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9)
- 2023(9778)
- 2022(8618)
- 2021(8176)
- 2020(6712)
- 2019(15826)
- 2018(15762)
- 2017(30792)
- 2016(16630)
- 2015(18519)
- 2014(18548)
- 2013(18430)
- 2012(16731)
- 2011(14917)
- 2010(14699)
- 2009(13469)
- 2008(12943)
- 2007(10974)
- 2006(9461)
- 2005(8054)
- 学科
- 济(62820)
- 经济(62751)
- 管理(48660)
- 业(45670)
- 企(38315)
- 企业(38315)
- 方法(31376)
- 数学(27220)
- 数学方法(26899)
- 农(16781)
- 财(15599)
- 中国(15495)
- 学(14681)
- 业经(14052)
- 地方(12883)
- 环境(12401)
- 农业(11500)
- 贸(11067)
- 贸易(11063)
- 和(10993)
- 理论(10957)
- 易(10740)
- 技术(10678)
- 务(10558)
- 财务(10496)
- 财务管理(10474)
- 划(10152)
- 企业财务(9946)
- 制(9888)
- 银(9077)
- 机构
- 大学(231088)
- 学院(229385)
- 管理(96668)
- 济(86910)
- 经济(84882)
- 理学(84564)
- 理学院(83684)
- 管理学(82286)
- 管理学院(81893)
- 研究(72885)
- 中国(55009)
- 京(48910)
- 科学(46777)
- 财(39143)
- 农(36642)
- 业大(35860)
- 所(35793)
- 中心(34002)
- 研究所(32914)
- 财经(32110)
- 江(32021)
- 北京(30870)
- 范(30202)
- 师范(29937)
- 经(29234)
- 农业(28694)
- 院(26828)
- 州(26672)
- 经济学(24851)
- 商学(24593)
- 基金
- 项目(164814)
- 科学(129308)
- 研究(120733)
- 基金(119333)
- 家(103536)
- 国家(102662)
- 科学基金(88777)
- 社会(74434)
- 社会科(70495)
- 社会科学(70474)
- 省(64641)
- 基金项目(64444)
- 自然(58938)
- 自然科(57535)
- 自然科学(57524)
- 自然科学基金(56462)
- 教育(54716)
- 划(54274)
- 编号(49682)
- 资助(48955)
- 成果(39496)
- 重点(36153)
- 部(35770)
- 创(34507)
- 发(34492)
- 课题(33391)
- 创新(32100)
- 科研(31749)
- 项目编号(30916)
- 教育部(30655)
共检索到321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虎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金融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载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绿色信贷更是我国金融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但国内现行绿色信贷政策管理体系、统计制度以及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等方面,缺乏统一可执行标准。本文结合国内外绿色信贷研究成果,按照绿色发展原则,对绿色信贷前置条件(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估等)、产品设计(期限、利率以及信用方式等)以及风险评估(资本覆盖、风险计提等)建立可执行标准,以此明确绿色信贷支持对象、操作流程以及政策引导作用。并提出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支撑体系、构建绿色环保评估市场机制、建立绿色信贷财政激励等措施,推动商业银行在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完善现行信贷管理体系,将环境绿色评估贯穿信贷审批、发放、管理等各环节,最终实现金融资源绿色配置、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玉宇
绿色信贷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对传统金融观念的改变和发展,是金融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制定的必要性,从尝试采用"赤道原则"确立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信贷产业指导目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制定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
绿色信贷标准 必要性 实施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申韬 李小依
绿色金融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背景下,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正式实施为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信贷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重污染企业,重污染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更加显著,这得益于绿色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度更高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更低的地区,绿色信贷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更加明显。本文为“波特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对于政府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生 李子明
中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开展的"绿色信贷"业务加大了对环保项目的扶持和对环境污染项目或企业的打击。但在粗放型增长模式下的经济核算体系与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矛盾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位;低效信息传导和环境监管致使"绿色信贷"执行不力。分析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的博弈,在不同发展观及制度安排下效用函数改变后政府行为及其影响下的"绿色信贷"开展的外部条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提高环保执行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博弈 地方政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馨月 李敏 姚胜 武颖 毋晓辉 袁景玉
绿色农房因具有节能、环保、热舒适度高等优点,成为农村居住建筑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绿色农房相关建设标准、设计标准以及评价标准,并从概念术语、建筑设计、节能设计、既有农房改造四个方面对各级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农房标准发布存在滞后性,国家方面还未出台明确的绿色农房建设标准,各省市绿色农房相关标准种类和数量不同,且对应标准的部分内容存在差异,同时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方向,可为绿色农房相关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绿色农房 标准 节能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建刚 张浩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一新建建筑2009》(LEED-NC 2009)在内容架构、评分方式、指标设计这三个层面的差异,构建了以评价路径为主体的对比体系,并对二者在地域特征、可操作性以及标准导向方面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论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较为契合中国国情,而LEED-NC 2009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较好,并且二者在内在导向和价值观方面存在不同。最后基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与建筑能效、环境负荷与使用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整合完善、注重创新、细分标准三个方面就如何完善绿标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海若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商业银行提出了绿色信贷的概念。本文从绿色信贷的理论研究综述出发,研究了绿色信贷的起源与内涵以及绿色信贷的实践规则,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关于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从商业银行和行业类别两个角度综述了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最后就绿色信贷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 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会满
金融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有责任、有义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创建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牢固树立绿色金融理念,将其融入金融业的"血脉"和文化,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推动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早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广泛共识。本专题从金融业及政府等不同角度,对绿色金融作出了深入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程 白唯 王野 李玉善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商业银行是否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因素,并根据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评价绿色信贷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商业银行是绿色信贷的主体,提高绿色信贷收益、降低绿色信贷成本、加大不实施绿色信贷的惩处成本(如不实施绿色信贷所带来的声誉风险),均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积极性;绿色信贷政策目前对商业银行绩效在某种程度上有负向的影响,说明绿色信贷政策落到实处还有一定困难,但随着政策的实施和完善,这种负面影响正在减弱。基于上述结论,推动绿色信贷政策可持续实施,应当建立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给予积极实施绿色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悦 上官鸣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不仅是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之一,也是影响企业信贷等活动的重要指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绿色信贷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通过对企业形成融资约束、提高其环境绩效来实现这一目标;绿色信贷政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对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政策、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健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管理机制等相关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澜飚 任可歆
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我们研究了《绿色信贷指引》发布所引起的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不受绿色信贷限制的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对绿色信贷限制性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指引》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主要渠道包括降低融资约束以及提升企业环保关注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处于环境规制力度较大地区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加。因此,政府应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降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以此营造能够引导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的金融市场环境,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馨 王营
绿色金融是促进绿色创新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双重背景下,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检验了《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前后、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的绿色创新表现,以此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的绿色创新表现更加活跃,但绿色创新质量提升不明显。这得益于绿色信贷政策的代理成本降低作用和投资效率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地区环境执法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的作用增强。最后,绿色创新既能够显著提升环境和社会绩效,也能够显著提升财务绩效,但对后者的改善具有迟滞性。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的有效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本文最直接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凡
金融支持在促进环境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绿色信贷水平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文章通过选取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体现为具有更高的绿色专利产出。本文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使得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产权性质以及社会责任承担意愿会强化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毕茜 邓玲
推动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2015-2019 年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2018年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有效地促进了重污染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其作用路径在于提高了企业研发强度和环境合规成本。第二,企业内部高管环保经历与外部政府环保补助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政策效果。第三,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在代理成本低和地区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第四,相较于合规性的绿色信贷指引,锦标赛式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能更加有效地发挥绿色创新激励效应。充分发挥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还需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制度体系,强化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推动商业银行积极落实绿色信贷政策,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推动企业以绿色创新为导向,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振宇 汪宝 张艳
在绿色信贷发展潜力依旧巨大的背景下,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探究银行、企业间的绿色信贷借贷关系,对于进一步促进绿色信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互惠性视角出发,分析绿色信贷借贷关系中的互惠性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银行、企业的互惠性基础博弈模型,通过引入政府这一主体对互惠性基础博弈模型进行拓展。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应当与企业培养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并尽可能避免负的互惠性借贷关系;银行、企业实施绿色信贷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与对方给予自己的互惠性程度呈同方向变化;行业自律组织和政府的存在,可以有效保证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的形成。因此,要形成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不仅要完善国家或者行业自律组织的相关制度体系,还要培养银行和企业内部的互惠性意识。此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动态信息共享平台等都是必要措施。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借贷关系 互惠性视角 博弈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