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5)
- 2023(7444)
- 2022(6138)
- 2021(5560)
- 2020(4488)
- 2019(10254)
- 2018(10140)
- 2017(17881)
- 2016(9952)
- 2015(11154)
- 2014(11263)
- 2013(10464)
- 2012(9692)
- 2011(8722)
- 2010(9051)
- 2009(8265)
- 2008(8331)
- 2007(7811)
- 2006(7066)
- 2005(6595)
- 学科
- 济(33042)
- 经济(32985)
- 管理(29661)
- 业(23158)
- 企(20238)
- 企业(20238)
- 中国(11231)
- 农(10690)
- 制(10560)
- 财(10507)
- 学(9991)
- 方法(9389)
- 体(8994)
- 理论(8837)
- 业经(8641)
- 环境(7894)
- 地方(7821)
- 教育(7307)
- 银(7176)
- 银行(7150)
- 行(6857)
- 数学(6852)
- 融(6734)
- 金融(6727)
- 数学方法(6649)
- 划(6574)
- 务(6301)
- 农业(6293)
- 财务(6267)
- 财务管理(6238)
- 机构
- 学院(135192)
- 大学(133652)
- 研究(48567)
- 济(46237)
- 管理(45663)
- 经济(44843)
- 理学(37455)
- 中国(37411)
- 理学院(36955)
- 管理学(36025)
- 管理学院(35750)
- 科学(30384)
- 京(29832)
- 财(25756)
- 所(25184)
- 农(24839)
- 江(24057)
- 研究所(22345)
- 中心(22277)
- 业大(20179)
- 范(19931)
- 师范(19667)
- 州(19181)
- 农业(19163)
- 北京(19051)
- 财经(18834)
- 院(18520)
- 技术(18510)
- 省(17658)
- 经(16865)
- 基金
- 项目(84457)
- 研究(64617)
- 科学(64214)
- 基金(56893)
- 家(50406)
- 国家(49903)
- 科学基金(41402)
- 社会(38072)
- 社会科(35743)
- 社会科学(35728)
- 省(35231)
- 教育(30359)
- 基金项目(28935)
- 划(28805)
- 编号(27764)
- 自然(25401)
- 自然科(24768)
- 自然科学(24755)
- 成果(24540)
- 自然科学基金(24265)
- 资助(22826)
- 课题(21035)
- 重点(19708)
- 发(18380)
- 创(17468)
- 年(17432)
- 部(17046)
- 项目编号(16867)
- 性(16697)
- 创新(16289)
共检索到225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达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治理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谋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切。围绕对"发展和生态"的同步遵循,中国可构建绿色经济转型、绿色制度创新、绿色金融支撑的绿色治理体系,其不仅在内部治理维度于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得到典型彰显,形成较成熟的国家治理路径,而且通过内部经验的外部联动,于全球治理维度落实系统探索。在此基础上,中国还需通过绿色选点、绿色合作、绿色宣传的有序推进,确保绿色"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达 吴绩
深化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是新时期中非互利友好合作关系更上一层楼的应有之举,借绿色“一带一路”内涵及外延,循T字形绿色治理模型下国家内外治理经验与实践双向联动的内在逻辑,以国内治理经验为突破方位,探析国外治理实践的非洲向度。绿色“一带一路”深化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治理体系路径,需重点探讨何为可能的逻辑支撑、何以可能的突破方位、如何可能的实践探索,其涉及前提、过程和结果的系列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生成可能性、可靠性和可行性的逻辑脉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娟娟 杜佳麟
"一带一路"区域是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经济凹地,物流水平低下是重要短板之一,在发达国家和区域物流质量已经较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其现有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处理能力、专业化水平等物流构件已经难以支撑规模快速扩大的区域经济往来,高起点弥补物流短板,发展绿色物流成为必然选择。建立绿色物流源头,完善交通设施体系,加大国际仓储建设力度,优化产品加工环节,共建物流信息数据库等是当前能够以较低交易成本达到高效节能要求的绿色物流体系的基本构件。通过绿色物流平台的作用,"一带一路"区域的经济要素可快速聚集,规模经济效应、生态经济效应等逐渐显现,区域经济体量与品质进入双升轨道。"一带一路"区域必须在顶层设计层面形成物流发展共识,各经济体统一物流服务标准,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和专业物流人才培养,保障绿色物流体系顺利构建并充分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娟娟 杜佳麟
一带一路区域是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经济凹地,物流水平低下是重要短板之一,在发达国家和区域物流质量已经较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其现有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处理能力、专业化水平等物流构件已经难以支撑规模快速扩大的区域经济往来,高起点弥补物流短板,发展绿色物流成为必然选择。建立绿色物流源头,完善交通设施体系,加大国际仓储建设力度,优化产品加工环节,共建物流信息数据库等是当前能够以较低交易成本达到高效节能要求的绿色物流体系的基本构件。通过绿色物流平台的作用,"一带一路"区域的经济要素可快速聚集,规模经济效应、生态经济效应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琰
绿色发展是将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新型发展,是关系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绿色债券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中长期融资工具,不仅为绿色发展开辟了创新渠道,更是一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为解决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资金问题、实现绿色经济转型提供了必要支持。探索绿色债券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对构建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实现绿色债券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完美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绿色债券 一带一路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文 刘英
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更加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当中美元特里芬难题注定无解。在对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整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在全球的经济格局中超越发达国家整体水平之后,寻求解决和避免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在美元为单一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难题无解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一呼百应,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从人民币国际化来谋求以国际货币体系为代表的国际治理体系变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本文首次提出并界定了"绿色产业共同体"的概念,具体分析其产生的理论基石和内涵特征,指出绿色产业共同体是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在此基础上,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现实逻辑,指出构建"一带一路"沿线绿色产业共同体意义重大,但是其在实践中面临着发展意识淡薄、顶层设计滞后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掣肘等困境。基于此,笔者从构筑话语传播体系、构建绿色产业评估体系、共建绿色技术共享平台、推进沿线中国省份与沿线国家对接、建立沿线产业安全与产业独立的应对体系等方面提出"一带一路"沿线构建绿色产业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产业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带路绿色指数课题组 周月秋 殷红 严瑾 邱牧远
本文在全面搜集、整理各国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对"一带一路"沿线79个国家的绿色经济表现和绿色发展能力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水平和能力差异较大,各国未来增长的环境、资源压力巨大。为应对上述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未来发展中应按照自身资源禀赋与现实条件,制定差异化的绿色发展策略。金融机构应积极践行绿色负责任投资理念,通过创新引领资金流向"一带一路"的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蓝庆新 梁伟 唐琬
绿色作为"一带一路"的底色,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可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建设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有益于增进我国与沿线各国的政治互信,实现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共赢、包容性发展,减少"一带一路"建设障碍。目前,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生态基础薄弱和绿色发展诉求不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存在矛盾、中国企业"一带一路"绿色开发能力不足、发达国家在"一带一路"区域的绿色竞争等问题。因此,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优化绿色投资区位选择,着力推广绿色发展理念、经验和实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推动适用性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培育和提升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关键词:
绿色“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稳 李靓 荆逢春
出口信用保险助力绿色“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途径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从理念、愿景到行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天下情怀,更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
绿色“一带一路” 出口信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东升 蔡达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也是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下,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既为共建国家尽早尽快、尽最低成本实现绿色转型传递了中国力量,也为破解全球性环境问题、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9年来,在各方努力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仍面临复杂严峻形势。下一阶段,应将强化企业绿色发展能力、加强人文交流互鉴、做好规则标准对接、聚焦重点地区行业、升级改造传统行业、发挥金融保障作用以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七方面作为重点,加强绿色低碳国际合作,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曹明弟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理应成为对外战略的"润滑剂",改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在经历了业内普遍认定"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元年"的2015年之后,"绿色金融"在2016年再次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理应成为对外战略的"润滑剂",改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助力中国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殷虹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发展绿色金融"定位为推进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彰显了我国在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念,巩固了绿色金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性地位,表明中国绿色金融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将继续在全世界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化 绿色金融 风险管理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