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4)
- 2023(5018)
- 2022(4037)
- 2021(3637)
- 2020(2945)
- 2019(6913)
- 2018(6567)
- 2017(13369)
- 2016(6934)
- 2015(7718)
- 2014(7578)
- 2013(7580)
- 2012(6843)
- 2011(5967)
- 2010(5880)
- 2009(5690)
- 2008(5945)
- 2007(5350)
- 2006(4727)
- 2005(4423)
- 学科
- 济(27718)
- 经济(27679)
- 管理(24988)
- 业(23940)
- 企(21671)
- 企业(21671)
- 银(16305)
- 银行(16160)
- 行(14912)
- 方法(14594)
- 制(13102)
- 数学(12925)
- 数学方法(12828)
- 财(11189)
- 融(9318)
- 金融(9318)
- 业务(9259)
- 务(8792)
- 财务(8780)
- 财务管理(8772)
- 度(8676)
- 制度(8674)
- 企业财务(8103)
- 银行制(7932)
- 中国(6903)
- 环境(6346)
- 业经(6314)
- 农(5588)
- 贸(5467)
- 贸易(5459)
- 机构
- 学院(95787)
- 大学(95665)
- 济(43636)
- 经济(42747)
- 管理(40084)
- 理学(34210)
- 理学院(33972)
- 管理学(33538)
- 管理学院(33392)
- 中国(31496)
- 研究(27898)
- 财(22891)
- 银(21675)
- 银行(20800)
- 行(19427)
- 京(18968)
- 财经(18461)
- 经(16919)
- 农(16692)
- 中心(15673)
- 江(15209)
- 科学(14540)
- 经济学(14321)
- 财经大学(14148)
- 融(13859)
- 金融(13676)
- 经济学院(13167)
- 农业(13043)
- 所(12989)
- 业大(12793)
- 基金
- 项目(63526)
- 科学(51238)
- 基金(48639)
- 研究(45361)
- 家(41706)
- 国家(41397)
- 科学基金(37049)
- 社会(31139)
- 社会科(29899)
- 社会科学(29889)
- 基金项目(25735)
- 省(24269)
- 自然(23969)
- 自然科(23510)
- 自然科学(23506)
- 自然科学基金(23125)
- 教育(20729)
- 资助(20136)
- 划(19985)
- 编号(16722)
- 部(14700)
- 创(14096)
- 重点(13845)
- 国家社会(13678)
- 创新(13216)
- 教育部(13185)
- 人文(12912)
- 发(12790)
- 制(12497)
- 成果(12366)
共检索到151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文伟 刘英迪
本文运用2008-2017年我国1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投放会削弱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通过成本收益效应路径来增强大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实证研究表明,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大于中小商业银行,因而其实施绿色信贷的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低于中小商业银行,从而使得大型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边际成本明显低于中小商业银行,进而导致绿色信贷对大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得以更快地展现;二是大型商业银行由于从事企业信贷的经验以及获取优质绿色信贷客户资源的能力相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更有优势,因而扩大绿色信贷供给对大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弱。由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政策启示:一是要通过定向降准、调整风险权重、优化信贷规划调节等差异化配套激励措施,针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实施更加精准的绿色信贷引导政策;二是要鼓励地方政府完善政策性绿色信贷信用担保安排,设立绿色信贷风险补偿专项基金,为绿色信贷提供财政贴息,针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构建差异化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调动各类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的积极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娟霞 盛悦 王明浩
随着绿色金融理念在中国市场的提出,多家商业银行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本文以国内A股上市银行中筛选出从事绿色信贷业务的16家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作为研究样本,选取衡量绿色信贷发展状况的绿色信贷比例(GLR)与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报酬率(ROA)作为主要研究指标,通过面板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对其整体经营盈利的影响,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与改进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宁 朱广印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和污染企业的行为,得出结论:商业银行并不是一定会贷款给节能环保产业,是否贷款取决于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相对大小。然后运用20092015年1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两高一剩"贷款清退比和绿色信贷比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比的估计系数为正,但是该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贷款进行清退会降低盈利能力,但是实施时间越长,负向作用越小。主要因为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不大,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现仍是银行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 博弈论 盈利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宁 朱广印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和污染企业的行为,得出结论:商业银行并不是一定会贷款给节能环保产业,是否贷款取决于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相对大小。然后运用2009~2015年1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两高一剩"贷款清退比和绿色信贷比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比的估计系数为正,但是该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贷款进行清退会降低盈利能力,但是实施时间越长,负向作用越小。主要因为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不大,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现仍是银行贷款的主流,但是从长期预测来看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会提高盈利能力。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 博弈论 盈利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凡
基于15家A股上市银行2014—2019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债券承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早期,商业银行开展绿色债券承销业务会对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业务发展早期,国有大型银行和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绿色债券承销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上不存在异质性;在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程度较高的银行,绿色债券承销业务开展会对其盈利性造成更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静
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看,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主要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润。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水平、降低信息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息收益。具体来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单位信息成本先上升后下降,单位信息收益持续下降,单位利润先下降后上升、然后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长期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获客渠道,扩大客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静
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看,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主要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润。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水平、降低信息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息收益。具体来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单位信息成本先上升后下降,单位信息收益持续下降,单位利润先下降后上升、然后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长期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获客渠道,扩大客户服务范围,深挖中间业务潜力,加快盈利模式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清华 肖心蕙
文章基于2012—2017年已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75家中国商业银行数据,构造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反而因为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而下降。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基础资产信用质量好、产品发行成本高以及二级市场流动性弱等因素导致盈利作用受到限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长江 张玥
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bootstrap建立路径模型,检验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路径,并分析绿色声誉在两者间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实施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存在负向影响,然而伴随绿色信贷行为产生的绿色声誉能够有效改善其绩效。商业银行应加快绿色信贷发展步伐,扩大绿色信贷规模以扭转当前的负向效应;同时重视绿色声誉的作用,打造独树一帜的竞争力,降低绿色信贷风险。政府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供日趋完善的政策保障和支持,为商业银行可持续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绩效 绿色信贷 绿色声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百宏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对于促进绿色发展、推动银行客群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现状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近年来,绿色发展方向逐步从环保向降碳转变,随着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经济性提升以及补贴等公共政策的退出,这些行业发展实现了经济性和环境正外部性的兼容,带动了相关行业降本增效,实现了社会效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乃武 曹大伟
全球正面临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等严重环境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实现经济转型,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应将发展绿色信贷同自身环境风险管理密切结合,构建环境风险管理指标体系,通过环境风险的量化管理将绿色信贷推向深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绿色信贷 环境风险 指标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舒利敏 杨琳
从绿色信贷制度建设、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信贷实施成效和绿色信贷信息披露4个方面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绿色信贷政策在银行业得到广泛推行,但其制度建设仍有待优化和完善;"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得到有效控制,但绿色信贷余额比例仍偏低;绿色金融产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信贷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缺乏,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企业环境风险信息沟通机制初步建立,但环境风险评估不够精细。未来绿色信贷发展应健全约束、监督、激励及信息沟通机制,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及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与流程调整,并提高环境风险评估精细化水平。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 绿色金融产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菊香 何丽君
发展绿色信贷的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分析商业银行客户基础良好,可以通过更多渠道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开发和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为绿色信贷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风险管理经验丰富,已形成完备的风险调查、控制、管理和处置流程。劣势(Weaknesses)分析对环保理念认识不足,过度依赖环保部门界定"绿色度",缺乏主动识别、跟踪、监督、服务意识;缺乏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燕姣
"绿色信贷"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理念。作为绿色信贷的实践者,商业银行应深刻认识绿色信贷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对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并将绿色信贷作为重要战略思想长期坚持下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红英 肖剑
<正>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历史沿革我国绿色信贷标准的建立和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1世纪初,绿色信贷概念开始萌芽,绿色信贷政策致力于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信贷投放规模。1995年我国首次指出环境因素应该融入银行运营中,授信体系也需要考虑具体项目的环境风险。第二阶段,绿色信贷概念正式亮相,绿色信贷政策重心从“被动压降”高排放贷款转向“积极投放”绿色贷款,商业银行开始搭建和优化绿色信贷的流程管理制度、内控管理制度,完善监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