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8)
- 2023(13716)
- 2022(11273)
- 2021(10277)
- 2020(8745)
- 2019(19742)
- 2018(19446)
- 2017(37024)
- 2016(19282)
- 2015(21097)
- 2014(20642)
- 2013(20080)
- 2012(18124)
- 2011(15564)
- 2010(15357)
- 2009(14376)
- 2008(14019)
- 2007(12220)
- 2006(10498)
- 2005(9289)
- 学科
- 业(88898)
- 济(83313)
- 经济(83228)
- 企(81670)
- 企业(81670)
- 管理(78044)
- 方法(40553)
- 数学(32183)
- 数学方法(31794)
- 业经(29692)
- 财(29311)
- 农(26754)
- 务(23642)
- 财务(23593)
- 财务管理(23567)
- 企业财务(22443)
- 农业(19757)
- 技术(18502)
- 中国(17985)
- 划(17369)
- 环境(17068)
- 和(16240)
- 理论(15789)
- 制(14833)
- 策(14462)
- 贸(13534)
- 贸易(13525)
- 易(13215)
- 地方(12717)
- 企业经济(12462)
- 机构
- 学院(271763)
- 大学(265966)
- 管理(118853)
- 济(114337)
- 经济(112391)
- 理学(102541)
- 理学院(101724)
- 管理学(100333)
- 管理学院(99829)
- 研究(76066)
- 中国(63902)
- 财(54028)
- 京(53510)
- 科学(44255)
- 财经(43818)
- 农(41754)
- 江(40460)
- 经(39900)
- 中心(39140)
- 业大(38230)
- 所(34765)
- 经济学(34371)
- 商学(32934)
- 商学院(32659)
- 农业(32517)
- 财经大学(32463)
- 北京(32441)
- 经济管理(31920)
- 州(31843)
- 经济学院(31422)
- 基金
- 项目(187267)
- 科学(151018)
- 基金(139506)
- 研究(138821)
- 家(119531)
- 国家(118492)
- 科学基金(106479)
- 社会(91255)
- 社会科(86864)
- 社会科学(86842)
- 基金项目(74430)
- 省(73852)
- 自然(69021)
- 自然科(67349)
- 自然科学(67330)
- 自然科学基金(66188)
- 教育(63159)
- 划(59843)
- 资助(55606)
- 编号(55409)
- 创(42219)
- 成果(41965)
- 部(41376)
- 重点(41117)
- 发(39779)
- 业(39368)
- 国家社会(38801)
- 创新(38696)
- 制(37002)
- 人文(36393)
- 期刊
- 济(120812)
- 经济(120812)
- 研究(71463)
- 管理(48586)
- 财(47058)
- 中国(45840)
- 农(37583)
- 学报(34329)
- 科学(34210)
- 技术(28919)
- 大学(27539)
- 学学(26257)
- 融(25923)
- 金融(25923)
- 农业(25610)
- 业经(22701)
- 财经(21609)
- 教育(20554)
- 经(18567)
- 经济研究(18332)
- 财会(16300)
- 业(16270)
- 技术经济(15954)
- 问题(15892)
- 会计(13866)
- 理论(13236)
- 现代(13214)
- 商业(12776)
- 图书(12730)
- 统计(12721)
共检索到389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悦 上官鸣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不仅是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之一,也是影响企业信贷等活动的重要指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绿色信贷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通过对企业形成融资约束、提高其环境绩效来实现这一目标;绿色信贷政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对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政策、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健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管理机制等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申韬 李小依
绿色金融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背景下,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正式实施为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信贷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重污染企业,重污染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更加显著,这得益于绿色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度更高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更低的地区,绿色信贷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更加明显。本文为“波特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对于政府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启博
以《绿色信贷指引》实施构建准自然实验,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意愿和正面信息披露,减少了负面信息披露,但没有提高信息披露依规度。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通过降低受限企业的银行信贷可得性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该结论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在企业面临政策引致的信贷约束冲击时充当了合法性管理的工具。虽然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但企业并非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应披尽披,而是利用信息披露进行环境形象美化以缓解政策冲击带来的信贷约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蔡海静 许慧
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差异的影响,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决策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结果发现,环保企业能获取更优惠的银行信贷,即绿色信贷是客观存在的,但其效果仅表现在环境信息披露不过度及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的情形下。上述研究发现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机制建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建军
本文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绿色创新的调节作用以及产权性质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企业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均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企业绿色创新显著加强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的影响;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银行借款规模和期限结构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且绿色创新在其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应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尤其要督促企业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资源能源节约量的定期定量披露;企业应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并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国有企业应大力加强绿色创新;银行应严格落实绿色信贷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占华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环境信息披露是防治污染的有效手段,如何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值得深思的议题。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分析了绿色信贷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机理,并据此提出影响效应传导渠道与异质性特征的相关假说,进而选取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对绿色信贷如何影响企业信息披露进行了实证检验。绿色信贷能够显著促使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贷主要通过融资约束和环境绩效渠道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产生影响。本文还印证了企业所有制性质、媒体压力以及区域制度环境等因素能够有效调节绿色信贷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效应的事实。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提升防治污染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勋 余洋
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是上市银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选取我国A股40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以2014—2019年间社会责任报告和年度报告为载体,以内容分析法为基本手段,探索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演变趋势和质量评价。研究发现: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比例逐年提升,社会责任报告为主要披露途径;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篇幅占比呈波动上升趋势,不同类型银行间差异性较大;绿色信贷信息披露质量整体不够理想,绿色信贷外部监督强度和绿色信贷成果展示程度信息披露明显较弱;绿色信贷信息披露存在前瞻性不足、量化性欠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贯彻绿色信贷政策,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指引,扩大信息披露途径等改进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万超 柴尚蕾 张宏燕 张珂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创新与变革。以我国沪深股市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考察《绿色信贷指引》政策出台后企业债务融资替代行为特征,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深入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新增银行贷款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以来,重污染企业的非流动性负债融资显著下降,而流动性负债和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的替代性融资方式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新增银行贷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融资规模角度来看重污染企业为获得更多信贷支持,有积极主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而环境信息披露并未显著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高低。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蕾 王延彦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绿色信贷政策及其执行效果对改善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成本;绿色信贷政策及其执行效果能显著增强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起到了改善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成本之间关系的作用。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债务成本 绿色信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田国双 杨茗
本文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及其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关联。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状况对于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绿色信贷制度、推行力度、产品研发等对于提升银行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均具有显著作用。依据其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披露的作用性,提出银行优化绿色信贷业务的方式,将此作为提升其社会责任披露水平的对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长江 施宇宁 张龙平
基于认知行为理论,从内部文化角度对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本文分析了我国16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文化水平及其2012~2016年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环境绩效信息,实证检验绿色文化与环境绩效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受绿色文化的正面影响;环境绩效能够正向引导企业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绿色文化在环境绩效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绿色文化对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丰富了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也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完善、绿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环境绩效信息披露 绿色文化 环境绩效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澜飚 任可歆
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我们研究了《绿色信贷指引》发布所引起的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不受绿色信贷限制的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对绿色信贷限制性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指引》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主要渠道包括降低融资约束以及提升企业环保关注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处于环境规制力度较大地区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加。因此,政府应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降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以此营造能够引导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的金融市场环境,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泽众
绿色信贷政策是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引导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通过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出台前后的实证比较,从微观层面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整体上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环保投资和绿色创新,抑制了其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信贷约束是重污染行业企业生产规模受到负向影响的传导机制;同时,企业会出于创造竞争优势的动机提高环保投资和绿色创新。研究结论证明了《指引》具有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效应,对重污染企业能够起到“优胜劣汰”的效果。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地结合,共同助力绿色发展。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环境治理 企业行为 绿色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小运 黄婉
如何更好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是引导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切入,借助2012年颁布实施《绿色信贷指引》这一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绿色企业,绿色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具有积极的生产率促进效应,且这一效应在企业所处地区经济发展压力小、金融契约执行效率高以及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贷政策缓解了绿色企业的融资约束,使其获得了更多长期借款,同时也降低了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绿色信贷政策还有助于绿色企业实施实质性创新活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创新专利质量。本文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政策引导资金流向资源节约的环境保护型产业,有利于促进绿色企业生产率提升,从而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保辉
基于我国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升级等背景下,选取2011—2017年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讨了绿色信贷、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绿色信贷政策和重污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绿色信贷政策从信贷规模和利率上约束了重污染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升级达到绿色信贷要求或环保标准,也使落后企业进行重组或压降市场份额甚至退出市场;而重污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披露程度与债务融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程度,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同时重污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程度能有效减弱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也表明绿色信贷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和到位,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最后从政府调控实现短期与长期目标均衡、企业内部管理与融资、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分类有效落实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债务成本 企业社会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分行业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来自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的准自然实验
放松卖空管制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基于重污染企业的准自然实验
“新环保法”提高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吗?——一项准自然实验
税收征管独立性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基于国地税合并的准自然实验
票据数字化能改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吗?——基于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的准自然实验
环境信息披露的微观经济效应:机制讨论与经验证据——基于《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准自然实验
分行业信息披露能提高业绩预告质量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分行业信息披露与审计质量——基于一项“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命令型环境规制、ISO 14001认证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的准自然实验
环境信息公开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准自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