)
- 学报(74057)
- 管理(69644)
- 科学(65996)
- 融(65600)
- 金融(65600)
- 大学(55343)
- 学学(52644)
- 农业(49758)
- 教育(43890)
- 技术(38734)
- 财经(36145)
- 业经(35558)
- 经济研究(33277)
- 经(30906)
- 业(27700)
- 问题(26541)
- 技术经济(23410)
- 理论(23177)
- 财会(22469)
- 图书(22152)
- 版(22084)
- 现代(21620)
- 科技(21406)
- 贸(21105)
共检索到705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万超 柴尚蕾 张宏燕 张珂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创新与变革。以我国沪深股市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考察《绿色信贷指引》政策出台后企业债务融资替代行为特征,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深入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新增银行贷款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以来,重污染企业的非流动性负债融资显著下降,而流动性负债和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的替代性融资方式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新增银行贷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融资规模角度来看重污染企业为获得更多信贷支持,有积极主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而环境信息披露并未显著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高低。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献兵 马福春 魏妍 谢婉芸 李柏润
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分析了信贷市场是否存在“碳泡沫”。结果表明,在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前,银行未充分考虑高污染企业可能面临的资产风险,未对其进行显著的歧视性定价,导致信贷定价存在“碳泡沫”;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后,银行向高污染企业增加贷款利差,具有显著的融资惩罚效应;绿色信贷政策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不同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呈现显著的非对称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蕾 王延彦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绿色信贷政策及其执行效果对改善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成本;绿色信贷政策及其执行效果能显著增强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起到了改善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成本之间关系的作用。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债务成本 绿色信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建军
本文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绿色创新的调节作用以及产权性质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企业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均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企业绿色创新显著加强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的影响;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银行借款规模和期限结构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且绿色创新在其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应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尤其要督促企业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资源能源节约量的定期定量披露;企业应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并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国有企业应大力加强绿色创新;银行应严格落实绿色信贷政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管亚梅 肖雪
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环保政策的部分是利益相关者对其环境行为评估的主要参照。本文收集了2012-2016年沪市A股重污染行业平均资产排名前20%的上市公司的年报和独立报告,建立EDI指标体系,研究重污染行业披露环境行为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重污染企业积极地披露环境信息,可以提高内部信息透明度,缓解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可以有效预测其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重污染企业公开环境行为有利于其获得更多的银行借款,并且对长短期借款规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债务融资成本 企业信贷规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郭俊杰 方颖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数据和双重差分法揭示了绿色信贷政策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三条途径。通过信贷总量控制,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有效抑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但通过强化环境绩效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并显著削弱银行信贷歧视,政策也带来环境绩效效应和银行信贷歧视效应,促使信贷供给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分配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在三条途径的综合影响下,政策抑制了国有企业的借款增长,对民营企业则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债务融资 信贷歧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龙姣
本文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重污染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与银行贷款融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银行贷款融资有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监控能力越强、股权制衡度越高,其银行贷款融资规模越大、银行贷款成本越低;但在环境信息披露低的企业,公司治理对银行贷款融资的影响要强于环境信息披露高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降低了公司治理水平在银行信贷决策中的作用。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银行贷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保辉
基于我国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升级等背景下,选取2011—2017年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讨了绿色信贷、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绿色信贷政策和重污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绿色信贷政策从信贷规模和利率上约束了重污染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升级达到绿色信贷要求或环保标准,也使落后企业进行重组或压降市场份额甚至退出市场;而重污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披露程度与债务融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程度,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同时重污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程度能有效减弱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也表明绿色信贷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和到位,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最后从政府调控实现短期与长期目标均衡、企业内部管理与融资、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分类有效落实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债务成本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启博
以《绿色信贷指引》实施构建准自然实验,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意愿和正面信息披露,减少了负面信息披露,但没有提高信息披露依规度。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通过降低受限企业的银行信贷可得性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该结论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在企业面临政策引致的信贷约束冲击时充当了合法性管理的工具。虽然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但企业并非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应披尽披,而是利用信息披露进行环境形象美化以缓解政策冲击带来的信贷约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武龙 李腾龙
以A股代表性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其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能够帮助重污染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且对新增短期贷款和新增长期贷款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银行业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银行越会借助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了解与环保相关的贷款风险;内部控制越差的企业,银行越会重视环保风险评估,更多地关注其环境信息披露;同等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下,银行更乐意贷款给国有企业。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银行贷款 环保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魏巍 郑红 张娇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大力推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并取得显著成效。在绿色发展进程中,绿色信贷这一金融利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为切入点,选取2009—2022年A股“两高”企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纳入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的影响机制;同时加入产权和区域的交乘项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绿色信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两高”企业的债务融资规模,且对非国有企业与中西部地区企业债务融资水平的牵制更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淑琴
本文在揭示银行和债券投资者参与治理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2006—201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的治理效应,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两种债务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但同时又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绩效,说明银行贷款只是发挥了部分的债务治理效应,但长期贷款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绩效,降低代理成本。债券既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又能够提高公司绩效,并且其治理效应要强于长期银行贷款。信息披露质量只能显著影响债券的治理效应,而且仅限于显著提高公司绩效方面,而不能显著影响代理成本约束。
关键词:
银行贷款 债券 信息披露质量 债务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强 陈山漫
绿色信贷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检验。以2012年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为自然实验,使用2007—2021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影响机制来看,绿色信贷政策通过提高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以及降低权益融资成本渠道影响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内部控制对绿色信贷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绿色信贷 融资成本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果平 姜铭哲 王卫星
从企业创新出发,将2012年正式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作为基本事件进行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两高”(即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在一定层面上抑制了“两高”行业的债务融资,压缩了“两高”行业的创新空间。同时,在股权性质分样本检验中,绿色信贷政策对非国有“两高”企业的创新影响更显著而对国有“两高”企业创新影响并不明显;在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的约束效应中,国有企业的抑制成效更为显著。将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创新、债务融资结合起来,拓宽了绿色信贷政策的研究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连莉莉
以200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债务融资成本的角度分析绿色信贷对绿色企业与"两高"企业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有效推动了绿色企业发展,遏制了"两高"企业发展。在横截面上,绿色企业与"两高"企业相比承担较低的债务融资成本。这种显著的差异与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密切相关,在经济意义上也是重要的。在时间趋势上,绿色企业债务融资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相应改善。但是,绿色信贷需要相配套的双向监管体系,确保绿色贷款专款专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