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0)
2023(9981)
2022(7687)
2021(6509)
2020(5053)
2019(11149)
2018(11006)
2017(20911)
2016(11222)
2015(12490)
2014(12762)
2013(12462)
2012(11758)
2011(10742)
2010(10980)
2009(10037)
2008(9803)
2007(8947)
2006(8382)
2005(8041)
作者
(34144)
(28544)
(28385)
(26753)
(17942)
(13336)
(12823)
(11015)
(10933)
(10272)
(9793)
(9360)
(9255)
(9097)
(8953)
(8770)
(8547)
(8111)
(8082)
(8037)
(7317)
(7059)
(7040)
(6464)
(6444)
(6422)
(6410)
(6306)
(5819)
(5669)
学科
(59826)
经济(59778)
(30147)
管理(28676)
地方(21859)
(21702)
企业(21702)
中国(21616)
(18266)
业经(17127)
方法(14335)
产业(13067)
(12949)
农业(12856)
地方经济(12449)
数学(11478)
数学方法(11395)
环境(11078)
(10427)
金融(10427)
(10376)
技术(10289)
(10270)
银行(10254)
(10059)
发展(9924)
(9900)
(9383)
(9102)
贸易(9091)
机构
学院(166454)
大学(162000)
(72708)
经济(71252)
研究(64120)
管理(59249)
理学(49386)
理学院(48798)
中国(48093)
管理学(47998)
管理学院(47696)
科学(38169)
(36095)
(32742)
(31037)
(29521)
研究所(29461)
中心(28285)
(27577)
(24256)
师范(24000)
财经(23709)
业大(23610)
北京(23380)
(23265)
农业(22678)
(22458)
经济学(22353)
(21285)
(20253)
基金
项目(106356)
科学(84108)
研究(80882)
基金(74155)
(64230)
国家(63636)
科学基金(54258)
社会(52782)
社会科(50193)
社会科学(50184)
(44615)
基金项目(38750)
(35941)
教育(34951)
编号(32714)
自然(31540)
(31411)
自然科(30768)
自然科学(30763)
自然科学基金(30192)
资助(28571)
成果(26390)
发展(26045)
(25592)
重点(24623)
课题(24190)
(22846)
国家社会(22090)
(21721)
创新(21413)
期刊
(93103)
经济(93103)
研究(54448)
中国(40262)
(30094)
管理(24671)
学报(24237)
科学(23802)
(21741)
教育(21031)
农业(20684)
(19069)
金融(19069)
大学(18644)
业经(17835)
学学(17413)
技术(15714)
经济研究(14832)
问题(12649)
财经(11622)
(10910)
(10283)
商业(9221)
技术经济(8815)
(8732)
科技(8717)
现代(8603)
世界(8550)
经济问题(8322)
(8149)
共检索到271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万后芬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绿色产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 ,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绿色产业的发展 ,主要包括 :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和设施的开发 ;环境资源产业的发展 ;环保信息产业的开发。除专门面向环境问题的绿色产业外 ,其他传统产业 ,如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的绿化也是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产业的发展 ,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要各行各业的经营者高度重视 ,积极参与 ;又要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扶持和推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海龙  张金屯  
为解决环境问题 ,环保产业在全球兴起。绿色科技以产品为中心 ,是传统产业绿化改造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论述在产品生命周期理念指引下 ,应用科技手段绿化传统产业、发展环保产业 ,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为经济增长开拓广阔的空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鹏飞   刘晓明  
“双碳”目标对资源型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传统产业必须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文章明确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分析了资源型地区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资源型地区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葛玉御  
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对我国税制的调整提出了"绿化"要求。近些年我国税制"绿化"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应以培育纳税人绿色意识为基础,以建立"三足鼎立"的约束性绿色税制为主,以完善多渠道的激励性绿色税制为辅,以"互联网+税务"提升税收征管水平为保障,"绿化"我国税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建奎  
进入21世纪以后,以保护环境和发展生态经济为目的绿色革命正在全球兴起,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绿色产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企业也开始将发展绿色产业与开发绿色产品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我国发展绿色产业与开发绿色产品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永法  宣裕方  毛节琏  郑四渭  何远平  
分析了绿色产业的特征与要求,提出了增强环保意识、搞好产业规划、制订产业政策、组建企业集团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等若干对策,以推动我国绿色产业的更快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翁莉  马林  和媛媛  
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传统产业必须加强绿色供应链知识共享与创新以促进绿色供应链构建,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目标。从传统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绿色创新研究进行论述,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从当前现状来看,未来研究应融合多学科知识体系,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宏观—中观—微观综合视角下传统产业绿色供应链知识共享与绿色创新活动的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正国  
发展绿色产业,是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新型工业化替代传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在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由于利益目标的驱使,普遍存在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等问题;社会公众则因个体认识的短期性和局限性而持观望或被动参与态度。因此,强化宏观经济利益主体的政府行为、规范微观经济利益主体的企业行为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立新  
论中国绿色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姚立新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的统称。这是我国独创的概念,与美国、日本的有机食品、欧洲的生态食品相类似。一、我国绿色食品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吕向红  陆正刚  童杰  史雄凯  
本文从绿色建筑在发展、推广过程中遭遇融资难现状入手,以区域绿色开发商的视角,结合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国内外经验与实践,分析目前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难点,尝试系统性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要让绿色金融真正成为绿色发展的助推器,"贷动"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任刚  赵湘莲  程慧  
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绿色产业发展具有风险大、周期长等特征。因而,传统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目前还没有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针对以上问题,阐述绿色金融的内涵,分析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指明绿色金融在绿色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支持路径,最终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丽莉  侯宇琦  
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双引擎——区域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从空间关联视角,就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差异化作用进行考察,分析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进而以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专业化产业集聚对本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会减弱专业化产业集聚对本地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2)多样化产业集聚对本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会加剧这种抑制作用;(3)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专业化产业集聚对相关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间接抑制效应,这种相关性不仅体现在地理上的邻近,还体现在经济联系和人力资本联系上,但多样化产业集聚对相邻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美成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背景和趋势下,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应运而生。绿色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助力,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献萍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资源短缺等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产业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