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0)
- 2023(18340)
- 2022(15633)
- 2021(14714)
- 2020(12161)
- 2019(28103)
- 2018(27638)
- 2017(52938)
- 2016(28582)
- 2015(32109)
- 2014(31708)
- 2013(31165)
- 2012(28498)
- 2011(25654)
- 2010(25330)
- 2009(23104)
- 2008(22287)
- 2007(19173)
- 2006(16680)
- 2005(14899)
- 学科
- 济(112622)
- 经济(112466)
- 管理(86479)
- 业(78199)
- 企(65393)
- 企业(65393)
- 方法(52322)
- 数学(45951)
- 数学方法(45353)
- 中国(31788)
- 财(31582)
- 农(29732)
- 业经(25349)
- 制(24092)
- 学(23484)
- 贸(21822)
- 贸易(21810)
- 环境(21390)
- 易(21308)
- 地方(19814)
- 务(19700)
- 财务(19622)
- 财务管理(19579)
- 农业(19502)
- 企业财务(18607)
- 银(18471)
- 银行(18427)
- 和(18374)
- 融(17760)
- 金融(17756)
- 机构
- 大学(401005)
- 学院(396625)
- 济(164919)
- 经济(161672)
- 管理(158472)
- 理学(137747)
- 理学院(136279)
- 研究(133946)
- 管理学(133896)
- 管理学院(133172)
- 中国(103430)
- 京(85078)
- 科学(80442)
- 财(76663)
- 所(65087)
- 农(61982)
- 中心(61717)
- 财经(61540)
- 研究所(59436)
- 业大(58264)
- 经(56292)
- 江(56078)
- 北京(53738)
- 经济学(50889)
- 范(50476)
- 师范(49995)
- 院(49162)
- 农业(48284)
- 财经大学(46173)
- 经济学院(45941)
- 基金
- 项目(276952)
- 科学(219492)
- 基金(204424)
- 研究(202538)
- 家(178170)
- 国家(176780)
- 科学基金(152847)
- 社会(129852)
- 社会科(123260)
- 社会科学(123229)
- 基金项目(107813)
- 省(104941)
- 自然(99103)
- 自然科(96847)
- 自然科学(96823)
- 自然科学基金(95066)
- 教育(92463)
- 划(89138)
- 资助(84193)
- 编号(81105)
- 成果(65352)
- 部(62138)
- 重点(61778)
- 发(58126)
- 创(57707)
- 课题(54884)
- 国家社会(54662)
- 创新(54031)
- 教育部(53825)
- 科研(53309)
- 期刊
- 济(173180)
- 经济(173180)
- 研究(118154)
- 中国(74662)
- 学报(62021)
- 财(59139)
- 管理(58023)
- 科学(57399)
- 农(55805)
- 大学(48318)
- 学学(45372)
- 教育(40770)
- 融(38067)
- 金融(38067)
- 农业(37968)
- 技术(33867)
- 财经(30199)
- 经济研究(28252)
- 业经(26831)
- 经(25826)
- 问题(22451)
- 业(20060)
- 图书(19875)
- 理论(19248)
- 科技(18679)
- 贸(18475)
- 技术经济(18447)
- 版(18260)
- 实践(17315)
- 践(17315)
共检索到578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增福 冯柳华 麦诗琪 李岸瑶
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全方位的低碳、零碳社会建设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绿色信贷是我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绿色信贷政策的落实是否抑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一问题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05-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投放规模的扩大有效抑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路径检验发现,绿色信贷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两条路径抑制了二氧化碳排放。此外,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信贷对二氧化碳的抑制作用在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以及第二产业占高的省份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绿色信贷抑制二氧化碳排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绿色信贷 二氧化碳排放 绿色技术 碳中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宇 姜金涵 宋兰旗
低碳技术进步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信贷能够通过引导资源配置和激励技术创新,促进低碳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分析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特征,进一步分析上述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结论显示:中国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省际合作等方面给出提高绿色信贷促进低碳技术进步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井泽皓 刘浩 杨丽丹
乡村全面振兴和绿色发展既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又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基于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数据,论文探讨了绿色信贷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且新颖性、创造性越强的技术创新作用越明显。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绿色信贷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依次增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绿色信贷促进作用越强;相比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绿色信贷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影响更加显著。由此带来的启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快完善“三农”绿色信贷制度,尤其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平衡区域间绿色信贷资源,推动绿色信贷精准投放。
关键词:
绿色信贷 乡村振兴 技术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翼
文章分析了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由于不同地区的产业部门与绿色技术的融合程度不同,由此产生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地区差异,而绿色技术溢出的方向性偏好加剧了碳减排效应的地区不平衡性。利用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绿色技术溢出总体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但会拉大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区利用绿色技术溢出的程度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在绿色技术溢出网络中是最主要的发出和吸收区域,中部地区创造了一定的发出量但吸收量相对不足,而西部地区的发出量和吸收量均小于其他地区。
关键词:
绿色技术 溢出效应 碳排放强度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翼
文章分析了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由于不同地区的产业部门与绿色技术的融合程度不同,由此产生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地区差异,而绿色技术溢出的方向性偏好加剧了碳减排效应的地区不平衡性。利用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绿色技术溢出总体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但会拉大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区利用绿色技术溢出的程度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在绿色技术溢出网络中是最主要的发出和吸收区域,中部地区创造了一定的发出量但吸收量相对不足,而西部地区的发出量和吸收量均小于其他地区。
关键词:
绿色技术 溢出效应 碳排放强度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毓 胡海亚 李浩
绿色信贷作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金融支持,其对第二、第三产业间以及对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存在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是产业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绿色信贷政策虚拟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整体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对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分区域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产业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蕴含的"倒逼"机制,会对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却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因此,统筹区域经济与绿色金融的协调发展,构建政府、银行与企业间"绿色"数据的实时对接与共享机制,促进绿色信贷资金在区域间与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是推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绿色信贷 产业结构升级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依蓉
文章通过构建低碳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2006-2011年中国各地区的低碳绿色转型指数,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资本存量、FDI、财政分权等对低碳绿色转型的影响,并使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讨论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绿色转型指数在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低碳技术是推动东部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粗放式增长方式及环境投资不足是造成西部转型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FDI有利于低碳绿色转型,且对东部及华北作用更大;资本存量增加不利于西部转型,财政分权促进了低碳绿色转型。此外,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意识是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厉启晗 杨瑞龙
本文以“自下而上”为特征的中国式金融分权模式为研究对象,在检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开启前后金融分权对碳排放整体影响变化的基础上,深入讨论由于地方不同的政策投入选择,金融分权对本地和异地碳排放所产生的差异化影响。结果显示:开启改革试点后,我国金融分权总体上与碳排放强度呈U型关系。在影响路径上,改革试点地区选择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清洁化和低碳化转型的金融政策减碳效果最明显,并通过溢出效应降低非试点地区的碳排放强度。限制对高污染企业金融供给的政策投入对本地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是U型的,即初期有效,长期、大规模采用反而可能产生副作用,并且不具有溢出效应。
关键词:
金融分权 绿色金融 碳排放强度 溢出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泽照 梁斌
文章利用1999-2012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重点考察政府审计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借以探讨政府审计在促进反腐层面的关键着力点。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揭发问题绩效与地区腐败水平具有交互的正向影响,随着审计发现违规金额的扩大,腐败水平也相应提高,而腐败水平每提高1%,审计发现违规金额就上升0.116个百分点。审计揭发问题并不会必然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审计整改绩效与地区腐败水平负相关,整改绩效每提高1%,将引起滞后期地区腐败水平相应下降0.017个百分点,验证了审计整改在抑制地区腐败发生过程中显示的关键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现实反腐的有效性。基于此,中国...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腐败 绩效 违规 整改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钰涵 谢波
从各省份火电行业的面板数据出发,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各省份2003—2017年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构建系统SYS-GMM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并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2)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3)投资开放程度对全国范围内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对东部地区各省份的火电行业有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钰涵 谢波
从各省份火电行业的面板数据出发,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各省份2003—2017年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构建系统SYS-GMM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并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2)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3)投资开放程度对全国范围内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对东部地区各省份的火电行业有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慧敏
在二氧化碳(CO2)排放影响因素的模型框架内,利用1995—2008年中国省级的面板数据,着重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对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演进决定CO2排放的基本走向,刚性产业结构演进特征使单位CO2排放居高不下;二产主导的产业结构对我国CO2排放产生了明显的增速效应,延缓了CO2排放倒"U"型变化过程。因此,依托低碳经济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第一、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向低能耗低CO2排放的产业结构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产业结构 CO2排放 省级数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欣玥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过程中,必不可少地需要法律法规发挥调节与规制作用,环境规制在各个试点地区是否符合预期地发挥了碳减排效应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选取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六个试点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了试点地区碳排放交易管理地方规章对于地区碳排放的效应。研究发现: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环境规制与地区碳排量呈现显著负相关,说明这一环境规制能够促进地区碳减排,但具体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文章研究有助于从立法层面上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工具,推动全国范围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序建立,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阳 唐嘉懿
为明确碳排放规制的就业效应,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9年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碳排放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规制能够促进就业,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碳排放规制对就业的影响机制中存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效应。同时,在高收入和低收入地区碳排放规制能够促进就业,而在中等收入地区碳排放规制抑制就业。因此,为地方政府制定差异性碳排放规制政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就业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洁 王业斌
当前,中国将金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基本的出发点是解决各地区普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运用中国1996—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从财政压力的角度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体制下金融抑制背后的财政成因,结果显示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地区所面临的财政压力越大,其金融抑制程度则越高,证实了受制于自身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确有干预地区金融资源的行为。因此,在推进金融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的协调,进一步理顺我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匹配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