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0)
2023(12372)
2022(10348)
2021(9049)
2020(7619)
2019(16928)
2018(16463)
2017(31393)
2016(16800)
2015(18282)
2014(18032)
2013(17787)
2012(16489)
2011(15121)
2010(15240)
2009(14476)
2008(13904)
2007(12466)
2006(11262)
2005(10343)
作者
(50635)
(42505)
(42408)
(40005)
(26842)
(20238)
(18962)
(16434)
(16142)
(14867)
(14814)
(13869)
(13817)
(13383)
(13352)
(13092)
(12638)
(12392)
(12143)
(12097)
(10617)
(10505)
(10210)
(9694)
(9588)
(9463)
(9254)
(9040)
(8494)
(8281)
学科
(88312)
经济(88205)
管理(56092)
(48064)
(39797)
企业(39797)
方法(31749)
数学(28356)
数学方法(28151)
(21473)
(20574)
中国(19637)
地方(19261)
(18298)
业经(17552)
(16385)
(15719)
银行(15680)
(15073)
金融(15071)
(15017)
环境(14895)
(14829)
(13286)
贸易(13278)
地方经济(12914)
(12857)
(12604)
财务(12581)
财务管理(12549)
机构
大学(248267)
学院(247442)
(115938)
经济(113915)
管理(93885)
研究(87380)
理学(80888)
理学院(80039)
管理学(78904)
管理学院(78470)
中国(68451)
(53699)
科学(51170)
(50613)
(44363)
(44055)
财经(42364)
中心(39993)
研究所(39868)
(38403)
业大(38329)
经济学(37606)
(37006)
农业(34657)
经济学院(33566)
财经大学(31444)
北京(31405)
(31283)
(28497)
(27901)
基金
项目(166443)
科学(131753)
基金(124362)
研究(115646)
(110068)
国家(109229)
科学基金(93548)
社会(79663)
社会科(75800)
社会科学(75780)
基金项目(66062)
(64308)
自然(59989)
自然科(58607)
自然科学(58588)
自然科学基金(57607)
(53723)
教育(51385)
资助(49617)
编号(42216)
重点(37920)
(37086)
(36064)
(34952)
(34764)
国家社会(34476)
成果(33265)
创新(33046)
教育部(31999)
科研(31985)
期刊
(131184)
经济(131184)
研究(75063)
中国(47316)
(42238)
学报(41977)
(39491)
科学(37587)
管理(35794)
大学(32008)
学学(31116)
(28706)
金融(28706)
农业(25679)
经济研究(22635)
财经(22635)
(19481)
技术(19306)
业经(18820)
问题(16851)
教育(14752)
技术经济(13572)
(13239)
(13069)
统计(12005)
(11788)
世界(11634)
(11420)
商业(11415)
国际(11378)
共检索到374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海盛   沈满洪   汪锦军  
文章基于2002—2020年我国省级数据,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绿色信用监管制度和绿色经济效率,并运用空间计量法研究绿色信用监管制度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用监管制度与绿色经济效率总体呈“倒U”形关系;东部和东北地区绿色信用监管制度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与总体保持一致,中部地区绿色信用监管制度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U”形影响;知识溢出效应和劳动力市场高级程度是绿色信用监管制度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主要传导路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争鸣  刘晓晨  
针对环境管制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相关问题,本文结合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提出绿色经济效率非参数条件效率模型,探讨和验证宏观环境管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无条件的绿色经济效率都低于条件效率。环境管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仅具有"时滞"性而且具有"非线性"性,随着环境管制的加强,绿色经济效率呈先降后升趋势。环境管制在长期对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它的影响体现在对不同地区和时期具有不同的效应,东部地区环境管制对绿色经济效率也具有先负后正的效应,而目前加强环境管制对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仍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海盛  沈满洪  应瑛  
文章采用两区制空间Durbin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信用秩序的空间互动形式,运用空间计量法和准自然实验探讨信用秩序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制度依赖性。研究表明:(1)“逐底竞争”和“竞相向上”非对称性并存是我国信用秩序空间互动的主要形式。(2)信用秩序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双重非线性影响,公共信用秩序、市场信用秩序与绿色经济效率分别呈“倒U”型和“U”型关系。(3)信用秩序的建立具有制度依赖性,地方法规和信用示范政策是信用秩序建立并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重要制度载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彬  阳镇  陈洋毅  李佳杰  陈劲  
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绿色经济效率是衡量绿色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搜集全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定量测度了各个省份的金融集聚程度和创新要素集聚程度,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对金融集聚、创新要素集聚两大关键因素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金融集聚可以提升本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但会对周边地区产生抑制作用,且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要素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出现分化,其中,R&D经费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负向效应,R&D人员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效应。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R&D人员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正向作用方面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而R&D经费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负向作用则弱于中西部地区。最后,在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金融与创新要素资源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绿色产业体系构建,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江寒   钟海燕  
随机抽查环境监管制度是我国环境治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以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创新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随机抽查环境监管制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随机抽查环境监管制度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这种影响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抽查环境监管制度通过增强政府环境监管压力和加大企业环境合规压力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分别体现了规制效应和威慑效应。拓展性分析表明,随机抽查环境监管制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性质、融资约束水平较低、代理成本较低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表现得更明显。此外,随机抽查环境监管制度的绿色创新治理作用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环境绩效,表现出良好的环境有效性,明显地改善企业经济绩效,展现了较好的经济有效性。为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开展随机抽查环境监管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缓解绿色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同时企业则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代理成本以促进绿色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广印  王思敏  
目前中国正处于结构转型关键期,为缓解生态压力和对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突破高质量增长瓶颈,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二者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检验,以深入探究绿色金融在不同水平下作用于绿色经济效率的特征,得到如下结论。(1)绿色金融对本地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U形,对周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倒U形。此外,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其当期的提升会带动下一期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持续提升。(2)绿色金融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具有单门槛效应,迈过门槛值后这种促进作用有所下降。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韩乃志  于昆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国人均资源数量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要更加努力地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审计机关应进一步深化并完善环境审计,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审计制度,推动绿色会计制度和绿色GDP核算的尽早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赵璟  
论文采用全国30个省份2006—2019年的相关数据,运用SBM模型测算各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同时利用Tob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直接影响效应,并建立中介机制模型对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区域绿色经济效率长期处于偏低水平且绿色经济效率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特点;(2)环境规制与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3)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清香  李娟娟  
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的必然要求。文章依托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9年面板数据实证考察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集聚能够显著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提升且呈现区域异质性,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正向驱动效应,而长江中游经济集聚的绿色发展效应不显著。相较于低经济密度城市,高密度城市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效应更强。在作用机制上,经济集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以及环境规制促进长江经济带提升绿色发展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赵璟  
论文采用全国30个省份2006—2019年的相关数据,运用SBM模型测算各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同时利用Tob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直接影响效应,并建立中介机制模型对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区域绿色经济效率长期处于偏低水平且绿色经济效率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特点;(2)环境规制与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3)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广印  王思敏  
当前结构转型背景下,金融集聚能够为各大产业的绿色改造与技术升级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采用门槛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集聚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机制,并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金融集聚以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渠道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空间机制。结果表明:(1)全国绿色经济效率呈N形波动趋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2)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先升后降的U形关系,前期金融集聚不利于本地及周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后期则发挥出正向促进作用。(3)金融集聚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中介机制对当地绿色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部分中介作用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正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主要论述了制度对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态化、无污染化、无公害化发展的支持作用。指出不能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要依靠科学的制度安排和实施,使我国经济绿色化发展可持续进行下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剧宇宏  
发展绿色经济是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基本方式,然而,绿色经济的实现必须有相关的制度保障。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形式,政府采购的绿色化将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11月1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30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11月1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30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