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6)
2023(10084)
2022(8147)
2021(7751)
2020(5982)
2019(14054)
2018(13544)
2017(25662)
2016(13818)
2015(15518)
2014(15217)
2013(15086)
2012(14459)
2011(13244)
2010(13390)
2009(12407)
2008(12314)
2007(10805)
2006(9740)
2005(9035)
作者
(37714)
(31446)
(31377)
(30185)
(20305)
(14870)
(14267)
(12322)
(12025)
(11536)
(10892)
(10362)
(10183)
(10100)
(9957)
(9946)
(9511)
(9091)
(8964)
(8870)
(8113)
(7692)
(7581)
(7254)
(7253)
(7068)
(6872)
(6814)
(6374)
(6313)
学科
(64564)
经济(64497)
管理(38069)
(35633)
(28318)
企业(28318)
方法(24724)
数学(21229)
数学方法(21014)
中国(20804)
(18044)
业经(14651)
(14304)
贸易(14295)
(13989)
(13297)
地方(12459)
(12010)
环境(11532)
农业(11396)
(11299)
产业(11141)
(11124)
(10709)
银行(10706)
(10443)
理论(10431)
(10150)
金融(10150)
技术(9598)
机构
学院(200198)
大学(199406)
(97429)
经济(95784)
管理(76093)
研究(73712)
理学(64836)
理学院(64182)
管理学(63408)
管理学院(63029)
中国(57752)
(43144)
(42427)
科学(39303)
(35526)
财经(33797)
中心(32633)
研究所(32045)
经济学(31963)
(30918)
(29500)
经济学院(28729)
北京(27715)
(27034)
(26530)
(26301)
师范(26121)
财经大学(25036)
业大(23617)
(23405)
基金
项目(127978)
科学(102787)
研究(99951)
基金(94191)
(80395)
国家(79769)
科学基金(68906)
社会(66366)
社会科(63169)
社会科学(63161)
基金项目(47697)
(47451)
教育(45796)
自然(40245)
(40096)
编号(39317)
自然科(39278)
自然科学(39268)
资助(39227)
自然科学基金(38616)
成果(32915)
(30190)
(29797)
重点(29141)
国家社会(28747)
课题(28537)
(27396)
中国(26988)
教育部(26637)
(25679)
期刊
(109617)
经济(109617)
研究(67220)
中国(41671)
(30726)
管理(30415)
(25431)
科学(25372)
教育(24555)
学报(23749)
(21416)
金融(21416)
大学(19392)
经济研究(19004)
技术(18595)
学学(17983)
农业(17804)
财经(17538)
业经(16209)
(15444)
问题(14635)
(14276)
国际(12668)
世界(12431)
技术经济(10512)
(10191)
统计(9302)
现代(9219)
经济问题(9137)
(9123)
共检索到311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萍  张亿军  江飞涛  
如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核心议题,绿色产业政策成为了各国推行绿色发展的重要政策选择。文章基于产业政策视角对绿色产业政策理论机理进行剖析,解析中国产业绿色发展及相应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1)绿色产业政策是在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对传统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及其相互关系的变革,其本质涉及经济模式、技术条件和制度结构的深刻调整,其核心在于推动可持续性技术突破,难点在于协调不同利益冲突,承担不确定性政策干预风险;(2)中国绿色产业政策源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实践,当前政策仍然是行政强制性环境管制手段与传统产业政策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对市场机制在其中的作用及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关注不足;(3)构建与完善中国绿色产业政策体系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产业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协同,结合市场机制形成发展新路径,并注重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性与互补性,建立推动政策协同的组织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德平  梅莹莹  
减少贫困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忽视的发展难题,更是当前中国必须攻克的难关。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行,绿色发展与扶贫开发相融合的绿色减贫成为突破扶贫开发瓶颈的重要路径,是中国目前乃至未来减贫战略的必然选择。绿色减贫根植于"两山理论",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发展思路,不仅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更推动了贫困地区全面脱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绿色发展与减贫融合的现实需求出发,分析中国绿色减贫的发展背景及意义,探讨我国绿色减贫的政策演进和实践举措,总结中国绿色减贫的模式,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政策依据和模式借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德平  梅莹莹  
减少贫困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忽视的发展难题,更是当前中国必须攻克的难关。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行,绿色发展与扶贫开发相融合的绿色减贫成为突破扶贫开发瓶颈的重要路径,是中国目前乃至未来减贫战略的必然选择。绿色减贫根植于"两山理论",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发展思路,不仅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更推动了贫困地区全面脱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绿色发展与减贫融合的现实需求出发,分析中国绿色减贫的发展背景及意义,探讨我国绿色减贫的政策演进和实践举措,总结中国绿色减贫的模式,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政策依据和模式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凯  王秋菲  许波  
由于矿物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全球环境压力的增加,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高了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重要性的认识,出台了不少新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绿色电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欧盟国家绿色电力产业政策的系统描述,探寻其成功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绿色电力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丹  
资源与环境约束导致发展空间不足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十八大以来中国绿色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取得了成效,国内关于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能源转型与低碳工业化是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新动力。十九大之后,改革方向和措施包括:(1)创造工业绿色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2)加大对新兴绿色产业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3)优化工业布局,在生态脆弱区和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要严禁上马大型工业项目;(4)重点解决好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温室气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丹  唐娅华  胡绪华  
绿色服务产业是绿色产业中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的支持性产业。在加快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绿色服务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绿色制造产业,为进一步激励和规范绿色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其对低碳经济的助推作用,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绿色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本文根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绿色服务产业相关目录提取政策主题词,并利用北大法宝数据库提取2002—2017年间2921条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实证分析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对低碳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表明:(1)2000年后中国绿色服务产业政策数量快速增长,绿色制造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政策规模明显大于其他地区;(2)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对低碳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基础或者生态基础好的区域促进作用更强;(3)中国绿色服务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扩张绿色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增长。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绿色服务产业政策体系,为绿色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关注绿色服务产业政策的异质性特征,促进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媛  
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对市场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企业绿色创新角度出发,考察产业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从金融支持角度分析其中的影响机制。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对其中的具体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产生金融支持作用,即通过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进而促进绿色创新。最后,本文分析了企业产权性质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产业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大为   黄秀丽  
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产业政策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支持可以提高企业的绿色投资水平。影响机理检验发现,产业政策提高了企业的外部资源获取能力,进而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绿色投资。基于内部治理考察发现,更低的管理者代理问题有助于强化产业政策对企业绿色投资的正向影响;基于外部治理考察发现,更高的行业竞争程度有助于强化产业政策对企业绿色投资的正向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春宇  唐军  
近年来,为推动绿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府扶持政策,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绿色产业政策体系。以政策类别、政策指向、政策性质三大政策维度为基础,对当前我国绿色产业政策体系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绿色产业政策体系存在市场完善政策体系建设滞后、产业政策体系缺乏内在一致性论证、政策扶持的财政支出负担较重、部分激励机制设计存在缺陷、产业政策的"赶超"思维存在偏差等问题,亟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琎  
当前,中国已形成主要由绿色价格机制、绿色价格补贴政策和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构成的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体系,旨在激励转变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使资源环境、绿色产品、服务、技术的价格能够全面反映其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外部性,但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仍面临绿色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发挥欠缺、绿色价格补贴政策科学性协调性不足、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基础薄弱的挑战。未来,绿色发展价格政策要在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协调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应对好围绕绿色发展的大国博弈与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做细绿色价格机制,做实绿色价格补贴政策,健全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统筹发挥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体系合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甄霖  杜秉贞  刘纪远  孙传谆  张强  
在当下全球经济萧条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背景下,中国西部需要绿色发展,国际经验可以起到前车之鉴和抛砖引玉的作用。以OECD国家为主,基于实地考察调研和座谈、以及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其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建议以及典型案例区实践活动在推进区域绿色发展中的作用和经验,涉及政策框架和路线图制定、绩效监测评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生态补偿、绿色就业和扶贫等。重点分析了OECD国家以往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与改革的经验,如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矿产业开发和生物库的例子;加拿大采用经济手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案例;瑞士农业旅游和西班牙绿色工业发展的案例;以及澳大利亚实施"清洁可持续技能培训计划"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卡尔·艾金格  刘荔  
伴随着金融危机和中国跃升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我们重新评估了制造业对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性。"新产业政策"为再工业化提供了支撑,与以往的选择性和干涉主义政策不同。该政策鼓励竞争,与社会需求相符,与创新、建立在竞争实力基础上的区域政策以及"作为中心议题的可持续性"相结合。环保标准不再被认为是竞争性制造业的障碍,而是绿色增长的动力。欧洲把增加能源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以及降低排放确立为2020年以及2050年的首要目标,要求在采用新技术和二氧化碳价格每吨250欧元的基础上,将温室气体量削减80%到90%。由于新萃取技术的出现以及欧洲排放权交易的瓦解,该发展道路的阻力来源于过低的燃气价格(尤以美国为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君  
产业政策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一项经济政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推动产业政策转型,创新施政方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总结归纳产业政策的内涵、类型及国际经验对我国实施产业政策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认为,产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规划、法令和政策的总和,区别于传统产业政策,在此认识基础上进行各国产业政策转型的实践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阔  郭克莎  
当前产业政策争论主要在新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与演化发展经济学三大学派间展开,聚焦于产业结构范畴考察产业政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不同学派的理论逻辑与政策主张具有不同的阶段适用性:新结构主义理论主要适用于经济快速追赶阶段的前期,演化发展经济学理论主要适用于经济快速追赶阶段的后期,新自由主义理论主要适用于经济超越阶段。后发经济体在由快速追赶阶段前期向快速追赶阶段后期再向经济超越阶段的转换过程中,其产业政策属性应相应地由选择性向更加积极型再向功能性持续转换。国际产业政策实践也呈现出由选择性向功能性方向演进的一般趋势。新时代之初的中国经济依然处在快速追赶阶段后期,不应盲目加速产业政策属性的转换进程,适于当前阶段的转换力度是把产业政策属性总体上由选择性转换为更加积极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迅  董珂  谭静  许阳  
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际上开展了绿色城市广泛的实践活动。力图在中外实践的基础上构建起绿色城市理论的体系框架;明确绿色城市理论支撑、研究范畴与目标愿景,辨析绿色城市的定义内涵;构建绿色城市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的全空间目标体系;提出完整的绿色城市的全要素技术体系;提出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评估监督的全过程标准体系;覆盖不同地域、规模、类型、专业领域的绿色城市的全领域示范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