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8)
2023(11259)
2022(9207)
2021(8262)
2020(6960)
2019(15560)
2018(14727)
2017(28871)
2016(15214)
2015(16068)
2014(15392)
2013(15165)
2012(13809)
2011(12314)
2010(12418)
2009(12105)
2008(11133)
2007(10052)
2006(9029)
2005(8281)
作者
(43539)
(36323)
(36269)
(34105)
(22914)
(17621)
(16291)
(14153)
(13946)
(12842)
(12581)
(12052)
(11510)
(11422)
(11388)
(11269)
(10682)
(10677)
(10644)
(10368)
(8934)
(8802)
(8748)
(8423)
(8273)
(8176)
(8081)
(7726)
(7154)
(7114)
学科
(58742)
经济(58685)
(45546)
管理(45202)
(38550)
企业(38550)
(33680)
银行(33534)
(31972)
(30529)
金融(30528)
方法(27827)
数学(24663)
数学方法(24511)
(21747)
中国(21585)
(19080)
(14871)
业经(14742)
(13097)
贸易(13085)
(12814)
(12632)
财务(12608)
财务管理(12591)
(12160)
制度(12154)
企业财务(12108)
业务(11887)
中国金融(11884)
机构
大学(210312)
学院(209107)
(91625)
经济(89941)
管理(80585)
理学(69782)
理学院(69105)
管理学(68101)
管理学院(67756)
研究(66933)
中国(65446)
(45126)
(41889)
(40941)
科学(39912)
财经(36528)
中心(34961)
(34174)
(33332)
(33222)
银行(32880)
业大(32727)
农业(32612)
(31091)
(30739)
经济学(30639)
研究所(30524)
经济学院(28069)
(27904)
财经大学(27667)
基金
项目(142623)
科学(112955)
基金(107539)
研究(98078)
(95169)
国家(94369)
科学基金(81625)
社会(67259)
社会科(64271)
社会科学(64251)
基金项目(57346)
(55423)
自然(53253)
自然科(52156)
自然科学(52142)
自然科学基金(51249)
(46198)
教育(43970)
资助(43285)
编号(35963)
重点(32130)
(31416)
(31404)
(30090)
创新(29394)
国家社会(29291)
科研(28056)
教育部(27402)
成果(27256)
人文(26867)
期刊
(90430)
经济(90430)
研究(64801)
(52686)
金融(52686)
学报(38028)
中国(37059)
(35823)
(35520)
科学(32387)
大学(28428)
管理(27704)
学学(27535)
农业(20878)
财经(19795)
(16842)
经济研究(15911)
业经(14496)
技术(13640)
教育(12809)
问题(12154)
理论(11321)
(11147)
实践(10225)
(10225)
(10219)
(10205)
商业(10102)
国际(10052)
技术经济(9810)
共检索到315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晨  董晓君  
选取2011~2016年10家中国上市银行数据,运用非线性动态演化模型分析绿色信贷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并讨论互联网金融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与银行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绿色信贷占比较低时替代效应显著,银行绩效提高;绿色信贷占比提高时挤占效应、风险放大效应逐渐显现,银行绩效下滑。互联网金融分流了银行贷款资金,拓宽了"两高一剩"产业融资渠道,使得商业银行在其绿色信贷发展的更早期间出现绩效下滑趋势。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其技术溢出效应,进而提升绿色金融政策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晓文  李昱萱  陈南旭  
近年来,绿色金融已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商业银行如何用好绿色信贷工具,提高财务绩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66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商业银行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能显著提升其财务绩效。第二,提高经营效率、加强金融创新能够正向调节绿色信贷政策与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关系。第三,异质性检验表明,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非上市商业银行与资产质量较好的商业银行而言,绿色信贷对于财务绩效的积极效果更显著。本文研究为商业银行获取更多由绿色信贷政策带来的财务绩效红利,以及为政府部门制定差异化绿色信贷政策从而实现生态保护与金融发展双赢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陶茜  
我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金融机构采取绿色信贷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及污染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绿色信贷政策对银行经营债效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如何运用金融工具解决环境问题的机制设计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粮  
互联网金融征信作为规范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核心,成为我国当前征信体系建设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阿里金融征信模式入手,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市场垄断模型以及P2P和商业银行的垄断竞争模型的微观分析,阐述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在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推进金融改革市场化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发展趋势,提出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长江  张玥  
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bootstrap建立路径模型,检验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路径,并分析绿色声誉在两者间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实施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存在负向影响,然而伴随绿色信贷行为产生的绿色声誉能够有效改善其绩效。商业银行应加快绿色信贷发展步伐,扩大绿色信贷规模以扭转当前的负向效应;同时重视绿色声誉的作用,打造独树一帜的竞争力,降低绿色信贷风险。政府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供日趋完善的政策保障和支持,为商业银行可持续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磊  黄思刚  杨承佳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能否赋能绿色信贷发展,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实现数字化绿色转型?本文创新性地从商业银行内部视角出发,基于2012—2021年22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探究金融科技对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调整信贷配置和降低信贷风险显著促进了绿色信贷的投放。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绿色信贷投放的促进作用在规模小、资本充足率高的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商业银行应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发展,以助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威栋  张伟  王硕  
本文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资源错配缓解对商业银行工业信贷的影响,并讨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源错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金融资源错配水平不断下降。金融资源错配缓解显著降低了银行工业信贷规模,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资金的经济绩效。数字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源错配缓解程度与银行工业信贷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金融资源错配缓解对银行工业信贷规模的负影响减弱,对银行工业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的正影响加强。总体而言,现阶段商业银行仍存在对“民、小、新”企业不敢贷的现象,但这类企业通过数字经济应用、产业革新等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银行疑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博雯  时波  
绿色信贷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金融推动力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绿色信贷公益性与营利性兼具的特点与商业可持续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信贷的阶段性与绿色产业发展长期性之间存在一定矛盾。通过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与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效果可知,短期来看,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为正向效应,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控的影响相对较弱;而长期来看,绿色信贷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也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控能力,抑制风险。因此,进一步提高市场对绿色信贷项目的认定规范性,建立市场为主导的绿色信贷发展方式,丰富绿色资金供给渠道,对未来我国绿色信贷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亚伟  
自2007年11月"绿色信贷"政策提出以来,各商业银行逐步调整贷款投放方向,将贷款资金从"两高一剩"行业转入促进环保事业的企业与项目中。本文从绿色信贷制度体系演进和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概况入手,总结当前商业银行落实绿色信贷政策的具体情况,分析商业银行和污染企业之间的收益博弈,探讨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与其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执行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有效地提高财务绩效。最后从落实绿色信贷的内在动力、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及执行力度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我国商业银行更好地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财务绩效提供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曹红  
基于2007~2017年中国34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并利用《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提供的分省绿色发展指数,考察了绿色发展对绿色信贷与银行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发放绿色信贷投放有助于改善其财务绩效,并且这种改善效应主要来自绿色信贷对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的提升作用;绿色发展水平能够增强银行投放绿色信贷的经济效益,并且这种增强效应主要与地方经济增长绿化度和地方政府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度有关。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政府部门应加强和完善绿色信贷激励政策,以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凯  刘一寒  王玥元  
金融科技的蓬勃兴起为绿色信贷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本文系统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水平越高,绿色信贷业务规模越大,地区数据基础设施和银行人才储备是影响金融科技促进绿色信贷发展的重要因素。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能够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助力商业银行提升经营效率与风险管理水平,进而增强其开展绿色信贷的意愿和能力。异质性检验表明,金融科技的作用在不同的宏观政策和银行特征间存在差异,当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越高、地区金融监管政策越弱、银行类型为区域性银行、银行市场竞争力较低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有助于商业银行精准识别绿色信贷风险、提升绿色信贷效率,开启“绿色银行”时代,助力中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凯  刘一寒  王玥元  
金融科技的蓬勃兴起为绿色信贷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本文系统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水平越高,绿色信贷业务规模越大,地区数据基础设施和银行人才储备是影响金融科技促进绿色信贷发展的重要因素。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能够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助力商业银行提升经营效率与风险管理水平,进而增强其开展绿色信贷的意愿和能力。异质性检验表明,金融科技的作用在不同的宏观政策和银行特征间存在差异,当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越高、地区金融监管政策越弱、银行类型为区域性银行、银行市场竞争力较低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有助于商业银行精准识别绿色信贷风险、提升绿色信贷效率,开启“绿色银行”时代,助力中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赵海涛  
基于2007-2016年我国29家商业银行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绿色信贷和银行财务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动态交互影响关系:①当期绿色信贷对未来(当期)银行财务绩效具有(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绿色信贷对财务绩效的改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②当期财务绩效对当期(未来)绿色信贷具有(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映出商业银行会根据财务状况相机决定绿色信贷投放数量。本文研究有助于明确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的驱动因素和经济后果,对完善绿色信贷激励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随着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满足绿色融资需求、开拓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业务手段。本文运用2007-2017年我国33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绿色信贷占总贷款比重的增加有助于提升银行资产收益率;第二,从营业收入结构来看,绿色信贷提升了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但对非利息收入没有明显贡献;第三,从净利息收入结构来看,绿色信贷提升了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而对利息支出占比没有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规模较小和流动性较高的银行而言,绿色信贷对财务绩效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具有以下启示:第一,商业银行应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二,商业银行应依托绿色信贷构建综合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提升收入多元化水平;第三,商业银行应开发利用多样化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降低绿色信贷业务资金成本;第四,政府部门应制定差异化绿色信贷激励政策,激发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内生动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巍  
现有的金融理论对于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尚不明晰,对此选取了2007—2016年13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运用DEAP2.1对样本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创新绩效评估值,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认为:(1)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倒"U"趋势;(2)城市商业银行网络技术的运用以及有机构成比例的提升可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综合创新绩效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