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6)
2023(8017)
2022(6552)
2021(5642)
2020(4461)
2019(10079)
2018(9635)
2017(18374)
2016(9774)
2015(10713)
2014(10740)
2013(10823)
2012(10620)
2011(9731)
2010(10029)
2009(9204)
2008(8952)
2007(8269)
2006(7617)
2005(7199)
作者
(29439)
(24593)
(24416)
(23072)
(15485)
(11556)
(11102)
(9633)
(9352)
(8968)
(8469)
(8082)
(7864)
(7863)
(7809)
(7533)
(7362)
(6968)
(6953)
(6934)
(6251)
(6077)
(6056)
(5617)
(5534)
(5516)
(5471)
(5421)
(5040)
(4950)
学科
(53431)
经济(53389)
管理(28019)
(26041)
地方(20490)
(19258)
企业(19258)
中国(17882)
(15125)
业经(14318)
方法(12908)
地方经济(12092)
产业(11311)
(10542)
农业(10509)
数学(10475)
环境(10457)
数学方法(10410)
技术(9799)
(9564)
(9231)
金融(9231)
(8817)
银行(8806)
(8739)
(8691)
(8538)
(8047)
贸易(8037)
发展(7677)
机构
学院(145076)
大学(141262)
(65483)
经济(64208)
研究(55975)
管理(53804)
理学(44782)
理学院(44245)
管理学(43725)
管理学院(43430)
中国(41835)
科学(32389)
(31342)
(29894)
(28508)
研究所(25365)
中心(24756)
(24288)
(24036)
财经(22257)
(20639)
北京(20513)
师范(20449)
(20355)
经济学(20170)
(20045)
业大(19569)
(19389)
农业(18560)
(18316)
基金
项目(91605)
科学(72843)
研究(70393)
基金(64411)
(55330)
国家(54837)
科学基金(47047)
社会(46317)
社会科(44188)
社会科学(44182)
(38223)
基金项目(33587)
(30708)
教育(29840)
(27906)
编号(27797)
自然(27008)
自然科(26343)
自然科学(26340)
自然科学基金(25864)
资助(25151)
发展(23261)
(22850)
成果(22623)
重点(21020)
课题(20780)
(19991)
国家社会(19501)
(19108)
创新(18738)
期刊
(84154)
经济(84154)
研究(48635)
中国(35904)
(24283)
管理(22306)
(21588)
科学(19546)
学报(19344)
教育(17080)
农业(16766)
(16346)
金融(16346)
业经(15638)
大学(15084)
学学(14117)
经济研究(13450)
技术(13265)
问题(11031)
财经(11005)
(9705)
(8921)
商业(8079)
(7952)
技术经济(7920)
科技(7750)
世界(7647)
经济问题(7432)
现代(7284)
(7177)
共检索到240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西  王佳宁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重点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是在经济、金融、建设、交通、物流等方面高效利用资源的产业形态,其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方面的需求,也能实现对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影响的最小化。绿色产业发展,既包括对传统工业的绿色化改造,又包括广义的环保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应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构建绿色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做好绿色产业发展核算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承惠  
未来政府应当有意识地逐步转向更多利用市场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支持绿色投资和绿色金融,着力为绿色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风险。目前环境污染损失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负担,影响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在从资源消耗型经济过渡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的过程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丰超  时如义  
立足效率维度,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三种途径入手,构建广义空间Tobit模型,检验公众诉求、环境规制及其交互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诉求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凸显"自下而上"的推力作用;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率之间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显示"自上而下"中成本与收益并存;较高的公众诉求水平能够促使"波特假说"效应更早来临,体现政府与公众"上下结合"的协同优化效应。另外,公众诉求倒逼政府增加环保支出力度和提高环境监管强度,解释了公众诉求的力量机制来源于政府对环境问题的积极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丰超  时如义  
立足效率维度,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三种途径入手,构建广义空间Tobit模型,检验公众诉求、环境规制及其交互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诉求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凸显"自下而上"的推力作用;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率之间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显示"自上而下"中成本与收益并存;较高的公众诉求水平能够促使"波特假说"效应更早来临,体现政府与公众"上下结合"的协同优化效应。另外,公众诉求倒逼政府增加环保支出力度和提高环境监管强度,解释了公众诉求的力量机制来源于政府对环境问题的积极关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姚玉蓉   李启明   戴佐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于2007年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营。作为国家财政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补充资金机制,基金充分发挥连接政府与市场、财政与金融、国际与国内的桥梁作用,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开展股权投资和融资性担保等有偿使用方式,示范、引领、撬动市场资金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及节能减排领域流动,支持和促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7年是清洁基金"保稳定、促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惠玉  徐颖  王宝珠  
2020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绿色债券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挑战。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的参与者,顺应绿色发展的要求,通过发行绿色政府债券参与绿色债券市场,能够为绿色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筹集充足的资金。但是,我国绿色政府债券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缺乏绿色政府债券指引、绿色项目成本收益错配、缺少严格监管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界定了绿色债券及绿色政府债券的基本内涵,通过梳理我国绿色债券和绿色政府债券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我国绿色政府债券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光龙  周云蕾  
本文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对环境分权与绿色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并基于我国2004—2015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分权有利于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环境分权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依赖于地方政府竞争,且随着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的加剧,环境分权对绿色发展的正向影响作用会减弱,当地方政府竞争处于很高水平时,环境分权负向影响绿色发展。进一步讨论发现,环境分权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在其细分指标之间存在异质性。因此,应推进中央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事权和管理权的合理划分,合理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完善环境事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加快中国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鹏  马向晖  
"绿色采购"(简称GPP)是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政府通过庞大的采购力量,优先购买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环境标志产品,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从而对社会的绿色消费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德国、日本等国开始实施政府绿色采购以来,政府绿色采购发展非常迅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若楠  
绿色会计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从发达国家绿色会计发展的经验看,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是绿色会计能否真正实施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我国政府对绿色会计推进重视不够,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不足,对绿色会计制度建设不足,没有形成合力来推动绿色会计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要树立绿色观念,重视推进绿色会计;加大对绿色会计的研究支持力度,推动绿色会计理论发展;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绿色监督有法可依;进行绿色会计等知识的综合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钦  史策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良性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也是一个经济社会处于良好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综合性标识。县域政府在绿色发展中责无旁贷,举足轻重。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还需跨越职责不同程度缺失、发展责任有时变成软约束与效果衡量标准不够科学三大障碍。跨越这些障碍,需要对绿色发展树立坚定理念,处理好"三大关系",提高评估绩效的合理性,探索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方式,以及对相关职责严格督查,强化监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锋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被放在了重要位置。"绿色发展"在"十三五"期间首次写入了"五年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有三个部分论述了"绿色发展"有关内容,全面阐述了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现状、理念、建设重点和目标等,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同时也为地方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引领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天民  周和敏  王莹  
政府绿色采购是指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干预各级政府的采购行为,促使环境友好型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并对公众的绿色消费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这对于引领和促进企业进行环境经营、调动和鼓励企业向循环型产业转化以及促进生态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进而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三林  周键聪  杨菲  
"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五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完善绿色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强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中国政府将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步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翠云  王倩  
随着环境规制联合治理体系的构建,政府规制工具的变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厘清两者间的互动反馈机制,有助于政府选择合适的规制手段推动绿色经济螺旋式上升。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际环境规制和经济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构造绿色经济绩效指标,运用面板VAR模型测度环境规制体系互动视角下的绿色经济发展与各主体环保行为的互动效应。在此基础上,将绿色经济增长率分解为"追赶效应""创新效应"和"领先效应",分别探究东、中、西部地区3种效应与地方政府环保行为的互动影响。结果表明:①全国层面,绿色经济发展与政府偏好下的命令型环境规制呈互动正相关关系,形成"绿色经济发展—命令型环境规制"的螺旋上升机制,而与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负相关,同时虽然公众环保行为未有效助力绿色经济发展,但绿色经济仍对其存在拉动作用。②分地区考察发现,政府环保工具的选择存在显著的地区依赖特征。绿色经济绩效的提升致使东部地区致力于自主型环境规制的开发,但现阶段绿色经济发展仍依赖于市场型环境规制,中部地区政府环保更依赖于命令型环境规制,而西部地区现阶段并没有环保的意愿。③由于绿色技术的区别,地方政府的规制手段受到不同效应的差异化影响。各地区应综合考虑自身特征,因地制宜完善环境规制体系,设定阶段性技术创新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