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4)
2023(17429)
2022(14521)
2021(13454)
2020(11547)
2019(26456)
2018(25815)
2017(49291)
2016(26669)
2015(29605)
2014(29093)
2013(28996)
2012(26787)
2011(24094)
2010(23619)
2009(22112)
2008(21542)
2007(18930)
2006(16025)
2005(14278)
作者
(77835)
(65391)
(65022)
(61794)
(41139)
(31420)
(29537)
(25583)
(24668)
(22913)
(22261)
(21811)
(20521)
(20477)
(20361)
(20278)
(19795)
(19421)
(18793)
(18654)
(16203)
(15941)
(15936)
(14778)
(14763)
(14641)
(14457)
(14091)
(13097)
(12953)
学科
(114481)
经济(114372)
管理(74911)
(73130)
(59467)
企业(59467)
方法(55240)
数学(49528)
数学方法(49001)
中国(30123)
(29667)
(29112)
业经(24491)
(23555)
贸易(23547)
(22968)
(22702)
地方(20557)
(20412)
农业(19625)
(18616)
财务(18573)
财务管理(18530)
企业财务(17632)
环境(17278)
技术(17164)
(17101)
(17088)
金融(17085)
银行(17040)
机构
大学(381412)
学院(379401)
(163050)
经济(160234)
管理(148044)
研究(130022)
理学(129228)
理学院(127842)
管理学(125682)
管理学院(125009)
中国(100206)
科学(80525)
(79590)
(71531)
(69738)
(65401)
中心(60981)
业大(60469)
研究所(60116)
财经(58489)
农业(55469)
(54082)
(53465)
经济学(51337)
北京(49627)
(46736)
经济学院(46657)
(45919)
师范(45282)
财经大学(43783)
基金
项目(264327)
科学(208571)
基金(195923)
研究(184463)
(173868)
国家(172524)
科学基金(147595)
社会(120230)
社会科(114402)
社会科学(114371)
基金项目(103441)
(101398)
自然(97502)
自然科(95362)
自然科学(95330)
自然科学基金(93697)
(86517)
教育(83723)
资助(80614)
编号(71165)
重点(60042)
(58772)
(56866)
成果(56142)
(55376)
创新(51928)
科研(51902)
国家社会(51481)
教育部(50138)
计划(49997)
期刊
(165638)
经济(165638)
研究(104382)
中国(66385)
学报(65756)
(61335)
科学(58822)
(55192)
管理(52057)
大学(49021)
学学(46693)
农业(40970)
(36608)
金融(36608)
技术(31152)
教育(29025)
财经(28840)
经济研究(28661)
业经(26639)
(24801)
(23018)
问题(22506)
统计(20170)
(20084)
技术经济(18994)
(18809)
(18420)
科技(17805)
商业(17262)
理论(17254)
共检索到542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毓  胡海亚  李浩  
绿色信贷作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金融支持,其对第二、第三产业间以及对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存在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是产业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绿色信贷政策虚拟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整体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对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分区域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产业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蕴含的"倒逼"机制,会对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却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因此,统筹区域经济与绿色金融的协调发展,构建政府、银行与企业间"绿色"数据的实时对接与共享机制,促进绿色信贷资金在区域间与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是推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树广  李亚光  
本文在测算了产业结构变动值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和文献,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变动与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市的产业结构变动值呈现一种波动上升的趋势;在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中,人力资本、最终消费、投资和外资因素具有正向影响作用;R&D强度有负向影响作用;外贸、城市化、区位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较弱,并且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晓莉  李秋芳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程度不断增强。为探究数字经济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基于理论层面进行机理分析,其次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验证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应强调数字经济与产业的融合,加强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地区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盼盼  
绿色信贷对传统产业结构的绿色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选取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整体回归分析和分产业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绿色信贷政策对京津冀地区整体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分产业来看,绿色信贷政策对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抑制作用但不是很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昕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2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却各不相同;其中,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着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而对第三产业则起着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传谌  王艺璇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原因是受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无形而有力地推动。本文梳理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文献后,构建了相关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2001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视角下分析了实证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贸、投资和外资因素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具有正向作用;最终消费有负向影响作用;R&D因素影响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建新  胡建辉  
本文根据中国处于转型发展新阶段的典型事实,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纳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中国经济的绿色增长均呈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就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但有利于劳动产出效率的改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改善但对劳动产出效率的影响不甚明朗。环境规制对中国绿色经济增长不直接产生作用但要素配置功能明显。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行政化环境规制间的交互作用,对中国绿色经济的增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宇  姜金涵  宋兰旗  
低碳技术进步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信贷能够通过引导资源配置和激励技术创新,促进低碳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分析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特征,进一步分析上述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结论显示:中国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省际合作等方面给出提高绿色信贷促进低碳技术进步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信息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和局域空间自相关的LISA地图,检验了我国各省域信息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并利用201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信息化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出研究结论:(1)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皆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二者呈现出区域聚集特征;(2)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冲击效应,表明信息化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具有明显促进作用;(3)科研水平、金融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外贸水平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信息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和局域空间自相关的LISA地图,检验了我国各省域信息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并利用201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信息化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出研究结论:(1)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皆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二者呈现出区域聚集特征;(2)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冲击效应,表明信息化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具有明显促进作用;(3)科研水平、金融化水平、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梦涵  
基于中国2001—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支出角度和自有收入角度来构建财政分权指标体系,探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全国作用效果保持高度一致。中西部地区作用效果则不然,该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梦涵  
基于中国2001—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支出角度和自有收入角度来构建财政分权指标体系,探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全国作用效果保持高度一致。中西部地区作用效果则不然,该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水土  王文中  方海光  
在理论分析绿色信贷通过资本形成、资本导向、信息传导、产业整合、风险分配机制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使用灰色关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信贷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绿色信贷与第三产业关联度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然后选取我国2004—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同时进行区域面板和分阶段面板实证研究,得出绿色信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但影响有限。最后针对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优化正向效应的有效发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