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0)
- 2023(9083)
- 2022(6544)
- 2021(5861)
- 2020(4347)
- 2019(9513)
- 2018(9575)
- 2017(17884)
- 2016(9715)
- 2015(10739)
- 2014(10798)
- 2013(10277)
- 2012(9168)
- 2011(8093)
- 2010(8199)
- 2009(7760)
- 2008(7571)
- 2007(7076)
- 2006(6713)
- 2005(5916)
- 学科
- 济(38924)
- 经济(38892)
- 管理(27055)
- 业(23327)
- 企(17310)
- 企业(17310)
- 农(16149)
- 中国(15149)
- 环境(12555)
- 地方(12207)
- 业经(11840)
- 农业(10861)
- 方法(10308)
- 发(9707)
- 学(8579)
- 数学(8361)
- 数学方法(8263)
- 财(7854)
- 划(7497)
- 融(7495)
- 金融(7493)
- 制(7455)
- 发展(7369)
- 展(7354)
- 银(7253)
- 银行(7242)
- 行(6942)
- 生态(6717)
- 和(6605)
- 资源(6456)
- 机构
- 学院(134434)
- 大学(130641)
- 济(52396)
- 经济(51093)
- 管理(48042)
- 研究(47877)
- 理学(40158)
- 理学院(39736)
- 中国(38989)
- 管理学(38896)
- 管理学院(38681)
- 科学(29684)
- 京(28562)
- 农(25692)
- 财(24561)
- 中心(23517)
- 所(23420)
- 江(23098)
- 研究所(21261)
- 业大(20813)
- 农业(19421)
- 范(19357)
- 师范(19159)
- 财经(18823)
- 州(18376)
- 院(18152)
- 北京(17980)
- 经(17049)
- 省(16148)
- 经济学(15954)
- 基金
- 项目(91196)
- 科学(71593)
- 研究(70106)
- 基金(63281)
- 家(55438)
- 国家(54905)
- 科学基金(46762)
- 社会(44820)
- 社会科(42295)
- 社会科学(42282)
- 省(38040)
- 基金项目(33242)
- 教育(31391)
- 划(31037)
- 编号(29105)
- 自然(27894)
- 自然科(27102)
- 自然科学(27097)
- 自然科学基金(26561)
- 资助(23982)
- 成果(23572)
- 发(22171)
- 课题(21442)
- 重点(21372)
- 创(19356)
- 部(18788)
- 国家社会(18592)
- 发展(18222)
- 创新(18051)
- 展(17896)
共检索到213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靖霞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城镇化建设已刻不容缓。通过分析绿色信贷支持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指出绿色信贷支持生态城镇化建设需要政府、环保部门、银行、企业共同努力,而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是提高绿色信贷运行效率的关键,因此,探寻合适的绿色信贷支持路径对于加快生态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双悦
一、"绿色城镇化"理念的形成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首先是在2013年12月12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
关键词:
绿色城镇化 旧城改造模式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双悦
一、"绿色城镇化"理念的形成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首先是在2013年12月12~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肇军
生态文明建设对贵州有着特殊的意义,绿色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在加快,但城镇数量和规模总体仍然落后,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适宜的绿色城镇化路径成为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绿色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与创新,它一方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促进污染治理的空间集中、减少治理成本。贵州应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探索一条适合贵州省情和发展需要的绿色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城镇化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古蕊
将绿色发展战略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日渐加大的形势下表现出了极大的迫切性。辽宁城镇化建设存在着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城市病"、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要素保护意识欠缺等问题,需要通过制定绿色城镇化规划,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综合整治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来实现辽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绿色转型 路径 辽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白杨 张滨 吴天博
绿色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主流方向,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2001~2016年的数据,构建了绿色化与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各个维度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并计算主成分得分以代表绿色化与城镇化,进一步建立绿色化系统路径分析模型、城镇化系统路径分析模型以及绿色化-城镇化系统路径分析模型,以探讨系统之间和各维度间的路径关系,并据此提出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化与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化 城镇化 主成分分析 路径分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
绿色产业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任务。近年来,绿色理念在各级规划中的细化为绿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新发展格局构建为绿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绿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助力,但也面临人才供给不充分、整合资金资源转向城镇绿色产业发展政策供给不足等挑战。为加快绿色产业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应通过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来推进绿色产业分工合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绿色产业新模式,推进“大工业”发展、调整优化绿色产业结构,培养绿色产业人才,培育城镇化绿色新产业新业态、以5G等信息化技术赋能城镇化智慧治理。
关键词:
城镇化 绿色产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海华 刘祥慧
实现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已列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厘清绿色信贷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以及城镇化和信息化在此机制中起到的作用,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基于2003—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绿色信贷对碳排放的影响,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作用渠道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绿色信贷的投放能够显著抑制碳排放,且该结论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仍能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能够增强绿色信贷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相比于能源大省,非能源大省的绿色信贷抑制碳排放的作用更显著;绿色信贷可以通过降低能源强度的途径抑制碳排放,暂时不能通过优化能源结构的途径来抑制碳排放;城镇化水平在绿色信贷抑制碳排放机制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而信息化水平在绿色信贷抑制碳排放机制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坚持重点区域先行先试、大力发展洁煤技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海华 刘祥慧
实现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已列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厘清绿色信贷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以及城镇化和信息化在此机制中起到的作用,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基于2003—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绿色信贷对碳排放的影响,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作用渠道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绿色信贷的投放能够显著抑制碳排放,且该结论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仍能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能够增强绿色信贷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相比于能源大省,非能源大省的绿色信贷抑制碳排放的作用更显著;绿色信贷可以通过降低能源强度的途径抑制碳排放,暂时不能通过优化能源结构的途径来抑制碳排放;城镇化水平在绿色信贷抑制碳排放机制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而信息化水平在绿色信贷抑制碳排放机制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坚持重点区域先行先试、大力发展洁煤技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振山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强调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进程,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绿色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广耀
城镇化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系列论述,剖析了为什么要推进绿色城镇化,阐释了城镇化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指明了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路径。习近平城镇化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明确的实践指向以及扎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城镇化绿色发展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要义,以提高民生的环境福祉为根本宗旨,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强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其实践路径包括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提高城市规划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加大城市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内容。深刻认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于在城市领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创新城镇化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广耀
城镇化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系列论述,剖析了为什么要推进绿色城镇化,阐释了城镇化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指明了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路径。习近平城镇化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明确的实践指向以及扎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城镇化绿色发展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要义,以提高民生的环境福祉为根本宗旨,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强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其实践路径包括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提高城市规划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加大城市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内容。深刻认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于在城市领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创新城镇化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继新 张浩南
实现绿色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义和深层意涵。本文基于当前城镇化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困境,从"双重脱嵌"发展处境、生态环境与建筑业样态、绿色发展制度保障体系等方面,探析了绿色建筑产业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因应;结合绿色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产业拉动效应、资源整合及集聚组织形态、独特与推广优势、文化与科技重构功能、就业关联促进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了绿色建筑产业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多维嵌入空间;进而在利益主体、理念内涵、价值诉求、功能效用、文化导向5个层次上,提出并诠释了绿色建筑产业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选择策略,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提供可行、现实和创新路径。
关键词:
绿色建筑产业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零和现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兴华 詹国辉
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然而传统城镇化却是不可持续的,势必要求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又频频凸显出诸多潜在生态问题。因而本文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城镇生态化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转型、城镇环境生态综合化治理、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路径,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生态化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娜 钟荣桂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长足发展,社会经济水平有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城镇化的推进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特别是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失衡、人居环境恶化等。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深度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统筹兼顾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型政府是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生态型政府理念的提出为深度城镇化过程中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推行绿色GDP考核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三农"投入,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加快生态立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广环保理念,提高人民生态素质等,应当是深度城镇化中好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生态型政府 深度城镇化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