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3)
- 2023(4730)
- 2022(3728)
- 2021(3327)
- 2020(2627)
- 2019(6124)
- 2018(5751)
- 2017(10139)
- 2016(5167)
- 2015(5606)
- 2014(5272)
- 2013(5345)
- 2012(5046)
- 2011(4570)
- 2010(4682)
- 2009(4337)
- 2008(4400)
- 2007(4103)
- 2006(3857)
- 2005(3334)
- 学科
- 济(22426)
- 经济(22412)
- 管理(14505)
- 业(9860)
- 企(8066)
- 企业(8066)
- 中国(7798)
- 地方(7067)
- 农(6691)
- 环境(6501)
- 学(5956)
- 业经(5555)
- 方法(5113)
- 发(4393)
- 划(4383)
- 关系(4215)
- 农业(4207)
- 理论(4171)
- 和(4082)
- 融(3859)
- 金融(3859)
- 财(3816)
- 数学(3668)
- 制(3630)
- 资源(3603)
- 数学方法(3552)
- 银(3543)
- 银行(3535)
- 教育(3530)
- 行(3459)
- 机构
- 大学(70045)
- 学院(69706)
- 研究(29029)
- 济(26795)
- 经济(26127)
- 管理(23999)
- 中国(22048)
- 理学(19797)
- 理学院(19475)
- 管理学(18930)
- 管理学院(18790)
- 科学(17692)
- 京(16545)
- 所(14459)
- 中心(13181)
- 研究所(13001)
- 财(12850)
- 农(12579)
- 江(12067)
- 院(11246)
- 北京(10954)
- 范(10907)
- 师范(10789)
- 业大(10241)
- 农业(9627)
- 州(9518)
- 财经(9237)
- 技术(9102)
- 省(9073)
- 师范大学(8764)
- 基金
- 项目(46304)
- 科学(36184)
- 研究(35019)
- 基金(32217)
- 家(28744)
- 国家(28481)
- 科学基金(24047)
- 社会(21605)
- 社会科(20352)
- 社会科学(20343)
- 省(18265)
- 基金项目(16521)
- 教育(15899)
- 划(15456)
- 自然(14958)
- 自然科(14598)
- 自然科学(14595)
- 自然科学基金(14315)
- 编号(13953)
- 资助(12190)
- 成果(12012)
- 重点(11183)
- 课题(10870)
- 发(10839)
- 创(9754)
- 部(9398)
- 创新(9122)
- 年(9105)
- 国家社会(9016)
- 发展(8765)
共检索到121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东升 蔡达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也是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下,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既为共建国家尽早尽快、尽最低成本实现绿色转型传递了中国力量,也为破解全球性环境问题、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9年来,在各方努力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仍面临复杂严峻形势。下一阶段,应将强化企业绿色发展能力、加强人文交流互鉴、做好规则标准对接、聚焦重点地区行业、升级改造传统行业、发挥金融保障作用以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七方面作为重点,加强绿色低碳国际合作,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桂原 王春艳
推动"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建设既高度契合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也顺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更为风电光伏等相关绿色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企业外部环境的角度剖析了我国风电光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现沿线国家虽然对于能源和电力需求旺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自然条件也非常优越,但由于沿线大部分国家投资环境不确定性较高,财税支持力度较弱,同时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技术和基础设施较为匮乏,使得风电光伏项目在沿线国家的落地仍然存在一些挑战。文章基于对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分析,结合国内的企业的实际状况,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荆菊
绿色金融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投行自从其成立以来,在开展绿色金融建设经验交流,推动跨境绿色债券投资,开展绿色信贷项目,构建绿色金融合作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然而亚投行在推动绿色金融建设中还面临着资金不足、制度缺失、风险要素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挑战。为此,亚投行应该积极构建多层次的绿色金融资金来源体系,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实施的透明度和法治化,打造绿色金融区域合作机制和对话平台,成立专门的绿色金融部门,构建绿色金融实施标准和信批机制。
关键词:
亚投行 “一带一路” 绿色金融 生态环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玮冰 刘继森
全球能源转型以及对绿色发展所需关键矿产的需求为非洲开展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崭新机遇。清洁能源开发不仅是非洲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经之路,也是重塑非洲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抓手。目前,非洲的清洁能源开发呈现“四化”的特点,即开发主体多元化、投资体量规模化、技术和政策扶持扩大化、能源开发市场化。清洁能源开发可以成为非洲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依托,是因为清洁能源开发产业链的特点符合非洲国家工业发展的现状,即产业上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必要的开发设备;产业中游基础设施不足,难以应对外部冲击;产业下游市场巨大,但缺乏必要的产业链支持。中国作为非洲开发清洁能源的重要合作伙伴,应加强双方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清洁能源开发全产业链的投资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步入新型工业化进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聂爱云 何小钢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原则得到沿线国家广泛支持。目前,"一带一路"包括亚洲、非洲、欧洲、拉美等71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重超过60%,成为引领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平台,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达近6万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建立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生 王海峰 杨坤峰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庞大而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内外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应及早识别和分析"一带一路"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和冲突,直面和化解"一带一路"可能出现的挑战、矛盾和困难,借鉴世界历史经验教训,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前行保驾护航。"一带一路"建设还需继续加大顶层设计,积极构建组织保障机制,通过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不断推向深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历史经验 挑战 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郝天聪
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时代赋予中国职业教育的新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然而,就国际环境而言,沿线国家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境外办学不可避免的外部挑战。就国内环境而言,中国职业院校自身服务能力不足是制约其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内部挑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职业教育 经验 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祝德生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对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带一路”经过多年发展,在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已成为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成为全球绿色经济合作的典范。本文总结分析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成效、经验启示与未来展望。首先,厘清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阐述其重要意义;其次,总结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启示;最后,分析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可能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稳 李靓 荆逢春
出口信用保险助力绿色“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途径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从理念、愿景到行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天下情怀,更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
绿色“一带一路” 出口信保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蓝庆新 梁伟 唐琬
绿色作为"一带一路"的底色,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可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建设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有益于增进我国与沿线各国的政治互信,实现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共赢、包容性发展,减少"一带一路"建设障碍。目前,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生态基础薄弱和绿色发展诉求不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存在矛盾、中国企业"一带一路"绿色开发能力不足、发达国家在"一带一路"区域的绿色竞争等问题。因此,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优化绿色投资区位选择,着力推广绿色发展理念、经验和实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推动适用性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培育和提升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关键词:
绿色“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婷
"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行稳致远,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区域。2018年9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新发展擘画蓝图",十大合作计划"升级为"八大行动",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擎对接非盟《2063年发展议程》,以产能合作和经贸合作为重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虽然中非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中非合作势头锐不可挡,迎来最好发展时期。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对非合作将助推经济全球化的均衡发展,继续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和当代国际区域合作的积极力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璐超 杨莉
郑州原有的地理区位优势、交通枢纽地位、人力资源优势为郑州口岸发展物流业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强劲竞争力,同时,口岸的建设也促进郑州招商引资规模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中,郑州口岸在贸易畅通和设施相通等方面依然存在瓶颈,并且出现口岸建设与本土原有优势经济脱钩的现象。郑州口岸应统筹兼顾新老产业的过渡转型,发挥交通地理优势全力打造物流业,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吸引出口加工业,重视市场化运行促进口岸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
内陆口岸 “一带一路” 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晋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以来,一大批项目稳步推进,相关合作不断丰富,"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领域均取得长足进展。我国企业以传统施工技术标准高、能力强、成本低为优势,积极参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着力推动优势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为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安全互助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创造了有利条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产能合作 “走出去” 金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