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8)
- 2023(5530)
- 2022(4480)
- 2021(4165)
- 2020(3512)
- 2019(7919)
- 2018(7933)
- 2017(14852)
- 2016(8358)
- 2015(9280)
- 2014(9017)
- 2013(8799)
- 2012(8629)
- 2011(7655)
- 2010(7717)
- 2009(7036)
- 2008(6996)
- 2007(6497)
- 2006(5747)
- 2005(5438)
- 学科
- 济(29354)
- 经济(29328)
- 管理(22166)
- 业(18863)
- 企(14385)
- 企业(14385)
- 方法(12883)
- 数学(11386)
- 数学方法(11128)
- 中国(9251)
- 学(9106)
- 农(8421)
- 环境(8120)
- 财(8100)
- 制(6092)
- 地方(6017)
- 业经(5907)
- 银(5881)
- 农业(5863)
- 银行(5852)
- 贸(5678)
- 贸易(5676)
- 融(5652)
- 金融(5650)
- 划(5584)
- 易(5534)
- 行(5523)
- 理论(4810)
- 和(4712)
- 发(4569)
- 机构
- 大学(113084)
- 学院(112444)
- 研究(45873)
- 济(43550)
- 经济(42399)
- 管理(38420)
- 中国(37214)
- 理学(31932)
- 理学院(31513)
- 科学(30968)
- 管理学(30607)
- 管理学院(30430)
- 农(28943)
- 京(26560)
- 所(25493)
- 研究所(23288)
- 农业(23134)
- 中心(21860)
- 业大(21373)
- 财(20288)
- 江(19146)
- 北京(17292)
- 院(17282)
- 省(16794)
- 州(15146)
- 财经(15086)
- 技术(14391)
- 科学院(14125)
- 范(14003)
- 经(13747)
- 基金
- 项目(76471)
- 科学(57713)
- 基金(53712)
- 研究(50901)
- 家(50231)
- 国家(49803)
- 科学基金(40377)
- 省(30689)
- 社会(29771)
- 自然(28378)
- 社会科(28186)
- 社会科学(28176)
- 自然科(27716)
- 自然科学(27702)
- 基金项目(27518)
- 自然科学基金(27201)
- 划(26855)
- 资助(23331)
- 教育(22973)
- 编号(19287)
- 重点(18090)
- 发(17425)
- 计划(17029)
- 部(16175)
- 成果(15911)
- 创(15889)
- 科技(15532)
- 科研(15515)
- 创新(15014)
- 课题(14567)
共检索到184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晓明 应鸣岐 王靖添
文章通过分析整理国内上市银行披露的年报与社会责任报告,探索绿色信贷与交通行业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在对比国外现存绿色信贷产品与国内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的实际情况后,指出交通行业绿色信贷的进一步发展存在信贷扶持类型单一,中小项目扶持不足,银行激励存在缺陷等。建议银行和交通部门合作,明确绿色交通信贷扶持项目,引入第三方合作等方式推动发展。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绿色交通 节能减排 商业银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丽媪
企业不环保,银行就不提供贷款。近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资金部经理和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财务总监)感觉到,原本寻常的银行信贷政策悄然增加了的一个全新的变量——环保与信贷挂钩,申请项目贷款或融资必须先过环保核查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可 李语晨 赵锦楸
作为一种非行政命令式的环境政策,绿色信贷对节能减排可能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基于2007-2018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和六大污染产业层面的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绿色信贷对能源强度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在微观层面通过企业经营绩效和企业创新,在宏观层面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地区信贷资源配置和地区示范效应机制实现节能减排。绿色信贷的节能减排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相比中西部地区和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绿色信贷在东部地区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节能减排效应更加明显。能源强度和环境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邻近地区的绿色信贷政策亦会对本地的能源强度和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本文认为实施地区差异化和地区联动策略,以及提高市场化水平可充分发挥绿色信贷政策的节能和减排效应。
关键词:
绿色信贷 节能减排 空间溢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福建省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节能减排财政性资金投入力度,2006—2009年,全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年均增长73.1%,安排节能总投入年均增长45.4%、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年均增长50.8%,节能技术改造资金年均增长26.1%,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晓东
以绿色为导向的市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将培育造就担当绿色责任的企业;以绿色为导向的社会是成熟的公民社会,将培育造就担当绿色参与的公民;以绿色为导向的政府是成熟的执政主体,将培育造就担当绿色执政的官员。以绿色为导向的市场、社会和政府将构成绿色责任、绿色参与、绿色执政的有机主体,将构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合力,惟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修静 刘海英 臧晓强
本文首先构建了绿色信贷、节能减排下的工业增长非线性面板门限模型。研究发现:目前的绿色信贷规制措施有利于工业的节能减排增长,符合波特假说,但其比例增加弹性降低。其次运用灰色系统预测了我国到2020年的工业增长路径。结果显示:现有宏观条件下,工业增速下滑是"新常态"。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金融进一步支持工业节能减排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兰冰 李焕杰
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准确识别节能减排视角下技术创新对中国城市层面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并通过异质性分析探究不同特征城市之间绿色发展可能存在的机制差异。结果发现:①技术创新会对城市绿色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替换模型估计方法、核心解释变量等对模型重新估计后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②节能效应、减排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是技术创新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机制;③资源型城市、非环保重点城市、北方地区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技术创新作用于绿色发展的路径机制因城市资源丰裕度、环境规制强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岳宏志 安立仁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的日趋强化,本文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从效率视角对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绿色经济绩效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考察期内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平均效率不容乐观,仍有17.8%的提升空间;效率较低的省份全部为西部省份,但效率较高的省份未必全部为东部省份,个别西部省份在一些年份均处于生产前沿;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现行能源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各因素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继民 葛长青 葛英豪
节能减排是统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山东省临沂市严格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与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领导,强化监管,落实责任,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良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亮 陈小芳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面临总额偏小、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绿色信贷开展、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与绿色信贷要求存在矛盾、企业环保信息获取难度大、绿色信贷产品品类不齐全等问题。要促使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应完善绿色信贷法律体系以明确各经济主体的环境责任、利用财政和税收手段对绿色信贷实施充分激励、创新绿色信贷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产品、细化评估标准并完善各部门间绿色信贷的信息沟通机制、调整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并重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同时借助媒体和民众对银行绿色信贷的实施进行监督。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亮 陈小芳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面临总额偏小、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绿色信贷开展、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与绿色信贷要求存在矛盾、企业环保信息获取难度大、绿色信贷产品品类不齐全等问题。要促使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应完善绿色信贷法律体系以明确各经济主体的环境责任、利用财政和税收手段对绿色信贷实施充分激励、创新绿色信贷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产品、细化评估标准并完善各部门间绿色信贷的信息沟通机制、调整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并重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同时借助媒体和民众对银行绿色信贷的实施进行监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程云鹤
本文以非径向、投入松弛导向的方向性距离函数为基础,在序列数据包络分析(DEA)框架下,应用具有差分结构的改进型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MLPI),将能源与环境因素引入到中国地区全要生产率测度之中,对2000~2009年中国各地区、三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现状、来源、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揭示要素利用、节能减排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2000~2009年,全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年均0.68%、累计6.27%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技术效率起到阻碍作用;资本利用、劳动利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分别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贡献了9.82%、66.43%、2.42%...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江波
绿色配额是通过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合理定价,以配额价格的形式,在其出售和转让的过程中构成经济主体成本—收益函数的内生变量,进而揭示微观主体节能减排偏好和改变行为方式的一种市场化手段。绿色配额具备作为金融产品进行标准化的属性和市场需求层次,能够最终实现配额价格与融入地区差异的边际污染损害之间的动态均衡。
关键词:
绿色配额 定价机制 节能减排 环境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青松 陈莉 陈二祥 孙根华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需要推进绿色建筑工程。安庆市绿色建筑调查结果显示,建设管理者、开发商、施工单位和消费者普遍认为绿色建筑不仅节能效果显著,更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但目前绿色建筑建设尚处起步阶段,推广绿色建筑的最大障碍是因为采取节能环保措施而导致建设成本加大和房价提高。安庆市绿色建筑的发展表明,政府在推广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要加大典型示范、政策激励、强制执行的力度,实施鼓励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安庆市 问卷调查 节能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