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1)
2023(14680)
2022(12781)
2021(12053)
2020(9832)
2019(22508)
2018(22324)
2017(43461)
2016(23819)
2015(26372)
2014(26534)
2013(26150)
2012(24243)
2011(21811)
2010(21753)
2009(19734)
2008(18994)
2007(16490)
2006(14515)
2005(12662)
作者
(67419)
(56101)
(55594)
(53074)
(35751)
(26831)
(25417)
(21915)
(21353)
(20123)
(19249)
(18748)
(17861)
(17545)
(17370)
(17324)
(16693)
(16630)
(16053)
(15961)
(13872)
(13733)
(13533)
(12777)
(12465)
(12435)
(12359)
(12322)
(11243)
(11061)
学科
(96885)
经济(96791)
管理(67681)
(62953)
(51252)
企业(51252)
方法(40386)
数学(34976)
数学方法(34511)
(27851)
地方(25465)
中国(24686)
业经(22364)
(22076)
(20801)
农业(18608)
环境(17721)
(16518)
贸易(16510)
(16342)
(15948)
(15505)
技术(15378)
理论(15267)
(14188)
(14007)
地方经济(13850)
产业(13649)
(13377)
(13349)
机构
学院(330338)
大学(328587)
管理(132578)
(130842)
经济(127838)
理学(114850)
理学院(113564)
研究(112023)
管理学(111682)
管理学院(111096)
中国(82311)
科学(70294)
(70244)
(58411)
(55625)
(52643)
中心(50932)
研究所(50846)
业大(49137)
(49105)
财经(46533)
(45540)
师范(45161)
北京(44237)
(42187)
(41606)
农业(41069)
(39888)
经济学(37878)
师范大学(36392)
基金
项目(229872)
科学(180903)
研究(170452)
基金(164821)
(142968)
国家(141749)
科学基金(121977)
社会(106164)
社会科(100580)
社会科学(100555)
(90967)
基金项目(88031)
自然(79153)
教育(77222)
自然科(77220)
自然科学(77203)
(76267)
自然科学基金(75762)
编号(70798)
资助(67232)
成果(56927)
重点(51448)
(50816)
(49897)
课题(48752)
(47892)
创新(44612)
科研(43341)
项目编号(42956)
国家社会(42743)
期刊
(144996)
经济(144996)
研究(96841)
中国(61340)
学报(49677)
(47627)
管理(47447)
科学(47244)
(42268)
教育(38268)
大学(37435)
学学(35068)
农业(33327)
技术(29063)
(28107)
金融(28107)
业经(25135)
经济研究(22272)
财经(21176)
问题(19093)
图书(18121)
(18113)
(16958)
科技(16552)
资源(16438)
技术经济(15873)
理论(15764)
现代(15328)
(14617)
实践(14570)
共检索到481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正柱  张明  
如何从产业政策层面有效发挥区域低碳减排水平是值得关注的一项议题。绿色产业政策作为促进低碳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制度推手,对区域低碳减排效果有何效果?政策文本释放的情感信号对低碳减排的影响如何?本文基于中央和长三角区域出台的绿色产业政策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2010—2019年绿色产业政策的情感偏好,并通过PLS和PMC指数模型进行分析,系统地考察了绿色产业政策的低碳减排效果。PLS模型研究发现,绿色产业政策多基于福利型偏好设计,以中央福利型政策偏好、产业结构和政府干预显著降低了区域的碳排放水平,而地方型情感偏好设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则加重了区域的碳排放。PMC模型表明,地方绿色产业政策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得分落差较大,中央绿色产业政策内部一致性较弱,得分较为均衡。这些结论说明了合理设计绿色产业政策内容有利于促进低碳减排效果和作用的提升,进而促进区域低碳减排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璐怡   常悦   胡筱亭   胡朝阳  
论文采用“区域—企业”的多层次研究框架,以2007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作为政策评价对象,综合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政策对于长三角地区的重污染行业可持续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产业政策对于政策执行区以及周边地区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政策抑制了执行区中企业污染排放与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提升了周边非沿长江区域企业的环境绩效以及周边沿江区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同时,绿色产业政策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不同的作用,包括环境治理效应、威慑效应、联通效应以及创新诱导效应。基于绿色产业政策多层次分析,为区域间政府联动、企业协同以及区域的可持续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璐怡   常悦   胡筱亭   胡朝阳  
论文采用“区域—企业”的多层次研究框架,以2007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作为政策评价对象,综合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政策对于长三角地区的重污染行业可持续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产业政策对于政策执行区以及周边地区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政策抑制了执行区中企业污染排放与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提升了周边非沿长江区域企业的环境绩效以及周边沿江区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同时,绿色产业政策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不同的作用,包括环境治理效应、威慑效应、联通效应以及创新诱导效应。基于绿色产业政策多层次分析,为区域间政府联动、企业协同以及区域的可持续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兰祥   高彩芹   郑飞鸿  
文章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中介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长三角区域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其作用在大型及以上规模城市和创新能力较强城市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长三角区域绿色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抑制碳排放;在绿色技术创新这一传导机制中,策略性技术创新发挥着主要作用。门槛效应表明,长三角区域绿色金融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明显“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航英  强永昌  
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6年城市面板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为例,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了城市群扩容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扩容对城市群原有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提升作用,对新进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无显著作用,稳健性检验表明该结论是可靠的。机制检验表明:扩容未影响原有城市的技术效率,但通过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来促进原有城市技术进步,进而提升原有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扩容通过降低功能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新进城市技术效率,通过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来促进新进城市技术进步并降低其技术效率,由于技术进步效应和技术效率降低效应相互抵消,扩容未影响到新进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此外,扩容对原有城市中的大城市、高创新能力及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有更大提升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湘儿   胡熠娜  
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能够通过自然植被的光合作用直接固定大气中CO_2,其供需平衡对于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研究大多关注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的供给,基于供需视角分析区域碳平衡的研究相对较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也是长三角地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区域。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研究区,基于CASA模型评估固碳服务的供给能力,基于人口密度法识别固碳服务的需求动态,进而基于供需比指数识别示范区固碳服务的供需变化。结果表明,供给方面,2000~2020年示范区内不同乡镇固碳服务供给空间分布较为均衡,固碳服务供给总量由1.10×10~9 kg增加到1.24×10~9 kg,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需求方面,2000~2020年示范区固碳服务需求由7.15×10~9 kg增长到4.16×10~(10) kg,增长近5倍,且所有乡镇的固碳服务需求均有所增加。2000~2020年,示范区固碳供给难以满足其需求,且固碳服务供需比持续下降,供需关系逐渐趋于紧张。最后,基于固碳服务供给、需求和供需比开展固碳服务分区,以期为示范区双碳目标实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决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庄士成  汤建光  
长三角区域合作"困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一定的关联,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合作难以调和利益冲突、粗放增长方式下的区域合作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单一数量目标下的区域合作难以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有利于拓展区域合作空间,有利于破解区域合作困境,也有利于提升区域合作内涵。以循环经济范式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首先要在长三角区域层面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并以循环经济范式推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以制度和机制消解循环经济的合作困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为忠  黄小康  
从工业绿色转型的角度,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要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工业体系,形成示范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茂森   刘荣庆  
数字经济和绿色创新的协调发展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动态演进特征、区域差异以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上升态势,空间上呈现“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的分布格局;长三角地区耦合协调度相对稳定,空间背景对耦合协调度具有较大影响;耦合协调度的总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异;不同地区的障碍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思齐   吴群  
研究目的:探究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依托铁路交通发展促进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强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2)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促进了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与综合铁路联系相比,高铁联系对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3)铁路联系的加强促进了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和创新产出的增长,进而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影响。高铁联系在促进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和创新产出增长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4)城市对外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抑制了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研究结论:应充分发挥铁路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依托铁路网络加强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以推动区域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整体性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祝丽云  李彤  马丽岩  孙贵珍  
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2013—2015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SBM-DEA模型测算其在雾霾约束下和非雾霾约束下的绿色经济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雾霾约束下三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总体上呈现增长的变化趋势,珠三角地区年均绿色经济效率最高、长三角次之、京津冀最低。雾霾约束促使京津冀地区大多数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下降,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部分城市效率上升。三地区PM2. 5和PM10的减排潜力依次下降,且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减霾重点在PM10上,而珠三角地区则在PM2. 5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洪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助于长三角区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金融能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2001-2017年间,长三角区域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金融广化、金融深化以及金融风险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显著。金融广化与金融深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金融风险则抑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对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金融广化对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金融深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按照沪浙苏皖的顺序依次减小。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受金融风险的影响最小。为了增强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正向影响,应提升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水平,稳妥推进金融广化,开发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金融新产品,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陶玉国  黄震方  
旅馆业是旅游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从分类视角测度区域旅馆业碳排放,有助于推动旅游碳排放研究向区域化、全面化和细分化方向发展。本文以长三角为样区,通过对旅馆业水、电、气的实地调查,结合区域相应的碳排放转换因子,构建了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自下而上法以测度旅馆业碳排放。研究表明:(1)在长三角旅馆业碳排放总量中,星级饭店约占六成,是旅馆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而其他旅馆则占据剩余部分,是旅馆业减碳任务分解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类别;(2)在省域层面上,浙江省碳排放最多,上海市最少,但碳排放多的地区住宿者数量不一定多,上海市碳排放星级化最为明显;(3)星级饭店总体上具有随星级降低碳排放量逐级减少、主要碳源为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希  虞力  
快速发展的产业活动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自然生态环境代价。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以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就在于要如何实现产业生态化式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评价构建因素,建立评价体系,并利用长三角区域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和探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峰  张巍巍  曹鹏飞  陆丽娜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分别从工具和创新链维度构建了机器人产业政策研究的二维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2010—2017年的42份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综合性政策较多,专项政策严重匮乏;政策工具存在使用严重不足和使用过溢的极化现象;政策信号功能有余,增量效应不足。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