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5)
2023(2853)
2022(2264)
2021(1833)
2020(1463)
2019(3152)
2018(3022)
2017(6110)
2016(3075)
2015(3378)
2014(3298)
2013(3555)
2012(3370)
2011(2940)
2010(2971)
2009(2658)
2008(2731)
2007(2446)
2006(2038)
2005(1797)
作者
(9593)
(8125)
(8051)
(7641)
(4962)
(3701)
(3686)
(3157)
(2948)
(2939)
(2764)
(2635)
(2504)
(2498)
(2493)
(2482)
(2480)
(2350)
(2264)
(2184)
(2040)
(2001)
(1997)
(1877)
(1775)
(1724)
(1723)
(1699)
(1661)
(1632)
学科
(20519)
经济(20514)
管理(9982)
(9648)
产业(7957)
(7949)
企业(7949)
方法(6834)
地方(6016)
业经(5989)
数学(5816)
数学方法(5739)
环境(5396)
结构(4874)
(4762)
技术(4623)
地方经济(4039)
中国(3755)
产业结构(3668)
(3232)
(3202)
(3145)
农业(3124)
资源(2690)
规划(2568)
(2561)
环境规划(2399)
新技术(2254)
高新(2253)
高新技术(2253)
机构
学院(49647)
大学(47281)
(23841)
经济(23513)
管理(19875)
理学(17194)
理学院(17052)
管理学(16763)
管理学院(16685)
研究(16209)
中国(11070)
科学(9868)
(9593)
(8392)
(7936)
(7827)
业大(7800)
经济学(7401)
(7372)
中心(7225)
研究所(7115)
财经(6959)
经济学院(6792)
农业(6252)
(6172)
经济管理(6133)
(6006)
北京(5988)
(5833)
(5404)
基金
项目(34864)
科学(27722)
研究(25445)
基金(24700)
(21159)
国家(21016)
科学基金(18445)
社会(17561)
社会科(16950)
社会科学(16947)
(15292)
基金项目(13364)
(11599)
自然(10817)
自然科(10523)
自然科学(10521)
自然科学基金(10331)
教育(9767)
(9651)
资助(9356)
编号(9097)
发展(8347)
(8213)
(8205)
产业(8076)
重点(7756)
创新(7700)
国家社会(7524)
(6769)
(6616)
期刊
(26840)
经济(26840)
研究(12642)
中国(8015)
管理(7643)
(7547)
学报(7039)
科学(6789)
(5888)
业经(5600)
大学(5442)
农业(5417)
学学(5357)
技术(4797)
经济研究(4160)
问题(3788)
技术经济(3453)
(3410)
科技(3402)
财经(3384)
统计(3254)
(3092)
商业(3051)
(2931)
(2897)
金融(2897)
决策(2882)
经济问题(2592)
现代(2539)
(2324)
共检索到69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国涛  
环境保护产业化是环保工作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环保产业、环境产业、绿色产业等概念的研究与应用日趋增多。就环境法学而言,界定一个适应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概念,并研究其相关法制的构建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绿色产业与绿色产业法研究正是这一思路的具体落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琦  钱立华  鲁政委  
2022年第一季度,兴业研究按月度发布了第49~51期“兴业绿色景气指数(GPI)”。该指数是为响应2016年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所明确提出的“支持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由兴业研究和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共同开发,基于对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客户调研结果编制,并于每月1日发布,包括GPI综合景气指数、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分企业规模指数等多维度的指数体系,旨在全面、细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建奎  
进入21世纪以后,以保护环境和发展生态经济为目的绿色革命正在全球兴起,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绿色产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企业也开始将发展绿色产业与开发绿色产品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我国发展绿色产业与开发绿色产品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文龙   郑泽华  
绿色产业基金是支持国家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工具。当前,我国投资于绿色领域的绿色产业基金正蓬勃发展,形成了如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这样的典型模式。在清洁技术产业的投资中,绿色产业基金在投资事件、投资地域、投资阶段与投资轮次、退出行为等方面呈现一系列特征,但也存在信息披露不足、投资绩效核算不完备、激励政策不足、绿色股债金融工具定位不够明晰等问题。未来,可借鉴英国绿色投资银行经验,在完善信息披露、推进项目环境效益的量化评估、强化政策激励、实现最优绿色金融结构等方面综合施策,提高绿色产业基金投资质量,推动实现国家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智勇  
近年来,绿色、低碳、环保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补短板"和"促发展"的新引擎。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拥抱"绿色"主题,也是一件值得金融业同仁认真思考的必答题。传统金融业务的开展首先考虑的是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再审查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法规、产业政策和其他要求,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基础上,从合规性角度考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中原  
最近,中国高等教育,严格讲是中国的成人高教很是热闹。自2010年7月23日上海开放大学挂牌后,北京、江苏、广东、云南和国家的开放大学最近也要挂牌了。尽管这些开放大学(即"5+1")的挂牌只是国家的试点,但据说很多省份的教委在各自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并不买试点的账,而是我行我素、火急火燎地在抓紧筹办他们的省级开放大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琦  钱立华  鲁政委  
2023年第一季度,兴业碳金融研究院按月度发布了第61~63期“兴业绿色景气指数(GPI)”。该指数包括GPI综合景气指数、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分企业规模指数等,旨在为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调查的第一手信息。2023年第一季度,绿色产业景气度强劲复苏后有所回调。2023年初,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绿色产业景气度迅速回暖,2023年2月GPI综合景气指数一度上升至55.5%,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旭初  
三七是云南特有的天然生物资源,它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云南省和文山州政府将三七列为重要产业进行培育和支持,大大推进了三七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山州抓住打造“云药”产业的机遇,在三七种植基地、加工企业、科研、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投入,并取得了较大突破。本文就推进三七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和今后三七产业的发展趋势作初步分析,便就此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永法  宣裕方  毛节琏  郑四渭  何远平  
分析了绿色产业的特征与要求,提出了增强环保意识、搞好产业规划、制订产业政策、组建企业集团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等若干对策,以推动我国绿色产业的更快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治彦  岳晓燕  赵睿  
1989年经济学家皮尔斯等首次提出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一词,并认为经济发展必须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承载范围之内,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不仅导致自然资源耗竭,还会造成生态危机,经济无法持续。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世界各国一致认为,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海  熊文娟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经济社会的系统性革命,将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绿色低碳将成为我国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双碳”目标下的碳减排路径分析
关键词: 绿色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君  
绿色产品市场开拓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绿色产品对传统产品的替代入手,深入探讨了绿色产业对这种替代的影响,提出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来加速这种替代的进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亮雄  王鹤  宋凌云  
寻求节能减排的有效路径现实而紧迫,其根本途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构建了1999—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四位数产业结构调整指数,用来反映省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并与环境污染排放及能耗的省级数据相匹配,使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损人利己"效应:改善了自身环境却恶化了其他省区的环境。这意味着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建立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进行合理布局。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利敏  廖菁华  谢振  
基于绿色产业视角实证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资源配置机制和需求拉动机制,且信贷资源配置机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有效驱动了绿色产业中的小规模、公司治理水平较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相较于无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有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绿色发明创新的影响在两组样本中则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挖掘和培育市场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引导实质性绿色创新,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